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膈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护理

2012-04-08 17:33欧春红蒙少风陈云超骆如香凌武胆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根性水封臂丛

欧春红 蒙少风 陈云超 骆如香 凌武胆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广西 南宁 530021)

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是临床常见的损失,致残严重,治疗困难,神经移位是目前早期治疗的重要方法[1]。我科2008年2月~2010年4月电视胸腔镜下切取膈神经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收到满意的疗效。现将手术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16~48岁,平均26.4岁。致伤原因为车祸10例,机械绞伤3例,砸伤2例,均为臂丛根性撕脱伤,其中,左侧12例,右侧损伤3例。全部采用电视胸腔镜下取长段膈神经移位治疗。

1.2 手术方法 首先作患侧颈部横切口,行臂丛神经探查术。探查证实臂丛为根性撕脱伤后,连接好电视胸腔系统和超声刀等,在胸腔镜的观察下,用超声刀分离膈神经,分离膈神经至预计的长度,在远端切断膈神经,并将游离的膈神经在第2肋间隙腋前穿出胸壁,在胸腔外膈神经长约10cm左右,远端可达腋下约5~8cm处,用丝线将神经外膜暂时固定1针,以防膈神经回至胸腔。冲洗胸腔,并在腋中线第8肋间隙处放负压引流管,关闭胸腔,在手术显微镜下吻合膈神经。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大多数臂丛损伤是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的,而且患者年龄轻,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求医经历,饱受疾病的折磨,但肢体的功能改善不明显,对再次手术带来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顾虑重重。因此,手术室护士术前1d访视,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帮助他们,通过介绍国内外治疗臂丛损伤的成功经验,使其树立信心战胜病魔,消除患者的顾虑,同时,要使患者认识到严重臂丛损伤后肢体不可恢复至伤前的状态。但是,如是能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术后配合功能锻炼,肢体的功能是可以得到较好改善的,使他们以平衡的心态接受手术。

2.1.2 抗生素的使用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术前30min遵医嘱静脉滴注抗生素。手术时间较长者,间隔4h给予第2组抗生素,以减少术后感染的机会。

2.1.3 麻醉与体位 患者采用全身麻醉,仰卧位,患侧背垫高,患肢完全暴露并彻底皮肤消毒。

2.1.4 留置导尿管 由于手术时间较长,患者处于全麻状态,为了防止患者膀胱过度膨胀,也利于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前应留置导尿管,并注意观察尿量与尿液颜色,作为指导输液输血的参考指标。

2.2 术中护理

2.2.1 保持呼吸道的畅通 呼吸肌中膈肌最为重要,吸气时膈肌的功能占60%,是非常重要的肺通气动力。有研究[2]表明,膈神经被切取后第10天患者肺活量(VC),肺活量预计值百分数(VC%),分别较术前下降了37.98%和26.88%,患者有供氧不足症状,而且右侧膈神经移位术者较左侧下降更为明显。所以,当游离膈神经被切取时,要注意监测血氧饱和度,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维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值范围。

2.2.2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膈神经于心包膜上,有伴行的血管,虽然采用电视胸腔镜下超声刀分离等微创技术,但游离的路径长,心包膜与心脏紧密相邻,容易引起心率失常。当膈神经被切取后可能会导致一侧膈肌瘫痪[2],引起肺收缩和膨胀有限,血氧饱和度下降。另外,术中患者的低体温也是我们需关注的,低体温引起的低钾是导致室速、室颤等心率失常的重要原因。所以,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注意术中出血量及给予综合保温措施,维持正常的生命体征,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2.2.3 胸腔引流的护理 为了排出胸腔内的积液、积气、血液等废物,切取膈神经后常规在腋中线第8肋间隙处放置水封瓶引流装置,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安装水封瓶时要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连接装置要正确,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水柱波动范围,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2.4 保持手术设备的正常状态 连接好胸腔镜系统、超声刀等设备,分离切取膈神经后,立即备好手术显微镜,显微器械以便吻合神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

2.3 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协助包扎伤口,保持体位,制动患肢,避免头部剧烈运动造成膈神经吻合口断裂。搬运患者的过程中,先用带胶套的动脉钳夹闭引流管,防止接管口脱落或松动空气进入胸腔引起并发症,到达目的地时应先将水封瓶置于床沿下,使水封瓶液面低于患者的腋后线,防止水倒流进胸腔内,并确认装置密闭完好后,松开夹闭钳,观察水柱的波动,做好交接班工作。

3 体会

胸腔镜下切取膈神经与直视开胸切取相比,具有损伤小、出血量少,对肺功能影响小等微创手术优点[3]。对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树立手术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手术。术前认真进行器械用物准备,使器械设备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机会,术中对病情的严密观察,有利于早发现,及时处理。本组患者经过有计划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取得了患者的积极配合,手术进行顺利,获得较好的康复效果。

[1]谢书强,谢昌平,侯建玺,等.膈神经移位代肌皮神经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9例[J].临床医学,2008,28:96.

[2]艾尔肯萨德尔,塔依尔,帕拉提,等.臂丛神经根性损伤神经移位对青壮年患者早期呼吸功能的影响[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6,22:167-169.

[3]张高孟,张丽银,赵新,等.经胸膈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J].国华手外科杂志,2002,18:7-9.

猜你喜欢
根性水封臂丛
局部硫化技术在三峡水利枢纽深孔弧门水封更换中的应用
可调节式肩外展支架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着眼“根性”,指导学生品评时事
火炬设施水封罐设计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2号深孔泄洪洞链轮闸门水封型式设计研究
前锯肌与颈椎旁肌在C5~7臂丛神经根性损伤电生理诊断中的价值
布托啡诺在臂丛麻醉患者中的镇痛效果
臂丛神经丛内神经移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
肌肉肌腱转位术用于晚期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重建
领袖手持两把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