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长沙港跨越式发展的建议

2012-04-10 22:49张爱平刘方舟
湖南交通科技 2012年2期
关键词:港区长沙码头

张爱平,刘方舟

1 问题的提出

长沙港是全国内河主要港口和中部地区重要交通枢纽,是长沙市经济发展、沿江工业园区建设和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湖南省与长江流域及海外市场加强经济合作、开展物资交流的重要基础。此前,湖南省委、省政府编制了一系列加快长沙市及长株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规划,这些规划的出台和实施,将有力地促进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和“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极大地发挥湖南省在中部地区崛起中的比较优势和引领作用;同时,也对湖南省水运特别是长沙港的规划与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正确分析长沙港当前形势,将长沙港逐步发展成为客货兼顾、内外贸结合,设施先进、功能完善、效益显著、文明环保的多功能、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口,是当前值得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2 长沙港发展现状分析

2.1 长沙港具有的优势

2.1.1 政府重视水运建设

省长徐守盛在全省水运工作会议上指出,湖南水运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水运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湖南水运发展已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必须提高对发展水运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长沙港是全国主要内河港口。在《湖南省内河水运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将长沙港建设为全省航运中心,重点建设长沙港霞凝港区、长沙港铜官港区、新康港区,并与全省其他港口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明确、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化港口体系。

2.1.2 港口物流建设已经起步

长沙港为二类开放口岸。长沙市金霞保税物流中心已建成封关运行,可实现保税仓储、国际物流配送、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进出口和转口贸易、口岸和退税、物流信息处理等六大功能。该保税物流中心的建成将为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密切长沙霞凝港区与周边物流产业联系、共同搭建现代物流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平台奠定良好基础。

长沙港霞凝港区配套物流园项目也已批准立项,计划用地约36 hm2,主要建设与港口配套的货物仓储、中转、配送、信息化服务等相关设施,形成服务于港口发展的现代化物流园,已有长沙联运物流公司、长沙畅通物流公司、湘运物流公司等几家与港口物流业密切相关的大型物流公司开始进驻园区。

2.2 存在主要的问题

长沙港虽然正在高速建设时期,但若要向第四代港口跨越发展,即将港口功能从交通运输基础性功能设施转变为市场资源配置枢纽,仍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2.2.1 港口基础设施落后,集约化程度低

除霞凝港区以及少数货主码头外,大部分码头设施简陋,装卸工艺不配套,码头专业化程度不高,作业效率低,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大量的沙石码头分布范围广且比较散乱,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港口基础设施结构不合理,深水泊位少,码头规模较小,1 000 t级以上的泊位仅占全部的6.5%,绝大部分仍是500 t级以下泊位。

2.2.2 可供建设规模化、集约化利用的港口岸线比较紧张

随着长沙市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沿江风光带所占用的月亮岛大桥上游范围内的码头基本拆除,今后港口岸线的开发将主要集中在湘江干流霞凝港区以下的沿江两岸,该段范围内拟将建设的长沙枢纽将占用一定数量的岸线;沿江城镇也要占用相应的岸线;跨河桥梁的上下游要保持一定的岸线距离;航道边滩分布及丁坝地方亦不能作为建港岸线。受上述诸多因素影响,能够建设集约化、规模化的港口岸线已比较紧张。从适应长沙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角度,今后应加强对港口岸线资源的保护。

2.2.3 港口功能比较单一,对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够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以沙石料货物装卸为主的传统运输功能一直是长沙港比较单一的发展主线,而港口在物流、信息、临港工业等领域的现代化服务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拓展,尤其是大量优良的岸线资源在工业化进程中没能得到充分利用,虽然沿江地区有部分企业进驻,但尚未建立起港口与临港产业良好的互动关系,港口和临港工业的关联性不强,沿江工业的发展仍是相对滞后的。依托港口发展现代物流业是当今港口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港口功能拓展的重要方面,而长沙港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港口物流刚刚起步,物流、信息等服务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

2.2.4 部分港区码头布局及功能不尽合理

霞凝港区以集装箱及件杂、散货、粮食和油品运输为主,油品码头布置在港区的最下游即沙河口的上游一侧。而目前中石化危险品仓储范围正处在集装箱码头和粮库码头之间,陆域整平已基本完成。如建设危险品码头,其上下游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势必造成岸线资源的浪费和港区的不完整,港区功能亦非常凌乱。

