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青花陶瓷装饰的创新和发展

2012-02-15 01:44雷成华
陶瓷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青花装饰传统

雷成华

(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 景德镇333000)

现代青花陶瓷装饰的创新和发展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lue and white ceramic decoration

雷成华

(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 景德镇333000)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社会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历了一场十分巨大的变革,社会体制从之前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转变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再到今天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这次变革的意义不仅仅是使得统治阶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在于社会体制的变化带来了整个民族在经济、对外文化交流上的变化,经济的迅速发展,农工商社会阶层的提升使得整个消费群体,尤其足中高档消费群体迅速增加,而国门的开放,也使得国人的审美眼光越来越开阔、越来越丰富。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青花装饰也势必面临着改革的必然性。首先,自由市场的成熟使得青花装饰的创作者必须更多地去考虑消费者的接受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其次,当今人们的审美眼光与以往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虽然现在仍然有部分消费者喜爱传统的青花纹饰,但随着西方审美观念的渗透,传统的纹样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构图新颖、涵义深刻的青花装饰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因此,我们说,青花装饰发展到今天除了要继续发展传统的构图和题材、笔墨,还要在新形势下创造出适合时代特色的新构图、新题材以及新的笔墨方法。

一、对传统题材、笔墨及构图方式的继承

青花装饰发展到今天,不能完全放弃原有的传统,而且,就现今部分优秀陶艺家的作品来看,这种传统已经被很好的继承了下来。传统的青花装饰题材多为包含吉祥寓意的内容,这种吉祥的含义不仅为古人喜爱,同样也迎合了当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在当今的青花装饰题材中也不乏如松鹤延年、花开富贵一类的内容。传统的笔墨形式是青花装饰的表现根本,所谓“笔墨当随时代”,因此当今的青花装饰在笔墨上不但追求“墨分五色”的色彩效果,也同样追求如灵蛇蜿蜒的运笔方式,追求青白两色的均衡对比。在构图的方式上,由于瓷器坯体的三维特性,因此,传统青花装饰对匀称的要求也得以延续,骨式弦纹的块面分割,点、线、面的交错构成共同继续着青花装饰的独特魅力。

二、新时代条件下的创新

费孝通曾经说过:“凡足昔日曾满足过人们需要的器物和行为方式,而不能满足当前人们的需要,也就会被人们所抛弃,成为死的历史了。当然说‘死的历史’并不正确,因为文化中的活和死并不同于生物的生和死。文化中的要素,不论足物质的或足精神的,在对人们发乍‘功能’时还不能说死。因为在物质足死不能复生的,而在文化界或说人文世界里,一件文物或一种制度的功能可以变化,从满足这种需要转向去满足另一种需要,而且一时失去功能的文物、制度也可以在另一时又起作用,重又复活"。就“青花装饰”本身来说,无可否认地,在某些人群的审美意识中,它必然曾经历过发展的“低潮”时期,例如新中国成立后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极度缺乏的年代里,人们没有多余的精力来考虑青花的审美内蕴,不过,一旦当它的“功能”再度为人所接受后,它的生命力便又再度蓬勃起来了。而在这“死而复生”的过程中,它的满足对象也发生了变化,与传统社会要求青花瓷器同时具有装饰与“教化”作用不同,到了今天,人们对它的需要诉求则表现在对精神、意蕴的反映上了。所以我们认为,当今青花装饰的表达目的已与以前有了本质功能上的差别,这些差异实际上正恰好是青花装饰在新形势下发展的突破点:首先,今天的青花装饰制作者已经不同于古代,他们多数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因此他们截然不同于古代的“工匠",今天青花制作者的社会地位被定格于“艺术家”,也就足说他们足用艺术的眼光,从“美’’的角度来着手青花的创作,而非纯粹的商品生产。同时,今天的消费者也已经不再是以前以农业生活为丰的人群,如今青花的消费群体社会地位、职业类别以及受教育的层次跨度相当明显,因此,今天的青花装饰在题材的选择下就需要尽可能的选择适应面较广,普遍受到社会各阶层认同的内容,而且需要认识到的是,即便同样的题材在今天不同的消费者眼中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例如传统的缠枝莲纹在信仰佛教的消费者眼中就是一种佛意的理解,到了崇尚无神论的消费者眼中则是一种均衡而优美的二方连续纹样;其次,今火的市场越来越成熟,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作为商品的青花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用几幅画面,几个题材“打天下”,今天的青花装饰必须在各个方面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能墨守陈规,必须积极创新寻求变化。作为艺术家,在创作青花的时候必须注意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或足拥有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今的制瓷技法日益革新,在新的技术条件下,青花同样发生着转变,以往无法实现的装饰效果在今天已经成为可能,比如说利用釉中的方法去追求釉F青花无法完全展现的晕染效果,杨冰的釉中写意花卉利用了青花色料在釉层上的渗透,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晕染肌理,将花瓣柔美的质感在似与不似之间体现,使欣赏者在无意问体味到花朵自然的清香,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在这些新形势的作用下,笔者认为当今的青花装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创新。

