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总目录

2012-03-20 01:43本刊编辑部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史记研究

本刊特稿

中国古代一部开明的治国宪法——《尚书·洪范》解读 张大可(9.5)

中共党史研究

习仲勋年谱(1949.10—1962.9) 贾巨川(1.5)

习仲勋年谱(1962.10—2002.5) 贾巨川(3.5)

试论党建业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张金安(5.5)

司马迁与《史记》研究

论《史记》的人格自尊精神及其生成 池万兴(1.23)

《项羽本纪》开头段落层次划分与标点分歧何其多? 凌朝栋(1.28)

司马迁历史观的时间解读 崔康柱(1.33)

《史记》多哭论 林立坤(1.39)

《史记·刺客列传》到“刺客戏剧”的嬗变刘永辉(1.48)

从《史记》到《冻苏秦衣锦还乡》看叙事焦点的转移 章利成(1.55)

宋代《史记》传播的内容 陈 青(1.60)

一个历史学家的悲剧意识:《史记·宋微子世家》及其他——《史记》阅读札记之三 党艺峰(3.26)

《史记》的“怨”、“愤”与“实录” 李征宇(3.34)

试析《史记》和《汉书》中的人物自作诗曾小霞(3.37)

《史记》中有关“秦史”的考误 魏新民(3.41)

浅析刘邦“君权神授”的神话——以《史记》为文本 王麦巧(3.46)

“前轴心时代”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影像——以《史记》为观照 王晓红(3.49)

论《史记·货殖列传》中经济都会的数目及等级划分问题 王文宾(3.52)

《史记》“太史公曰”文化渊源考论 侯文华(5.8)

点校本《史记》引文起讫标点纠谬 吴昱昊(5.19)

《汉语大词典》引《史记》之双音动词释义商榷 朱成华(5.23)

《史记·酷吏列传·杜周传》《汉书·杜周传》异辨李剑清(5.26)

论《史记》侠客的精神特征 丁 静(5.29)

中华本《史记·封禅书》校补 王永吉(7.20)

《史记》标点语法问题商榷 赵继宁(7.22)

从《战国策》与《史记》看苏秦与张仪李 军,刘延琴(7.26)

沐长安文化建设之春风,光《史记》研究新成之硕果——论赵望秦、张新科教授主编《史记文献研究集刊》五种 张海燕(7.29)

论毛遂自荐的教育意义 俞 扬(7.33)

司马迁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对《史记索隐》所引《博物志》佚文的再认识 杨永康(9.17)

从《史记》看周代的孝文化 师 帅(9.20)

司马迁的处世思想 肖振宇(11.5)

司马迁和《史记》的孝道思想 梁建邦(11.9)

《史记》英雄叙事论略 王长顺(11.14)

《史》《汉》疏密论 曾小霞(11.20)

区域经济与特色产业研究

中美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的实证关系与政策选择 李 青(1.64)

陕西省物流业发展现状实证分析 何军峰(1.70)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的博弈分析 王 倩(2.117)

会计研究方法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杨秋玲(2.125)

基于ELES模型的陕西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张 萍,赵 维(3.55)

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治理的策略分析李永生(3.58)

渭南市秦岭北麓旅游吸引物再开发探析——以临渭区秦岭北麓山水景观为例高敏芳(5.33)

秦岭北麓户外运动火热的冷思考 党炳康(5.36)

秦东地区民间资本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郝丽霞(5.40)

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与市盈率的相关性研究 杨孝安,刘俊华,周 毅,左俊红(5.44)

安徽省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基于芜湖市的数据分析 尚庆梅(5.47)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冗余管理战略分析魏建中(7.38)

新型工业化内涵视角下西部军民融合的政策选择 党琳静(7.42)

渭南农产品物流模式研究 李富荣(11.24)

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以清涧县为例 肖 越(11.28)

论我国服装品牌发展的历程与方向刘杨志(11.32)

所有者控制权下的公司财务治理 蒋 宁(12.109)

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路径探讨孙碧荣(12.111)

