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丸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老年人急性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2012-01-29 08:26李兆红
中成药 2012年7期
关键词:六神丸后遗神经痛

曾 韬, 李兆红, 陆 静

(上海市徐汇区康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233)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出现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药火丹,蛇串疮等。多由肝经郁热、脾虚湿蕴、气滞血瘀、兼感邪毒而致病。以成簇水疮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排列宛如蛇行,且疼痛剧烈为特征的皮肤病。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降低,使机体对病原体的杀伤力和清除作用减弱。临床症状表现严重,病程长,后遗神经痛出现率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至少50% 的老年患者在皮肤病灶消失数月后,仍出现受波及区域的疼痛,并且易致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加剧[1]。上海市徐汇区康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8年6月—2010年12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六神丸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老年人急性带状疱疹,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皮肤科2008年6月—2010年12月门诊122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其中男性59例,女性63例;年龄60~89岁,平均 (67±6.5)岁。带状疱疹诊断参考文献[2]。入选标准:(1)同意参加本研究;(2)患者年龄大于60岁;(3)病程不超过3 d,皮肤有带状疱疹体征。排除标准:(1)对所用药物过敏或不能耐受者;(2)不能规律用药,复诊或不良反应及其他原因终止治疗者;(3)合并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肝肾功能不全者。将122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治疗组男性28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 (65±5.4)岁,平均病程 (1.9±0.73)d。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 (66±4.3)岁,平均病程 (2±0.77)d。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阿昔洛韦片400 mg、呋喃硫胺片25 mg,每日3次,口服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以六神丸 (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10~20粒加水或米醋在匙内将药丸研化,棉签蘸药外涂患处每日3次。病情严重、患病部位广泛者,每隔3 h用药一次。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1 mg,隔日肌注。对照组以炉甘石洗剂外涂患处,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用药2周,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

1.3 观察指标 皮肤成簇水疱面积变化及转归,用药后疼痛消失时间及后遗神经疼痛发生率,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

1.3.1 临床指标判定标准 止痛、止疱、结痂以服药日起计算。止痛:疼痛消失。止疱:无新水疱出现,原有水疱干涸。结痂:水疱全部干涸。后遗神经痛:疱疹消退后仍有神经痛者或用药治疗后疼痛持续时间超过1月。

1.3.2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拟定。痊愈:局部皮肤疼痛基本消失,皮肤感觉正常,睡眠、饮食、日常生活状况正常,无后遗神经痛。显效:皮疹消退约60%,局部皮肤轻微疼痛,皮肤感觉正常,睡眠、饮食、日常生活状况显著改善,无后遗神经痛。好转:皮疹消退约30%,局部皮肤疼痛减轻,但有时加重,睡眠、饮食、日常生活状况稍有改善,无后遗神经痛或轻度。无效:局部皮肤疼痛未减轻,甚至加重,睡眠、饮食、日常生活状况无改善,后遗神经痛明显。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时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治疗结果

2.1 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和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治疗组采用六神丸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带状疱疹,与对照组比较可使止痛、止疱、结痂平均时间缩短,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下降,见表1。

表1 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 (±s)

表1 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 (±s)

注:与对照组各组间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止痛时间/d止疱时间/d结痂时间/d后遗神经痛/%治疗组 61 8.05±1.5 4.8±0.9 9.1±1.7 2(3.2)%对照组 61 10.6±3.3 6.3±1.1 11.5±2.5 13(21.2)%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统计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2例轻度头痛,总发生率为3.2%;对照组4例轻度头痛,总发生率6.6%,以上症状未作处理自行缓解,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均不影响治疗。

表2 两组治疗结果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潜伏于人体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再激活后所引起的皮肤感染,其发病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带状疱疹[4]。有研究表明,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对于维持病毒的潜伏状态至关重要[5]。目前对于带状疱疹的发病机制、病情演变已经具备了明确的认识。一般治疗以止痛、抗病毒、预防继发感染为原则。带状疱疹病毒长期潜伏在神经细胞中,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病毒被激活,即形成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的群集疱疹,故带状疱疹对老年患者有较高的易感性[6]。老年患者症状表现严重,病程长,且皮疹完全消退后遗神经痛较多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7]。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带状疱疹的急性期,尤其是发病的72 h之内,采取强有力的抗病毒治疗将会减少疼痛的持续时间[8]。如何快速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例数是本病的治疗目标。

由于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神经纤维,使其生成和释放大量激肽、5-羟色胺等致痛性神经递质[9],因此抗病毒、调整免疫力成为治疗本病的两大关键。六神丸由牛黄、麝香、珍珠、冰片、蟾酥、雄黄六味组成。麝香、蟾酥通络止痛,牛黄、冰片凉血消肿,雄黄解毒杀虫,珍珠除湿收敛,调以米醋可松解皮肤角质层,增加药物渗透作用,充分发挥药效。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其珍珠、冰片、蟾酥、雄黄四味可显著增强辅助T细胞,从而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牛黄、麝香、蟾酥类似氢化可的松的抗炎作用[10],因而可以减轻疼痛,阻止新疱疹形成,缩短疗程。

综上所述,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是本病发病的始动环节,从而也使得抗病毒、调整免疫功能状态成为治疗本病的两大关键[11]。六神丸及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运用治疗老年人急性带状疱疹,疗效明显,方法简单,药源丰富,费用低廉,值得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

[1]James W D,Berger T G,Elston D M.安德鲁斯临床皮肤病学[M].9版.徐 世,主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472.

[2]赵 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00-302.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4.

[4]杨绍基,任 红.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8.

[5]张美芳,马 静,杨 励,等.带状疱疹患者血清Th细胞因子的检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22(12):721-722.

[6]Hawksley H.Managing pain after shingles:a nursing perspective[J].Br Junrs,2006,15(15):814-818.

[7]Freedberg I M,Eisen A Z,Wolffk,et al.Fitzpatricks dermatology in general medicine[M].5 th ed.New York:MC Grew-Hill Health Proffecions Division,1999:1697-1706.

[8]韩传恩.6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6):11-12.

[9]王清正,寇俊萍,马宏跃,等.六神丸精简方抗炎镇痛活性的初步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8,19(3):180-183.

[10]常怡勇.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机理[N].中国医药报,2004-03-20(7).

[11]王一飞,张 明.非抗病毒药物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4(3):194-196.

猜你喜欢
六神丸后遗神经痛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中医康复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内服中药汤剂联合六神丸外敷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疗效观察
联合应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哪些情况不宜服用六神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