(一)题材选择的创新在内容的选择上。传统青花的装饰题材,都是以表达吉祥、良好祝愿为主题,其中动物纹中有龙、风、麒麟、狮、虎豹、鹤、鹿、鱼、鸳鸯、喜鹊等吉祥动物;植物纹中有缠枝莲、缠枝牡丹、团花、瑞果、折枝花果、松、竹、梅等之类;婴戏纹分为两种,一种是受“本心”、“童真”思想的影响,以体现婴孩天真烂漫、嬉戏玩耍的形象为主,另一种是迎合人们对于“多子多福”思想的崇尚,如“连生贵子"、“五子登科”等的装饰题材;另外,在受文人画影响的山水纹中,其中也有常以人物的渔、樵、耕、读为点睛之用,具有“大人合一’’审美境界;其他如八卦纹、八吉纹、八宝纹及各种抽象的迹象图案、字体等传统青花装饰题材都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反映,展现了特定时代的精神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在新的时代环境中,传统青花装饰中优秀的纹样题材与形式仍然在现代青花装饰中得以沿用。但二者的本质的区别足:在传统社会中人们所关心的青花装饰纹样形式仅足内涵寓意的方面,而忽略了对形式的选择。在社会意识、文化氛围不同的现代,青花装饰在传统文化内涵丧失或淡化的过程中,创作者对其形式及内涵有了不同的选择标准。因此,现今青花中对传统装饰题材的沿用,并不是一味追求原型的复制,而是种转化,因而有了体验、超越和再发现的意义,体现着现代人的创造意识和审美理念。虽然从大的方面人们可按传统题材的门类方法进行分类,如人物、花鸟、山水、图案..,但其表现形式,,内容方面早已突破了传统装饰题材的种种束缚,改变了传统陶瓷装饰中“型必有饰、饰必吉祥”的观念,转而更注重对形式美的追求。

