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喻和习语的翻译策略

2012-04-07 22:35单新荣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源语喻体习语

单新荣

(广州大学 松田学院,广东 广州 511370)

转喻和习语的翻译策略

单新荣

(广州大学 松田学院,广东 广州 511370)

转喻是基于同一认知域的替代,用事物最突显、易于理解的一个方面替代整个事物或事物的其他方面。习语是语言的凝练,结构稳定、意义完整,在翻译过程中常常因为译者的思维差异使用不同策略,译文得到不同体现,同一个习语常常有多种形式的译文。论文应用转喻理论分析习语的特点,总结习语的翻译策略。

转喻:习语:归化:异化

一 引 言

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是一种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对语言表达具有输入与输出的特点。Akoff(1980)认为转喻是基于同一认知域的替代,用事物最突显、易于理解的一个方面替代整个事物或事物的其他方面,其主要功能是帮助理解那些抽象、不易把握的概念。习语是人们长期以来凝练出的、用鲜明的特色来比喻事物、阐明事理的语言结晶,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语际交流的桥梁,其任务是把源文信息的思想及表现手法,用目的语表达出来,使目的语接受者最大程度地得到与源文读者相同的感受。习语的翻译涉及源语的思维方式、地理知识及文化背景,在理解上给目的语接受者造成许多困扰。翻译习语时译者若仅着眼于其字面意义或形式,往往会出现辞不达意甚至是误译。本文尝试从概念转喻理论同一认知域的替代来翻译习语,根据可传意性的原则,归纳出习语翻译策略。

二 转喻理论与习语的特征

刘宓庆(2000)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一种能动性极高的复合机制,由概念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部分组成,概念思维是思维的主体形态,表现为人可自由地、自觉地运用大脑进行概念组织活动,进行判断和推理,进行分析和是运用形象并借助于情感和意志体验,形成表象或意象,以表象为体,以概念为用;直觉思维是最接近人的心理机制的思维形态。转喻是一种思维方式,Lakoff和Johnson(1980)认为,概念转喻来源于两个具体事物之间的经验关系,用事物部分代替整体,特征代表事物。事物的经验关系为习语的理解提供了途径。我们在现代汉语语料库检索出有关“手”的习语,从3712条例句中,“手”的转喻习语占很大程度,其中含有“手”的四字成语出现频数较高的如下:

上表中“手”指代的“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技能和本领”、“为达到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办法”等。同样从英语1980-1993年的BNC(英国国家语料库)中hand出现33479次,其中在FICTION中出现14252次,MAGAZINE中出现2096频次,转喻的使用占了很大比例。英国学者Hockett认为词、短语、句子都可以是习语,除了普通接受的短语习语、短句习语外,代用词、专有名词、颜色词和用于比喻的词也是习语。这样看来,习语的转喻成分占了很大成分。转喻指的是用一事物代替另一有重要联系的事物,如he is a reader of Chaucer里的Chaucer是指的“著作”,而不是指乔叟本人,但乔叟的作品和他本人有着重要联系。转喻处于一种“同现关系”( co-occurrence)产生“邻接联想”(association by contiguity),如男士拿着玫瑰,一个是人一个是物,但提到玫瑰人们就联想到爱情,所以用rose来代替love,也即转喻发生在两个已经建立相互联系的概念之间,用显著的东西来转喻不显著的东西,容易引人注意、识别、处理和记忆,如give someone a big hand中hand代表“鼓掌”,“手舞足蹈”中“手”和“足”代表“人”。有关“手”的习语意思通常与“掌握”、“操作”有关。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1981)认为语言的意义可分为概念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从语义层面上,习语结构固定,有更强的概念意义和社会意义。习语的意义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分,其意义有字面义和习语义。习语的习用与精炼所表达的意义是其他表达形式不可及的,语言的经济性使用原则,倾向于将类似的体验用类似甚至是同样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如:go under the hammer(被拍卖),用拍卖场上用的hammer代表“拍卖过程”;而且用突显的行为来指一系列的事件,earn one’s bread里,局部的bread用来指整体的“生计”。Kovecses & Szabó认为习语的本质是概念性的,“大多数习语存在着许多系统的概念理据(conceptual motivation)”,习语有认知机制,与其构成语义相关。

