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言不美》

2012-04-12 16:12兰金初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2年15期
关键词:亚健康艾滋病中医药

文◎兰金初

(接7月上)

时髦的“亚健康”

“亚健康”是从外国进口来的洋名词,近年来,这个时髦的名词在国内被炒得犹如燎原之火。总之,洋话总是很勾魂的。就像中医早在数百年前就认识的鸡瘟,为了跟风作秀,跟着洋人叫“禽流感”,硬把洋人的“牌位”搬到自己家里来供奉。

据有关文章介绍,亚健康的定义是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是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是既不健康又没有疾病的状态;又说是一种动态过程,又是一个独立的阶段。亚健康的范畴是身心不适应的感觉所反映出来的,而又难以明确的(即各种检验指标未见异常)种种症状。亚健康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疲乏无力,肌肉及关节酸痛,头昏头痛,心悸胸闷,睡眠紊乱,食欲不振,脘腹不适,便溏便秘,性功能减退,怕冷怕热,易感冒,眼部干涩等等;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恐惧胆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不足、反应迟钝等等;还有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和学习困难,不能正常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家庭关系,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等。就连不喜欢搞社会关系的或家庭关系紧张的人,以及不能较好地承担社会角色的都是亚健康。这种状态,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那么几种自觉或他觉的症状,按逻辑学来推理或按统计学处理,中国人不是病人就是亚健康人群,统统需要治疗。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必须跟着西医的感觉走,不管你再多的临床表现,甚至人都快死了,只要现代仪器或方法没有查出问题的,统统都是亚健康。大家看看如此之多的临床症状,已经明摆着的疾病怎能瞎说是亚健康?西方医学很能把自己摆在一个很高的位置,它说西,你就不能说东。对于自己不认识的疾病,就编织一个“亚健康”来搪塞病人。西方医学同时也很能随意编织各种病名,现在很多中医书写病历都是紧跟西医的病名来表述。是不是中医真的贫穷得衣薄身冷,非得紧贴西医来取暖?其实我们看得很清楚,西方医学编织了两个烂筐,一个是按现代而有限的检验仪器查出指数超标的患者,只要是自己治不了的病,它们就将此病扔进一个烂筐里,筐外贴上七个字:“疑难病,有待研究”;一个是用现代各种检验仪器查个遍,却没发现指标异常,但病人确有多处不适或多种症状,西医又说不出病之所在,就将病人推到另一个烂筐里,筐外贴上三个字:“亚健康”。这样看来很时髦,病人也分冠军或亚军的等级了,可怜的冠亚军不知道应该到什么地方去领奖。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当今人类对生命科学的认识还很粗浅,已知的只是冰山一角。现代的检验仪器的精明度及治疗方法对人类疾病的认识还很有限,怎能因为有限的认识找不到疾病的所在,就随意地取个“亚健康”的名词,岂不是弥天大谎吗?世人都知道的道理,无因不自杀,无风不起浪,有症就是病。那么多明显的病症,口口声声地讲“临床表现”“治疗亚健康”。既然亚健康不是病,又何谈“治疗”亚健康?岂不是矛与盾的关系吗?上述一大堆的病症,往往是重病大病的先兆,祖国医学早在数千年前就认识到“未病”。对“未病”都是以辨证论治来解除病人的痛苦,并避免重大疾病的发生。所以称治未病者为上上医。凡是有目的、有意识采用有治疗作用的物质,给人服用,其实都是实施治疗的行为,治疗就是对疾病而言的。所谓的“亚健康”与中医的“治未病”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所以说“亚健康”的名词和概念是毫无科学根据、毫无意义的。

永远达不到的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三个方面的完美状态。”我认真分析了这40个字的健康标准,如此完美状态的健康者,在人类社会恐怕是找不到的。

