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征公民体能标准研究

2012-03-06 02:21艾英伟艾冬生闫子龙
军事体育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评分标准新兵体质

艾英伟 艾冬生 闫子龙 孙 毅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广东广州510500)

1 制订应征公民体能标准的必要性

近年,以美国为首的军事强国,在重视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无一例外不对新兵服役前和入伍军人的身体能力提出严格要求,并对其实施体能考核和评估,如果不能达到规定标准,将不能入伍或做出退伍处理。

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对军人体能素质的需求有增无减。但是,我军没有法定的新兵服役前的体能测试与评价标准。目前,评价应征公民身体素质是否合格,是否具备成为一名合格军人的身体能力,主要依据 《征兵工作条例》中的规定:指定体检医院或统一抽调医务人员组成体检组所进行的“体格检查”[1]。“体格检查”只能作为评价是否健康的最低标准,还无法通过其评价应征人员的体能水平。只有科学的体能标准,才能准确地评价应征人员的身体能力,才能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奠定坚实的身体基础。因此,迫切需要构建一套测试和评价新兵服役前身体能力的标准,为征兵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提供依据,以确保应征入伍人员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能力。

2 应征公民体能标准研制原则

2.1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应征公民体能标准指标的选择要以科学思想为指导,具有实践基础,即指标本身应该具有客观的尺度,能够全面、客观的评价应征公民的身体能力。科学性原则是其它原则的基础,只有保证指标选择的科学性,才能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2 易操作性原则

操作性原则,是指基于征兵工作开展所具备的主、客观条件,对应征公民的身体能力考核过程要做到科学、准确、简便、易行。如果指标本身操作过于繁琐、复杂,考核时间势必过长,主观上会造成考核人员精力难以应付,不免造成所得数据不能准确反映应征者实际情况,使评价失去客观性和准确性。

2.3 普遍性原则

普遍性原则,是指标准所选指标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保证了指标评价的区分度。指标评价的区分度越高,越能够保证考核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从而保证所选新兵具备较好的身体能力。

2.4 导向性原则

在进行标准指标体系的研究时,既要考虑所选指标具有普遍性,又要注重指标的导向性。即标准所选指标既要从主要应征对象所学、所练项目的客观实际出发,又要从打赢现代信息化战争对应征公民身体能力的需求出发,考虑指标的前瞻性,突出导向作用,发挥应征公民体能标准导向功能,引导应征公民进行正确的身体训练。

3 应征公民体能标准指标体系的设想与论证

3.1 军地体能测试指标的比较

为了保证标准的可操作性和普遍性,应征公民体能标准的指标选取应为应征主体所熟悉和经常锻炼的项目。应征公民的主体为中学生、大学生和社会青年,他们在学生阶段锻炼的指导标准为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所以,本研究指标选取的依据之一为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保证军地之间的有效衔接和部队训练的顺利开展,将 《军人体能标准》[3]入伍训练体能标准 (以下简称入伍训练体能标准)项目一并列为备选指标。

本文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筛选和构建。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选定的25位专家进行意见咨询。最后,提出按一般意义上的身体素质进行分类,初步编制包括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和球类项目一级指标6个,次级指标19个 (见表1)。

表1 应征公民体能标准指标体系表 (第一轮)

3.2 体能测试指标的筛选和处理

调查问卷设计分为专家对指标权重打分和开放式的修改意见填写两个部分。按照19个次级指标对评价应征公民是否具备成为一名合格军人的身体能力基础的重要程度,分成 5个等级,即 “重要”、“较重要”、“一般”、“较不重要”、“不重要”,并分别赋予 9、7、5、3、1分值。用各指标所得分值的平均数代表专家意见的 “集中度”,平均数越高,表示专家的意见集中度越高。用各指标所得分值的变异系数代表专家意见的 “协调度”,变异系数越小,表示专家对指标的意见协调度越高。

3.3 体能测试指标体系的论证

3.3.1 第一轮专家问卷结果与分析

一级指标:球类项目,其专家意见集中度小于7.0。次级指标中有11项指标专家意见集中度小于7.0。3 000 m跑意见集中度为 6.92,虽然低于7.0,但变异系数相对较大,说明专家意见分歧较大,所以该项指标暂时保留。

专家意见分析与指标体系修正:

1)作为一级指标中球类项目,对于场地和器材要求相对较高,也不符合操作性原则,因此将球类项目从一级指标中删除。

2)灵敏素质是军人圆满遂行任务的基础素质之一。在一级指标灵敏类下属的二级指标中,当跳绳和组合练习两项指标由于专家意见集中度较低被淘汰后,没有反映考核评价应征公民灵敏类素质的指标,所以,专家建议将反映速度素质的50 m跑改为25 m×2往返跑,同时加入能够反映应征公民灵敏素质的两项指标,即10 m×4往返跑、25 m阶梯折返跑。

3.3.2 第二轮专家问卷结果分析

第一轮问卷后,一级指标保留5项,次级指标共保留8项,加上3项新指标,第二轮专家问卷一级指标为5项,次级指标为11项。第二轮问卷不再对一级指标进行权重打分。

次级指标统计结果 (见表2)。

表2 次级指标意见集中度和标准差表 (第二轮)

专家意见分析与指标体系修正:

1)在项目设置科学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测试的可操作性。招兵时间短,任务重,标准统一难。所以,体能标准的测试项目的设置不宜过多,同时,项目的测试流程要简单,技术标准低、易统一,测试所需时间短,能够与招兵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基于以上原因,将意见集中度小于8.0的项目去除。剩余意见集中度大于8.0指标有:引体向上、立定跳远、1 000 m跑、25 m×2往返跑和立位体前屈。

