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严谨治学的学术力作
——读舒远招《西方哲学原著精义选讲》有感

2012-03-20 01:47黄振定
武陵学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西方哲学费尔巴哈著作

黄振定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一部严谨治学的学术力作
——读舒远招《西方哲学原著精义选讲》有感

黄振定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最近,本人有幸读到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舒远招教授《西方哲学原著精义选讲》一书(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下称《选讲》),通读完毕之后,深感这是一部严谨的学术力作,是作者长期以来认真阅读和悉心体会西方哲学原著的思想结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此,我想对该书的大致内容和主要特色作出扼要的评介,以便它能为更多的学人所了解。

《选讲》选择了西方哲学史上15部哲学经典原著进行讲解,具体来说,选讲了以下名著: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集》、贝克莱的《人类知识原理》、休谟的《人性论》、康德的三部批判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费希特的《全部知识学的基础》、谢林的《先验唯心论体系》,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逻辑学》、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这批著作在西方哲学史上产生过并保持着巨大的影响。作者是在研究生课程上讲授这批著作的,课时有限,所以,作者坦率地承认了他对每一部著作的讲解,都不求完备和详细,而往往把讲解的重点放在对一些著作的序言、导言方面。但是,正因为作者选择了这些著作的部分章节进行讲解,所以他对一些文本段落的分析非常深入、细致。此外,为了使学生对著作的全貌也有个大概的了解,他也在重点讲解其中的部分章节时,先扼要地对每部著作做了“概览”。

《选讲》的特色在于:对西方哲学家思想的阐释,始终立足于对其哲学原著的认真阅读和悉心体会上,总是在读懂读透的前提下,再展开具体的叙述。《选讲》的文字不仅流畅自如,而且清晰明白。这固然反映了作者具有很好的文字表达能力,但我认为,更说明了作者确实读懂读透了这些著作。正因为这样,他才有可能把自己的理解清楚地传达出来。

《选讲》虽然是根据作者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的著作,但是,由于作者事先认真钻研了这些原著,因此,它便包含了作者所提出的一系列富有新意的学术见解。这些见解,可以说都属于作者的阅读心得和体会。例如,在讲解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时,《选讲》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所遇到的一个重大的人生问题“正义者是否幸福”明确地提了出来,并考察了他们以及后世对此重大问题的不同回答,表明这是个直到今天依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人生难题。在讲解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时,《选讲》不仅清楚地区分了作为思维方式或方法(跟辩证法相对立)的形而上学和作为“第一哲学”的形而上学,而且着重分析了形而上学研究对象的层次性。在讲解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时,《选讲》追究了心灵、上帝和物质三个实体的相互关系,表明该书所包含的六个沉思之间其实具有非常强的逻辑递进关系。在讲解贝克莱的《人类知识原理》时,《选讲》表明尽管贝克莱确实提出了主观唯心论的观点,但其思想也夹杂着客观唯心论的因素(如对上帝的承认)。在讲解休谟的《人性论》时,《选讲》表明该书确实是运用实验推理法来考察人性的力作,其怀疑论在瓦解西方传统本体论的过程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舒远招教授第一外语是德语,其硕士论文研究的是康德的文化哲学,博士论文研究的是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因此,德国古典哲学一直是他研究的重点。正因为如此,《选讲》的重点,还是放在德国古典哲学方面。从《选讲》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并精通德文,他不仅能够对究竟何谓纯粹理性批判、何谓实践理性批判、何谓判断力批判等康德批判哲学的基本问题作出清楚的回答,而且能够就一些重要术语的翻译问题,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他对费希特的知识学、谢林早期的同一哲学、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逻辑学的讲解,也都给人留下清晰而准确的印象。这些哲学家的德文原著,他也都一一阅读和研究过,或至少对照中译本阅读过。