(二)装饰载体及构图方式的创新。传统青花在注重产销量的时代酋选的载体必然是造型规整、产量巨大的圆嚣,因为,圆器坯体造型规整,这样画在规整造型上的同种题材可以不用经过太多的改变进行绘制,即一个民间艺人终其一生可以只会画34个题材而无需过多的变化即可满足市场所需。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这种节约劳动力成本的办法固然行得通,但足,在当今社会精神文化高度麓艘的情况下,我们显然需要更多样的造型方式来承载写意青花的装饰。这样,我们可以总结出从传统青花的装饰载体来看,传统陶瓷器型中诸如石榴尊、鱼篓罐、葫芦瓶、蒜头瓶器型样式是以自然形态为基础.加以概括、变形而成,同时,由于中国传统陶瓷器型讲究完整的求全造型方法,因此传统陶瓷器型大多是工整、严谨、追求造型的完美、饱满,并且形成r造型形体连贯和谐、上下呼应、左右对称的相互关系,而现代青花装饰的载体己逐渐淡化了陶瓷器型的使用功能,转而更注重体现其艺术欣赏性的方面。现代青花装饰载体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对传统陶瓷器型的改良和创新,如将传统葫芦瓶造型的形体比例、弧度加以改良、调整厉,形成新颖的形式;二是介入现代陶艺作为载体.融合现代审美意识,将“完型”进行有意突破.造型的突破更有助于现代青花装饰在构图、笔墨上的创新。从陶瓷装饰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传统的青花装饰还是现代的青花装饰,都讲究均衡装饰原则.即必须保证构图的完整性,不过由于审美不同,传统青花装饰的构图多为二方连续图案,呈条带状分布于瓷器表面,而且多用弦纹来分割丰体纹饰与附属纹饰:现代青花则多见散点装饰的方法,将个体图案用自由构图的形式进行整合,使之成为完擎的装饰图形,且很少有用弦纹来分隔装饰图案。

(三)表现技法的创新。载体的不同也带来了青花装饰技法的差异。在圆器坯体上绘制青花纹样,一般是悬腕画坯,因此要求胆大心细、意在笔先,这样画出来的纹样体现出速度的节奏感,线条也就流利奔放,气韵生动。因此,它就要求制作者熟练地掌握绘制技巧,掌握料水与坯体的关系,做到笔上含的料水多寡与坯体厚薄,以及逛笔速度的快慢的灵活运用,切忌运笔停滞、重复与添衬,做到料水下得去.放得开,多则可收,浓不积料等。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圆器青花装饰对绘制技艺要求更高。今天,青花的载体已经不再局限于规整的圆器,以平面构成的镶器同样也是我们常用的装饰载体,不可否认的是,镶器这种载体以它灵活多变的平面为我们的青花装饰提供了自由创作的平台,在技术上的要求也相对小于圆器造型.这种变化有利于现今的艺术家更充分的用青花这种装饰工艺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相比较而言,传统青花注重对工艺的要求及对产量的掌控.而现代青花装饰通过各异的表现方法着重体现了现代人活跃的思维方式以及强调作品的设计意识,存这点上一者运用表现方法的出发点及最终的艺术效果都足不一样的。由于现代青花装饰艺术没有为了一味追求效率的技术发展,也未把任何一种技艺的表现方法上升为一个“标准”,因而未造成现代青花装饰艺术走进“唯技术而技术”的死胡同或装饰中“千人一面”的现象。在现代青花装饰艺术中各异的装饰方法,众多个性化的表现方式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服务的,即表达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创作意识。在这些各异的装饰方法中.有对传统青花装饰方法的沿用和发展.也肯对新的表现方法进行尝试和探索,比如将传统观念中认为是工艺缺陷的方面,运用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加咀利用;对青花材质之美和工艺操作方面进一步的挖掘;研究各种跳、釉肌理的表现效果在现代青花装饰中运用,使现代青花装饰艺术胜现出崭新的艺术嘣貌,从而不断地丰富现代青花的装饰语言。

进入社会化大规模批量领域的青花瓷器大都由青花贴花纸装饰向成。青花贴花纸是指水溶性的调墨青花浆料将贴花纸图纹印在张报薄的棉丝纸上。使用时将青花蛄花纸用水浸渍转到坯体上进行装饰再罩上透明釉进行烧成。它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产品规格统一,尤其适台餐具、茶具等多件配套的青花瓷产品。近年来,数字化制版和印刷技术发胜异常迅速,“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给印刷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它也给青花贴纸装饰技法带来无限创作的可能,对品种多、批量小、更新快、市场竞争激烈的发展趋井非常有利。当然这种机器化生产是无法取代手工劳动刨作的,仅仅可以作为现代青托装饰技法中重要的补充和辅助。

