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畔引种栽培水竹技术

2012-04-13 01:00汪爱君张乃华黄超钢余绵正
世界竹藤通讯 2012年4期
关键词:母竹千岛湖竹林

汪爱君 张乃华 黄超钢 余绵正 项 瑜

(1 浙江省淳安县林业局 淳安 311700 2 浙江省淳安县市政园林管理处 )

婀娜多姿、妩媚秀丽的竹子是当今时代最有希望、最有价值、最有潜力的多功能多效益多年生的常绿植物。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已成为当代人越来越强烈的渴望和追求。发展竹子,不仅仅具有投资少、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经济价值高等特点,被誉为“绿色的金矿”,而且能够美化环境,提高生活品质,又被誉为人类健康长寿的天然卫士。

水竹(Bambusa eutuldoidesMcClure),又名大眼竹,是广东普遍栽培的用材竹种之一。水竹地下茎合轴丛生,竹秆通直,一般高5~10 m,分枝较高,各节枝较少,竹秆中段有时数节无枝,竹壁厚而坚韧,力学性质良好,可作棚架,农具柄及日用竹器加工和造纸好原料。

1 引种地概况

林地选择在大市源头坞平坦地,海拔112 m,距离库岸130 m左右,土壤质地疏松深厚、肥沃,排水性能良好,pH值为5.0,年均气温17.3℃,年均降水量为1 446 mm,年均相对湿度80%,无霜期268天,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水陆交通方便。

2 水竹栽培措施

2.1 整地

整地质量好坏不仅影响造林成活率,而且直接影响成林速度与产量质量。时间选造林前冬进行,先砍除杂草灌木炼山后,再行垦复。清除石块柴根,然后挖穴,穴的规格长100 cm、宽60 cm、深60 cm,45~50 丛/667m2,并把表土放两旁,种植时先回填表土。

2.2 优选母竹

选择1~2年生生长健壮、竹秆挺拔、枝叶繁茂、枝节正常、立竹胸径为3 cm左右,2~3株为一丛的水竹。依竹鞭的位置和走向,离水竹30 cm左右向阳方向挖土觅鞭,按留3去4的原则截断,保护好鞭和秆基上的根和芽,携带宿土取出,留枝3~4盘削去,切口斜平。远运母竹,必须将竹蔸鞭根和宿土一起包好扎紧。长途运输中要浇水润土,尽量做到随起随运随种,确保造林成活率。

2.3 栽植母竹

栽竹要做到:深挖穴、浅栽竹、下紧围、上松盖。要顺应竹蔸形状、大小、使其鞭根自然舒展,竹蔸下要与垫土密接,上部略低于地面,回入表土,自上而下,分层塞紧竹蔸四围,使鞭根与土密接,然后浇足定根水再覆土10~15 cm培成馒头形。栽竹最佳时间一般在11月至翌年2月,也可在入梅雨季进行。

2.4 套种

套种的目的就是为充分利用林中空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造林1~2 年内应进行豆类作物或绿肥,为不影响竹林生长,套种作物要与竹株保持40~50 cm的距离。通过对作物的中耕除草、施肥,既可起到以耕代抚,又可增加收益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

3 水竹林培育管理

3.1 除草松土

除草松土就是给竹鞭孕笋、长竹创造一个舒适的良好土壤环境条件,提高鞭根生命力和功能,促进竹子地上部分的生长,为丰产竹林可持续经营打下基础。每年2次除草松土,时间为4~5月初和出笋结束后新竹成形。冬季结合施肥垦复1次,将竹蔸、藤根、病竹及其鞭统统挖去,但要注意不伤害竹鞭、笋芽。

3.2 施肥

施肥是竹林获得稳产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栽培技术举措。依据水竹物候生长的需要,施肥时间以孕笋期和发笋期2个生育期为最好。秋季9~10月是竹子鞭芽分化为笋芽及其萌芽生长期,此时施肥可促进笋芽分化萌芽和生长。春季是地下幼笋膨大生长期,为提高出笋量应施发笋肥。若6月施1次“产后肥”或11月施1次有机复合肥,效果会更好。为充分发挥肥效,施肥后均要盖土,若能盖上竹叶、竹枝、麦壳、麦秆等效益会更佳。