光说定义中的“没有疾病和不虚弱”,我在《免疫概念新审视》一书中谈到过“人什么时候也不完美”。从免疫的状态来看,人体自身条件就达不到“定义”的要求。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在大自然中保存下来。只要大自然里不是只有人类一种生物的话,免疫与生殖都是必不可少的。人类在成年时期的免疫系统是最强盛的阶段,而这时期又是人类的生殖期,人类为了繁衍而必须要有生殖,要生殖就必须破坏免疫才能实现。人类在没有受到外界强烈刺激的情况下,仅仅是为了正常的生殖,就要使自身陷于两难之中。此时的脆弱根本不需要强大的敌人,甚至是自己就早已乱了方寸。免疫与生殖这两个基本条件居然是矛盾的,那就说明人体的运行就是矛盾的,要不怎么会让医学对很多疾病找不到答案?除非是人类生命科学或人类医学对免疫系统的认识是错误的。人类基本生存发展的两个必要条件是相互矛盾的,又如何能达到完美呢?这样一对矛盾的存在,总会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来。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已经展示在人类的面前。人类发展至今不过是进化过程中的急就章,并非完美的具体实现。所以说,人体不可能没有疾病或虚弱。

人类生存中的自身免疫、感染、传染、遗传等诸多健康问题且不说,仅对“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完美状态”而言,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有地理环境、卫生环境、人文环境等诸多差别;有杀人放火、掠夺别国资源还能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心理,有武力侵略与被侵略的心理,有文化意识的侵略与被侵略的心理,有统治与被统治的心理,有贫与富的心理,有剥削与被剥削的心理,有社会资源和职务分配不合理、不公平的心理;还有世界各国的法律和道德准则的各异,各国有自己的统治方法等,数不胜数。总之,人类是天生内存自私意识的物种。一个国家的总统虽然达不到这种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标准,但他肯定希望当总统一直当到死,死了还想上天堂。你说他们的心理健康吗?归根结底一句话,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健康定义”在人类社会是永远找不到一个真正健康的人。这种状态的健康标准,充其量只是人类追求的一种永不可能实现的幻想。

洋人洋病的危机

2009年在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前,记者采访我时,提到这样一种情况:有一部分人打着中医的招牌自发到河南等地去治疗艾滋病,并号称用中医药能够治愈艾滋病,当时有些媒体在报道中称这些人为“江湖游医”“骗子”——记者问我对此怎么看?

我说,我认为中医药有能力解决艾滋病,但是还需要努力探索。你说的那些人的自发行为缺乏科学依据,难以令人信服,所以被人们当作骗子。这些人宣称用中医药可以治愈艾滋病,表面上看来是在弘扬中医药,但也可能是别有用心。实际上据我所知,这些人的治疗方法只是在大力地“扶正”,帮艾滋病人重建免疫,缓解艾滋病人的一些症状,如呕吐、腹泻、无力、发热、皮疹、脱发等,提高其生活质量,充其量只能缓解些症状,不可能清除病毒而治愈艾滋病。

记者还提到,这些人当中很多都宣称自己的药有效,有的到现在还在为自己的“研究成果”奔走,希望自己的药通过审批,但是国家一直未予理睬。

我说,国家不理睬不是因为他们是游医,而是因为他们的方向偏了。所谓“治好了艾滋病人”也全是凭自己说的,结果不能令人信服。比如说,这些人到河南去让那些艾滋病人吃自己的药,病人也答应“停掉其他药”,但是病人也怕死啊,国家给这些艾滋病人提供的一部分治疗药物是免费的,病人不会那么认真让你搞试验,真的停掉国家发给的免费药。过了一段时间后当病人的情况有所好转时,你很难说是这些中药起了作用,因为实际上病人私底下也在吃其他药。这种试验结果是不客观的。所以说这些人也挺可笑的,他先被病人骗了,然后有意无意地去骗相关药监部门,还沾沾自喜。

其实,中医药在治疗艾滋病方面潜力巨大,但实现这一目标还须拓宽认识和加强力度,并且严防少数人垄断研究领域,避免造成务虚不务实。

苍天惩罚人类的疾病

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防治分会的一员,在2009年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前,我接受了《首都医药》杂志的记者采访。我这里想把采访的内容及我对艾滋病的认识结合起来,谈谈艾滋病及有关此病的疫苗和中医药治疗的问题。

