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对冠心病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2012-02-26 01:53侯明英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12期
关键词:黄色素红花心绞痛

侯明英

冠心病的发生主要是冠状动脉狭窄、血流受阻,心脏缺血、血管痉挛,而产生心绞痛。冠心病的发生与血脂代谢异常和炎症反应有关,它们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采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冠心病,并观察治疗前后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改变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36例,为我院心内科2009年1月—2011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并通过冠脉造影或冠脉CT证实,诊断标准符合WHO诊断标准。同时排除对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等药物过敏的患者,同时排除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不全患者。136例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8例,男36例,女32例;年龄52岁~82岁(62.6岁±5.3岁);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3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4例,心肌梗死(AMI)11例。对照组68例,男38例,女30例;年龄48岁~80岁 (62.2岁±5.6岁);UAP 35例,SAP 23例,AMI 1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疾病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β受体阻滞剂、ACEI、单硝酸异山梨酯、抗凝、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不给予其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100 mg加入250 m L氯化钠溶液中缓慢静脉输注,1次/日,2周为1疗程。

1.3 观察指标 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常规离心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器检测血脂谱: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炎症因子CRP、IL-6和TNF-α。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s)mmol/L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s)mmol/L

组别 TC TG HDL-C LDL-C观察组 治疗前 5.93±1.05 2.67±0.61 1.11±0.17 4.27±0.68治疗后 3.74±0.531)2) 1.65±0.481)2) 1.28±0.191)2) 3.01±0.661)2)对照组 治疗前 6.02±1.03 2.72±0.65 1.12±0.20 4.30±0.74治疗后 4.32±0.741) 1.99±0.511) 1.19±0.191) 3.42±0.691)

2.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s)

组别 时间 CRP(mg/m L) IL-6(ng/L) TNF-α(ng/L)观察组 治疗前 12.38±3.84 18.62±6.73 31.22±8.57治疗后 5.48±1.721)2) 8.53±4.271)2) 17.64±5.581)2)对照组 治疗前 12.43±3.68 17.55±6.37 32.74±9.15治疗后 7.53±2.321) 12.81±5.201) 22.47±7.481)

3 讨 论

冠状动脉是主动脉根部分出的两条动脉,主要负责心脏本身的血液供应。当机体脂质代谢异常时,可导致TC、TG、LDL-C浓度增高,HDL-C降低,这样多余的脂质就会沉着在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产生,引起血管腔狭窄,而同时血脂浓度过高,增加了血液黏稠度,血流受阻,导致心脏供血不全,从而引起痉挛,出现心绞痛[1]。而慢性炎症反应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亦发挥着重要作用。C反应蛋白是机体非常敏感的炎性标志物,被认为是冠心病独立的危险预测因子,可以与动脉硬化粥样斑块内氧化后的LDL-C特异性结合并沉积,发挥生物学效应[2];IL-6可以增强血液黏度、加强局部的炎症反应,并刺激肝脏诱导合成CRP,可导致不稳定斑块脱落[3];TNF-α可促进一系列炎症反应,导致血管损伤,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红花黄色素是从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的花瓣中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取而成的天然色素,为活血化瘀类药物。其药理作用为[4,5]:①保护缺血心肌,增加冠脉血流,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改善心功能;②炎症反应氧自由基,增强机体的氧化损伤反应,红花黄色素可以清除自由基,降低炎症反应,抑制脂质过氧化;③可以明显降低血脂水平;④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⑤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血脂代谢紊乱得到了很好的纠正,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肯定了红花黄色素降血脂的作用。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CRP、IL-6和TNF-α都明显降低,尤其是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这一结果表明红花黄色素可能通过降低炎症反应来减慢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总之,在冠心病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红花黄色素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紊乱状态,降低炎症反应。

[1]赵力,韩清华.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血脂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3):273-275.

[2]廖翔,邢之华,彭伟军.益气活血法对冠心病炎症因子CRP、FIB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4-5.

[3]黄山,张程,陈艳,等.联合检测炎症因子IL-6、TNF-α和 MCP-1对冠心病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6):1083-1085.

[4]李继红,徐国良,林淑梅,等.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6):932;939.

[5]郝凌霄,李勇,魏彤.红花黄色素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4):94-95.

猜你喜欢
黄色素红花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黄顶菊黄色素稳定性研究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临床药师持续4年干预骨科使用红花黄色素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结局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