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网络不良信息认知的研究

2012-04-12 00:29赵雪云白万英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选项大学生信息

闫 芬 赵雪云 白万英

(1.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24;2.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1)

一、大学生对网络不良信息的认知现状

不良信息是指网络中出现的(1)“攻击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制度”、“攻击党和国家领导人”、“破坏民族团结”;(2)“封建迷信”;(3)“淫秽色情”;(4)“凶杀和教唆犯罪”;(5)“涉赌涉黑”等违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违背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以及其他违背社会公德的信息和其他边缘信息。

(一)调查样本的获得。采取不记名调查问卷发放和个别访谈的方式,取得有效研究样本485份,约谈对象35人。由于不记名,同意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心态较为开放,能够表述自己的真实想法;约谈者则更多地表述上网的频率、费用、喜好等个性化内容。无论哪种调查方式,大学生们都正面回应了上网是为了“获得同国内主流媒介信息不同的内容”、网络信息“视野宽广”、信息互动“感同身受”等选项,证实了网络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和不可缺失的态度。

(二)调查样本的细化统计。在不记名的调查问卷中,大学生关于网络不良信息关注程度的选项呈现多样化,对于(1)选项,绝大部分学生给予否定评价,或者尽管关注但不予理睬,达93%,少数给予关注的动机是“好奇”,“看看究竟说了什么”,此选项中,女生更多地给予“否定”,男生则显示了较高的关注度;大学生对(2)选项关注度较高,承认有过浏览经历的占21%,其动机也是“好奇”、“好玩儿”、“看看说了什么”、“是否和自己有关,如算命一类的”,此选项女生关注度较高;大学生对(3)选项呈现结构性认知状态:女生基本给予“否定”,男生则有38%的比例承认有过浏览经历,动机以“启蒙性教育”为多,“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也占有一定比例,当然也有“虽然想看,但不好意思在公共机房看”的表述;大学生对(4)选项显示一致的否定态度,而对选项(5)则做出多样化的表述:赌博,34%的男生和21%的女生表述“小赌可以尝试,有钱有机会就赌一把”,也有个别人认为“这是发家致富的一条途径”,“改善经济状况的机会”;黑客行为,有12%的比例表示肯定和“钦佩”,认定是“计算机高手”所为。通过统计问卷,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对不良网络信息的关注度呈现多样化、结构性特征,对敏感性较强的政治类不良信息,能够做到抵制或者不参与,但是不排除具体事件辨识模糊或者跟风随大流现象,男生居多,女生则对政治议题关注度较低。对凶杀教唆犯罪一类的不良信息,大学生们显示了一定法制素养,积极抵制;但是对处于隐性或中性状态,以个性化关注为特征的封建迷信、涉赌涉黄涉黑和某些违背中华传统价值观的边缘性信息,则态度不一,有猎奇,有关注,甚至赞同,男女生关注领域有所区别。

二、网络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政治价值观产生的负面影响。目前,在互联网上90%的信息都是英文信息,而中文信息尚不足1%,凭借着信息量的绝对优势,西方国家依托主导全球信息的传播体系以及其在网络上的绝对优势向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渐进式的消弱,弱化他们的民族国家意识,长期处于网络中的大学生势必受到这种影响,他们会对本民族的文化与价值观产生怀疑,会对西方价值观产生亲近感,甚至是认同,对现实世界中的斗争保持中立,消弱国家竞争力[1]。虚拟的网络世界更能滋生大学生的无政府主义和极端民主化情绪,模糊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评价标准,以多元化的网络文化动摇大学生的政治价值取向。

(二)道德观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长时间上网会使大脑中多巴胺的化学物质水平升高,这种类似于肾上腺素的物质短时间内会使人高度兴奋,但其后则会令人更加颓废、消沉。这种现象不利于大学生情感稳定性发展。若长此以往,就会造成恶性循环,甚至会导致情感缺失或对网络情感的依赖[2]。大学生过多地依赖于网络,往往感受不到对方作为一个活生生人的反应,因而对他人与社会的幸福与不幸都漠不关心,对各种不道德现象也置若罔闻,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许多东西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以充分宣泄。这就使大学生对自己的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道德要求迥然不同,他们在网络中有意无意地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执行的是与现实社会相异的双重道德标准。网络匿名的特点使大学生的网络言行失去了监督,一些缺乏自控力的大学生,或出于无聊,或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能量,或为了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懑,往往做出一些出轨的网络行为,如在校园网BBS的帖子中,发布虚假信息欺骗他人,有的内容粗俗下流、恶浊不堪,甚至还有恶毒谩骂和人身攻击,败坏他人名誉,这些都是大学生道德弱化的具体表现。