换个思路看艾滋病,并不一定那么可怕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艾滋病传播的形势的确很严峻,但是人们没必要因为有这个病就极度恐慌。具体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我就不介绍了,大家从网上报刊上都能了解到,我想从医学的角度,谈谈我对艾滋病病毒的看法。

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也许艾滋病病毒并没有那么可怕。

所谓病毒,其实并不是说它“毒性”强,只是西方人把这种难以杀灭的微生物视为“坚不可摧”,好像它很毒,似乎比砒霜还毒。事实上,病毒只是一个物种,本身并没有毒。很多人觉得这种病毒可怕,是因为它们进入了人体的细胞内,占据了地盘,肆意地在体内搞破坏,损害人们的健康,危及人们的生命,而目前我们尚无有效的办法消除它对人体的侵害。所以,人们才觉得可怕。但是,只要研究思路正确,人类还是有希望攻克它的。

抓住艾滋病毒的软肋是关键

我们该怎么对付艾滋病呢?再强大的敌人,也应该是有软肋的,只要找到这个软肋,我们肯定能消灭它。

任何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弱点,不一定它看起来很高大,就要拿毒气弹来轰炸它,可能只用一个很不起眼的且没毒的东西,就那么扎一下子,就戳到它的软肋,置它于死地了。这就是所谓的四两拨千斤。万物都有一物降一物的定律,一旦发现相克之物,就可以制服病毒了,不一定要采用以毒攻毒的方法。关键是如何认识到艾滋病的弱点。

艾滋病疫苗的路有多长

记者曾让我谈谈对当前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进展的看法,我说:近年来,欧美国家一直致力于研究艾滋病疫苗,但都不成功。我认为,即便是保守地看,疫苗的问题在今后十年八年内都无法解决。那么,为什么研究出艾滋病疫苗如此困难呢?原因就在于HIV病毒变异和繁殖的速度太快了,无论从性质、数量还是差异来说,都很复杂,属于多重变异。就像一头母猪下崽,生出来的小猪有的是六条腿,有的是两个尾巴,有的是三个头,有的看上去都不像猪了。变异之快,身藏之深,这就很难应付。传统的疫苗针对单一不变的传染病病毒效果可靠,容易研发,比如现在的甲流疫苗,很短的时间内就研制出来了。此外,现在研究疫苗的思路太窄,研究项目分得太细、太单调,并且对HIV病毒的认识不够。所以,除非是巧合,否则很难对这种多重变异的病毒奏效。

虽然病毒变异得快,但是,人类研究疫苗还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艾滋病毕竟属于传染病,理论上和其他多数传染病一样应该有相应的疫苗来预防。但是现在看来,更应该做的是努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使人们增加对这种传染病的认识。比起其他国家,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比较落后,短期内很难有所改观。以泰国为例,虽然也治不了艾滋病,但通过政府的广泛宣传和有力政策,已经比较好地控制了艾滋病。我们国家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如能像抗甲流一样重视就更好了。甲流与艾滋病相比,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危害程度上,都是小巫见大巫,蚂蚁见大象。

鸡尾酒疗法有短期疗效,但会造成药源性损害

鸡尾酒疗法在中医看来只能治疗症状,它是一种“包围式”的联合用药,有点像中医的复方,但它不是中医的辨证施治。鸡尾酒疗法只能暂时将HIV感染者体内的血液“净化”,但没法将整个机体的病毒清除干净,同时不可避免地对免疫系统造成损害,这种疗法副反应很严重,导致病人耐受不了而终止治疗。这种药源性损害还可能损害用药者的造血系统和泌尿系统,引发尿毒症等。

另外,还有一些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口服药也好,注射剂也好,都很难透过血脑屏障,很难进到中枢或其他组织而无法将病毒彻底清除。

