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1联合庆大霉素静滴治疗急性胃肠炎110例

2012-01-29 16:06王灯福刘志华张华彪彭国金孙建黄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34期
关键词:庆大霉素胃肠炎维生素

王灯福刘志华张华彪彭国金孙建黄

维生素K1联合庆大霉素静滴治疗急性胃肠炎110例

王灯福①刘志华①张华彪①彭国金①孙建黄①

目的:观察维生素K1联合庆大霉素静滴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0年9月间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胃肠炎患者220例,按随机化原则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1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庆大霉素24万U注入10%葡萄糖溶液与林格氏液静脉滴注,1次/d,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加维生素K180 mg静脉滴注,1次/d,均为3 d为1疗程,两组除上述药物外不用任何其他药物治疗,最终结合临床症状评价疗效。结果:实验组显效71例,有效3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显效42例,有效48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81.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K1联合庆大霉素静滴治疗急性胃肠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维生素K1; 庆大霉素; 急性胃肠炎; 疗效

急性胃肠炎是消化道的常见多发疾病之一,临床上以发热、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为主,亦引发机体脱水及电解质失衡的情况发生,若治疗不及时,会出现肠穿孔、败血症等恶性并发症[1]。故临床应采取有效的药物及早加以控制,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甚为关键。笔者经临床治疗发现,维生素K1与庆大霉素联合应用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治疗急性胃肠炎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3月-2010年9月间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胃肠炎患者220例,男142例,女78例,年龄8~67岁,平均年龄(24.52±6.14)岁,病程在1.8~11 h,平均病程(5.28±1.22)h,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症状,排除心、肝、胆、肾功能不全者及消化道发生气质型病变患者。按随机性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10例,实验组男70例,女40例,平均年龄(24.92±3.4)岁,平均病程(5.22±1.44)h,伴发热94例,腹痛96例,腹泻110例,对照组男72例,女38例,平均年龄(23.72±6.33)岁,平均病程(5.34±1.45)h,伴发热93例,腹痛99例,腹泻11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疾病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针对患者患者所出现的症状,分别给予对症处理,脱水严重者给予口服补液盐,并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严重呕吐,腹痛者给予解痉止痛药(山莨菪碱,胃疡平等)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庆大霉素24万U注入10%葡萄糖溶液与林格氏液静脉滴注,1次/d;实验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K180 mg联合庆大霉素24万U注入10%葡萄糖溶液与林格氏液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3 d为1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1 d后,患者腹部疼痛、发热症状消失,腹泻、呕吐停止,进食量恢复正常。有效:治疗2 d后,患者腹部疼痛、发热症状消失、呕吐,腹泻次数减少较明显,进食量好转明显。无效:服药3 d后,各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甚至加重者。总有效率=(显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对观察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显效71例(64.5%),有效32例(29.1%),无效7例(6.4%),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显效42例(37.3%),有效48例(43.6%),无效20例(18.1%),总有效率为81.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胃肠炎为季节性较强的胃肠黏膜急性炎症,好发于夏秋季节,病势较急,患者往往表现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进而出现疼痛加剧,腹泻症状,在多数患者的病程中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目前临床治疗本病以抗感染,抗病毒为主,多配合止泻剂来短时间内控制腹泻,以防止因大量腹泻所引起的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但在短期止泻效果显现的同时,细菌毒素排出周期亦随之延长,体内吸收的毒素量会相对加大,从而加重病情[2]。本研究采用维生素K1与庆大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急性胃肠炎,收效显著,分析其作用机理为庆大霉素本身为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于革兰氏阴性菌所引起的各类感染,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其通过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来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进而达到杀菌,抗感染的功效[3],而维生素K1属于维生素K族药物中的一员,维生素K族药物在药理上的止血、镇静、止痛、缓解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已在学界达成共识,且其药效快而持久,不良反应较少[4]。

结合本研究可得,实验组显效率(64.5%)及总有效率(93.6%)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37.3%)与总有效率(8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维生素K1与庆大霉素联用对于本病的治疗好于单纯使用庆大霉素,且临床见效快,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具有重大意义。

[1] 叶任高.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98-409.

[2] 陈志君.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胃肠炎137例[J].中国药业,2012,21(7):40-41.

[3] 何非,何方.维生素K1联合庆大霉素静滴治疗急性胃肠炎165例[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17(2):339.

[4] 姚兴联.法莫替丁联合维生素K1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0,7(13):112-114.

10.3969/j.issn.1674-4985.2012.34.092

2012-08-06) (本文编辑:李静)

①江西省弋阳中畈中心卫生院 江西 弋阳 334400

王灯福

猜你喜欢
庆大霉素胃肠炎维生素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羊急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硫酸庆大霉素药剂学研究进展
维生素B与眼
神奇的维生素C
补充多种维生素根本没用
轻度胃肠炎并发婴幼儿良性高热惊厥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