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大学喜迎建校54周年暨更名10周年

2012-01-28 14:04
中国轻工教育 2012年5期
关键词:轻工校友高水平

金秋九月的天津科技大学,花团锦簇,丹桂飘香。22日上午,海内外嘉宾和校友、兄弟院校代表、天津科技大学师生代表共2000余人齐聚河西校区体育馆,召开建校54周年暨更名10周年庆祝大会。大会总结了54年特别是更名10年来办学治校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并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优良办学传统,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努力建设国内外领先的高水平科技大学。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苟利军,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钱桂敬,市政协副主席田惠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环境与轻纺学部副主任、校友陈克复,原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何致瑜,天津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原天津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祝宝钟,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原天津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魏大鹏,天津市教委副主任邢立华,山东轻工业学院院长陈嘉川,中央有关部门和天津市有关委办局、区县负责同志,部分兄弟院校、行业协会和企业负责同志,我校老领导张文江、谭国民、林开荣、齐世闻、杨淑惠、常如祥、傅玉成,校领导李旭炎、曹小红、潘秀山、王学魁、闫学元、张爱华等出席大会。

天津科技大学始建于1958年,前身是天津轻工业学院,隶属于轻工业部,是我国轻工行业首批建设的四所轻工院校之一。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独立更名为天津科技大学。学校坐落于渤海之滨,海河之畔,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国务院首批批准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可以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等院校,是为军队培养后备军官的签约高校。

54年特别是更名10年来,天津科技大学始终坚持拓展轻工特色,精心培育行业中坚,矢志服务国计民生,立足轻工、服务社会,立足天津、面向全国,为国家培养了各类高素质人才十万余名。今天,学校秉承“尚德尚学尚行,爱国爱校爱人”的科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正朝着建设国内外领先的高水平科技大学奋勇迈进。

在建校54周年暨更名10周年之际,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题词:“培育创新人才,攀登科技高峰”。天津市政协主席邢元敏,天津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朱丽萍发来贺信,向全校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热烈祝贺。

庆祝大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苟利军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滨海新区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钱桂敬校友致辞,希望学校充分发挥学校特色和优势,加大科技服务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为推动轻工行业、企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校党委书记李旭炎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全面实施学校顶层设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科技大学。

全国政协常委,天津市政协副主席,校长曹小红在大会讲话,回顾了学校的历史传统和办学成就,阐述了天津科技大学进一步继承和弘扬的优良办学传统,以及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努力建设国内外领先的高水平科技大学的思考与方略。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78级校友,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总裁助理、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集团、国投高科技投资公司董事长刘学义在庆祝大会上发言,祝愿母校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科技大学的步伐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教师代表王敏、学生代表李浩在发言中回顾了在母校工作学习的经历和感受,表示将以实际行动为母校创建国内同类高校一流、国际知名的有特色高水平科技大学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轻工校友高水平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学习校友大名人 争做校园小名人——澄江中心小学以校友大名人引领校园小名人成长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香港服装学院专场发布
校友风采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轻工指数
轻工会议
“互联网+”校友资源开发探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