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学二级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研究

2012-04-12 07:07王加力
关键词:柔性管理工作管理

王加力

(山西大同大学煤炭工程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3)

地方大学二级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研究

王加力

(山西大同大学煤炭工程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3)

学生管理工作在大学人才培养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一定要体现以学生为本,全面、科学、和谐发展的思想,要从传统的、单一的、生硬的“刚性”管理模式,向现代的、和谐的、人性化的以“柔性疏导为主,刚性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转变。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要科学处理“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关系;管理、教育、服务的关系;他律与自律的关系,从而实现管理模式的与时俱进与创新。

以学生为本;管理模式;柔性;刚性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大学对社会的贡献,并不在于能拉动几个GDP的百分点,也不在于能生产多少篇SCI、EI的文章,最重要的还是能为社会培养出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合格人才。一所有思想、有社会责任感、有作为的大学,必定会研究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必定会确立有效的培养学生、管理学生的理念、思路和方法。把这种理念、思路和方法切实贯穿于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全过程,是培养合格人才不可缺少的。

一、当前在校学生现状分析

以大同大学的一个二级学院——煤炭工程学院为例,它是典型的工科类院校,在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学生思想状况 煤炭工程学院在校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大学生,他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知识面广,文化和思想认识水准较高,对事物的认知方式直观、随性,对媒体舆论关注度较高,看待问题的方式和观念较为前卫,对新潮流新事物能迅速接受。但也有个别学生理想信念不够明确,存在一定的盲目崇拜,比如崇拜娱乐明星、网络红人、创业名人、游戏高手,而对学者、名师、大家崇拜的比较少。

学生中思想积极上进,要求加入党组织的占主流,但也存在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对学业不够重视,甚至盲目追求眼前的利益。而且,由于来自农村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较大,对奖、勤、助、贷类内容评比反应积极,利用课余时间打工者较多,参与劳动和公益性活动时表现踊跃,对煤炭、建筑、机械等行业的就业形势关注度较高,特别是对高校校园招聘、面试等就业信息更为关注。

(二)学生的学习状况 目前,煤炭工程学院学生学习的总体状况良好,考取研究生的人数逐年增加。但也有部分煤炭主干专业的学生,学习状况参差不齐。分析具体原因,是因为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用人需求量较大,煤炭主干专业的就业率较高。近几年,还呈现出一种“供不应求”的态势。较高的就业率,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对相关专业的关注,另一方面,它也导致部分学生轻视基础类学科,例如教室里专业课座无虚席,基础课却时有空缺。也有极个别学生存在厌学叛逆等不良情绪,出现逃课、酗酒、沉迷网络游戏、盲目交友等不良现象。

二、传统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分析

上述情况对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在理念上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层次性和主观能动性,是在全方位的、严格的以制度管理为基础的情况下,把教育和管理工作,以下发任务、责任承包的方式,进行流水线、模块化的操作。

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虽然时效性强,偏军事化,各项工作短时间内进展迅速,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对学生的管教比较僵硬,管理方法上简单,管制和压制的特点比较突出,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缺乏平等、尊重和交流,学生对管理者存在较强的“畏惧”心理,甚至对部分学生而言,管理者几乎就是“权威”、“惩戒”的代言词。

鉴于此,煤炭工程学院在管理模式上进行了转变,彻底摒弃那种唯我独尊的“家长式”、“训导式”管理模式,尊重学生的参与权和话语权,健全利益诉情机制、疏通意见表达渠道、发挥学生的组织作用,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更加注重学生这一核心主体在管理中的参与作用,不断寻求和摸索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方法,并针对性地在学生管理方法中引入了“柔性疏导为主,刚性管理为辅”的管理思想,以求与时俱进,向和谐管理新模式的目标迈进。

三、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模式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科学发展观。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应用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就要以学生为本,充分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逐步地引导和培养其向文化知识过硬、思想认识先进、综合素质健全的方向发展。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这一核心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成材的内在动力,培养其自身的进取、发展和管理能力;就是要为学生提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优良平台,让学生接受锻炼,获得成长。

以学生为本,就是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和责任,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利和个人意愿,尊重学生的参与权、话语权。

以学生为本,还要树立以学生为先,以学生为重,学生为主的理念。这种理念体现在学生管理中,就是以“柔性”疏导为主,“刚性”管理为辅。它是一种强调人性和谐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靠的是规范、引导、影响、感染、组织、疏导、激励、感化、教育,而不是靠约束、强迫、支配、教训、控制、命令,当然更不能指责、嘲笑、体罚,这样就从根本上消除了学生和管理者之间的对立冲突状态和抵触情绪。

(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 煤炭工程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校、院、系、班四级学生管理制度。按照大同大学有关学生管理的规定,结合该校区的实际,具体又衍生出以下一些管理办法:

1、院级层面:

(1)班级工作(也就是班主任工作)的量化考核制度。分院、系双向考核,其中30%为院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70%为系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也是对班级工作的考核。所有的考核内容,由学院管理学生的职能部门,学生科、公寓科、院团委综合评定完成。

