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留学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2-01-29 00:17杨静远尹保迪胡荣党
浙江医学教育 2012年4期
关键词:口腔医学学时专业课程

杨静远,尹保迪,胡荣党

(温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学院,浙江 温州 325027)

·教育教学研究·

口腔医学留学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杨静远,尹保迪,胡荣党@

(温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学院,浙江 温州 325027)

文章结合温州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本科来华留学生的教学实践,对比国外口腔医学教育,从课程结构、课程分布、课时安排,课程内容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留学生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对策。

口腔医学;留学生;课程设置

Abstract: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dentistr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Then, based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to foreign dentistry students in Wenzhou medical college, we analysis problems in foreign students’ course curriculum and propose some solutions for these problems.

Keywords: dentistry;foreign student; curriculum

温州医学院于2007年率先开始招收全英语授课的口腔医学全日制本科留学生,伴随教学实践,我们遇到了不少问题,其中最为集中的是关于课程设置。目前口腔医学专业留学生的课程设置基本沿袭了国内口腔医学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欧美等国外的口腔(牙)医学课程设置有相当的差异,虽然具有中国特色,但并不完全符合留学生求学的需要。我校的口腔医学专业留学生生源地多数为巴基斯坦、印度、毛里求斯、等西亚、南亚和非洲国家,毕业后多数学生也考虑回国行医或者继续在其他国家深造,而这些国家也多数采用欧美的口腔(牙)医学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因此,有必要对口腔医学留学生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1 留学生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结构

在《中国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讨论稿)》中课程设置的要求,包括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自然科学课程,生物医学课程,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医学伦理学课程,预防科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等,最后才是口腔医学课程。可以看出,国内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学生需要学习大量的公共基础课程和临床专业课程,这些占到了所有课程的60%以上,导致口腔医学的专业性下降。留学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公共基础课程和临床专业课程偏多,再加上留学生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汉语言文学,使得专业课的课时更加有限,仅占到30%左右,以致许多口腔专业课如口腔影像诊断学、口腔药物学、儿童口腔病学课程学时不足。 同时,某些在国外开设的口腔专业课程如口腔免疫学、医学美学、口腔生物化学等,国内的本科教育原本就没有开设,在进行留学生教学时,也就同样没有开设,这也造成了课程结构失衡。

国外的口腔(牙)医学教育,专业性十分突出,公共基础课程和临床专业课程较少,而增加了大量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临床课程,二者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国内。

1.2 课程分布

参照国内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模式,口腔留学生教育也为先基础,后临床,再口腔的三段式模式,专业课的学习没有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中,在第一、第二学年甚至没有任何与口腔专业直接相关的课程,第三学年仅有牙体解剖生理学和口腔病理学2门专业课,而且都只开设一学期。在进入第四学年后,专业课的数量突然增大,课时安排也非常紧密,学生需要同时学习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固定义齿修复学,活动义齿修复学,口腔外科学,口腔正畸学等专业科目。从我校口腔专业留学生的反馈资料来看,学生在进入第四学年后,虽然每周学时数与低年级时相近,但是学习专业课的要求更为严格,学习压力明显增大,学生很难适应。

而国外的口腔(牙)医学的课程设置,尽管在学习科目上各不相同,但是关于口腔医学专业内容的教学是始终贯穿整个课程体系当中的,并且将专业理论、实验和见习充分融合。如英国的口腔医学生从进入学校开始就按照教学计划,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定期到临床诊断室轮转见习,跟随医护人员学习基础的诊室管理细节,熟悉今后岗位的工作环境。随着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学生们则逐步开始分专业见习,为后续实习做好充分准备[1]。而日本的6年制牙医学教育,也从第一年就开始口腔科学介绍和接触临床[2]。专业课程内容的合理分布,可以使学生保持适当的紧张度,保证了学习效果。

1.3 课时安排

由于采用三段式的教育模式,口腔留学生教学中大量的专业课程集中于第四、第五学年,相对于国内口腔专业本科生,学习专业课时间长,学时也有所增加,比如口腔修复学和颌面外科学需学习一年,分别达240学时(含实验课)和210学时(含实验课),正畸学为128学时(含实验课),儿童口腔医学为40学时(含实验课)。尽管学时有所增加,相比国外多数大学仍然有不少差距。就拿学时较多的口腔修复学来讲,在美国被分为固定义齿修复学、活动义齿修复学、全口义齿修复学、牙种植学等几门独立课程,还有相当部分内容分布在牙体外科学和口腔技工工艺学当中,如果把这些课程的学时加起来,就会远超240学时。

