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江夏区创建国家蔬菜标准园的经验与启示

2012-01-27 09:44余中伟刘成平
中国蔬菜 2012年13期
关键词:江夏区菜薹园区

余中伟 刘成平

2011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首次启动国家蔬菜标准园(露地园)创建工作,地点位于江夏区金口街长江村,由江夏区农业局组织实施,武汉楚天洪山菜薹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承担。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江夏区严格按照农业部、湖北省农业厅有关文件精神及创建规范,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实施,高效率管理,圆满完成创建目标和任务,取得预期成效,并顺利通过湖北省农业厅、农业部专家组验收。由于筛选示范园种植条件、种植水平及品牌建设有一定基础,准备充分,加上集中财力、人力等资源进行重点攻关,全面提档升级,有效确保了当年顺利实施、验收和取得预期实效。

1 标准园创建的主要成效

1.1 园区种植规模明显扩大,示范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通过整合项目资金,新建、维修、加固部分沟、路、渠、机井,使园区水、电、路基础设施配套,确保旱能灌、涝能排、主干道硬化。在2011年罕见旱灾中,通过倾力调水、科学管水、科技节水等过硬举措,园区实现了“旱灾之年不见灾,旱灾之年不减收”的成绩。园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以公司26.7hm2自营基地为核心,以农户订单种植40hm2为主体,形成集中连片规模种植园区,有效带动了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压减了“冬闲田”,消灭了“插花田”。该区以蔬菜标准园创建为支点,以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为契机,有效撬动全区蔬菜标准化基地建设。2011年,通过引进业主,流转土地,规模开发,全区新建蔬菜标准化基地2066.7hm2。

1.2 园区种植水平明显提升,科技推广应用能力显著增强

园区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创建规范(农业部种植业司,2010),应用了“三诱”(光诱、色诱、性诱)、“两网”(防虫网、遮阳网)技术、植物源农药等生态栽培技术(冷杨 等,2010),通过统一管理,实现了良种覆盖率100%、集约化育苗100%、病虫害统防统治100%、测土配方施肥100%、标准化生产100%,农药减少用量30%以上。此外,园区蔬菜还建立了“田间档案”,实现产地可追溯。

1.3 园区品牌质量明显优化,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

园区拥有“鄂·洪山菜薹”、“楚农庄”等商标,园区蔬菜通过绿色食品认证。产地建有冷藏室、质检室,实行产地准出,产品严格按照武汉市制定的“八无八有”的净菜标准(“八无”:无农药残留超标,无重金属残留超标,无亚硝酸盐残留超标,无其他污染,无青帮老叶,无泥沙,无杂物,茎叶类菜无根须;“八有”:有生产标准,有产销记录,有质量检测,有产品包装,有采收和保质日期,有注册商标,有食用说明,有冷链储运),实行商品化处理100%、净菜上市100%、品牌化销售100%、园区产品农药残留自检合格率100%、区检测部门抽检合格率100%。园区产品统一收购后,通过直通车直进社区、超市、自营店、餐饮店等卖场。园区仅种植一季红菜薹,每 667m2产量 2050kg,同比增产 250kg,增幅达13.9%;单季每667m2产值6191元,同比增加1511元,增幅达32.3%(同比对象为常规栽培的非标准园)。

2 标准园创建的经验

2.1 规模化种植,立足于“带”

在农户分散经营仍占主体的情况下,推进规模种植难度可想而知。为此,该区充分发挥武汉楚天洪山菜薹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品牌、销售渠道、资金等优势,采用订单带动,推进规模化统一种植,解决农户分散经营形成的面积“小而散”、种植品种“多而全”。

2.2 标准化生产,立足于“严”

标准园创建涉及农户多,农事操作繁杂,如不严格要求,标准化生产将会打折扣,会走样。为此,园区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建立健全了基地生产管理及质量追溯等制度,园区内地块都进行编号,责任分解到人,专家帮扶到户,日常农事操作都记录在案,田间地头也都树立了“田间档案牌”,在园区营造自觉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良好氛围。此外还形成了制度约束、群众监督、巡查督促的机制,确保标准化生产落到实处。

2.3 商品化处理,立足于“细”

