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锦赛看中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2012-03-06 02:21余小民鲁国斌
军事体育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世锦赛奖牌田径

余小民 鲁国斌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田径运动作为竞技体育的基础性项目,其实力的强弱是一个国家竞技体育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所有的竞技运动项目中,田径运动影响范围广,素有 “运动之母”的美誉。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田径项目作为竞技体育发展的重点。世界田径锦标赛作为世界最高级别的田径运动赛事之一,对田径运动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其成绩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体育运动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我国参加1983~2011年近30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历程和所取得的成绩,探索我国竞技田径运动发展的现状、规律、态势、现象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促进我国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1 世锦赛中国田径成绩回眸

如表1,中国队从第1届到第4届世锦赛中,夺奖项目不断增加,呈直线上升趋势;从第5届到第8届世锦赛呈波动趋势,整体成绩下滑,在第6届和第8届世锦赛上中国队无缘奖牌。从第9届到第13届世锦赛,我国田径夺奖项目范围扩大,但奖牌数目变化不大。在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过程中,曾经有些项目取得过优异的成绩。跳高项目中,男子运动员朱建华和女子运动员郑风荣都打破过世界纪录。1993年世锦赛上马家军女子中长跑更是打破多项世界纪录。女子铅球项目中,黄志红连续在第3、第4届世锦赛中取得金牌。但过去曾经拥有的一些夺牌优势项目正呈明显下滑趋势。第4届世锦赛之后,跳高项目没有夺得奖牌,女子铅球只得到2枚铜牌,女子3 000 m和女子10 000 m只得到一枚铜牌。而从历届夺奖项目和获奖情况来看,整体上女子要优于男子;运动员竞技水平发挥不正常;年轻运动员世界大赛自信心不足,不能正常发挥,比赛成绩低于报名成绩;整体实力不强,能向奖牌发起冲击的项目不多等,这些均说明我国田径的未来发展任重道远。

表1 中国队参加历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获奖牌运动员

2 世锦赛中国田径整体实力分析

在前13届田径世锦赛共计538枚金牌和1614枚奖牌中,中国田径运动员一共获得10枚金牌和31枚奖牌,金牌仅占总数的1.9%,奖牌仅占总数的1.92%。

表2 我国运动员参加历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前八名情况统计

从表1、表2可以看出:我国田径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上的优势项目,男子主要是集中在110 m栏和20 km竞走两个项目上,女子主要集中在中长跑 、20 km竞走、铅球、链球、铁饼上,而其他近40个项目在田径大赛上几乎没有什么成绩,表现出田径项目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历届田径世锦赛中,我国运动员荣获前8名的项目较少,也说明我国田径的整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很大;除第1届和第9届夺奖人数男子超过女子,其它几届都是女子远胜于男子。在前8届田径世锦赛上,除了第6和第8届是中国队颗粒无收外,只有第1届朱建华获得男子跳高铜牌,其他的所有奖牌都是由女子选手获得,第9~13届,男子项目也只有刘翔的110 m栏保持一定优势。这种 “阴盛阳衰”现象表现极为突出。中国田径要想成为世界上的田径大国,想整体提升中国田径的实力,单单靠女子项目来支撑是远远不够的。在男子中长距离跑、跳跃、投掷、短跑上,必须注重这些项目的发展与提高,这才是改变中国男子竞技水平落后的根本途径。我国女子投掷项群优势较明显,李艳凤、张文秀、巩立姣、李玲等运动员已经形成优势群体,这可以确保女子投掷项目在世界大赛上取得奖牌。同样,我国竞走项目成绩也趋于稳定。

3 我国田径发展中的思考与建议

3.1 训练科学化程度不高,训练与竞赛制度尚待完善

随着世界田径运动的不断发展,人类的运动水平逐渐接近人体的潜力极限。科研与训练相结合在田径训练的各个阶段都非常重要,特别是在高水平训练阶段更离不开科研的指导和支撑。只有把当今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田径运动的选材、训练、运动后的恢复及运动竞赛的各个阶段,才能在激烈的比赛竞争中获得胜利。同时,我国田径训练队的多数教练都把重点放在全运会上,训练周期都参照全运会任务来安排,导致中国运动员在全运会田径比赛中成绩显赫而世锦赛却无所作为,“全运战略”与 “奥运战略”的冲突,形成中国田径运动成绩 “外战外行”的怪圈,需要我们反省和改变。

3.2 教练员水平尚待提高

我国田径教练员的现状是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而且经过系统专业培训的教练员的比例与世界田径强国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多数教练员的知识面比较窄,缺乏创新意识,面对新的训练思想、理论比较保守,不敢创新和突破;教练员的年龄结构有相对老化的趋势,面临着后继乏人、青黄不接的危险。只有高水平的教练员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员。因此努力培养和建立一支高素质、事业心强的田径教练员队伍,是保证我国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3 按层次分区域实行项目分布

我国人口多,地域广,各区域气候不同,海拔差异大,应根据各区域的独特情况,科学合理地分层次分区域进行项目分布。比如,投掷性项目在北方区域省市布局,速度性项目在南方地区省市布局,跳跃性项目在华东、华北地区布局,耐力性项目在贵州、云南、青海等高原地区布局。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来适应我国整体体育战略发展目标。

3.4 发展后备力量,发掘优秀后备人才

我国田径运动员存在年龄结构相对老化的趋势,从奖牌的分布特点就能看出我国田径运动员的后备力量不足。这对我国田径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影响着我国田径运动的前景。我们要抓好重点项目后备力量的培养,主要是抓好后备力量队伍建设,形成合理的人才成长梯队。

3.5 重点发展优势项目

要把男女跨栏、男女三级跳远、女子中长跑、女子投掷、男子竞走以及相似的项群项目作为我国田径发展的重点项目,继续保持这些项目的高水平竞争力。重视潜优势项目的发展,大力发展男子项目,有针对性地发展优势单项,以实现挖掘世界大赛新奖牌的增长点。

[1]周建梅,等.由世界大赛分析我国田径运动实力与可持续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5):68~73

[2]周志雄.对中国田径运动发展中若干问题的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l,(3):55~56

[3]李春雷,李小芬.从世界三大田径赛事和全运会田径比赛看我国田径实力及今后努力方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5):689~690

[4]赵鲁南.中国男子田径运动突破方向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9):100~101

[5]詹建国,等.从第27届奥运会透视田坛格局及我国田径运动训练的努力方向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4):542~543

猜你喜欢
世锦赛奖牌田径
乌龟的奖牌
手工奖牌
爵士啦啦操“跳跃类难度”动作运用分析——以2019年啦啦操世锦赛前六名为例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首枚奖牌!
星问答
拿过奥运会奖牌的数学家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最多观众的世锦赛伦敦田径世锦赛10天卖票70.5万张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