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的疗效分析

2012-02-26 11:14赵勇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年7期
关键词:骨关节线片活动度

赵勇

跟骨是足部最大的跗骨,在人体行走、负重、活动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跟骨关节内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足部骨折之一,约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由于跟骨解剖结构特殊,病理解剖复杂,跟骨骨折中85%~90%的患者都是跟骨关节内骨折[1],且由于复位固定难度大,预后较差,如果治疗或手术处理不当,常会引起复位不佳、持续性疼痛、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承重、站立、行走等关节的正常功能。因此,其治疗方法一直存在争议。过去,临床上大多采用手法复位等非手术治疗,但由于治疗此型骨折疗效较差,常常给患者留下疼痛、扁平足、足跟变宽甚至关节退变等后遗症,严重影响着患者今后的肢体功能,且跟骨关节内骨折一直是困扰外科医生的难题。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如今,由于手术方法及辅助检查手段的改进,对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创伤机制和治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目前,对于波及距下关节且有移位的关节内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1年1月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25~70岁,平均50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h~14d,平均6d;单侧跟骨骨折36例,双侧24例;闭合性损伤26例,开放性骨折34例。受伤机制:高处坠落伤25例,交通伤直接撞击跟部22例,下楼滑倒12例,爆炸伤1例。合并胸腰椎骨折20例,脊柱损伤20例,骨盆骨折10例,胫腓骨骨折5例,踝关节骨折5例。所有患者常规行跟骨侧位及轴位X线片,跟骨CT冠状位扫描,按Sanders分型可以分为Ⅱ型30例,Ⅲ型23例,Ⅳ型7例。包括跟骨侧位、轴位X线片、CT检查及健侧侧位片。以了解跟骨骨折的粉碎程度、跟骨高度的丢失、移位程度、长度的短缩和横向的增宽等情况。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合并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术前准备 观察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非手术治疗。术前应做好积极治疗,控制并发症,行X线片明确骨折的分型,并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入院后,应立即给予患足消肿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足部伤口愈合情况的处理。并对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动脉硬化的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吸烟的患者应嘱其戒烟。

1.2.2 术中操作 手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采用腰麻或硬膜外阻滞麻醉,嘱患者取侧卧位 (单侧)或俯卧位 (双侧),应用气囊止血带,并在气囊止血带控制下作跟骨外侧“L”型弧形切口,紧贴跟骨外侧壁,起自外踝尖上方3~4cm,一次性全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跟骨外侧骨膜,用骨膜剥离器全层剥离跟骨外侧软组织,注意保护腓骨肌腱和腓肠神经。向下经足背及足底皮肤相交处到第5跖骨基底部后方1cm处,切断跟腓韧带向前翻开,用克氏针在皮瓣下分别插入腓骨远端、距骨和骰骨,采用无牵拉技术牵开皮瓣,敞开切口,充分显露跟骨骨折处和距下关节,作跟骨骨折复位,恢复跟骨结节角、跟骨交叉角及跟骨高度、长度、宽度及内外翻排列,同时注意纠正内翻畸形,用剥离器将后关节面骨块撬起与距骨关节面匹配,显露关节面骨折情况。在直视下将中部及外部塌陷的骨折撬起,以重建跟骨距下关节面的完整性,将增宽的跟骨向内挤压,使膨出的外侧壁复位。复位前进针深度不超过骨折线。对跟骨体增宽者可在牵引时同时进行挤压复位,并向内侧按压外膨的跟骨外侧壁,以恢复跟骨宽度,C型臂X线机透视骨折复位情况。复位满意后选用合适跟骨钢板放置,螺钉固定,避开骨折端拧入螺钉,放置引流条,严密缝合皮下层,加压包扎伤足。术后第1、2、3、6个月复查X线片,监测骨折愈合情况以及是否出现继发性骨关节炎。

