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特性研究

2012-04-12 00:29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对象信仰

胡 杰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青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488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青年一代的教育和培养。2007年5月,团中央,全国学联正式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旨在广大青年中着力培养一大批用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高校作为国家培育人的先锋团体,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高校应该贯彻落实团中央“青马工程”的重要举措。高校“青马工程”是坚定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党执政兴国的青年群众基础的强弱。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是广大青年坚定信仰、政治方向和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共青团组织扩大的需要,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丰富的需要。“青马工程”培养的对象重点是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其中,高校“青马工程”实施培养的对象是大学生骨干,包括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学生社团干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高校开展“青马工程”过程中必须首先要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特性弄清楚,即“培养什么样的人”然后再考虑“怎么去培养”等问题。所以,高校“青马工程”的开展必须要首先探究培养对象应该而且必须具有的特性,然后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各项机制和措施提供保证。这些工作的顺利完成为高校“青马工程”能够系统性、科学性、合理性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一、思想政治特性

首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信仰是人特有的精神现象,是成熟个体的持续价值追求,人的价值观的核心部分,它表达了精神自我对肉体自我的超越,理想自我对现实自我的超越,无限自我对有限自我的超越。信仰是人们力量的源泉,坚定自己崇高的人生信仰是成功的必需要素。青年的信仰决定了他们做人的准则、道德标准以及为所追求的目标不懈奋斗的精神,只有坚定了青年崇高的人生信仰,才能让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向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要上升到精神境界,要做到把马克思主义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再外化为具体的行为,保证信仰的持续性、实效性、科学性。同时,需要树立远大的马克思主义理想,只有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才能够保持信仰的坚定性和持久性,因此,青年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其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公开树立一面旗帜,有助于青年了解前进的目标,认识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最终团结起来为之奋斗。青年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指导,就有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指导,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以后的实践活动就有了起码的规范保证。最后,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也是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具有的基本特性之一[2]。马克思主义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和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我们只有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真正能够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世界和改造世界,才能坚定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在今天,我们应该肯定当代青年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之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攻击和渗透,一些腐朽的生活方式侵蚀着许多青年的心灵,这就不免会动摇当代青年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性。因此,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中,我们要把对青年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念的熏陶放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过程中,放在学校的理论课教学中,放在家庭和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活动中,促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的崇高性。同时,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时必须要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生活的要求进行创新,要求全党特别是青年党员和干部要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在从实际出发的基础上,做到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只有真正做到宣传和教育的结合,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能真正使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政治方向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方向。

二、知识储备特性

具有良好、丰富、完善的知识储备,也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特性之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不仅仅要有崇高的信仰和正确的政治方向,也应该具有合理的知识储备结构,以方便以后实践活动中真正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并且在某一个方面出类拔萃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事业单位的青睐。当然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也不仅仅只是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的政治素养,更要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知识储备。高校青年大学生由于思想活跃、可塑性较强、认知能力强、情感表达强烈,所以对于知识的渴望也是非常强烈的。那么,青年大学生必须首先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好自己最应该掌握的专业技能,同时,利用空闲的时间去学习自己感兴趣并且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的专业和技能,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结构,不仅要学习人文科学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知识,也要学习自然科学相关知识如生物学、物理学,还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如一定程度的音乐和美术技能。这样,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不仅仅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建树,同时在其他相关学科上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且结构完善、储备丰满,能够在以后的各项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保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未来的社会各项人才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那么,高校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就必须注意对培养对象的理论知识素质提高的培养,注重培养对象思想意识、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心里素质等各方面的整体发展,着重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在突出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外,还需要增加许多思维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和管理学、心理学、音乐学等方面的课程;邀请校外的专家学者、社会精英、培训机构领导来讲学;聘请校内知名专家进行相关主题演讲,与听众进行心与心的交流;鼓励培养对象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在班级内进行示范讲演。通过课程的重新设计和整合,既保持了课程安排的重点内容,又实现了课程的丰富性、多样性,促使培养对象知识储备结构的完善和合理。