3.3 抗旱排涝

新栽母竹成活的关键,首先决定于鞭根吸水与枝叶蒸腾量的平衡。竹林喜欢湿润的土壤,但又怕积水。所以酷暑天气土壤容易缺水要进行浇水,雨季土壤长期积水会引起鞭根、芽因缺氧而窒息,从而使枝叶干枯而死,所以要做好排涝。通过抗旱和排涝,调节土壤孔隙中水和气的矛盾,保证母竹正常生长,提高成活率。

3.4 护笋养竹

出笋期间,竹林中禁止放牧,严防人畜和野兽危害竹笋。竹笋生长期若遇干旱,应行灌溉,以减少退笋,同时及时挖去病虫及退笋等。

3.5 合理采伐

合理采伐是确保水竹林丰产和可持续经营的关键。为了合理采伐必须牢牢把握采伐时间的选择。晚秋冬季气温低、干燥,竹子的生理活动减弱,竹液流动缓慢,伐竹不会导致伤流而影响竹子生长,而且伐后的竹材力学性能好,不易虫蛀。为了提高出材率,伐根要尽量低。采伐强度要合理,采伐量不能超过年生长量,立竹度不能低于200 株/667m2,且保留为分布均匀的花年竹林结构。

3.6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枯梢病、丛枝病。防治举措包括营林防治和化学防治。在营林方面要加强检疫,严防病竹带入;加强培管,及时清除病竹,合理采伐,保持竹林通风透光,改善卫生,增加抗病力,从而减少竹病的发生和蔓延。在化学防治上,采用0.5~1°石硫合剂或5%多菌灵可显性粉剂或15%甲基托布津0.1%溶液或1∶1∶100波尔多液喷雾,每隔7~10 天喷一次,连喷2~3 次。

虫害主要有竹螟、竹蝗、竹笋象虫等。防治举措有:人工捕杀(含捕卵);黑光灯诱杀,成虫期在竹林附近处设黑光灯诱杀成虫;天敌捕杀,利用鸟、蜘蛛、螳螂等天敌吃掉它;农药喷杀,采用敌百虫或马拉松1%溶液或80%敌敌畏0.067%溶液喷杀;加强科学营林培管,促进健壮生长,增强抗性能力。

4 小结

1959年,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新安江水电站截流蓄水,高峡出平湖、峰峦成岛屿,浩瀚千岛湖由此形成。49个乡镇、1 300个村庄、30余万粮田沦为水域。经过40多年风风雨雨艰苦奋斗,采取封、育、造、管,千岛湖变成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国际花园城市。在湖区范围形成了温差小、霜期短、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特殊小气候,给水竹引种栽培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水竹在千岛湖畔已经引种栽培成功,保存率达98%,出笋率达100%,且每丛3株以上占60%,生长良好,因此,只要坚持科学培管,水竹适宜在千岛湖畔推广栽培。

[1]南京林产工业学院竹类研究室.竹林培育[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74.

[2]黄克福编著.竹林培育新技术[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唐小华,项瑜,项步乾,等.笋材两用毛竹林丰产栽培[J].世界竹藤通讯,2004,2(1):22-24.

[4]项瑜,张乃华,汪爱君,等.雷竹的丰产栽培技术[J].世界竹藤通讯,2009,3(2):20-25.

猜你喜欢
母竹千岛湖竹林
龙岩市永定区母竹移植造林技术探讨
距离母竹不同位置长叶苦竹的生长发育特征
《千岛湖-2》
寻访竹林隐士
厚朴林下金佛山方竹母竹分蔸种植技术
杭黄铁路沿线车站探营
——千岛湖站
竹林奇俊
楼顶竹林间
千岛湖上江埠大桥总体设计
秋栽早雷竹 翌春可收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