1.2.3 术后处理 由于患者术后切口渗血比较多,因此,应及时更换敷料,一般可持续5~7d,注意伤口变化,为保持切口干燥,需每日换药,敷料有渗出时应及时更换。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注意抬高患肢,术后引流管一般放置24~48h后拔出。渗出较多时适当延长留管时间。在3~7d的时候可以指导患者进行主动踝关节功能锻炼。2周后拆线,术后8~12周部分负重,12周时达到完全负重,根据X线片检查结果决定完全负重时间,常规应用抗生素、脱水消肿药物、血管扩张药物以及抗凝药物。10~12周X线片显示骨折线消失,开始负重练习,内固定取出在术后12个月。

1.3 疗效评价标准 对上述60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定期随访,目前,主要以Kerr法评价最为常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日常行走是否正常;(2)疼痛是否消失;(3)关节活动度是否恢复等。优:患者日常行走正常,没有自觉疼痛感,关节活动度正常,评分≥90分;良:患者日常行走基本正常,但患者自觉有轻微疼痛感,关节活动度基本正常,评分为80~90分;可:患者日常行走时,关节活动度缩小15°,可伴有跛行,患者自觉有疼痛感,评分为70~80分;差:患者日常行走跛行较为严重,自觉疼痛较为严重,关节活动度缩小>15°,评分<70分。优良率=优率+良率。

1.4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行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肝肾功能、血尿常规、便常规、血型、血糖、心电图、心脏彩超、X线胸片、跟骨X线片以及CT等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骨折均愈合,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为70.00%,而对照组的优良率为3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O.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between two groups

3 讨论

对于跟骨骨折,治疗方法较多,在以往的治疗中,普遍采用非手术治疗,但是由于跟骨内外侧壁常同时发生骨折碎裂,因此,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进步,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也已成为最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已被广泛认可并应用。但手术治疗存在着一些并发症,如创口裂开、神经炎、腓肠肌腱脱位、肌腱炎以及跟痛等,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术前对患者全身及骨折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以了解患者情况,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并且,跟骨骨折术后感染同样须引起重视,要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过早手术容易导致术中和术后出血过多,预后不良,手术延迟容易导致骨折断端形成瘢痕粘连,手术复位出现困难。因此,理想的手术时机应在患者肿胀消退、皮肤出现皱褶后进行,也就是在大约伤后的7~14d。约2%~5%的严重跟骨骨折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肿胀、疼痛、足趾被动牵拉痛等足底筋膜室综合征[2]。术中要求操作轻柔,术毕给予大量0.9%氯化钠溶液冲洗。对于浅表感染患者可给予换药治疗,但对于老年或糖尿病患者则须慎重手术[3]。影响手术的因素主要包括:高度、宽度、足跟的完整、中足与前足准确的对合等方面。精湛的手术方法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切口的弧度不宜太小,扩大外侧切口能更好地暴露跟骨外侧壁,包含腓骨长短肌腱和腓肠神经,为减少牵拉皮瓣采用克氏针插入技术,有益于保护皮瓣血供,防止切口皮缘坏死[4]。部分组织液化坏死是造成伤口裂开、不愈合的重要原因,因此,给予双极电凝止血,减少切口并发症的发生。引流条放置的部位应远离切口拐角处,引流时间宜长,一般48~72h,在术后和拔除引流后必须持续加压包扎,避免皮瓣下积血。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骨折均愈合,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为70.00%,而对照组的优良率仅为36.67%。因此,切开复位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1 王以进.以人为本,努力加强创伤骨科的临床基础理论研究[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7,9(6):502.

2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629-735.

3 陈建静.双掌提拉挤压法治疗跟骨骨折41例疗效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1):2072.

4 杨茂伟,初立伟,王旭东,等.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系统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4):554.

猜你喜欢
骨关节线片活动度
体检要不要拍胸部X 线片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MSCTA在骨关节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周围型肺癌X线片检测法和CT检查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骨关节结核术后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跟骨关节内骨折选择不同类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研究
简述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比X线片发现骨肿瘤要提早的原因。
医院放射科X线片的质量管理分析
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对TKA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