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不同给药途径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

2012-03-06 03:27
中国药业 2012年11期
关键词:镇痛药硬膜外剖宫产

(浙江省新昌县新康医院麻醉科,浙江 绍兴 312500)

剖宫产术后疼痛给产妇带来很多不良心理和生理反应,可严重影响产妇的休息和情绪,也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对产妇机体康复及伤口愈合不利。剖宫产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技术可减轻和缓解术后患者因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但采用硬膜外放置镇痛泵容易导致一些并发症。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笔者采用地佐辛注射液一次性硬膜外给药联合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A),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患者188例,均为足月单胎妊娠,均无产科严重并发症、合并症及凝血功能障碍,无药物过敏史,均于知情同意书上自愿选择术后镇痛。随机分为联合组94例与对照组94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表1)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s)

组别联合组对照组年龄(岁)28.4 ± 3.3 29.4 ± 2.3体重(kg)76.4 ± 7.1 75.4 ± 5.4孕周(周)37.8 ±1.2 37.5 ±0.9身高(cm)152.3 ± 12.5 150.1 ± 13.1手术时间(min)55±8 60±9输液量(mL)980±150 900±120

1.2 方法

两组均于术前半小时常规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抗生素的选择因产妇而异,不影响术后止痛的效果,两组产妇术前准备均按剖宫产术前常规执行医嘱,所有产妇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通道输注林格液,连续监测血压(BP)、心率(HR)、心电图(ECG)、氧饱和度(SpO2)及呼吸频率(RR)。联合组患者均经L2-3穿刺行腰硬联合麻醉,经腰穿针缓慢注入0.75%罗哌卡因14~20 mg,向头置管3 cm;入室后至术前静脉快速输注林格液12 mL/kg,当收缩压小于基础值30%或低于100 mm Hg时,静脉注射麻黄素10~15 mg;手术结束缝合皮下时,静脉给予托烷司琼3 mg术后止吐;硬膜外导管经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后,注入用生理盐水10 mL稀释的5 mg地佐辛注射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11012321),经静脉给患者连接配方为地佐辛10 mg+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00 mg+托烷司琼4 m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的静脉镇痛泵。对照组方法同联合组,不同的是术后直接接配方为地佐辛15 mg+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00 mg+托烷司琼4 m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的静脉镇痛泵。所有产妇术后均实行早接触、早吸吮、母婴同室、按需哺乳。术后均按常规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术后均留置尿管于48 h拔除,并行抗感染及加强宫缩等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镇痛效果:于剖宫产术后 2,4,8,24,48 h,仔细询问产妇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估。

满意度评价:出院前询问产妇镇痛效果、不良影响及身体恢复状况等综合评价满意度。满意:产妇对镇痛效果感觉良好(有效或显效),无不良影响,身体正常恢复及活动状况自如,产妇感觉满意;较满意:产妇对镇痛效果感觉较好(显效),有或无肢体麻木和活动受限,身体能恢复正常,产妇感觉较满意;不满意:产妇对镇痛无效,出现肢体麻木和活动受限,身体恢复慢,产妇感觉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满意度比较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2至表4。

表2 两组术后VAS评分(分,±s)

表2 两组术后VAS评分(分,±s)

注:与对照组相比,*P <0.05。

组别联合组(n=94)对照组(n=94)2 h 1.8 ± 0.7 1.9 ± 0.6 4 h 1.9 ± 1.1*2.9 ± 0.9 8 h 2.1 ± 1.1*3.5 ± 0.9 24 h 2.4 ± 0.7*3.6 ± 0.8 48 h 2.8 ± 0.6*3.6 ± 0.9

表3 两组术后满意度比较[例(%)]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手术后切口的疼痛常见于术后24 h内,尤其在术后麻醉消退后2 h左右尤剧,常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目前,使用的阿片类镇痛药都存在一些缺陷,故镇痛作用大成瘾性小的镇痛药越来越受到医生的青睐,地佐辛恰好是一种强效混合型阿片镇痛药,若与非甾体类靶向镇痛药氟比洛芬酯合用能明显满足很多手术术后镇痛。硬膜外镇痛效果完全,但易导致导管部位的感染及硬膜外神经根的损伤,故限制了其应用。大量文献报道,定时或患者自控从硬膜外注药物,能有效控制术后患者的应激反应,表现为促皮质激素(ACTH)、儿茶酚胺、皮质醇、血糖下降等[1]。

地佐辛是苯吗啡烷类衍生物,是一种阿片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主要激动κ受体,κ受体分布于大脑、脑干和脊髓,激动κ受体产生脊髓镇痛、轻度的镇静和呼吸抑制,对μ受体只有较弱的效应。地佐辛肌肉注射30 min内起效,作用持续约3 h。硬膜外注射时,药物的吸收较静脉注射缓慢,药效维持时间较后者更长,大大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产妇得以全身心照顾新生儿。镇痛药物的合理联用能增强镇痛效果,减少药物副反应和改善术后功能恢复。

多模式镇痛方法是指局部神经阻滞镇痛、非阿片类镇痛药、阿片类镇痛药及其他治疗措施的联合使用,能改善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及其有关的副作用。联合用药镇痛是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或不同的镇痛措施,通过多种机制产生镇痛作用以获得更好的镇痛效果,而使副作用减少到最少,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本试验中,硬膜外术后镇痛应用5 mg地佐辛稀释到10 mL,可激动硬膜外的阿片受体,使支配肠道的交感神经受到抑制,副交感神经相对兴奋,促进胃肠道蠕动,且胃肠道血管扩张,血液供应丰富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表现术后排气时间缩短,这样有利于术后产妇早期进食。与静脉镇痛泵联合能更加有效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产妇的应激反应,消除紧张的情绪反应,有利于产后恢复。本试验中,联合组的术后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产妇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也好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后应用地佐辛硬膜外一次性给药联合静脉PCA,是剖宫产术后较理想的镇痛方法。

[1]林桂芳.应激反应的调节与控制[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8,18(7):445-447.

猜你喜欢
镇痛药硬膜外剖宫产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吃镇痛药还是要听医生的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服镇痛药六误区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服用镇痛药的六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