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计算的高校云联邦图书馆建设构想*

2012-02-15 08:58熊文龙
图书馆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联邦资源共享成员

熊文龙,王 振

(南昌大学图书馆,江西 南昌 330031)

1 引言

当今,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增长跟不上用户需求的增长,各高校图书馆急需寻找新的模式进行相互合作、互利共享数字资源。笔者在分析当前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云联邦图书馆概念、资源共享框架、实施策略,分析了实施云联邦图书馆的可行性,提出根据各校的学科、专业特色、分工协作,按照“1+X”的模式,在一校建立一个云联邦图书馆中心的同时,协调建立若干个云联邦图书馆分中心,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2 当前高校图书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2.1 数字资源重复建设,共享率非常低

当前,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都是各自进行,花费大量资金埋头建设重复的数字资源,缺乏与其他馆相互共享资源的意识,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如南昌大学图书馆为了满足读者需求,花重金购买上万册航天和农业方面的电子书籍,而这些电子书籍在南昌航空大学和江西农业大学的图书馆早已入藏。再如,规模大的高校图书馆各自花费上百万元资金购买中外文数字资源数据库,利用率却不高,而一些规模小的高校图书馆因资金匮乏无力购买,且又不能使用其他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可见,目前高校图书馆资源重复建设率非常高,相互共享率却很低。

2.2 资源共享技术不成熟

由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水平很不均衡,有些高校图书馆的软件系统和服务器升级、更新较为缓慢,有些高校图书馆却升级换代频繁,而且配件市场比较混杂,多媒体信息的传输速率比较低,各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存在着很多技术问题。

2.3 高校馆际资源共享建设经费不足

当今,各大高校都在建设新校区,不断扩大校园规模,大量资金投至教学楼建设,导致各大高校及其图书馆无法投入更多的经费支持馆际资源共建共享建设。

2.4 版权问题与利益问题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著作权法的颁布,全民的版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使得图书馆不得不缩小版权的合理使用范围,从而限制了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范围。如何在不侵犯版权保护法的前提下,扩大资源共享范围,互利共赢,是当前高校图书馆迫在眉睫的事情。

3 云联邦图书馆概念

所谓云联邦图书馆,就是建立在云计算环境下,且位于各高校成员图书馆之上的跨图书馆的组织机构。云联邦图书馆具有联邦式图书馆的所有优点和特征,且更能将联邦式图书馆转化为现实,既能有效节省资金投入,又能获得最大效益,实现简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云联邦图书馆可极大地将各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需求和图书馆丰富资源统一起来,其资源访问大大超越了原来各高校图书馆的界限。云联邦图书馆可使每个高校成员馆,尤其是中、小院校馆,不仅能够利用本馆内部的资源,还能利用本馆外部的资源,淡化本馆与其外部环境的界限,加强了业务交流与合作,降低资金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

4 云联邦图书馆的构建

根据当前高校图书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提出云联邦图书馆框架和实施策略。

4.1 云联邦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框架

云联邦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框架分为五层,自下而上分别为:云服务层、云服务群集平台、虚拟化层、云联邦管控中心、云联邦应用层。其中云服务层、云服务群集平台、虚拟化层是系统提供云服务的基础,云联邦管控中心使得云服务共享机制合理、有效地进行,云联邦应用层是成员馆与云服务之间的交互层,成员馆在该层中定制和使用云服务。这五个层次相互作用,共同建立了一个资源共享的逻辑框架,使不同数字图书馆能有效地共享云联邦图书馆的云服务。

4.1.1 云服务层

云联邦图书馆整合了各高校图书馆的有效资源,并把这些有效资源按照云计算的服务模式进行分类,分为软件即服务,包括馆际互借、参考咨询、学位论文建设、特色资源库加工、数据库检索平台等服务;平台即服务,包括应用编程接口、运行平台等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包括存储服务器、虚拟主机、网络设备、数据库等服务。在云服务层中,还有第三方网络数字资源服务,如中国知网等网络数字资源服务。

4.1.2 云服务群集平台

云服务群集平台是一种云服务的集成平台。云服务群集平台使得私有云和公有云可以实现互操作,每个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应用平台或应用软件的服务接口和数据格式有所不同,但可以通过第三方云服务集成技术把不同的接口和数据格式进行统一。云服务群集平台对每一个云服务进行安全认证,提高了云服务分解与合成的安全性。

4.1.3 虚拟化层

虚拟化层提供虚拟服务器集群计算、底层数字图书馆存储和网络三者整合在一起的弹性化资源池。其作用是减少成员馆存储系统的管理开销,实现存储系统的数据共享,提供透明的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这一层次包括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和网络虚拟化。

4.1.4 云联邦管控中心

当成员馆的用户与云联邦图书馆的云服务进行交互时,云联邦管控中心实时进行相关的管理,包括按需计费管理、流量的输入输出控制、安全信息监控、配置管理、数据管控以及故障监控。云联邦管控中心使得云服务共享更加有效、更加顺畅、更加安全。