青花本身就是古老的陶瓷装饰艺术,如今她满载着中国历史文化的积淀步入现代,与现代艺术共生、融合、再创造,焕发出勃勃生机。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青花装饰艺术只要在新的时代环境下融合中、西艺术之精华、与时俱进,必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正如马林诺夫斯摹说:“研究历史..同样亦可以把现状作为活的历史,来追溯过去。”(费孝通《重读(江村经济序言)》,载于潘乃谷、马戎主编《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P26)对于他的这段话,费孝通先生解释说:“这些传下来的东西之所以传下来,就足因为它们能满足当前人们的生活需要。既然能满足当前人们的生活需要,它们也就还是活着。这也等于说一个器物,一种行为方式之所以成为今日文化中的传统是它还在发生‘功能’,即能满足当前人们的需要。”对于青花装饰的发展来说,它的现实意义也同样表现于此,作为历史的遗迹,从它产生至今已有漫长的时期,但由于他无论在实用功能上还是单纯的审美功能上都具有使今天的人们获得“功能享受”的作用,因而,我们既不必疑虑青花装饰为何能经历上百年的时间传承至今,同样也不必担心青花在今天的新环境卜.还能否继续向前发展,只要人们还能认可它的功能,青花就将继续“活着”。同样的,就社会的整体大环境来看,青花的发展拥有坚实的基础,正如田鸿喜在《走过千年》一书中所说,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人类对大自然的回归感: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一方面,科技的进步使得人类的生活越来越便利,生产力水平也飞速提高,但是,随着大机器化生产的不断蚕食,人们生活的环境已经变成了钢筋水泥的世界,就在几十年前我们还能够天天见到的氤氲山气、潺潺流水,今天已经很雉再见,而与自然亲近的天性却又促使着人类不断的试图寻找再现自然的方法,这时人们发现青花装饰中寥寥数笔的瓜果、动物以及山水人物正是当代人在经历过繁杂的日常事物后所盼望的对自然景观、广阔胸怀的一种追求再现,这些潇洒淋漓的装饰能够使欣赏者暂时抛开俗世的烦扰,回归于大自然中,去体味一种难得的舒畅心情。

二、对手工劳动意义的重新认识:自从欧洲的工业革命之后,整个世界都投入到了无止境的机器化生产模式中,当然无法否认的足机器的生产模式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节约了劳动成本,并且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现代化生产方式的福音,然而,在机器化生产方式的背后,带来的是产品造型、装饰的大一同,都市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现代人的双手与大脑逐渐失去了创造的机会,对于这种状况,一部分追求个性,追求天性自然的人开始产生厌恶的情绪,于是他们开始追溯古老的历史文明和对手工创造的回归。奈斯比特写道“:我自己就认为当初不应该购买食物处理机,我很少用它,宁愿使用手去削食物的这种深厚感情的方法,也不在乎多花点时间。我们大家似乎都可以对吸引我们注意力和钱包的新技术产品少付出一点感情,而更多地去寻找一些可平衡我们生活的高情感的东西。”因此,近年人们对手工产品的热情日益高涨,而青花这种手工装饰的表现方式自然再次拥有了它独特而广泛的欣赏人群。

综上所述,现代青花虽然在源头上与传统青花有着不可割弃的血缘关系,但是如果想要使其在新的社会形态下继续展现其生命力就必须有所创新。青花装饰将会向着强烈的个性化表现之路发展,成为挥发情感的有利媒介。

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2004

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人民出版社,2001

苏珊·朗格、刘大基,《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田自秉著,《中国工艺美术史》,知识出版社,1994.9

冯小琦等编,《明清青花瓷器》,文物出版社,2004.5

杨先艺著,《中外艺术设计探源》,崇文书局,2002,12白明,《世界著名陶艺家工作室亚太卷》,河北美术出版社

猜你喜欢
青花装饰传统
寻迹青花,邂逅古瓷窑
一朵青花,绽放在时光中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青花
鲤鱼旗装饰坠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装饰圣诞树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