秦地文化研究

易俗社的大编剧孙仁玉初论 高益荣(1.75)

论陕西东路碗碗腔皮影戏的“戏眼”艺术价值马雅琴(1.82)

试析《李十三十大本》中的同素异序词田晓荣(1.86)

威胁·忧虑·对策——关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思考任忠英(1.90)

寇准诗歌中的故土情结 严安政,成荣强(3.62)

秦东古塔考证 张始峰(3.65)

浅论宝鸡民歌的分布、分类及风格特点邹 丽(3.70)

适逢其时的一件大好事——《渭南人物大辞典》序言 段国超(3.73)

点燃革命火炬播种革命火种——早期共产主义者、赤水职业学校的奠基人王尚德 党大恩(5.52)

士责与民生:清代关中士绅与地方社会救济杨银权(5.56)

两汉“五陵少年”考 唐会霞(7.45)

《李十三十大本》中的关中方言词语解读石晓博(7.50)

论王三毛《老城墙》中的关中民俗文化孙萍萍(7.57)

王蓬短篇小说中的陕南农村风情 王欣星(7.61)

唐代韦杜家族宰相综论 王建国(7.64)

试论“花儿”称谓语蕴含的民俗事象 曹 强(9.24)

《喧嚣荒塬》问世十年后的冷思考 李险峰(9.28)

论民俗符号的美学意义 徐军义(9.33)

论华阴老腔的艺术风格及其审美意蕴王 衡(9.37)

华阴葬俗探略 蔡静波(9.41)

冯玉祥与于右任的恩怨 贾熟村(11.35)

试论“蒲案”的特点及其精神价值 白赵峰(11.40)

秦腔声里知兴衰——论贾平凹作品中秦腔与文化的映照关系 程 华,李荣博(11.44)

论老腔的说唱性特征 李科平(11.49)

青少年犯罪与心理健康研究

浅析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对策郭英勇,刘麦霞,尹全娇(3.76)

刑法视角下的大学生犯罪与处罚 赵 军(3.79)

职业中学学生亲子依恋、自尊与问题行为的关系 杨 枫(3.83)

已判决在押青少年罪犯人格特征与家庭环境关系李 菁(3.87)

游走于犯罪边缘处的闲散青少年——以陕西W市为例 屈 琦(7.70)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研究

塞耶斯对高兹劳动观的阐释——析肖恩·塞耶斯的《马克思主义与人性》 冯旺舟(3.9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基本问题胡中肖(3.95)

马克思主义在秦东早期传播与教育实践的历史考察——以“赤职”、“赤农”为例 马忠智(7.5)

“赤职”:一所革命的农业职业学校 王战牛(7.11)

论赤水职业学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特色 程金良(7.16)

实践思维:网络舆情研究的逻辑前提袁 方(7.74)

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分工、平等与民主共识郑元叶(7.79)

2011年马克思经济学国内研究状况综述赵志浩(7.8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哲学反思 贺 晴(11.56)

哲学、政治学、法律研究

诺齐克“最弱意义国家”理论探析 刘 笑(1.107)

加强政府对网络舆论的引导 顾 方(1.112)

规制垄断行为制度的成本分析 张钧涛(3.125)

易何为而作:朱子论《周易》的成书过程吴 宁(5.59)

论严复思想的现代性与科学精神 陈小红(5.65)

国民幸福指数研究现状及反思何艳桃,马文省(9.125)

略论印光大师的家庭教育 吴兴洲(11.53)

尼采对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影响李 抗(11.60)

传统思维方式中的中和思维 薛 侃(11.65)

文学研究

法国象征主义三诗人的心灵思维模型阎保平,刘茜(1.94)

《诗经·国风》婚恋诗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姚明亮(1.99)

浅谈舒斯特曼为通俗艺术的美学辩护王军莉(1.103)

简论中国隐喻艺术思维的生态特征 王炳社(3.99)

简论董仲舒“顺气言性”的思想及其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杨星丽(3.102)