我坚信中医药可以攻克艾滋病,但是还需要正确的探索

HIV感染的病人从无症状期到发病期的过程中,就是在“养毒蛇”、“养老虎”,没有药物能有效地阻止HIV病毒在体内泛滥,HIV病毒在人体内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生存环境,肆无忌惮地复制。HIV病毒的复制信息进入到细胞核,就如同敌人的间谍打入了我方的最高司令部,很难对付。西方人只是一心希望让药物直达细胞内部,去对付HIV病毒。但是HIV病毒在从无症状期到发病期的这段过程中,已经在体内大量地复制繁殖开来,血液、淋巴,或其他组织,几乎无处不在,单纯杀灭血管内的病毒还容易些,如果想要杀灭其他组织中的病毒那是很难的。这就是现在为什么西方人对艾滋病的防治进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的原因。

而中医在治疗艾滋病方面潜力巨大,甚至可以说能够治愈艾滋病,但实现这一目标还很遥远。其中一项原因是当前国家关于中医药的政策不够全面,不少中医药研究者很难接近艾滋病病人,难以做到去伪存真。

全世界治疗艾滋病的研究和探索分为两大方面:抗病毒和提高免疫功能。这两大方面一个是因,一个是果--病毒进入体内是因,破坏人体免疫系统是果。

中医理论讲究治未病,完全可以在“因”这个阶段发挥作用,但是目前很多中医药关于治疗艾滋病的研究都在关注如何“重建免疫”、“扶正”、“培本”,而我认为应该多研究些有效抗击HIV病毒的中药复方。

为什么现在中医治疗艾滋病走入了一个误区呢,我感觉是因为大部分搞中医的人对中医本身不够自信,他们认为美国、英国、法国的科学家那么厉害都搞不出艾滋病疫苗和治疗药物,中医又怎么能抗击艾滋病病毒呢?于是,抗病毒的任务寄望于欧美国家,大多数中医就只研究怎么给艾滋病病人“扶正”,而放弃了中医在“祛邪”方面的作用。中医治病要“扶正”与“祛邪”兼顾,如果一味地“扶正”,是消灭不了病毒的。因此,一定要先“驱邪”,如果只顾免疫,而不顾抗病毒,就失去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毕竟,艾滋病病毒“破坏免疫”的速度远远快于“重建免疫”的速度。是“炸楼快”还是“建楼快”?毁灭的速度远远大于建设的速度!因此,只顾着“建楼”而不顾把炸楼的坏分子消灭掉,是不科学的。

中医认识“病毒”和有效解决“病毒”的方法繁多,历史悠久。是有能力抗病毒的。举例来说,带状疱疹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西药治疗至少要一个月左右,而中药最多只用一周就能治愈;再比如治疗病毒性感冒,中药也有很好的疗效;再往前追溯,古代中医解决“天花”的“牛痘”,给世界人类带来福音。再说20世纪50年代乙脑在河北保定、石家庄以及北京等地流行,西医没招,当时只靠中医药给彻底解决了,就是用简单的白虎汤、杏仁滑石汤、三仁汤等加减化裁,效果立竿见影,危重病人转危为安,一场可怕的疫病被迅速止住,所以说中医在抗病毒方面是大有前景的。

治疗艾滋病,首先要考虑抑制病毒,把这个“元凶”消灭掉。在灭掉病毒之后,至于免疫,甚至可以通过日常食物得以恢复,而不须大动干戈。

艾滋病病毒复杂的变异性预示着人类与之的对抗将是长期和艰巨的。中医是辨证的哲学医学,在治疗病毒性传染病方面自古就有很好效果,因此,应该看到中医药在防治艾滋病方面充满了希望。

伟大的维生素

我在讲辐射对人们的免疫力的危害时,讲到过食品中的辐射问题。食品中的无机物是让我们的免疫力受到伤害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在“补”时,也一定要注意,补充天然有机食品,不要像西医给你指导的,你缺钙了,我就给你开钙片吃。这是不完全对的。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再怎么着也是无机的,它不是容易被人体吸收和代谢的。我们一定要注意从天然食物中摄取有机的营养。

全世界有很多科学家反对服用化学合成的维生素,但在中国知道的人却很少。于是大家都跟着广告的忽悠长期服用各种维生素。

猜你喜欢
亚健康艾滋病中医药
《 世界艾滋病日》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猪群亚健康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