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世界竹子大会”优秀论文摘要

2012-04-13 01:00AndreaMelnychenkoToddRosenstiel
世界竹藤通讯 2012年4期
关键词:竹类竹种竹子

Andrea N.Melnychenko , Todd N.Rosenstiel

(波特兰州立大学生物系)

竹子的生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量:跨树种多样性模式探索

Andrea N.Melnychenko , Todd N.Rosenstiel

(波特兰州立大学生物系)

植物叶片生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量在生物化学和大气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生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量可能涉及数量不同多种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植物信号传导方法。然而,一些挥发性化合物的排放量可能对区域内的空气质量产生负面的影响。为了更好的了解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在植物生理学和化学生态学中的作用,更好的预测这些排放量将如何改变空气质量,必须要了解这些不同的化合物之间的潜在的联系。过去,对不同植物的生物挥发量进行直接比较是很困难的,因为调查和测量往往集中于一类数量有限的化合物中,并且在对不同功能组别的化合物的分离和检测的分析技术也较为缺乏。此外,相关性强的树种通常会挥发出相类似的化合物,这是使植物本身和与其他植物发出的生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量难以辨明的原因。

我们已经确定了利用竹子作为新的系统来研究生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量,因为它们能够挥发出各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并且能够排放一种性质稳定(well-conserved)的化合物——异戊二烯。不同的竹类所排放的化合物差异较大。我们使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xGC TOF-MS) 对12类竹和一些草类挥发的在75~196之间的化合物进行辨认,对生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量进行分析比较后,分配给每类化合物,其功能组别的基础上复合类排放模式。根据复合类化合物的组成,使用非量测多维尺度分析绘制了竹类植物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在全部能够排放化合物的竹的种类中,能与不能排放异戊二烯的种类具有显著差异,这表明这些被观测的竹类的异戊二烯排放量和生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模式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总体而言,这些竹类中生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组成差异显著,其差异可能影响化学生态学和大气化学。

生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竹子;异戊二烯;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化学生态学

刚竹属和箭竹属的内生细菌群落的可视化与鉴定

Olena V.Moshynets1, Judicaëlle Brunet2, Svetlana P.Shpylova1, Litsa Bogaerts3, Vitalii A.Kordium1, Geert Potters3,4

(1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所2 巴黎大学3 安特卫普大学,生物科学工程系4 安特卫普海事学院)

摘 要:过去10年中,研究均显示内生真菌在植物生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甚至对农业和植物的自身修复中提供有益的帮助。对于多功能植物种类如竹类资源的内栖植物(endoflora)的认识可以加强这些已被用在农业和植物自身修复方面的植物被广泛应用的可能性。然而,与可能带来的好处相比,目前对它的呈现形式几乎一无所知,更不要说竹种资源内生细菌的活动机制了。

我们在工作中汇集了几个的竹种(确切的说是刚竹属的几个竹种)的内生细菌群落。利用无干扰的棕竹(P.humilis)和青川箭竹(Fargesia rufa)作为其内部细菌典型菌种分离策略的基准,从而获得纯培养的内生细菌。对所获得的菌株的鉴定表明,这2个物种都含芽孢杆菌。在地下的内生菌培养期间,棕竹(P.humilis)的地上内生菌要更加多种多样,包括不同的属,如:微杆菌属、Leifsonia SP、类芽孢杆菌、土壤杆菌属/根瘤菌属、假单胞菌属,伯克氏菌属。此外,乌芽竹(P.atrovaginata,)、紫竹(P.nigra)棕竹(P.humilis)的植株和细菌的整个DNA提取直接包含在相关的细菌序列鉴定中。本研究揭示了微杆菌属在乌芽竹(P.atrovaginata,)、紫竹(P.nigra)棕竹(P.humilis)以及未经培养的菌种中的存在。最后,我们采用了经典的Cholodny(1934)土壤真菌计数法进行了修正。Cholodny利用玻璃显微镜的载玻片来获得土壤细菌群落的样式,形成一个微观精细的景观生态,后来他利用不同的显微镜技术对这种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我们的修正中,利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塑料薄膜作为细菌群落附属和直接生长的基体,以保持这些菌落的原有的(原位)空间形态和结构。就其本身而言,这种方法是为了更好的对内生菌的细胞生态学的了解,即植物细胞及其内生菌之间的本质的关联。

关键词:内生菌;竹子;16s 核糖体DNA

竹类对真菌的感受性

Dong Sheng Wei, Olaf Schmidt and Walter Liese

(汉堡大学,木材生物系)

摘 要:本文对来自几个不同国家竹类茎秆的霉菌和担子菌进行分离和DNA测序鉴定。对蓝变真菌的纯培养的样品的实验室染色试验表明,正如发生在木材细胞组织中的一样,密集的褐变菌丝、厚垣孢子对组织的侵染和木质化细胞壁的渗透压扭作用。利用不同的测试安排的纯培养的白变、褐变和软腐真菌的退化实验表明,相当大的质量损失是由于白化菌和软腐菌引起的。本研究通过透射电镜证实了真菌攻击的微观形态学表现。研究结果改变了真菌破坏竹子的基本看法,需要改进竹资源更好利用和更适当保护的措施。