论八股文对明清小说语言的影响王玉超,刘明坤(3.106)

张爱玲的《诗》学修养 侯文华(3.110)

论《故事新编》的孤独感受 王吉鹏,李思思(5.69)

沈从文评说冰心其人其作 任葆华(5.74)

废名诗化小说的艺术世界 朱正平(5.80)

《白鹿原》神秘基因探源 徐桂梅(5.85)

青木正儿论中华文人艺术生活的自然崇拜李 勇(5.89)

论温庭筠“梧桐·夜雨”意象入词的开创之功董灵超,蓝秋燕,莫莉荣(5.94)

“青灯古佛旁”的世家小姐——1980—2010年贾惜春研究述评曹花杰(5.98)

严歌苓小说移就格的使用特色 钟 宁(5.103)

泥土根底、庄稼情怀与草木气息——毛泽东诗词新解 杨景春(7.89)

关于赋体文学教学的思考 刘 涛(7.96)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释 方科平(7.101)

鲁迅心中的莎士比亚 冯 宏(7.103)

两个“乡下人”创作中的城乡文明——沈从文与贾平凹对城乡的审视田耿辉(7.106)

集体潜意识原型对《只争朝夕》主人公的人格影响分析 刘晓华(7.110)

《三国志演义》中“静轩诗”是依据小说文本吟咏写作的 赵望秦(9.44)

唐汝询《唐诗解》选诗及注、解唐诗的是非得失 薛宝生(9.56)

解读刘禹锡诗中之“愁” 马雪艳(9.60)

论中国文学批评现状与出路——以“笔耕文学研究小组”为例孙新峰(9.64)

夏承焘先生《唐宋词欣赏》释例 孙翠琴(9.71)

陈白露与茶花女的艺术形象比较 张 蕻(9.74)

《我的安东妮亚》与《天荒》比较阅读李 萌(9.77)

葛洪古今观与其文论思想 李 波(11.69)

魏晋风度的内涵与接受研究 赵前明(11.74)

《文心雕龙》之宗经思想与儿童读经教育之关系初探 杨 敏(11.78)

宋人的“富贵”批评 李江峰(11.83)

宋代集杜诗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左汉林,高付军(11.88)

古代作家欧阳修的秘书学解读 王晓红(11.93)

论苏轼执着坚守的精神 李明敏(11.96)

论隐喻思维在文学中的表现 赵惠霞(11.99)

英格博格·巴赫曼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张保宁(11.103)

艺术研究

西方表现性绘画与中国意象绘画艺术趋向的一致性 梁卫民,尉艳丽(5.106)

北宋书画“尚意”探究 赵书英(5.109)

佛教艺术背景下的视觉设计 杨明彦(5.113)

《黄河怨》的艺术情感探析 逯克刚(5.117)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舞蹈文化及策略探析高立雄(5.120)

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浅析 王秀丽(9.111)

小剧场的独特性和大众化 许 旭(9.115)

室内乐的现状、特点及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聂普荣(9.118)

废旧厂房改造中人性化交通通道设计及其艺术表达——以陕西某高校旧厂房改造设计为例闫媛媛(10.125)

声乐演唱与通感思维 王新惠(11.118)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音乐专业大学生艺术实践形式探讨 张津波(11.120)

声乐演唱的内在品质要求 李 娜(11.123)

语言学研究

《汉语大词典》疏漏补正举隅 陆 琳(3.114)

江苏高邮方言的疑问句 姚亦登(3.117)

汉语普通话音节结构中介音的归属高艳丽(7.113)

试论后置关联标记“的话”的篇章分布与关联特征 付 琨(7.117)

从人的内部世界浅析语言陷阱 魏 悦(7.122)

台港澳地区“搞”的使用情况及其与内地的差异 刁晏斌(9.80)

《说文拈字·校附篇》谫论 陶生魁(9.84)

李因笃音韵学研究的得与失 徐朋彪(9.89)

宋词中颜色词的审美功能 董 佳(9.93)