净菜采收、上市严格按照《武汉市净菜上市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武农文〔2008〕167号)中的“八无八有”标准执行,园区制定了操作规范,并通过省级质监部门审核认定,根据菜薹色泽、形状、口感、质量、长度将菜薹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并且不同采收时段也有相应标准参照,确保同等同级菜薹的质量、规格一致。

2.4 品牌化销售,立足于“早”

品牌建设非一日一年之功。2009年就已开展园区产地环评、绿色食品标志申报及商标注册等品牌建设工作。同时,积极开展产品进超市、餐饮店、自营店、社区等绿色营销,为品牌化销售修筑“绿色高速通道”,确保产品安全、新鲜。

2.5 产业化经营,立足于“统”

为推进园区产业化经营,以武汉楚天洪山菜薹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为载体,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实行“六统一管理”,即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产前、产中和产后整个产业链条衔接紧密,运转高效。

3 标准园创建的启示

3.1 加强组织领导是基本前提

开展标准园创建是一项富农惠民工程,也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更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环节琐,创建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因此,要使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加强组织领导就尤为重要。为搞好创建,江夏区成立了创建国家蔬菜标准园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江夏区农业局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细化分工,科学选点。

3.2 狠抓落实是关键之举

标准园创建的核心是标准化,包括技术、基础设施、管理标准化(袁尚勇,2011)。因此,狠抓落实是标准园创建的关键。在技术标准化落实上,江夏区农业局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印发了蔬菜标准园生态栽培技术资料,通过集中培训、田间指导、现场观摩会等方式,指导菜农严格按标准落实到园。此外,江夏区农业局构建应用了“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农户”的标准化技术推广应用体系,服务标准化生产;在园区基础设施标准化落实上,通过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用于园区沟、路、渠、机井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排灌配套、干道硬化;在管理标准化上,园区制定了农药管理、档案记载、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制度,并作为园区农户考核的硬指标,考核结果直接与经济效益挂钩,确保制度落实到园。

3.3 加强督查指导是必要环节

标准园创建技术性强,开展督查指导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江夏区蔬菜标准园创建以来,湖北省农业厅经济作物处、湖北省蔬菜办公室、武汉市农业局的领导和专家也经常深入园区开展督导工作,区农业局工作专班在关键技术、重要农事、统一服务、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指导,确保各项技术和工作措施落实到园。

3.4 加大资金投入是重要保障

标准园创建既涉及园区沟、路、渠等基础设施建设,又含有采用生态栽培技术、实施标准化生产、园区管理、全程质量监管、品牌包装上市等软件建设,建设内容多,任务量大,仅靠中央“奖励”资金远不能满足项目建设需求,需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为此,江夏区通过整合新农村建设、农业推广等项目资金,坚持财政资金为引导、企业自筹为主体、村级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渠道,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圆满完成项目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

3.5 扩大宣传引导是有效途径

标准园创建终极目标是通过建立标准化样板,树立标杆,示范、带动、引领蔬菜产业发展,推动蔬菜产业提档升级(袁尚勇,2011)。因此,标准园创建要切实扩大宣传引导。江夏区在标准园创建中,一方面通过开动员会、培训会、现场观摩会以及园区标牌进行大力宣传;另一方面,通过江夏区电视台、江夏区农业信息网、武汉农业信息网、湖北农业信息网、长江日报、湖北日报、农民日报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标准园基本情况、成效及经验。通过多渠道、多角度宣传标准园创建工作,营造出“群众广为知晓、市民备受关注、业主积极主动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农业部种植业司.2010.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创建规范.中国蔬菜,(19):1-2.

冷杨,梁桂梅,李建伟,黄家兴.2010.蔬菜标准园生态栽培技术解读.中国蔬菜,(19):3-8.

袁尚勇.2011.浅谈蔬菜标准园创建的现状与对策.湖北植保,(5):9-13.

猜你喜欢
江夏区菜薹园区
家乡的蕻菜薹
脱水油菜薹加工技术简介
假如你没有吃过菜薹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武汉市江夏区“互联网+”智慧农业发展模式探索
武汉市江夏区气候季节的划分及特征分析
春来菜薹鲜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