关键词∶生物腐蚀;霉菌;蓝变真菌;腐朽菌;真菌分子鉴定;腐蚀微观形态学(Micromorphology of Degradation)

安第斯山热带竹类的防冰冻措施

Francisca Ely1,*, Sayuri Kiyota1,2, Fermin Rada2

(1 洛斯安第斯大学,理学院,梅里达植物园研究所2 洛斯安第斯大学,理学院环境科学与生态研究所)

*通讯作者 e-mail address:fely@ula.ve

摘 要:本文比较了不同生活型的新热带丘斯夸竹属(Chusquea)的5种竹类的抗冻性。这5类竹子生长在委内瑞拉安第斯山脉间海拔梯度2250~4 010 m之间的云雾高山稀疏林地(cloud forest-paramo)。C.purdieana和C.serrulata是这片山区上云雾林线群落交错林带的似藤生竹种(viny bamboos),海拔分别为(2200~2 700m,2 450~2 900 m)。而C.angustifolia, C.spencei和C.guirigayensis3种竹子属于灌木竹类,集中分布在高寒带的低海拔沼泽区(2 525 m),这属于第1种情况。第2种情况是范围广阔的高山稀疏草地生态系统(2 670~3 600 m),第3种情况是干燥的高海拔的高寒带(3 800~4 010 m)。在实验室条件下估计这5个竹种的细胞间冰核化和50%的组织损伤温度以确定其抗冻机制。观察显示,这5个竹种的冰核化和组织损伤温度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这种现象表明这5个竹种通过过冷能力(-12.3 到-10.1℃)避免了细胞间的冰核化。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过冷能力的变化和冻害与生活型、栖息地和海拔没有关联,冰冻温度不是安第斯热带竹子的垂直分布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过冷能力,安第斯山热带,Chusquea,竹亚科,海拔梯度

在印度喜马拉雅中部地区的各种竹类的生物量产量和碳汇潜力

Anjuli Agarwal* & J P Purwar

(印度 北阿肯德邦 GBPUA&T 农业研究站)

摘 要:本文对印度喜马拉雅中部地区的5种竹类的碳汇潜力进行了评估,这5种竹分别为:牡竹(又称印度实竹)(Dendrocalamus strictus)龙头竹(Bambusa vulgaris),孝顺竹(B.multiplex),印度簕竹(B.bambos)和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并利用了一个线性回归模型评估了这5种竹类的地上生物量。在这个线性回归模型中,采用了3个独立变量:秆高、秆1 m和1.5 m处的周长。在鲜重和干重的基础上对地上生物量进行了估算,5个竹种中,基于鲜重基础的生物量最高的为牡竹(Dendrocalamus strictus),为106.49 t/hm2,但基于干重,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生物量最高,为89.76 t/hm2。基于单株茎秆,印度簕竹(B.bambos)的生物量最高,但其植株密度在喜马拉雅中部地区较低。本研究认为,5种竹类中紫竹(P.nigra)的碳汇潜力最大(44.88 t/hm2)。

关键词:牡竹; 竹类; 紫竹; 生物量; 碳汇

Preliminary GC-MS analysis of two tropical bamboos ( Bambusa vulgaris Schrad .ex.J.C.Wendl.var.vugaris Schrad

两种热带竹的GC-MS的分析

C.Antwi-Boasiako, Jin Wang and Yongde Yue

( 加纳库马西科技大学 可再生资源系;国际竹藤网络中心 )

摘 要:用气体色层分离法鉴定热带竹笋溶剂抽取物的成分这种方法是不存在的。为了调查和利用加纳龙头竹和黄金间碧竹的营养和生物医学价值,采用索氏抽取法和超声波技术及不同极性的溶剂对两种竹子干嫩笋提取物进行预处理。 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并与毛竹的化学成分进行对比。从龙头竹的节间用超声波技术发现了正已烷,主要为辛烷、2-甲基茶和1,1-联二环已烷。他们的保存时间为5.01, 19.86和20.75 min,其匹配质量分别为90%, 90% 和91%。还发现了甲醇,主要由2种化学成分构成, 他们是二甲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其保持时间为5.89和30.16 min, 但其匹配质量比正已烷的匹配质量大(分别为97% 和94%)。利用索氏抽取法发现,黄金间碧竹具有丰富的6,10,14一三甲基-十五烷-2-酮,其保存时间为30.10 min,匹配质量为98%。它具有抗菌性,而龙头竹的特性显示不具有安全的使用价值。目前,热带竹不能作为生物医学材料或蔬菜来利用,然而,可以加强研究,充分开发其食用价值。

关键词:竹提取物;GC-MS;配比质量;保持时间;超声波技术;索氏抽取法

Design of experi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ethodology of engineering experimentation for investigation of processing torque, energy and time required in bamboo processing