历史研究

抗战时期晋绥边区的货币斗争 王志芳(1.116)

立宪派对西方政党思想的传播及其政党观的确立 裴 昉(1.126)

宋代两京饮食服务业发展原因及概况刘树友(3.120)

毛泽东的四次婚姻及其特点 卢粉艳(9.97)

论傅斯年抗战前后的民族思想与活动程 方(9.100)

1884年英国第三次议会改革论析 李富森(9.103)

《大西洋宪章》构建和平思想的价值探析朱大伟(9.107)

水西庄查氏著述中所见杭世骏佚序二篇叶修成(11.107)

浅析北宋对高级官员黜降的优待 程天芹(11.110)

高等教育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丁德科(4.5)

新建本科院校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探索与实践王亚玲(4.8)

大学教育文化的多视角理解 王昌民(4.12)

论师生关系与大学生主体性发展贾淑云,皇甫菁菁(4.24)

人文教育的当代意蕴 王亚娟,于康平(4.27)

西部高校环境教育机制和策略探究 李维喆(4.30)

现代新儒家视野中的蔡元培——以梁漱溟、冯友兰为例周良发,郭 洁(8.5)

论孙中山教育思想的民主性特征 党旺旺(8.10)

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的本科院校校际合作褚海萍(8.12)

教学优先:美国商学院的启示 韩 芳(8.16)

强化教风学风管理作风提高外语教育教学质量 雷来富(8.20)

对本科英语学科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反思 杨淑侠(8.23)

基于BBS的交互讨论式教育实习指导模式的构建与研究 杨小锋,刘建林,许红叶(8.27)

浅谈地方高校分校区教学管理工作 陈进卫(8.31)

简论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体系席景奇,谢丽娜(8.34)

职业年金对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景根杰(8.36)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

再论“Y+很有X”的宾语准入条件及普通语言学意义 李文山(4.33)

邱吉尔《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讲话》的修辞美赏析 李会琴(4.38)

英汉外来语引进方式和动因及其反映的民族文化心理 刘锋会(4.42)

大化改新前后中日文化交流异常活跃的原因探析 康庆余(4.45)

日语寒暄语的特征及文化内涵初探 田小凤(4.48)

论日语谚语中的传统亲子伦理观 李妮娜(4.51)

认知视角下英汉语中“酸”通感隐喻的对比分析 牛小艾(8.39)

简析归化异化策略在汉英新词翻译中的应用严 婷(8.42)

从索振羽语境意义角度探讨英汉互译中意义选择问题 崔彦飞(8.45)

同伴互评机制中学生书面反馈的语类结构分析 杨阿朋(8.48)

道歉表达的日中对比研究——以定型表达的使用为中心 张 群(8.52)

教学方法研究

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探索 雪 明,程书强,张建宁(4.54)

《文史工具书》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改革新探郭海文(4.58)

浅析《数学分析》习题课的教育功能 王雪琴(4.63)

大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理论建构初探 蒙宗宏(4.66)

评价中心介入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模式研究韩宏刚(4.69)

“2+2”培养模式下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构想 刘 娟,王福民,王香爱(4.73)

大学物理若干问题教学探讨刘翠红,吴 畏,王建永(4.76)

以体育教学改革为依托,创建学校群众体育活动新模式——以渭南师范学院为例张 虎,刘正武,陈爱国(8.55)

开放实验室平台建设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以渭南师范学院为例 袁 卫(8.60)

信息技术课中的游戏教学策略研究 王红艳(8.63)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全祖馨(8.67)

关于高师院校数学专业学生创新性问题提出的研究 曾京玲(8.7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从灌输到交流张巧利(8.75)

对话理念对音乐学科教学的渗透研究赵彬宏(8.78)

艺术师范生授课的艺术 李富贵(8.81)

透视高校美术史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段晓明(8.84)

论制约教学方法的因素 赵小玉(12.115)

外语教学研究

折衷外语自主学习模式实验研究 李秀萍(4.79)

ESP英语教学中的需求测试探究 张 渊(4.82)

