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中毒对儿童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2012-04-07 12:14高晓凤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5期
关键词:铅中毒中毒神经

杨 琨 高晓凤

(山东省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预防接种科 山东青岛 266100;①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

随着我国工业及交通的迅猛发展,环境中的铅可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侵犯儿童的中枢神经、造血、消化系统,因此铅中毒已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一个社会问题。铅中毒可给儿童造成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其神经毒性是无阈值的。理想的血铅值应该为0[1],但由于环境的污染等因素,检测儿童血铅值常常不为0。2006年我国调整了儿童铅中毒的诊断标准[2],提出了高血铅症概念,制定了铅中毒的干预和治疗方案(试行)。

1 铅中毒的危害

环境中的铅可通过各种途径如呼吸道、消化道等进入儿童体内,儿童经常处在慢性低水平的环境铅暴露中。铅中毒对儿童的危害是一个剂量-效应连续的过程,累及神经、消化及免疫等系统,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铅的神经毒性往往在明显的临床表现出现之前的亚临床阶段即能危及儿童的智能、行为发育和体格生长,这在靠智力竞争生存和发展的当今社会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危害。高铅还抑制血红蛋白的生成引发儿童贫血,铅中毒可引起儿童神经、消化、循环系统紊乱,影响机体对铁、锌、钙等微量元素的吸收。

2 铅中毒的症状

2.1 急性中毒症状 患儿口内有金属味儿、流涎、呕吐,呕吐物为白色奶块状,剧烈腹痛,四肢末端感觉减退,可出现铅麻痹。若发展为铅毒性脑病时出现剧烈头痛、惊厥甚至昏迷。

2.2 慢性中毒症状 常见于2~12岁的患儿。一般从铅暴露到出现症状约3~6个月,可影响儿童的心理、行为和免疫力,以头昏、全身无力最为明显,还可以出现食欲不振、腹痛腹泻、便秘、易感冒、身材矮小、多动、脾气暴躁、有攻击行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等。齿龈边缘有黑色的铅线,面容为灰色(铅容),贫血。

3 铅中毒的诊断标准及分级标准

3.1 诊断标准 2006年我国标准为连续两次静脉血铅值100~199μg/L为高血铅症,≥200μg/L为铅中毒。CDC将血铅值≥100μg/L定为儿童铅中毒。

3.2 分级标准 轻度中毒:血铅值200~249μg/L,中度中毒:250~449μg/L,重度中毒:≥450μg/L。CDC 分 5级:Ⅰ级 <100μg/L,Ⅱ级100 ~149μg/L,Ⅲ级200~449μg/L,Ⅳ级450~699μg/L,Ⅴ级>700μg/L,其中Ⅰ级是目前认为相当安全,Ⅱ级~Ⅴ级属于不同程度铅中毒。

4 铅中毒的治疗

对于高血铅和轻度中毒的儿童,首先脱离铅污染源,纠正儿童的不良生活习惯,营养膳食指导,多食具有驱铅的食物如牛奶、金针菇、胡萝卜等。中度以上中毒者除以上措施外还要给予药物驱铅治疗,首选二硫丁二酸,剂量为每次10mg/kg,3次/d,口服,连服5天后改为2次,服14天,疗程共计19天。若血铅>700μg/L应住院治疗。中医中药:中医认为铅中毒属痰浊湿毒致病的特点,肾阴不足、阴虚火旺是儿童铅中毒的主要病机,可口服降铅1号冲剂(益智仁、枸杞子、牡蛎、首乌、生甘草等);或口服智杞颗粒,6月~2岁每次半袋,1次/d;2~8岁每次1袋,1次/d;8~12岁每次1袋,2次/d,30天为1疗程。

5 铅中毒的应对措施

儿童保健工作者应积极开展铅中毒健康教育,如每周为儿童家长开设咨询门诊日,发放一些铅中毒的宣传材料,搞一些知识讲座等,使儿童家长对铅中毒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定期对辖区儿童进行血铅含量的检测,以便及早发现、及早预防、及早治疗。查找铅污染源,给予环境干预。环境中的铅尘是儿童铅中毒的主要来源,呼吸道是儿童吸收铅的重要途径,在地面以上1米范围铅尘积聚最多,这正是儿童的活动区与呼吸带。因此嘱咐儿童尽量不到汽车尾气多的马路边玩耍。要纠正儿童的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摸完画片、书本等后要用流动水勤洗手,切断手-口途径,不食高铅食品如爆米花、松花蛋、膨化食品等,不啃手指,不啃铅笔头。家里房屋尽量用环保材料简装,避免接触染发剂及吸烟人。注意膳食营养丰富,多食有驱铅功能的食物牛奶、胡萝卜、金针菇等,注意给儿童补充维生素C、B1、B6,补充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可减少对铅的吸收,减少组织中的蓄积和铅毒性作用的影响[3]。

通过实施环境干预、健康教育、有重点的筛查和检测等措施,有效预防儿童铅中毒的发生,达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的目的。预防儿童铅中毒是切实可行的,是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最佳的效益,对提高我国儿童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 谢 健,张 慧.智杞颗粒治疗儿童铅中毒176例临床疗效观察[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8,32(2):18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及《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的通知(卫妇社发[2006]51 号)[S].卫生部公报,2006,(3):20

[3] 王云华,周 艺,江正萍,等.通过健康教育减轻儿童铅中毒[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1):124

猜你喜欢
铅中毒中毒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中毒
使用铅笔会中毒吗
铅中毒的诊断及治疗
爸爸中毒了
天哪!我中毒了!
“神经”病友
150例铅中毒儿童临床分析
铅和罗马帝国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