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首诊精神分裂症病人延误治疗原因分析

2012-01-28 10:43周串莲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精神疾病精神病病程

周串莲

精神分裂症在精神疾病中是一组最多见的疾病,在精神科的门诊及住院部本病患者约占就诊人数的4/5以上。病程多为冗长,从数月至数十年。如不及时治疗常会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早发现、早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减轻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

1 一般资料

我们选择2007年~2009年期间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356例进行分析,男182例,女174例。其中病程≤1个月54例,1~3个月84例,3~6个月106例,≥6个月112例,平均病程(9±4.2)月。病程≥3个月住院的病人占61.2%,病程的长短跟治疗预后及复发率等密切相关,本文针对精神病人延误治疗的原因分析如下。

1.1 家庭因素 家人文化程度低,缺乏精神卫生知识,认为病人是思想问题或“上火”,只须服中药或“凉药”就可以解决问题,失去早期治疗良机致使病情恶化。有的家人不相信科学,认为是鬼神附体,找巫医烧香拜佛,求助于迷信巫术,导致病情加重;有的家人对知识的缺乏,夸大药物的副作用,担心药物对身体有损害,认为服药会使人变“傻”。家人担心病人的将来,特别是青少年,将来上学、就业、婚姻等问题,不愿将病人送精神病院治疗;害怕住院时会被别的病人伤害,不愿送住院治疗。有些病人求诊于综合医院非专科门诊或是“地下”诊所,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精神病人不承认自己有病,不愿意就诊,家人听之任之。有的家人责任心缺乏,人际关系冷淡,对病人漠不关心,出现冲动、攻击、伤人、毁物,家属无法控制而求治;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只得将病人关锁在房里,或让患者到处流浪,病情严重恶化才就诊。

1.2 社会因素 受社会世俗偏见影响,人们对精神疾病和精神病医院存在偏见,歧视精神病患者,甚至连医生本身都有这种片面的认识,使人们深怕因为自己是精神病患者而被人瞧不起,因而造成患者不敢到精神病医院就诊,使其得不到有效的治疗。

1.3 患者因素 害怕别人知道自己患精神病,在社会上会低人一等,不愿就诊。

2 总结

精神分裂症多发生于城市中社会地位较低的阶层中[1],浦城县是福建省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山区。虽然造成精神疾病的高发病率及低治愈率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文化及社会背景,公众对精神疾病的排斥使很多人不敢去看精神医生是其原因。精神分裂症的长期治疗会对家庭造成经济压力,特别是精神病患者的工作能力下降,病情易反复发作等特点[2],加重了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因此,全社会都要重视精神卫生工作,进一步普及和宣传精神卫生知识,使人们了解或掌握一些有关精神疾病知识,增强人们对精神疾病的普遍性、可治性、恢复过程的认识,减少病耻感和偏见。①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降低复发率。②消除世俗观念,相信科学,正视现实,别错过早期治疗最佳时机,病程越短,预后越[2]。③家人和单位要正确对待和理解精神病人,关心病人,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④加强精神病的社区防治工作,规范管理重症精神病患者。⑤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精神卫生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培训,加强综合医院与精神卫生机构的合作,提高治疗水平,使患者就诊方便、经济、有效。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起以患者为中心,医院——社区为一体的精神卫生服务体制和网络,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精神卫生服务模式。

总之,要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提高整体人群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卫生水平,加强基层精神卫生机构建设,加强综合医院和精神卫生机构合作,提高非专业医生特别是内科医生对精神疾病的识别能力,所以该疾病一旦发生即应及时治疗,减少该疾病的迁延与复发,以免给他人和社会造成危害。

[1] 何伋,路英智,刘同顺.精神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601.

[2] 李毅,吕路线.精神分裂症复发相关因素[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2,29(2):96-98.

猜你喜欢
精神疾病精神病病程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都有精神病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