语法隐喻理论对paraphrase教学的指导意义何俊芳(4.86)

从顺应论角度看《围城》中“一”字成语的翻译窦秋萍,曾凤英(4.89)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照应使用情况的研究 权巧丽(4.93)

情感过滤假说在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的运用 李 维(5.123)

英语专业教学与国学素养的培养 李碧云(8.87)

职前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另类途径——一项基于重构职前英语教师信念的行动研究 乔明文(8.90)

任务复杂度、任务难度对口语表达的影响姚艳梅(8.95)

从迁移理论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华文化渗透问题 赵 茜,杨维东(8.100)

大学英语教学中德育的隐性资源研究马进胜(8.104)

CBI在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以渭南师范学院为例 田 静(8.107)

信息的势力范围理论应用于日语教学的可能性分析 原林书(8.110)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马玉侠(8.113)

论理工科大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刘灵巧,孙彩萍(11.126)

学生工作研究

消费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其消解 张 一(4.97)

高职学生德育综合素质评价现状研究李万锦(4.102)

加强德育教育 预防青少年犯罪 马小侠(4.106)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初探王蓓金,王卫东(4.110)

“80末”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状况的调查报告周 蕾,林松涛(4.114)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张晓多(4.118)

农村中小学校本教学资源库建设现状及完善思路肖自明,杨方琦(4.121)

职业院校非汉语言文学类专业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问卷分析 赵 叵(4.125)

基于学生视角的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分析马雅菊(8.116)

大学生假日活动质量调查与问题研究——以渭南师范学院为例朱芳转,赵 力(8.119)

本科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管理模式探讨孙红梅(8.123)

谈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王鲁蒙,席 敬(8.126)

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思考 权轻舟(12.118)

第七届国际数论研讨会会议论文

关于欧拉Γ函数的一个余函数方程 周焕芹(2.5)

n进制中数字之和函数的p次均值 杨倩丽(2.8)

因子积函数的均值 杨明顺(2.11)

关于Smarandache素数可加补函数郭艳春,任刚练(2.14)

一类反Smarandache周期行列式段卫国,路玉麟(2.17)

关于Smarandache LCM函数对偶函数的方程陈 斌(2.21)

素因子函数Ω(n)的二次均值 张 梅(2.23)

等差数列前n项等幂和计算公式及算法实现金 晶,杨婷娜,朱伟义(2.25)

关于正整数的k次根序列 王明军(2.31)

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

一类具有潜伏期和非线性传染率的SEIR模型的全局稳定性 杨秀香(2.33)

条件期望的求法及应用魏艳华,王丙参,张凡弟(2.37)

基于诱导信息的交通堵塞路径流量转移模型刘炳全(2.41)

广义Lucas数列的求和公式 陈小芳(2.44)

“阴阳象数图”之源流探析 孙广才(6.5)

基于坐标变换的双目定位模型张福玲,成章坤,王 琳,杨春艳(6.8)

项的代入定理 赵正波(6.13)

连续函数可测性的一个新证明 余保民(6.17)

随机游动模型的历史研究 聂淑媛,梁铁旺(6.19)

高等数学中几类常见问题解析 关文吉(6.22)

具有阶段结构病毒动力学模型的稳定性分析查淑玲(10.5)

关于q-gamma函数及对数导数的性质赵教练(10.8)

一种基于概率的覆盖粗糙集模型研究王小改,李巧艳,王 璐(10.11)

mkdv方程的精确行波解 薛春荣(10.15)

半E-预不变凸模糊数值函数及其刻划白玉娟(10.19)

创新粒子群算法:求解二层非线性规划问题的新途径 程红萍(10.24)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政府绩效评估探析呼军艳(10.27)

基于变分法的一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张同琦,李 凤(12.5)

格罗夫斯机制及其推广 舒尚奇(12.9)

双曲函数有理式的积分 薛利敏(12.13)

一类无穷时滞积分微分方程周期解的稳定性常 啸(12.17)