2)以上5个项目,在身体素质 (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和身体部位 (上肢、下肢、腹背)等方面都有所侧重,能够较为全面地测试与评价应征公民的身体能力。

3.4 调查问卷信度、效度检验

3.4.1 信度

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版本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对问卷信度的分析采用了重测信度和同质性信度。本问卷前后两次调查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736;各量化指标得分的相关系数均>0.6,且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00),说明本问卷两次调查的重测信度较好。本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第一轮为0.788,第二轮为0.708,且去除某一指标后的系数与问卷总系数进行比较,没有明显升高的指标,提示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3.4.2 效度

运用德尔菲法对问卷的内容效度进行分析,问卷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4 应征公民体能标准指标体系的提出

经过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和修正,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最终提出指标体系如下 (见表3)。

表3 应征公民体能标准指标表

5 应征公民体能标准评分标准设想与论证

5.1 评分标准 (见表4)

表4 应征公民体能标准评分标准

5.2 评分标准的提出

应征公民体能标准评分标准,主要依据所测得的我军部分应征公民的体能考核的数据,以及 《军人体能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炼标准》。同时,参考和借鉴了国外主要军事强国新兵服役前体能考核标准。标准的提出既符合我国应征公民身体能力特征,又满足未来军事训练对军人体能的需求。除引体向上外,评分标准的各项成绩总体上比 《军人体能标准》的及格标准略低,比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炼标准》的及格标准略高。

5.3 评分标准的统计与分析

引体向上评分标准的统计依据百分位数法,在测试样本的80%人员所达到的最低标准基础上加1次。立定跳远、1000米跑、25米×2往返跑、立位体前屈,4个项目评分标准的统计参照 《军人体能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同时,参考其他国家新兵服役前考核标准。

5.3.1 评分标准的统计与分析

引体向上共测试我军部分未参加训练的刚入伍新兵2510人,平均成绩为3.70±2.05次,依据百分位数法,按测试样本80%的成绩为2次。与新加坡、印度和法国外籍兵团新兵服役前体能考核标准(6次)相比低4次。虽然,通过统计学分析,新兵服役前能够完成2次者在新兵集训后的体能考核中都能够达到及格标准 (5次),不及格者为新兵服役前只能完成1次或无法完成1次者。但是,为体现标准的导向功能,引导、调动应征公民的训练热情,同时,考虑到2次与外军引体向上的标准差距过大,专家建议将标准定为3次。标准的适当提高有利于入伍后体能训练的顺利、有效开展和水平提高。

5.3.2 立定跳远评分标准分析

我国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立定跳远大学男生及格标准是2.14~2.35 m,高三男生标准为2.11~2.32 m。我军 《军人体能标准》专业体能项目,立定跳远标准29岁以下为2.30 m。新加坡新兵服役前体能考核立定跳远合格成绩为2.16 m。综合上述标准,建议应征公民体能标准采用2.17 m(高三男生63分标准)作为应征公民立定跳远的及格标准。

5.3.3 1 000 m跑评分标准分析

我国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1 000 m跑大学男生和高三男生及格标准是4 min33 s~4 min05 s。按德国国防军体能标准1 000 m跑的计算公式计算 {分数=805.9-(1.81×秒数)},4 min33 s~4 min05 s的分值为311~362分。对比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德国国防军体能标准,建议应征公民体能标准采用4 min26 s作为应征公民1 000 m跑的及格标准 (相当于高三、大学男生63分,德国国防军体能标准1 000 m跑324分)。

5.3.4 25 m×2往返跑评分标准分析

25 m×2往返跑在我国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只有小学阶段开展,小学五六年级50 m跑和25 m×2往返跑的对应成绩是8 s和8 s8,同为100分。进入初中阶段后,25 m×2往返跑被取消,以50 m跑为主测试学生的速度能力,但8 s为高中三年级男生成绩的66分,为大学男生成绩的63分。所以,建议应征公民体能标准采用8 s8作为应征公民25 m×2往返跑的及格标准。

5.3.5 立位体前屈评分标准分析

我国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坐位体前屈大学男生标准是3.0~11.3 cm,高三男生及格标准是2.7~10.9 cm。我军入伍训练体能标准,男子及格标准为双拳同时触地保持3 s。对比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入伍训练体能标准,建议应征公民体能标准采用中指第二指关节触地保持3 s作为应征公民立位体前屈的及格标准。

[1]国防部.关于认真做好退兵工作的通知/兵员工作文件选编[M].总参谋部军务部,2002,8

[2]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4

[3]总参谋部.陆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 [M].2008,6

[4]总参谋部.军人体能标准 [M].2006,11

[5]艾冬生,艾英伟.军事院校指挥类专业体能教学训练情况问卷的设计和检验.军事体育研究 [C].国防大学出版社,2010:255~258

[6]顾春先,等.中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指标体系研究[J].体育科学,2010,30(8):41~47

[7]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 [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

[8]吕庆祝,王胜超.《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用教材 [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0

[9]The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Organisation(RTO)of NATO.Optimizing Operational Physical Fitness[R].2009,1

猜你喜欢
评分标准新兵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贵州省体育高考100米跑新评分标准制定研究
新兵,请入列!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点亮初心,打造出版精品——出版新兵成长记
永远的格纹
初高中英语作文评分标准初探
高考文言文翻译四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