在讲解《纯粹理性批判》时,他着重阐释了何谓纯粹理性批判、康德为何要进行纯粹理性批判,以及他是如何展开纯粹理性批判的。在对全书内容作出概述的同时,他还特别论述了康德在建构形而上学方面的独特贡献。他指出,康德本人试图建构的形而上学由自然形而上学和道德形而上学组成。而是否包含先天综合命题,对形而上学能否成为科学至关重要。基于这种理解,他集中考察了康德所说的定言命令或绝对命令的先天综合性问题。这些论述,是国内学者所忽略的。在讲解《实践理性批判》时,他不仅根据该书的序言和导论清楚地阐释了《实践理性批判》的研究对象、目标和理念,说明了康德为什么把第二批判叫做“一般的实践理性批判”而不是“纯粹实践理性批判”,而且清楚地展现了其中分析论的核心思想,分析了康德所说的定言命令到底是什么,又到底不是什么,以及到底什么是康德所理解的真正而纯粹的道德动机。在讲解《判断力批判》时,他不仅对该书导论的内容做了清楚的阐释,而且还论述了《判断力批判》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在讲解费希特《全部知识学的基础》时,他首先指出:不是贝克莱、而是费希特才称得上是西方哲学家当中最典型的主观唯心论者。但费希特建立主观唯心论体系,其真正动机是要捍卫人的意志自由,反对宿命论和决定论。费希特哲学的最大特色是对行动的强调。在讲解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时,他指出本书是谢林集中阐释其先验哲学的代表作,但在该书导论中也阐释了先验哲学与同一哲学的关系:同一哲学包含先验哲学和自然哲学两个部分。他准确叙述了谢林先验哲学的概念、本性、划分和功能,然后介绍了它所包含的理论哲学、实践哲学、自然目的论、艺术哲学的主要观点。在讲解《精神现象学》的导论时,他对一些中译文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并表明在黑格尔那里,精神现象学到底是一门怎样的科学,它与逻辑学又有怎样的关系。在讲解《逻辑学》时,他首先叙述了黑格尔逻辑学的一般概念,指出它不仅超出了传统的形式逻辑,而且超出了康德先验逻辑,它实现了逻辑学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选讲》把《基督教的本质》当作费尔巴哈最重要的宗教批判著作来加以讲解,并着重分析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和宗教的本质的见解。在此基础上,《选讲》接着讲解了马克思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分的内容给人的印象极为深刻。众所周知,在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领域,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阿尔都塞的观点一直富有印象,他认为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存在着一个“认识论断裂”,即早期马克思的思想还不是科学,而是深受人本主义影响的意识形态,只有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的思想才是科学,即历史唯物主义。针对这一观点,《选讲》做了详尽的分析并表明:尽管1844年的马克思还深受费尔巴哈的影响,对费尔巴哈一直持肯定和欣赏的态度,但实际上,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在关于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异化、异化的扬弃等重要问题上,都有了重大的区别——费尔巴哈认为人的类本质是严格意义的意识即类意识,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是普遍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费尔巴哈着重考察的是思想的异化即宗教的异化,而马克思着重考察的是构成宗教异化之基础的现实生活的异化,即劳动的异化或经济的异化;费尔巴哈试图用爱的宗教来代替旧的基督教,而马克思则认为要扬弃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必须通过共产主义历史运动。可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的思想其实有了重大的异质性,甚至有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因此,它跟所谓成熟时期的思想并不存在什么认识论的断裂。这些有根有据的分析和评论,是令人信服的。

尽管舒远招教授以研究德国古典哲学为主,但最近几年来,他的阅读范围有了拓展,《选讲》最后一讲是讲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这表明他已开始关注德国现代哲学。《选讲》首先探讨了《存在与时间》原著中的Sein一词的理解和翻译问题,认为在一般的意义上,这个词还是翻译为“是”更准确一些,尽管它也包含着“存在”的含义。《选讲》还对Ontisch等德文词做了大量的探讨,表明作者确实在这本书上下了功夫。

总之,《西方哲学原著精义选讲》是一部厚重的学术力作,它是作者长年来勤奋钻研西方哲学经典著作的成果。在此,我向作者表示衷心的祝贺。

(责任编辑:刘英玲)

2012-04-19

黄振定,男,江西永新人,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和西方哲学。

猜你喜欢
西方哲学费尔巴哈著作
柴文华著作系列
赵轶峰著作系列
杨大春著作系列
李帆著作系列
最有思想的句子
他者的批判与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重新解读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费尔巴哈与孔子“爱”的差异及当代意义
费尔巴哈之火:一个现象学的分析
论西方哲学“看”世界的三种方式——兼论西方哲学世界理论的发展逻辑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