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社会失序与腐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社会学思考

2012-04-12 00:29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失序社会秩序社会转型

潘 华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3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的变迁使人们的行为模式发生变化,从而使建立在人们的社会行动基础上的社会秩序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制度和规则的急剧变迁导致社会秩序的变化甚至错位,从而使人们的某些社会行为陷入失序的状态,进而引发贪污腐败等丑恶现象。本文以社会转型理论为基础,探讨社会转型、社会失序和腐败之间的关系,进而指出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途径。

一、社会秩序的概念及其生成

(一)社会秩序的概念

从一般意义来看,秩序是指在自然界和社会进程中存在的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1]45。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指出,社会是“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的有机体,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总和”[2]84。根据这一定义,社会的主体是人,社会行动(即实践)是社会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在现实社会中,社会行动是在以各种制度、规则、习俗等为核心的社会关系中展开的,而人们在一定社会关系下展开的社会行动所构建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形态就是社会秩序。因此,我们可以把社会秩序定义为: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人们在各种制度和规则的制约下开展的社会行动所构建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形态。

(二)社会秩序的生成

社会秩序是由人们开展的社会行动构建的,因此可以通过对人们的社会行动的考察来分析社会秩序是如何生成的[3]。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既生活在国家之中,同时也生活在社会之中。因此,人们的社会行动通常由以下两种因素所决定:一是国家的治理方式,二是社会交往的规则。国家治理方式指的是国家和政府的组成及其内部的权力结构关系、各种权力范围的限定以及这些权力的运用,其作用在于为人们的社会行动提供合法性基础。社会交往规则指的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社会成员通过长期反复试错式的互动过程,逐渐淘汰不利于生存和发展的行为,保留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行为,逐渐形成有利于相互理解的“约定俗成”的交往规则,其作用在于为人们的社会行动提供合理性基础。国家治理方式和社会交往规则通过影响人们的社会行动,进而影响社会秩序的生成,而国家治理方式和社会交往规则的变迁也会通过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进而改变社会秩序。也就是说,制度和规则通过制约人们的行为方式,从而导致社会秩序的生成,而制度和规则的变迁也会通过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进而导致社会秩序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社会失序是当前我国腐败现象频发的重要原因

(一)社会转型与社会失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入了急剧的社会转型期。在社会学的视野中,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郑杭生认为,我国的社会转型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体制转轨,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社会结构的变动,包括社会结构的转换、社会机制的转轨、社会利益的调整和社会观念的转变;三是社会形态的变迁,即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4]245。从内涵上看,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转型是涵盖制度变迁、秩序转换和行为模式变化的深刻变革。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来看,急剧的社会转型使我国的社会秩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转型之所以会对社会秩序产生重大影响,原因在于: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成员的身份和角色出现模糊乃至混乱,表现在社会行动方面就是社会失范现象的频频发生①社会失范是一个社会学术语,主要是指人们对什么是适当的社会规范的理解存在本质上的分歧。。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体制转轨的不断推进,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格局出现了深刻的调整和变迁,进一步加深了社会成员之间因利益失衡而导致的矛盾。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失范与社会利益冲突相伴而行,导致社会上出现严重的失序现象。由此可见,社会失序指的是这样一种社会生活状态:在这种生活状态中,社会既有的行为模式与价值观念被普遍怀疑、否定或严重破坏,逐渐失去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而新的行为模式与价值观念又尚未被人们普遍接受,对社会成员不具有广泛的约束力,从而使社会成员的行为缺乏明确的社会规范约束,形成社会规范的“真空”和缺失[5]447-448。

(二)社会失序与腐败

一般而言,社会失序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规则、制度之间相互冲突与混乱;二是社会主体的行为失范;三是政治伦理秩序的缺失与腐败现象的蔓延;四是职业道德缺失和行业不正之风盛行;五是犯罪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6]86。在社会失序的情况下,正常社会行为的展开空间受到压缩,而越轨行为的展开空间被放大。孙立平认为,社会失序现象通常发生在社会转型期,原因是在这一时期,原有的规则失效,社会秩序出现混乱,而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权力的失控[7]。在权力失控的情况下,整个社会维护公平正义的能力受到削弱,权力肆无忌惮地吞噬理智和法律,无理可讲成为社会通病。

