“二步法”防治保护地黄瓜根结线虫病

2012-01-27 09:44刘立功
中国蔬菜 2012年13期
关键词:棚室线虫病虫卵

张 峰 刘立功 王 晶

在北方地区为害保护地黄瓜的根结线虫主要是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incognitaChitwood),它在日光温室中的世代周期只有25d(天),且世代重叠严重,在老菜区及复种指数较高的保护地内,根结线虫病往往造成大幅减产甚至绝收。目前生产上防治根结线虫病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根结线虫病的蔓延与发展。笔者经过多年走访与调研,发现这些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水旱轮作效果好,但周期长,且适用地区有限;与抗根结线虫或杀根结线虫作物轮作只能降低虫口密度,不能彻底清除;单纯的化学防治有效期短,根结线虫往往在种植中后期卷土重来;结合化学药剂的土壤熏蒸效果好,但操作难度大,生产中通常使用溴甲烷为熏蒸剂,其毒性大且残留时间长,同时也会杀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目前还没有育出抗根结线虫的黄瓜品种,也未发现完全不被侵染且亲和力好、对黄瓜商品性及抗逆性无负向作用的砧木,且嫁接换根不能解决土壤中虫源的问题。通过广泛调研及多年实践,笔者摸索出了一套“二步法”技术防治保护地内黄瓜根结线虫,结合了低毒农药的化学控制及水淹与日光、高温杀灭的物理控制,根据虫害程度及操作条件既可单独使用也可复合应用。“二步法”也可用于其他保护地蔬菜作物。

1 第一步:前茬活秧药剂控制

以黄瓜主产区山东寿光为例,5月下旬越冬茬黄瓜已进入尾声,植株虽已衰老但并未凋萎,此时根结线虫及虫卵主要集中在5~25cm深的土层的黄瓜根系内。由于温度适宜,根结线虫正处于活跃期,是药剂处理的适宜期。在收获完最后一批黄瓜后,不拉秧,以灌溉的方式大剂量灌入根结线虫敏感的低毒生物杀虫剂,如每667m2使用2%阿维菌素乳油1~2L,灌药后沟灌栽培方式的再浇大水1次,膜下滴灌的则持续滴3h(小时),膜下滴灌效果优于浇明水。这样通过渗透与吸收,药液进入所有黄瓜根系。采用同样的方法,间隔5d(天)后继续重复处理2次,共处理3次。通过第一步措施可杀灭绝大多数根结线虫与虫卵。

2 第二步:高温季节物理+化学控制

第一步处理结束后,土壤深翻30cm,将黄瓜残根茎清理干净后密闭棚室,利用日光晒地7d(天)左右。然后每667m2用氰氨化钙(石灰氮)40kg均匀撒在土壤表面,再撒4~6cm长的碎稻草、麦秸、玉米秸400kg或腐熟有机肥1000kg,翻地后旋耕,混土深25cm,起垄,覆盖地膜或旧棚膜,四周用土封严,从膜下垄沟内灌水至垄肩部。密闭棚室,20~25 cm土层内温度可达50℃,持续14d(天),揭膜通风2~3d(天)后即可种植下茬作物。如没有氰氨化钙,每667m2也可以使用生石灰100kg。

如果棚室内根结线虫不太严重,单独使用第一步或第二步均可获得很好的效果,根结线虫严重发生的棚室则要复合使用第一步与第二步。操作的关键是第一步措施要在上茬黄瓜秧未凋萎时实施,这时根结线虫没有迁移且根系尚有吸收能力。第二步措施安排在7月高温季节效果最佳。由于“二步法”采用的为低毒生物制剂,并结合了高温、强光、水淹等物理方法,且与收获期间隔远,所以不会造成有害残留。经“二步法”处理后,土壤中的根结线虫与虫卵即被完全杀灭干净,生产中注意棚室内环境的维护,避免新虫源的带入,如育苗选用无病土,种子采用日光曝晒及温汤浸种,农具专用并注意消毒,棚室门口置放浅石灰盘,人员进入时鞋底消毒,及时清除棚室内杂草。维护得当,可确保5a(年)以上不再发生根结线虫病。

猜你喜欢
棚室线虫病虫卵
我国启动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
原地翻建大棚三注意
虫子又多了!棚室防虫有妙招
家畜类圆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出台
稀土在棚室蔬菜种植中的妙用
初春大棚安全防范莫放松
富蕴县阿勒泰羊蠕虫虫卵检查及虫卵特性
几乎 100% 的大米中都有虫卵
浙闽两省联防联治松材线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