混合分数布朗运动下可延迟交付的附息债券期权定价 张 璐,容跃堂,刘明月(12.21)

弱诱导的L-fuzzy双拓扑空间中新的紧性孙军娜,徐小玲,马保国(12.28)

物理与电气工程研究

磁场作用下超晶格单量子阱中束缚态的能级文 军(2.48)

一种红外探测器的光谱响应研究 秦玉伟(2.52)

微小误差准则在科学实验中的重要地位韩小卫(2.55)

基于VHDL的交通管理器设计 朱志平(6.24)

制备扫描隧道显微镜针尖的电路设计郭宝会(6.29)

电压型逆变器主电路优化策略研究 李龙洲(6.33)

气体流量对碳纳米管制备的影响 席彩萍(6.37)

三电平STATCOM的建模与仿真研究张 鹏(6.40)

卷积编码研究 韩丽君(6.45)

激光作用GaAs非平衡载流子瞬态特性研究薛 红(10.32)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现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潘营利(10.37)

基于MATLAB方法的非单色光迈克尔逊

干涉研究 李芳菊(10.41)

电流截止负反馈自动调速控制电路设计金轶锋(10.44)

任意平面电四极子匀速运动的电磁场张宁宁(10.48)

小波-DQ法求解对流占优方程的算法设计张菊梅(10.53)

联合系统中原子纠缠态保真度演化特性研究王菊霞(12.32)

二维正方晶格光子晶体的光子带隙分析张晓娟(12.37)

对具有大时滞环节的极值调节控制系统最优工作点动态预估研究 李国强(12.41)

应用S型桥接电磁带隙结构抑制同步开关噪声研究 刘永勤(12.44)

Einstein旋转圆盘几何性质的研究韩双明,白秀英(12.46)

悬挂在做微小扰动小船下物体运动的分析潘 静,洪 义(12.49)

化学化工与资源环境研究

SiC-MoSi2-TiSi2涂层的设计及热力学分析焦更生(2.57)

异丁烯酸甲酯/氰酸酯树脂半互穿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祝保林(2.61)

苹果树腐烂病的药剂防治研究李庚飞,赵金龙(2.67)

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抗氧化技术研究卢国锋,侯君涛(2.71)

陕西省渭河下游洪水灾害成因分析杨秀英,韩 晨(2.76)

断续流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实验室挥发态汞 党民团,刘秉智,张洪利(6.50)

不同乳液聚合物和硅酸盐水泥的相互作用曹 强(6.54)

有机化学实验室经济化与绿色化建设的探索马咏梅(6.58)

溶胶凝胶法制备碘离子电极 黄西朝(6.61)

氧化铁纳米球、纳米棒和纳米带的可控合成焦 华(6.64)

纳米SiO2对氰酸酯树脂/纳米SiO2复合材料粘度的影响 张文根,张学英,常 虹(10.57)

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王志平(10.61)

MnS细微粉体的制备与工艺研究 陈玲玲(10.65)

超临界流体萃取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刘 艳(10.69)

转子流量计流量公式推导方法的商榷宋乃建(10.74)

六味地黄方剂复方前后丹皮酚溶出量比较李吉锋(12.53)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三种花茶中的微量元素王淑荣(12.56)

双峰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沋河水中的痕量铅邱小香(12.59)

对氨基苯磺酸合镉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李铁丁,张秀芹(12.62)

矿山与环境管理机制研究——以遵义市矿山开采为例向德庆,庹中友(12.65)

渭河宝鸡段水环境质量评价 谢恒星(12.69)

信息科学与工程研究

网络课程中知识表示的研究张郭军,陈莉萍(2.80)

基于改进的K近邻算法支持向量分类研究林关成(2.83)

基于Asp的Web数据库多条件数据查询通用程序设计 刘龙飞(6.68)

高校网上招生录取的网络安全与防范雷建平(6.74)

三维游戏场景的设计与建立 李 岩(6.78)

赋权图的最小环路遍历路径分析与研究索红军(10.78)

基于AHP的动态模糊综合评价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陈莉萍(10.81)

