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中职教师素质要求及其信息素养的培养

2012-01-29 20:32武鹏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年24期
关键词:中职信息技术素养

武鹏

敦煌艺术旅游中专学校 甘肃敦煌 736200

1 信息时代对中职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实现教育信息化固然需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但是,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媒体要真正的在中职教学中发挥其优势和效应,最终还要取决于人的因素,特别是从事中职教育教学的教师,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并最终影响到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发展。那么,信息化教育需要中职教师具备怎样的素质和能力呢?

1.1 具有现代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思想基础和出发点。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在教育中应用先进的教育理论以及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在中职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中职教师要为学生的个性培养和生存能力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服务。中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万计的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这是现代社会对中职教育提出的要求,是中职教育面向迅猛发展的社会作出的必然反应。因此,中职教师必须牢固树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职业教育,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现代教育观念。

1.2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当今时代,知识信息“爆炸”,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职教师作为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的直接传播者,要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要时时意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有意识地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技术结构,不断地学习各种最新的教育理论和专业技术,保证自己职业能力的适应性,这是社会发展和教育变革对中职教师职业角色提出的要求。

1.3 具有教学创新精神和教学研究的能力

当前推行的创新教育,是对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各方面进行的全面改革。这种改革,在解放学生的同时,也解放了教师,为教师围绕培养创新人才大胆探索和革新创造了极大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学习的同时,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教学实践活动是发现新规律的重要过程,也是尝试新方法、创造新理论的重要过程。中职教师不仅是现代教育的实践者,还应该是现代教育规律的发现者、研究者。因此,教学研究能力也应该是信息时代对所有中职教师提出的要求。中职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用研究者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尝试创造性地运用理论,并善于总结规律,进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1.4 具有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开发的能力

现代教育观念要求中职教师不再只是知识和技术的传递者,而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教学过程的调控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开发者。教学设计的核心任务是设计和选择教学活动结构,包括总体上构建教学模式和具体选择教学策略等。要求教学设计要有利于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整合,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和专业技术的培养。教学资源的开发,主要指中职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资源重组,将教学内容设计、加工成各种知识点或知识部件的形式,作为共享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和创造全新的学习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中职教师要有系统的观念和整合的思想,要有科学、灵活、创造性地组织、协调教学过程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寻找丰富的知识信息、开发有效的学习资源、创造优化的教学环境的能力。

1.5 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信息素养是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信息化教育发展的要求,是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需要。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涵是教育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它应包括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技术、信息观念、信息情感和道德等多个方面。对中职教师来说,首先要具备信息的观念和信息的知识以及应用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特别是要具有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

2 信息时代的中职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培养

2.1 信息素养的内涵及中职教师信息素养的特点

信息教育是21世纪教育的新命题,因为具有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本领,将成为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也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信息教育的重点是普遍提高人们的信息素养。关于“信息素养”这个概念的界定目前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信息素养”就是人们日常获取以及使用信息、感知个人信息需求、主动寻求信息和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美国图书馆学学会会议对信息素养的定义为:“一个人具有能力去察觉何时需要信息,且能有效寻找、评估与使用所需要的信息。”

综合各种观点和说法,可以对信息素养进行这样的表述:信息素养是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获取、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具体来说,它应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认知,即信息处理、获取、传输和应用的基础知识;二是技能,即资料检索、计算机素养、研究、学习和定位等技能;三是理念,即数据处理,基于资源的学习、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终身学习及责任意识等。

在当今信息时代,中职教师无论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人,还是作为传播科学知识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角色,都应该掌握信息技术并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中职教师信息素养主要是指向教育教学实践的,它除了具备一般性信息素养内涵外,又具有其中职的独特性,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信息的观念和传播信息的意识。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信息交流和传播活动,作为中职教师,要能运用信息传播规律来科学地设计和组织实施教学过程。

2)应用信息及信息技术的能力。应用信息的能力也可称为现代信息社会的读写能力。其主要因素是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信息的责任感,对信息的判断、选择、整理、处理的能力,以及对新的信息的创造和传递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是指对信息科学的基础和信息手段特征的理解以及技术手段基本操作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现阶段中职教师急需具备和提高的主要内容。

3)教学媒体和功能的选择能力。科学技术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先进的、丰富的教学媒体,但教育教学的真正目的不是追求媒体的先进性,而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不同的教学媒体具有不同的教学特性,没有一种万能的媒体,也不存在一种适用于各种学科内容和学习对象的媒体,中职教师必须具有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来选择合适、实用的媒体的能力。

4)媒体的整合能力。媒体的整合能力是指优化组合不同的媒体,将媒体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的能力。作为中职教师,不但要善于选择和运用信息技术等教学媒体,还要能够对教学媒体进行科学的整合,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应该是中职教师具备的重要素质和能力。

2.2 中职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途径和方式

中职教师信息素养培养主要有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两种途径。

1)职前培养。职前培养又主要包括在校学习和岗前培训两种方式。在校学习是指未来从事教育事业的师范院校在校学生通过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来获取相关知识和技能,这是在校学生培养和提高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但由于没有规范统一的要求和完善的评价标准,学生毕业以后所具备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和具有的信息素养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岗前培训主要是指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分配到有关学校后,在正式从事教学工作之前所进行的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短期培训,其中包括信息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内容的培训。

2)在职培训。在职培训是中职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方式,应该作为研究和探讨的重点。目前在职中职教师信息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专业进修。这种方式是指教师为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学历层次,或者为了获得相应的第二专业而参加的各种专业进修活动,这种进修培训专业性强,所学知识比较系统全面,但对广大在职中职教师来说不具有普遍性。

②短期培训。这主要是指由各大专院校、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或师资培训中心等组织的有计划、大范围的短期集中进行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活动。如由政府部门组织的骨干教师技能培训、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轮训等都属于这种形式。

③校本培训。这是指各个中职学校利用节假日等空暇时间自行组织的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活动。这种培训方式的特点是,时间可长可短,次数可多可少,形式灵活多样,或专题讲座,或计算机知识培训,或教学观摩等。内容较有针对性,强调实用性,能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合起来,使培训活动更具活力和效果。

④自发研修。这是指在职中职教师为了教学和科研需要,为了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能力而自发地学习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和进行相关研究的活动,包括利用闲暇研读有关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专业书刊,自行参加有关的专业培训或业务研讨会,利用信息网络资源自学,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发表教学成果等。

以上几种培养方式中,前三种属于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训活动,对中职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影响和作用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肯定,而自发研修方式还未得到足够的认识。笔者认为自发研修活动增强了教师提升信息素养的迫切感和主动性,并且能够在网络上得到知识、情感的支持,与专家、同行进行交流,特别有助于中职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专业技术整合的活动。因此,自发研修方式是最具生命力和活力的一种中职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方式,应该得到重视和提倡。然而,无论何种培养方式,其最终目的是提高中职教师的信息素养。整合的活动 因此 自发研修方式是最具生命力和活力的一目前,当务之急是尽快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中职教师信息素养标准及其相关的评价体系,以规范中职教师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的教育。目前 当务之急是尽快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中职教师信息

[1]丁伟.创新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J].教育探索,2002(3):84-85.

[2]陈丽,李芒,陈青.论网络时代教师新的能力结构[J].中国电化教育,2003(4):65-68.

[3]王吉庆.信息素养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王玉明.试论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4(2):21-24.

[5]陈维维,沈书生.信息素养的内涵、层次及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

[6]汪汝华.面对新课程:教师应增强信息素养[N].中国教育报,2003-3-20.

猜你喜欢
中职信息技术素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