2.2.5 受制于湘江航道条件,不合理运输现象仍时有发生

湘江干流航道枯水期航道水深得不到有效保证,虽然上游建有大源渡、株洲航电枢纽,但是近年枯水期越来越长,最低枯水水位连创新低,最小航运水深只有1.5 m左右,在枯水期的调节流量也不能完全满足船舶航行要求。受到航道水深条件的限制,特别是船舶向大型化发展的前提下,受特殊年份枯水期水深影响更大,由于水深不足,载箱量较大的集装箱船不能满载到达长沙港,集装箱运输经常需要通过公路或小型集装箱船舶(如8TEU机动驳)集散至湘江岳阳港或武汉港中转或者弃水走陆运,大幅度增加了运输成本,同时由于航线不固定,集装箱运输服务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制约了本地区集装箱运输的整体发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运的竞争优势。

3 对长沙港发展的建议

从第四代港口的角度看,长沙港无论是经济发展方式还是港口功能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 统一思想认识,强化政策法规引导

应大力宣传构建以港口为中心的综合运输体系的重大意义,促进全社会都重视和发展长沙港的软硬件条件,对投资港口建设的企业单位实行鼓励与扶持政策。同时,还要重视法律法规的设立,在国家现行《港口法》的基础上,出台相关地方法规,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长沙港岸线资源,相关行业部门应加大对港口发展的政策研究和支持力度。

3.2 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港口发展装卸、仓储、物流等综合能力的前提是具有充分的基础设施条件,如高水平的机械化程度、足够的专业化泊位、装卸码头装卸能力充足等。对于长沙港,首要任务是在发展霞凝港集装箱码头建设的同时加大其他港区建设力度,引进先进设备,建设专业化码头。此方面应从工港联动、吸引融资方面着手,通过建立地主港、发展临港工业,以港兴工,以工扩港的方式来实现。

3.3 加大物流园区建设力度,发展港口物流

长沙港目前已开始着手建设物流园区,但离现代物流和区域性物流中心还有一段差距,与国际先进内河港口相比还有很多工作要落实。针对这个现状要对现有的集疏运网络、运输市场体系、物流服务体系进行改造,进一步加快软硬件建设。随着长沙综合枢纽建设,湘江2 000 t级航道发展成形,势必对长沙港发展产生良性影响,应对航道等级提高带来的优良港口岸线进行合理利用,加快建设现代化港口物流园区。

3.4 建设信息平台,提供智能化服务

在不断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基础上,努力为客户提供柔性化服务,积极推进数字物流港建设和管理数字化进程。可在港口推行诸如“看板管理”、条形码技术、自动识别技术、自动分拣技术、卫星定位技术、自动仓库、集装箱电子识别技术、物流仿真技术、辅助决策技术等先进技术与办法,逐步实现港口从传统运作到智能管理的转变。

3.5 扩大港口经济服务范围,构建港口腹地供应链

依托2 000 t级航道的建设与长沙市的区位优势,一方面加强岸线利用,发展临港工业;一方面利用石长铁路与京珠高速、长永高速等区域交通网络,形成以港口为中心的业务辐射面,实现与社会物流资源的全方位整合,并构建货源与港口之间的供应链,强化港口与腹地经济的紧密联系。

3.6 形成区域性组合港,带动全省港口发展

长沙港直接依托的长株潭经济圈是湖南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长沙、株洲、湘潭三港相距较近,服务腹地范围、港口依托的航道条件大致相同,应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构建长株潭乃至全省的组合港,形成以长沙港为核心的区域港口群,并与腹地产业形成供应链,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

[1]周 浩.国外先进港口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国情国力,2011(2).

[2]王祖志,李 阳,游 涛.湖南省现代物流型内河港口建设研究[J].水运工程,2008(7).

[3]李学工,任 伟.国外港口物流发展的趋势特征及启示[J].中国港口,2007(2).

猜你喜欢
港区长沙码头
全自动化码头来了
长沙之旅
我眼中的长沙
港区使命
开放的港区赢得转型期待
港区文化牌
港区故事
前往码头
在码头上钓鱼
多姿多彩的“长沙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