基于SQL的陕西“东大门”人才管理软件研究与设计 阴国富(12.73)

基于投影和几何变换的人脸图像规范化方法研究与实现 刘 静(12.77)

心理学研究

社会认知的神经生物学研究 刘 峰(6.111)

我国近十年自我概念研究热点知识图谱许婷婷,陈秋珠,郭文斌(10.85)

和谐及其实现的社会心理学实质——互动中的人际和谐 郭千钰(10.90)

大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查分析与建议——基于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某学院陈兰萍,张 联(12.80)

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契约与专业承诺的相关研究 盛红勇(12.84)

体育科学研究

学校武术发展的瓶颈与对策研究 王 军(2.87)

老年人习练太极拳膝关节疼痛产生原因及预防秦 华(2.92)

基于篮球运动的女大学生抑郁心理干预研究王 毅,刘晓军(2.96)

肥胖形成的相关因素研究 陈彩虹(2.100)

论运动风险视阈下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边菊平(2.104)

我校大学生参与篮球活动运动风险的调查与分析 宋和平(6.80)

渭南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现状研究 李春兰(6.84)

基于游客特征的体育旅游市场分析研究王居海(6.88)

老年人参与广场舞健身运动风险意识研究左海燕(6.92)

健身运动风险理论体系的构建 刘晓军(10.94)

掷标枪中错误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穆 峰(10.99)

篮球运动进攻假动作的运用与训练畅宏民(10.102)

试析竞技体操教练员的能力结构王凤杰,焦万芹(12.87)

舞龙舞狮与太极拳对大学生健身效果对比研究 刘正武,谢正伟(12.91)

普通高校体育舞蹈与健美操的对比研究韩金勇,何佳莉(12.95)

图书情报与编辑学研究

普通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情况分析——以渭南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杨小云(2.107)

数字化背景下学术期刊的转变与问题牛怀岗(2.110)

论全员聘任制条件下高校图书馆“首问负责制”的实施 郭小燕(2.114)

基于云计算的中小型图书馆变革设想张宏武(6.96)

对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的思考梁转琴(6.100)

提升高校图书馆工作的策略 刘文学(6.104)

新时期如何提高图书馆员的服务意识许 艳(6.108)

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认同感、职业素养和职业规划詹歆睿(9.121)

普通高校重点学科与文献保障体系建设情况分析——以渭南师范学院为例 汤雅童(10.106)

读者参与图书馆文献现采刍议 王同江(10.109)

浅析云计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曹 静(10.113)

引导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初探殷长庆(10.117)

美国《物理评论》的创办背景探悉 杨 睿(10.122)

高校图书馆隐性文化分析与构建研究任兴洲(12.98)

人文视野下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研究陈祥南(12.102)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文化责任 王变茹(12.105)

蓓蕾园地

人文精神与中国当代艺术创作 王玉晶(5.126)

剩余类环上矩阵的可逆性 赵子盈(6.119)

基于现金流量项目的企业财务困境分析张 倩(6.123)

论社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以渭南市临渭区为例 杨园新(7.125)

一类半群的结构 刘心驰(10.120)

其他研究

科技项目管理模式探究宋海军,王秀菊,梁 峰(6.115)

学术动态

我院副院长王君龙教授的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2.66)

2011年度我校获得20项陕西省军民融合研究基金项目 (2.75)

《习仲勋年谱》在《渭南师范学院学报》连载圆满结束 (5.68)

渭南师范学院2012年教学工作会议隆重召开(5.128)

我校隆重召开科学工作大会 (6.49)

2012年我校喜获2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6.91)

2012年我校获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类研究项目20项 (6.99)

我校在2012年陕西省高校体育科学论文评选中喜获丰收 (6.118)

陕西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2012年理科学术年会在宝鸡召开 (10.73)

陕西省高校文科学报2012年学术年会在商洛举行(11.52)

著名史记研究专家张大可先生受聘我校兼职教授并作报告 (11.128)

猜你喜欢
史记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