三 习语翻译策略

王寅(2006)认为翻译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包括作者、读者、译者)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为认知基础的,读者兼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言语篇所表达出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中表达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费道罗夫、巴尔湖达罗夫、奈达都认为翻译是把原文(或信息)的传达当作翻译的根本任务。唐朝贾公彦在《义疏》里提到“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意思是“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以达到彼此沟通、相互了解的目的”。对意义翻译的重要性,中外翻译家的意图是一致的。我们享有基本相同的现实世界,思维大致相通,体验性形成互译的认知基础。由此可以推断出,体验性也是转喻思维和语言现象具有跨语言可译性的认知基础。在转喻翻译策略研究成果中,卢卫中(2011)探讨了基于概念转喻的翻译策略,提出了“采用目的语的对应喻体”、“采用目的语的特有喻体”、“采用源语喻体”+“喻体”、“采用源语喻体”+“注解”/“译者按”和“舍弃源语喻体”的翻译策略。我们在此基础上,也根据韦努提(Venuti)提出的“异化法”和“归化法”,总结出以下习语翻译策略:

(一)异化法

1.直译替代法。指在符合译文语言使用的基础上,保留转喻的本体以及源语的文化特色。直译替代法用目的语来复制源语的文化信息,源语的意象被移植到目的语中,同质的文化得以保留。人们体验生活和认识客观世界有许多共同点,如花是美的,爱情是甜蜜的,由此产生的隐喻和转喻具有共性。罗曼·雅各布认为转喻是把一个意义移置到另一个之上,是一种移植。骆世平(2005)根据习语的结构特征和语义特征,把习语分为纯习语、隐喻习语、半习语和搭配,其中结构稳定、极少或简直没有变体的纯习语可用这种方法,如in cold blood(残忍),用cold blood冷血代替无情。在杨宪益译翻译的《红楼梦》第36章中,转喻直译代替喻体运用了93次,占总数的53.5%。英翻汉中,如put your hand in your pocket直译为“花钱”,中、西方人都用口袋装钱,用pocket指代钱,这样保留了中西方文化的共识部分。

2.转喻直译加注法。习语具有转喻意义,负载了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这些特征在特定的上、下文中有相应的含义。由于受上下文的制约,直译后的译文会给读者带来理解上的障碍,采取直译加注法,即先直译出转喻的字面意思,然后再对转喻的文化背景及来源进行注释,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源文化的真正含义,加强了传递文化信息方面的优势。如汉语习语中“万物复苏”,翻译成英语recovery of all things,汉语“万物”这个概念包含动物和植物的范畴,而英语中没有一个既包括动物又涵盖植物的词,因此用“all things”来翻译。又如…I think,and I certainly hope,those stories are terribly exaggerated.Our intelligence says they are.Still,where there’s smoke--(我觉得,我当然也希望,这些报导是可怕地夸大了。我们的情报人员说是这样。不过,由小变化大,无风不起浪--),这里where there’s smoke是习语where there’s smoke,there’s fire的缩写形式,这里加注“由小变大”,使译文更明晰。但是,译文中太多的加注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而且太多注释,增加了翻译的长度,使译文冗长繁琐,同时还要考虑到读者的文化理解能力和知识范围。

(二)归化法

1.转喻引申法。对于一些习语性强、透明度差,难于理解的半习语和搭配,当直译喻体形象不在目的语中有相应的表达时可以采用引申法。引申法是指舍弃原文中的具体形象,直接解释出原文的意思。如still small voice这个习语,字面意思译为“小声”,其实是引自《圣经•列王纪上》第十九章,据说,先知以利亚为了躲避灾难,躲进山洞,顿时,狂风、地震、火焰四起,只有一个微小的声音在叫以利亚,这就是神的声音,翻译为“理智的声音,良心的呼唤”。翻译时要根据目的语的民族心理,将源语的词义加以延伸,把所代替的内容直接译出来。

