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解“可持续”发展

2012-01-28 13:45秦诗立
浙江经济 2012年1期
关键词:安居乐业可持续价值体系

□文/秦诗立

趣解“可持续”发展

□文/秦诗立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目前相关的学术论述、权威解读很多,多集中在发展后劲的延续性,以及代际发展间的公平性。其实,中国文字多为会意字,如果从说文解字的角度去解读,也别有一番风趣,对我国特别是浙江的可持续发展,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可”由口、丁组成,表示“人口”,可会意为“人丁兴旺”;“持”由提手和寺庙的寺组成,表示“双手合十”,可会意为“人心向善”;续由绞丝和买卖的卖组成,表示“生意兴隆”,可会意为“安居乐业”。按照中国智慧理解,“可持续”的基本内涵就在于“人丁兴旺、人心向善、安居乐业”。在现代社会,对这三点则还需以此为基础,做进一步的解读。

“人丁兴旺”可解读为“人口红利”。对浙江、广东等沿海省市来说,大量本省农村劳动力的转产转业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持续流入,是其经济领先发展的重要基础。2010年,浙江的省外流入人口为1182.4万,占全部常住人口的21.7%,其中20-44岁的青壮年为843.7万,比重达71.4%,是浙江制造业、建筑业等一线从业人员的主体。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浙江、广东蓝领缺乏压力加大。更重要的是,2010年浙江省第二产业的单位GDP所需劳动力为0.13人/万元,列全国各省(市、区)第28位,仅少于广西、贵州和安徽,这充分反映了浙江经济增长的粗放性及其产业结构的素质性矛盾。对转型升级中的浙江来说,既需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现代服务经济,更需加大现代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特别是国际高端的领军型人才和高技能的蓝领人才,来为经济转型提供智力支持。浙江所需的“人丁兴旺”,既要继续通过外来人口的适度流入,来缓解人口老年化带来的诸多弊端,更要抓好经济转型升级与人才总量质量改善的“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人心向善”可解读为对好核心价值体系的忠诚、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体系大致由儒家的“仁政”、释家的“慈悲”、道家的“无为”组合而成,维系了中国2000余年来的文化繁荣与光大,对我国现代社会价值体系的构建仍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需丰富、更新。

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地球是平的”,“民主、法治、竞合、慈善、绿色”等普世价值,需积极、主动的吸收、消化和本土化,成为新时期“人心向善”的重要内容。对浙江来说,“人心向善”的内涵赋予与宣传普及,可能需特别关注三点:一是加强慈善、环保、文化等社会组织的健全与发达,鼓励其健康、自由发展,作为“人心向善”的重要载体;二是加强政府公信力的建设及其所需的依法行政、公众参与、政府职能转变、良好舆论导向等环境营造,作为“人心向善”的重要保障;三是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重点推进森林、海洋、河网、湿地等生态系统的高水平维护与修复,推进城市空气改善、地下水超采禁止、土壤污染防治、清洁生产推广、绿色消费普及等工程的建设,作为“人心向善”的重要组成。

“安居乐业”不需有新的解读。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安居乐业都是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所在。在我国和浙江,实现“安居乐业”任重道远。其中“安居”上需进一步解决好保障房体系的建设、维修、分配及监管保障,解决好农村住房的可转让、可抵押、可置换(与城镇间)问题,以住房真正使成为百姓的“安全港”。“乐业”上要重点优化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用人、育人、成才环境,对应需深入推进教育改革,保障各类学校具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这一根本求学环境,及其适应时代需要的学科设置、教育方式创新等,以实现“人尽成才、人尽其才”的乐业境界。

可见,涉取中国传统智慧,结合新时代要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人丁兴旺、人心向善、安居乐业,还需积极丰富、有机更新、大力践行,才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实现和运行与维护。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猜你喜欢
安居乐业可持续价值体系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安居乐业逢幸事 喜迁新居过大年——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构建“安居工程”实现城乡扶贫一体化
“安居乐业”
安居乐业
寻找缺失的一角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
1995—2010年间俄罗斯规范价值体系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