(三)对大学生个体生活态度的负面影响。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社会压力,为了逃避这些压力,一些人希望在虚拟世界里得到解脱。封建迷信、涉赌涉黄涉黑信息,或者以电子游戏为代表性的隐性暴力信息,宣扬教唆暴富、命运、色情等灰色价值观念,极易让人丧失积极的奋斗目标,丧失同情心,日益变得好勇善斗,或者沉溺其中荒废学业,为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在大学生中这类犯罪现象有所显现。也有的希望在虚拟世界里找到解脱,自认为只有网络信息可以带来希望快乐,或者走向极端,网上许多悲观厌世的信息符合个别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简单的认为自杀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好办法,对社会不负责任,对家庭不负责任,一死了之。当前,大学生自杀的信息时时见诸报端,不断被媒体报道,这正是由于网上传播悲观厌世的信息对此类悲剧的发生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决不能忽视。

三、采取措施,消除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

目前在校大学生以“85后”、“90后”出生的“第五代青少年”为主,几年后将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参与者。他们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特长,随着年龄增长和实践历练,这一代人中将成为社会阶层中的中上层组成部分和各领域的骨干力量,他们对社会发展的价值,不仅表现在专业知识的奉献,也体现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内对社会的影响力、渗透力,其能量不可轻视。他们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贴近、完善或偏移、疏离都会起到社会风向标作用,他们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国家和谐发展的重要稳定力量。因此,全社会都应动员起来,采取措施,努力消除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

(一)加强立法,有效控制不良信息的源头。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个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序的互联网信息传播机制,必将会为“泛娱乐化”倾向提供温床,这种倾向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颠覆社会主义道德标准、混淆破坏判断是非尺度的影响,所以必须加强网络立法,建立健全网络法规制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网络服务提供商在不良信息传播与治理过程中的责任与义务,网络服务商是网络信息传输的中枢,在网络传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完善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对法律责任的承担做进一步的完备规定。加大对利用网络发布虚假信息和传播色情、暴力图片或文字和裸聊等不道德行为的查处力度,依靠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来惩治或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立法及执法手段严惩不良信息制造者,对发布不良信息的网民或网站进行相应的经济制裁,严重者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构建有效的对话机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我国传统德育大多以“灌输”为主要手段,依靠权威、行政命令和空洞说教的工作方式,面对席卷而来的网络交往的负面影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快自己角色的转变,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让网络成为传播时代精神和优秀知识的课堂,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以抵制不良网络文化的侵蚀。努力加强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是指通过内在的道德修养与外在的道德培养,将一定的道德理想、道德规范、道德原则等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影响,最终转化为道德主体自觉的道德品质的过程。通过广泛的宣传,提高公众的认识能力,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帮助他们提高对网络不良信息的认识,自觉过滤和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内容,也是确保大学生不受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威胁和损害的关键因素。要结合我国的传统道德规范和网络道德现状,教育大学生自尊、自爱、自律,注意网络文明用语,弘扬民族文化,与不道德的行为作坚决的抗争,共同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和谐、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3]。

(三)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尤其是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在互联网中不良信息的存在固然很多,但是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也决定其性质。因此,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让其自觉不去接受不良信息的干扰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素质(或称信息素养)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被介绍到国内,以文献检索课为核心的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发展为信息素质教育,已在国内图书馆界达成共识。将信息素质能力的培养纳入学校的整个教育过程,融合于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和教学安排中,通过教师、图书馆员、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等多方面的合作和共同努力来实现。在进行网络技术训练的同时,加强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能够辨别信息的积极价值,主动摒弃颓废的、消极的信息,增强法制意识,自我规范信息获取行为,促使其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综上,互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也是不争的事实,其治理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是一项极其艰巨的长期任务,需要多方努力才能收到成效。只有最终实现对互联网的有效管理,才能真正建立一个无污染、无噪音的网络空间,才能给人类社会带来一个健康、有序的网络信息交流环境,才能充分发挥互联网和网络信息资源的作用。

[1] 张连军.王英爱.论网络不良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J].成人教育,2005,(4).

[2] 郭刚.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成因分析与教育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5).

[3] 顾玉军.网络不良信息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与控制对策[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16).

猜你喜欢
选项大学生信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跟踪导练(四)
大学生之歌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订阅信息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展会信息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