2.归化转换喻体形象。由于汉英两种语言习惯、文化背景不同,有时转喻中同一个形象在不同语言中会引起不同的联想。在多数的情况下,源文的比喻形象既无法保留,也不能取代时,只能舍弃源文的形象,重新在译文里树立起具有原文意义的、符合本族语言习惯的形象,这样既能使译文显得生动,又使得目的语读者顺利地理解源语习语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概念意义。如“争饼嘲黄发”(The grey-beard grabbing for a cake is mocked...)汉语常用头发的描述指代年龄,如“两鬓斑白”、“垂髫”、“云髫”,此处黄发指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旧时长寿的象征,后常用指老人。译者根据目的语习惯翻译成英语时,把“黄发”变换为the grey-beard,越过可译性障碍点,达到目的语的读者明了的目的,化梗阻为通顺。

3.省略法。省略法是指源语中有些转喻在译语中不译出来。在转喻翻译中,避免在翻译中出现省略过头,不能完全表达源语的全部意义,出现不可译性,尽量做到最大可能的等值,如习语give someone the cold should是来自宗教和风俗的习语,据说主人请客人吃热羊腿肉(hot shoulder),就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吃冷羊腿肉表示冷落,翻译成“冷落某人”。转喻省略法是最高级归化的策略,在目的语中,Green leaves make a shade and the boughs are filled with fruit,这样一个习语转喻就有望被完整地应用,被保存到目的语文本中,与be burdened with children as this tree was filled with fruit联系在一起。由于中、西方思维和文化的差异,语言的表达也有差异,汉语中“手头上”是熟悉、直观的,但在英语语言中表达善用线性和抽象的概念来表达,省略的部分常常遇到的。

(三)异化和归化结合

转喻提供认知事物的路径,在这过程中转喻是动态变化的,有时以隐喻包含转喻形式出现,有时转喻包含隐喻,并且是互动的,存在连续体的关系。在互动过程中,对概念产生理解与推理作用。翻译过程中,认知主体的思维也在动态变化中,翻译的策略也应变化。归化与异化作为两种翻译策略,是相辅相成的,绝对的归化和绝对的异化是不存在的。在习语翻译实践中译者应根据源语和目的语语言特点、民族文化运用相应的策略,以达到形式、动态的对等。如“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如果全部用异化法就表达不出含义,需要采用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办法,译为to draw water with a bamboo basket用异化和归化表达了“做什么事情都是没有回报,白出力气”的意思;如何自然把a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翻译为“衣柜里的骷髅,见不得人的事儿”也是归化和异化相结合。

四 结 语

转喻是基于同一认知域的替代,用事物最突显、易于理解的一个方面替代整个事物或事物的其他方面,其主要功能是帮助理解那些抽象、不易把握的概念;转喻是概念的移植与代替。习语是一个意义整体,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在习语翻译过程是,通过异化、归化和异-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达到意义或文化信息的传递。译者本着传递该习语的意义,将其结构及语义再现到译文中。如果因为文化差异等原因导致的意义的缺失,译者就应该发挥其主体性,按照习语转喻的要求作补充,才能完成翻译的任务。

[1]Kovecses & Szabó.Idioms:A View from Cognitive Linguistics[J].Applied Linguistics,1996,(3):ll5-ll6.

[2]Lakoff,G,M.&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59.

[3]Leech,Geoffer.Semantics[M].Hardmondworth:penguin,1981.

[4]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375-377.

[5]卢卫中.转喻的理解与翻译[J].中国翻译,2011,(2).

[6]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6-7,204.

[7]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8]许均.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137-138.

[9]张美芳.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1949-1998)[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31-34.

H31

A

1673-2219(2012)03-0165-03

2012-01-12

单新荣(1968-),女,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翻译理论。

(责任编校:京华)

猜你喜欢
源语喻体习语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喜马拉雅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习语自有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