学时的限制使得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这在无形之中限制了教师对授课方式方法的灵活运用。理论课成为教师个人的讲授,缺少变化和互动,学习内容宽泛而难以深入;实验课只能完成既定的实验内容,很难加以拓展。这样的授课形式单是对于国内的本科生来说都非常落后,不符合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对于留学生效果会更差。

1.4 课程内容

目前我校开展口腔留学生教学仅有4年时间,多数教师原是教授国内口腔本科生,后转为教授留学生,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授内容多与国内口腔本科学生类似。因为学制限制和课时安排较少,留学生专业课的课程内容虽然涵盖面广泛,但是学习深度浅,很多只是做了基础性的讲解。比如对于口腔种植学,仅在口腔修复学和口腔颌面外科学中各设一章进行了介绍,没有详细展开,对于口腔种植学的新技术、新进展也没有提及。

相对于口腔学科的快速发展,留学生课程内容的滞后带来的潜在问题就是,留学生毕业后很可能不能适应工作的实际需要,也很难在学业上继续深造,同时,这也会对我国留学生教育的国际声誉带来不利影响。

2 对策

上述口腔专业留学生课程设置中的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我国口腔医学本科教育当中,再加上授课对象的特殊性,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口腔专业留学生的教学质量。截止2010年国内已有34所高校开展了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3],其中一些高校也已开始招收或者计划招收口腔医学留学生。如何从培养目标出发,改革课程体系,已成为提高口腔医学专业留学生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结合本校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不成熟的建议,其中有些改革措施已在我院实践。

2.1 调整培养目标

确立合适的培养目标是做好留学生教育的前提,考虑到留学生就业深造的方向性,培养目标应当符合国际化的要求,将培养目标由培养通科口腔医生转变为国际上更为通行的牙科医师,让留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能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和学习要求。

2.2 改革课程结构

与培养目标改革相适应,对留学生学习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压缩与口腔专业相关性较弱的公共基础课程和部分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如寄生虫学、病理解剖学、核医学等。增开口腔专业基础课程和口腔专业临床课程,并按需要延长学时,这些课程如口腔生物药物学、口腔设备学、口腔种植学等,在国内口腔本科教育中并未单独设置,而在国外牙医学教育中普遍教授。

2.3 完善课程设置

将口腔专业课程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留学生从入校第一学年起就开始接受口腔专业基础课程教育,如口腔医学简介、头颈部解剖学、牙体解剖学等。第二或第三学年起开设部分口腔专业临床课程,保证每学期学生都学习口腔专业课程,突出专业性。同时,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将临床见习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融入到教学之中。

2.4 加强对外交流

积极争取学校和学院的支持,选派留学生任课教师出国学习,参加校际交流和教学会议,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借鉴国内兄弟院校留学生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不断推进口腔专业留学生的教学改革。

2.5 注重语言培训

留学生任课教师对于英语的熟练应用,是顺利开展留学生教学的一个基本条件。学院为任课教师安排了形式多样的语言培训项目,如英语沙龙,外教口语培训班,英文授课比赛,国外公开课赏析等等,使任课教师能掌握好英语听说,以便灵活控制教学进程,探索新的授课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2.6 做好外教聘请

很多留学生任课教师并没有留学经历,尽管在专业知识和语言上可以通过学习培训达到教学的要求,但是由于对国外教学模式比较陌生,还是会遇到很多教学难题,尤其是在留学生教学起步阶段。为此,学校可以聘请外籍教师直接参与教学工作,在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我方的教师也可以学习参考外籍教师的教学方式,同时,外籍教师也可以在课程建设方面对我们的工作提供有益的意见。

[1]刘敏川.透视当代英国高等医学教育[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2):182-183.

[2]孙慧玲.日本口腔医学教育简介[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3):434.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0/2011学年度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来华留学生的高等学校名单及招生计划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50/201005/xxgk_87800.html

Problemsandsolutionsinforeigndentistrystudent’scurriculum

YANGJingyuan,YINBaodi,HURongdang@
(School of Stomatology, Wenzhou Medical College, Zhejiang 325027, China)

G642.0

A

1672-0024(2012)04-0001-03

杨静远(1979-),男,陕西西安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口腔医学教育和口腔材料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度研究课题(编号:SCG434);温州医学院教学研究课题(编号:WYJ09029)

@

胡荣党hurongdang@yahoo.com.cn

猜你喜欢
口腔医学学时专业课程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口腔医学》2022年杂志征稿及征订启事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2019第14届口腔医学十大新闻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