在通常情况下,社会失序将导致两种后果:一是社会结构的断裂;二是社会失序下人们的非制度化生存。在社会失序的情况下,社会上层与社会下层、富裕阶层与贫困阶层、城市和乡村之间往往会出现一条断裂带,而分歧和对立是这条断裂带得以存在的主要原因。

从我国的情况看,市场失序是导致腐败现象频发的重要原因。首先,在社会转型期,政府的身份具有两重性,既充当“裁判员”,又充当“运动员”,从而有利于部分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寻租”。其次,在自利动机驱使下,政府官员的行为容易产生机会主义的趋向,部分政府官员不是把权力转化为寻租收益,就是为职务升迁而追求政绩,而正是这种自利动机导致部分政府官员的腐败。最后,市场监管职能是当前我国政府职能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在监管职能严重分散、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各级官员贪污腐败的现象[8]。由此可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以重建社会秩序为基础。

三、社会秩序的重建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一)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秩序重建

社会学诞生以来,社会秩序问题就是这一学科研究的核心问题,许多社会学理论正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

1.迪尔凯姆的重建社会秩序理论。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快速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和城市化使法国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失序现象。针对这一情况,迪尔凯姆提出了重建社会秩序的方案。他认为,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危机实质上是道德危机,因此为了重建社会秩序,需要建立与社会分工结构相适应的多层次的道德体系,而以国家为监督机构的全社会共同理想和价值是最高层次的道德。此外,为了防止国家权力的过分集中,需要建立各种群体的、非官方的道德规范,比如家庭的、职业群体的道德规范。对于社会个体,要建立抑制人类动物性本能的规范,使其受到道德规范的限制和约束,使个人欲望顺利转化为特定目标,并通过合乎规范的手段来实现,最终给个人带来满足和幸福。在迪尔凯姆看来,多层次的道德规范体系的基本功能,是保证日益复杂的社会分工体系的各个部分在相互依赖的基础上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整个社会实现有序运转。

2.哈贝马斯的重建社会秩序理论。在哈贝马斯看来,现代社会面临的困境之一便是社会失序,主要表现为现代社会的合法化危机。他认为,社会失序的主要原因是系统理性化对生活世界的殖民化,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对社会秩序进行重建。首先,以交往理性替代工具理性,打通交往主体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之间的关系,实现其表述的真实性、规范性和一致性。其次,在社会合理化的层面上强调反思的功能,发挥公众的批判功能,摆脱工具理性的束缚。最后,建立基于法律和民主的商谈机制,使法律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中枢。

(二)以社会秩序的重建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首先,把道德秩序作为重建社会秩序的先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社会失序的根源在于道德失范,因此应从加强廉政道德建设入手,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廉洁从政的道德氛围。一是增加制度的有效供给,为道德秩序的重建提供制度支持;二是强化道德规范的制度化建设,逐步使道德规范中那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纳入制度和法律之中,使之形成对各级官员的有效约束;三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全体国民尤其是各级官员的道德素质。

其次,建立和谐的市场经济秩序,使各级政府严格履行市场监管职能。当前,应建立健全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一是严格规范各类市场主体的行为,使其严格按照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开展市场行为;二是对政府部门的市场监督职能进行明确定位,杜绝政府官员的寻租行为。

最后,继续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强化市场经济法制建设,建立良性运行的法治秩序。要逐步形成一套严格高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建立严格的监督体系,形成包括党内监督、权力机关监督、人民监督、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监督、法制监督、行政监督和舆论监督在内的监督网络,提高整体监督功能,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打造牢固的监督平台。

[1] [美]奥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邓正来,姬敬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 蒲阳,时良敏.试论社会秩序的生成[J].法制与社会,2009,(2).

[4] 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郑杭生社会学学术历程之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 郑杭生,李强.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6] 宫志刚.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7] 孙立平.社会失序是当下的严峻挑战[EB/OL].经济观察网:http://www.eeo.com.cn/Politics/by-region/2011/02/28/194539.shtml,2011-02-28.

[8] 刘治宏,王艺静,王勋铭.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市场失序和混乱的成因探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猜你喜欢
失序社会秩序社会转型
启蒙与再启蒙:塑造社会秩序的实践理性思维
滇西南边民通婚对社会秩序的影响——以普洱市为例
越控制,越失序
越控制越失序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在失序中选择
在失序中选择
刑法中意志自由论之提倡
战后台湾如何从农业社会转型工业社会
现象级“老炮儿”折射社会转型之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