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观察

2012-01-28 10:43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红斑狼疮环磷酰胺活动性

裘 锦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弥漫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主要累及皮肤粘膜、骨骼肌肉、肾脏及中枢神经等系统,临床表现多样化。目前,系统性红斑狼疮缺乏有效地治疗方案,但随着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合理使用,SLE患者10年存活率已提高到90%以上,20年生存率逾80%[1]。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我们采用小剂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40例SLE,近期临床疗效肯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其中男5例、女35例,年龄18~67岁,平均(32.76±5.29)岁。病程6~120个月,平均(60.51±8.92)个月。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97年修订的SLE诊断标准,处于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积分(systemic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评分在9~20分,近3个月没有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等药物治疗。合并有其它风湿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症等)、严重心脑肝肾等器官疾病以及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均给予排除。

1.2 治疗方法 患者给予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浙江仙居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3021207),每天0.2mg/kg;注射用环磷酰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3036)0.5g,加入250ml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2周给药1次。疗程3个月。治疗期间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

1.3 疗效评价 采用SLEDAI积分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评分。疗效标准[2]: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活动性实验室指标三项或以上消除,能恢复轻工作,且激素减至维持量或停服者为显效;临床症状及活动性实验室指标均有改善,且激素减量或服维持量者为有效;临床症状改善或未改善,活动性实验室指标无好转,且激素未减量或不减反增者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以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SLEDAI积分 患者治疗前SLEDAI积分为(14.90±2.23)分,疗程结束时为(5.93±1.52)分,治疗后患者SLEDAI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临床疗效 3个月疗程结束对患者进行评价,40例患者显效5例(12.50%)、有效30例(75.00%),无效5例(12.50%),总有效率为87.50%。

2.3 不良反应 40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白细胞减少1例、柯兴氏症1例、感染1例、失眠2例、月经失调2例和胃肠道反应3例。

3 讨论

SLE全球的患病率约为30~50/10万人,我国的患病率约为70/10万人。SLE好发于青年女性,发病高峰为15~40岁,本组男女发病比例为1:7左右。SLE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至今病因不详,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疾病易感性。SLE不是单一基因的遗传病,而其发病与多种遗传异相关,是一种多基因病,如HLA-DR2和HLA-DR3分子及其各亚型与SLE的发病显著相关。②免疫细胞紊乱。SLE患者自身抗体产生与T细胞、B细胞和单核细胞等免疫细胞系统紊乱有关。SLE患者体内除抗ds-DNA抗体滴度显著升高外,核小体是SLE疾病发生的促发抗原。③诱发因素。遗传因素和体液微环境提供了SLE易感背景,但是SLE的发生或病情活动可能与环境或其他外源性刺激有关,如感染可通过分子模拟和影响免疫调节功能而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

SLE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联合应用,SLE的预后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们采用小剂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SLE,疗程结束后SLEDAI积分明显下降,总有效率高达87.50%。环磷酰胺是一种烷化剂,为氮芥与磷酰胺基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环磷酰胺作用强大而持久,对S期及G2末期细胞最敏感,不仅能杀伤增殖各期淋巴细胞,对静止期细胞也有影响,使循环中的T、B淋巴细胞绝对数减少,对B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较强[1]。我们采用间歇静滴环磷酰胺,从而有效降低了出血性膀胱炎、肿瘤等副作用,本组患者均无上述不良反应发生。长期全身性激素的应用是治疗SLE的重要手段,然而长期应用副作用较多,如诱发和加重感染、溃疡等,甚至出现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本组患者采用小剂量激素治疗,可以降低不良反应。

总之,小剂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汪学群.长春新碱、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51例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11,31(5):65-67.

[2] 顾军花,陈湘君,钟丽丹.自身清颗粒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评价[J].山东中医杂志,2008,27(11):734-736.

猜你喜欢
红斑狼疮环磷酰胺活动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变中求恒 稳中求胜——中考金属活动性顺序大揭秘
勘误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骄傲,一起致敬!
金属活动性应用举例
化学“金属活动性顺序”练习
全反式虾青素对环磷酰胺诱发小鼠睾丸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