(2)重大节假日升国旗和国旗下的讲话制度。讲话人群体由院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系领导、学生干部组成。

(3)“十佳”班集体、“红旗”教室、“星级”宿舍的评比制度和学生管理科、公寓管理科、院团委共同组织开展的“魅力小屋”宿舍文化评比制度。

2、系级层面:

(1)党员宿舍挂牌制度。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党员宿舍,一座先锋堡垒,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模范性,为文明宿舍建设起带头作用。

(2)每周日晚,班主任的例会和班会点名制度。由各系书记负责召开会议,班主任下各班开班会、点名。

此外,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学院下移管理重心,充分发挥系、班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例如评优工作、组织发展工作、“三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评比等工作,全由系里面完成,院职能科室严格把关。

这种模式,靠的就是一种理念和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它强调“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突出用制度规范管理的行为。

四、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考

(一)处理好“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关系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关系。刚不及而柔过之,则易失威;柔不及而刚过之,则易失众。刚柔失衡,两者偏废,都不会有好的实效。因为,刚具有很强的任务指向,突出管理制度、奖惩制度,凸显纪律权威,原则坚定、决策果断、作风迅速;而柔则具有很强的人际指向,具有人际环境融洽的气氛,包含对情感的尊重,重视参与,策略上较为灵活,风格上比较民主,行为上较为谨慎,态度上比较谦和。因此,强调一种以“柔性疏导为主,刚性管理为辅”的学生管理模式,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努力追求柔而不弱,刚而不愎,把两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处理好管理、教育、服务的关系 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要求管理者必须处理好管理、教育和服务的关系。

管理在学生工作中起着基础和保障的作用,教育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立足点和根本,而服务则是破解学生管理工作困境的切入点,是核心。管理、教育、服务三者的目的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在管理中一定要渗透教育的功能。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健全人格的教育、人文素质的教育、社会责任的教育、生命伦理的教育、心理健康的教育、法治理念的教育等等,通过教育学生来达到管理的目的。

在教育中一定要体现服务的功能。要从满足学生基本物质生活的需要出发,来落实各项服务工作,比如学生食堂饭菜的质量好不好、水房的热水开不开、公寓的供暖热不热、教室的灯管亮不亮等等;精神生活方面为学生组织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术活动、实践活动等等。通过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关怀,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学生在被服务中体会到温暖和帮助,这样他们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配合管理。

(三)处理好他律与自律的关系 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还要处理好他律和自律的关系。在管理过程中,既要努力发挥管理者的管理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被管理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从而实现自我发展。这就是处理好他律和自律关系的准则。

近些年,煤炭工程学院学生管理部门依托院学生会、自律委员会、学生事务管理协助中心、大学生勤助中心、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等学生组织,也开展了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举办学生社团文化活动月、科技竞赛月,开展大学生美术作品展、各类体育比赛、“一封家书”演讲大赛、“白浪之星”英语演讲大赛、“校园之星”才艺大赛、PPT创作大赛、校园达人秀大赛、大学生创业创意竞赛、大学生辩论赛、采矿工程CAD技能大赛、机械制图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多项贴近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活动。以上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特长,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将校园文化深深地融入到同学们学习和生活中的目的。

正确处理他律和自律的关系,不仅符合当代大学生成才需要与思想特点,也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还有利于巩固学校的管理成果,在大学生中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

五、结语

实践证明,以“柔性疏导为主,刚性管理为辅”的学生管理模式,比单一的“刚性”管理模式,更为科学、合理和人性化。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服务的功能,在教育和服务的过程中一定要贯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理念。唯有此,才能落实以学生为本,科学发展,和谐校园的管理目标。帮助与引导大学生把管理要求、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等目标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从而实现以最小的管理行为取得最大的管理效果,最终实现“无为而治”的管理目标,这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

[1]叶晓勤.高校学生工作柔性管理浅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7):58-59.

[2]杨 霄.构建高校学生工作新模式的原则与内涵[J].中国高等教育,2011(23):38-40.

[3]周其凤.始终把学生摆在大学工作的核心位置[N].光明日报,2012-5-15(15).

[4]田建国.树立以学生为本核心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1(9):1-6.

[5]陈天年.推进高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的理性分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86-88.

A Study of the Management Pattern of Students'Work in Colleges of Local Universities

WANG Jia-li
(School of Coal Engineering,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3)

Student manage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ostering talents in universities.Student management has to embody the students-centered philosophy,and the ideas of comprehensive,scientific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and has to be shifted from the rigidity,which means traditional,monotonous,rigid,to flexibility,which means modern,harmonious,and humanistic.In the process,the relationship of rigidity and flexibility,the relationship among management,education,and service,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cipline and self-discipline have to be carefully dealt with,so that the management pattern can go with the times.

student-centered;management pattern;flexibility;rigidity

G647

A

1674-0882(2012)05-0098-03

2012-05-28

王加力(1961-),男,辽宁抚顺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 郭剑卿〕

猜你喜欢
柔性管理工作管理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