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面处理对制干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

2012-01-27 09:44
中国蔬菜 2012年13期
关键词:干辣椒破膜覆土

段 军

制干辣椒在甘肃河西地区规模化栽培已有10a(年)以上时间,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成熟,其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深受群众和客商的青睐,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由于露地制干辣椒盛果期正值河西地区高温季节,日照强度大、时间长、骤阴骤晴天气多,对地膜覆盖辣椒生产造成许多不利影响,导致辣椒疫病泛滥,甚至对生产造成毁灭性破坏。笔者发现露地栽培制干辣椒采用膜面覆土、适时划破膜面技术对辣椒疫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进一步试验表明,综合应用膜面处理技术可显著减轻辣椒疫病的发生和蔓延。目前,该技术在金昌市已推广应用800hm2左右。

1 膜面处理技术

种植制干辣椒的覆盖材料首选黑地膜:一是黑地膜可有效减缓地膜强反射光对辣椒茎部表皮的灼伤;二是黑地膜抑制杂草效果显著好于普通地膜;三是黑地膜使用前期地温较高,辣椒根系生长迅速,植株健壮,抗病能力增加。如没有黑地膜也可选用白地膜。

1.1 膜面覆土 5月中旬,制干辣椒直播定苗或移栽间苗后,在栽培畦之间或垄沟中取土拍碎、拍细,均匀覆盖在膜面上,厚1cm左右,覆土要求均匀严实,特别要封好辣椒放苗孔(定植穴)的地膜口。每次灌水后及时检查膜面,补充被水冲掉的覆土。

1.2 适时破膜 5月下旬进入高温季节,辣椒封垄前或移栽定植进入正常生长管理前,起垄栽培的辣椒沿垄面中间划开地膜,平畦栽培的沿两行辣椒中间划破地膜,然后用土分段压住,避免大风揭膜。

2 应用效果分析

6月中下旬,辣椒疫病田间发病高峰期,在金昌市双湾镇岳家沟村进行调查,每种处理方法选择3块地,采用对角线法选定5个点,每个点连续选择20株辣椒,共300株,调查辣椒疫病发生情况。

2.1 膜面覆土应用效果 田间调查发现,辣椒生长前期膜面用土覆盖后,疫病发生较轻,平均发病率为3.3%,而膜面不覆土处理(对照)的疫病发生较重,平均发病率为9.7%。分析其原因:一是膜面覆土后缓解了高温季节地膜的增温作用,膜下温度比对照下降了10℃左右,有效防止了由于高温引起的热气烫伤辣椒茎基部皮层的现象,减少了杂菌感染和辣椒疫霉菌从伤口侵染的机会;二是白地膜膜面覆土后具有防除杂草的作用,降低了人工除草时对辣椒造成的机械损伤,从而减少病原菌侵染机会。

2.2 破膜应用效果 在辣椒封垄前或移栽后植株进入正常生长时,从垄面中间破膜,辣椒疫病发病较轻,平均发病率为1.3%;不破膜处理(对照)的发病相对较重,平均发病率为4.7%。调查发现,破膜处理在辣椒疫病防治中有较好的效果,分析原因可能是:高温季节破膜后土壤温度、湿度降低,土壤透气性能改善,特别是保持了辣椒茎基部周围土壤处于干燥状态,营造有利于辣椒生长而不利于疫病侵染的环境。

膜面覆土和破膜处理势必影响地膜保温、保墒作用的发挥,需要在防病和发挥地膜作用之间找到平衡点。因此,膜面覆土的时间应安排在辣椒植株封垄前,破膜时间安排在封垄前期。

猜你喜欢
干辣椒破膜覆土
一次性宫颈扩张球囊联合人工破膜及催产素静脉点滴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干辣椒市场走势分析
旱地绞龙式精准覆土装置的设计
苗盘输送、取苗、投苗、栽植、覆土、压实、苗盘回收全过程自动化——全自动蔬菜移栽机 破解种植难题
不同温度和覆土厚度对粳稻出苗的影响
棉柴覆土栽培双孢菇高产技术
自由体位待产下两种破膜方式对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
错误百出的生活小常识
羊水流干对宝宝有影响吗
破膜后羊水会不会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