4.1.5 云联邦应用层

云联邦应用层与成员馆的用户进行直接交互,用户可以先进行操作系统定制、应用软件定制、资源数据库选择、网速限定,然后进入虚拟桌面进行云服务的使用。

4.2 云联邦图书馆建设的实施策略

根据云联邦图书馆概念和云联邦图书馆资源共享框架构想,笔者认为,云联邦图书馆建设的实施策略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2.1 建立云联邦图书馆委员会

云联邦图书馆应建立一个管理与服务部门,这个部门称为云联邦图书馆委员会,该委员会的成员由各成员馆的代表构成,设立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副秘书长等职位。云联邦图书馆委员会的建立,既能使云联邦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在各成员馆顺利开展,也能使各成员馆更加具有凝聚力,更加团结互助,共同建设美好的云联邦图书馆。

4.2.2 建立“1+X”的模式

在构架上,建立“1+X”的模式,即建立一个云联邦图书馆中心,加上协调建立若干个云联邦分中心。由于云联邦图书馆的资源来自各成员馆,所以,在资源整合之前,先要对云联邦图书馆进行合理的规划和部署,每个成员馆按照总体规划、部署方案建立自己的云服务特色资源。

4.2.3 对成员馆的资源进行云服务逻辑整合

对成员馆的资源进行云服务逻辑整合,可以采用集中式、分布式的控制模式进行。集中式与分布式模式可实现资源局部优化和全局优化。

4.2.4 建立合理的云服务共享机制和规章制度

云联邦图书馆需要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和管理各成员馆以及委员会成员,使得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云服务共享机制中,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应具有不同的共享权限,这就需要有制度和规则划分云资源权限。

4.2.5 培训云联邦图书馆馆员

云联邦图书馆馆员不同于普通图书馆的馆员,云联邦图书馆馆员不仅要维护和管理云服务集成系统,而且要宣传和推广云服务,这就需要有专业的学科背景和专业的技术知识,才能胜任云联邦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故需要对云联邦图书馆馆员进行云计算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培训。

5 实现云联邦图书馆的可行性分析

当今,高校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已不能适应读者多方面的需求,云联邦图书馆使得高校图书馆可在云计算环境下共享云资源、云服务。笔者结合江西高校图书馆的实际,认为实施云联邦图书馆建设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5.1 合作、共享、互利、共赢的观念孕育已久

江西各高校正朝着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发展,而各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师生、科研人员的需求,即使是规模较大的高校图书馆也存在部分馆藏资源匮乏。各高校图书馆急需与其他高校图书馆合作共享资源,达到互利共赢之效,各高校图书馆迫切希望建立一个能以低成本投入获得超值回报的云联邦图书馆。

5.2 硬件不断升级为云联邦图书馆打下了基础

江西各高校图书馆加大了对图书馆硬件升级的资金投入,购买了先进的服务器和存储器等,如南昌大学图书馆按照云计算架构购买90T容量的云存储设备。云存储设备、服务器的升级为云联邦图书馆建设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

5.3 教育网普及为云联邦图书馆创造了条件

国家教育网的主干网络以2.5G万兆光纤直接连接南昌大学,以南昌大学为江西省教育网主节点,并通过教育网向省内60余个高校辐射。教育网在江西省各高校的普及,形成一个具有区域性的教育网络。教育网的速度快、容量大是建立云联邦图书馆的有利条件,从而也加速了它的建立。

5.4 国内外云服务提供商的技术日趋成熟

国内外云服务提供商可提供广泛的云产品、云策略和云平台的搭建,技术日趋成熟,为实现云联邦图书馆提供了技术保障。

5.5 江西高校图书馆已尝试云计算、云服务

昌北高校图书馆联盟在云计算、云服务方面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该联盟在资源利用率上是有限的,全省多数高校图书馆共享不到其成果,而云联邦图书馆的资源可以被全省各高校图书馆的用户所共享,互利共赢。南昌大学图书馆作为CALIS江西省中心,经过三期建设,已朝云计算、云服务方向做了大量的前期基础准备。可以说,江西各高校对云计算、云服务的尝试,为云联邦图书馆的建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6 结束语

在云计算环境下,建立高校云联邦图书馆,可将高校文献情报系统分散保障、各自建设转变为整体化、集约化的共建共享文献服务机制,实现高校图书馆资源云共建、云共享,提升高校一线的科技文献获取能力。因此,云联邦图书馆的实现,有助于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整合和优化配置资源,更好地发挥资源的作用,有利于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提升图书馆服务高校教学与科研的能力,更好地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更有利于在十二五国家教育文献信息服务平台层面,创建高校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综合集成和创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尤其是对于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李德毅.云计算技术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AOYAMA T,SAKAI H.Inter-Cloud Computing[J].Business&Inform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2011(3):173-177.

[3]CHOCKLER G,DEKEL E,JAJA J,et al.Special Issue on Cloud Computing[J].Journal of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2011,71(6):731-731.

[4]KSHETRI N.Cloud Computing in Developing Economies[J].Computer,2010(10):47-55.

[5]钱文静,邓仲华.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J].图书与情报,2009(4):47-60.

猜你喜欢
联邦资源共享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一“炮”而红 音联邦SVSound 2000 Pro品鉴会完满举行
303A深圳市音联邦电气有限公司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