三、实践能力特性

国内各高校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是按照团中央的要求来进行的,其中社会实践是高校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社会实践给大学生一个走出课堂、走出校门、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广阔空间,是大学生提高德育水平与社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大学生在高校成长中形成创新思维、主动意识、奉献精神,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了充分地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塑造学生健康素质方面的积极作用,社会和高校应当从提高社会实践的效果出发,坚持理论创新、内涵创新,为社会实践提供实实在在的物质保障、精神动力和政策支持。一是要坚持理论创新,把实践体验和实践参与结合起来。在实践体验中加深对社会的认知和了解,加强与人们的沟通和交流,增进与人们的感情交流。同时,需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的过程中把知识融入实践,把技能参与到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把实践技能和实践参与结合起来,提高其综合素质。二是,要坚持内涵创新,把实践过程与实践目标结合起来。实践内涵的创新包括实践目标的确立、计划拟定、资金保障、组织管理、结果评估和反馈等各个环节的创新。同时,实践内涵要与实践活动的目标结合在一起,能够将实践的内涵渗透到实际过程的环节中去,使实践内涵的创新更加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和系统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主体要尽可能搭建更多更好的实践平台,努力提高培养对象的工作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下面我简单阐述一下高校实践平台形式,首先,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期间,通过党支部来组建开展活动。高校党支部在学校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可以有效地实现典型示范的效果,那么,在培养期间需要党支部带动全体培养对象开展学习、讨论、考察、参观,在各项实际的活动中去真实提高培养对象的实践能力。其次,在培养前期和后期,高校各个学院和部门的岗位可以提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足够锻炼的机会,通过一些具体的实际的任务和操作提高实践能力,也可以建立导师跟踪培养机制和课题培养机制,通过导师对培养对象的了解和观察进一步做到后续培养,并通过课题的申请和分配来锻炼自己。最后,在培养结束后,可以合理地分配一些优秀的培养对象去参加各级行政学院、党校的学习培训和基础干部的挂职锻炼,在更大的舞台上培养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培养的过程中要具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一是组织大学生骨干在假期组队参加“三下乡”和“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二是组织大学生骨干参加挂职锻炼,下到农村、基层、社区进行挂职锻炼,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历练成长,同时使“马克思主义”得到宣扬;三是组织引导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广泛参加考察交流、挂职锻炼、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引导他们自觉走与实践结合、与人民群众结合的道路。要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不仅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精髓,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且还要自觉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复杂的环境中去经受锻炼和考验,在实践过程中检验学习成果,检验世界观、价值观的正确与否。

四、道德修养特性

首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另外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良好道德特性,就是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可以做到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时俱进的历史使命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不仅仅在理论学习、知识储备、实践能力等方面做到最好,同时,对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道德素质也需要一定的要求,要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有远大的目标,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优良的生活作风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以及职业道德。那么,对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主体来说就是在日常的培养活动中,要注重对培养对象个人道德修养的培养;注重培养对象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责任意识;注重培养对象富于奉献和服务意识。在实际高校校园中,可以通过座谈会、典型案例分析、典型人物示范、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去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道德修养能力素质,全面推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综合素质的提升。其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年纪轻、思想框框少,再加之饱满的热情、大胆探索的精神和不怕困难的毅力,使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为一个富有朝气和活力、充满发展和创新潜力的群体。具备了这样的特质,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将会很快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但高校学生所处的环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特定性,从而导致大学生一些素质得不到最大化的拓展,可能会影响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者的素质,在高校校园内创建素质拓展基地,在校外联合建立素质拓展中心和基地。在创建素质拓展中心的过程中,坚持“规模大,体系全,实效强”的原则[3]。最后,组织纪律性这一人格修养也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重要的特性之一。组织性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所强调的党性修养。无论在多么艰苦的条件和环境下,我党始终强调组织性修养在青年党员和干部中的重要性,即在党内始终以民主集中制这一组织原则要求自己,在党外要求密切联系群众。党自成立的第一天起,就要求党员必须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党的纪律是全体党员和党的各级组织必须共同遵守的言论和行动的规范。党的纪律集中反映了全党的共同信仰、共同的目标和意志,它要靠党的自觉性来维护。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是培养和教育青年人才资源,为党在以后的执政资源寻求新的“活力”和“能量”。中国共产党利用执政资源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符合并维护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执政资源配置的合法性。中国共产党要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看作是党的建设的“生命工程”,提高党的执政资源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合理配置的自觉性。在人才强国战略中科学运用党的执政资源,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与使用规范化、制度化和有效化[4]。特别是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组织性的特性培养上,注重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组织性修养教育,强调个人主义和本位主义错误组织观念的危害性,加强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民主集中制组织特性的培养与教育,促使党执政资源整体质量的提高。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还必须要树立强烈的纪律观念,自觉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坚持实行党的组织原则和遵守、维护党的纪律,培养他们自觉遵守严格的纪律,时刻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的意识,加强组织纪律性修养,增强纪律观念,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党的接班人。当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纪律性就显得更重要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作为党的重要执政资源,必须要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只有加强纪律性修养,才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抵制各种蛊惑和引诱。所以,每一位合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特别要模范地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必须严格遵守党的群众纪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同时,还要认真执行党的宣传纪律、保密纪律、劳动纪律、外事纪律等。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注重对纪律性观念的培养,注重先进性的培养,为我党执政资源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是我们党从党和国家的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高度提出的一项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战略任务。

[1]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白建民,方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长效机制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2).

[3] 杨阳.关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3).

[4] 李廷宪.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与党的执政资源配置[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9).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对象信仰
上海市护理学会2020年优秀青年人才育苗计划培养对象验收评估已完成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成己为人,成人达己
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及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启示
论信仰
铁的信仰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机制建设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作用
江苏启动档案人才“151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