工程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竹子加工过程中所需的转力、能量和时间

C.N.Sakhale, J.P.Modak, P.M.Bapat and M.P.Singh

(印度CRPE大学 机械工程系)

摘 要:用加工刀具提高竹子的机械性能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影响竹子加工机械性能的因素很多, 主要包括机械和竹子的几何量、角速度变化、加工转力等。本文详细设计了实验方法,以收集信息,为竹子加工生成数学模式。然后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可可靠性分析和模式优化。最后,还建立了习性数据的ANN 模拟实验。并计算出数学模型公式。本文还报道了多功能竹子加工机器的设计和发展。还报道了利用特别设计的电子工具来设计测量设备,以测量电流、加工转力、能量和所需时间等。

关键词:竹子加工转力;敏感性分析;优化;

Innovation in using bamboo as a structural load bearing element: Experiment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竹子作为结构荷载构件:实验性能评估

Smita Chugh, Anurag Kangdya, Sanjeev Singh,C.Korde and P.Sudhakar

(印度科技研究所 乡村发展中心;印度尼马大学 土木工程系)

摘 要:竹子自古就是建筑材料,但其使用因屋顶的荷载分布受到限制。竹建筑技术的标准化受制于不同地理和环境条件下竹子性能各有不同。另外,由于缺乏成本效益来确定竹结构的安全性,竹子不能大量用在建筑结构中。为解决这些缺点和对竹子作为建筑荷载构件的研究中不足,本试验研究评估了结构竹横梁的荷载能力,该实验是通过特别设计的测验设备来进行的。通过对横梁结构的荷载分析,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从而证明竹子有极高可能用于建筑结构的荷载构件。将竹子大量用在建筑上不仅能提供更多的经济适用房,还可以解决环境问题。

关键词:竹子;绿色建筑;经济适用房;环境因素

Standardization of growing media and seed size for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of Melocanna baccifera ( Roxb.) Kurz in Terai zone of West Bengal

印度西孟加拉邦德赖地区梨竹生长基质标准化、萌发种子尺寸和实生苗生长

Gopal Shukla, Amarendra Nath Dey and Sumi Chakravarty

(印度北方邦大学林学系 )

摘 要:2008年2-4月,在印度西孟加拉邦德赖地区开展了试验,该试验对6个生长基质和3个种子的重量进行了分析,以找出其对梨竹萌发和实生苗生长的影响。与其他基质相比,将50 g的种子种在土壤、沙土和FYM 以同一比例混合的基质中,种子萌发较好,实生苗生长更好。

关键词:生长基质;种子重量;萌发;种苗生长;梨竹

Bamboo: Its prospects ad food and medicine

竹子的食用和药用前景

Kananbala Saranthem and T.N.Singh

( 印度曼尼普尔大学 生命科学系 )

摘 要:巴苦竹、马甲竹、甜龙竹和梨藤竹的新鲜笋可食用。这些鲜笋含有各种营养成分, 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抗坏血酸、黄酮、单宁和总苯酚。并含有8种氨基酸。这些鲜笋含有很高的植物醇类,可为药业提供类醇剂原料,并进行低成本的商业利用。

关键词:竹笋;营养价值;药性

Karyomorphology of Bambusa balcooa Roxb.-A new report from Tripura, India

印度特里普拉邦巴苦竹的核型研究

Saswati Chakraborti and Rabindra Kumar Sinha

(印度特里普拉大学 生物系)

摘 要:本文对巴苦竹的核型进行了调查。该竹种的染色体数为2 n=72, 核型公式为 2 Asm+ 42 Bnm+ 28 Bnm。核型不大对称,染色体有21对中间着丝粒和15 对亚中间着丝粒。 本研究记录的染色体数和核型稳定性证实印度东北部野生巴苦竹有一个新细胞型。

关键词:巴苦竹;核型;染色体数;特里普拉

Comparison of yield and quality of bamboo charcoal produced by external heating employing metal drum retort

用金属蒸馏器外部加热生产的竹碳产量和质量进行比较

T.K.Dhamodaran

(印度喀拉拉林业研究所)

摘 要:通过能回收木醋液达到燃烧目的的金属蒸馏器,对利用外部加热生产的巴苦竹进行评估。获得了低挥发率(11.8%) 但高固碳率为81.6%的竹碳。 将金属蒸馏器进行改良,利用冷嶷的方法回收蒸馏水,得到高质量的竹碳(挥发率为9.0%, 固碳率为84。2%)。绝干碳产量在31%~33%之间。 产生的Ph值为9.7,为碱性,而平均碘值为256。 竹碳的灰含量为6.7%。

关键词:竹碳;碳蒸馏;碳产量;碳性能

Aboveground biomass production and nutrient allocation of Melacanna baccifera (Roxb) Nees in Natural forests

天然梨竹林地上生物量及养分分配

Pynskhem, K.Upadhyaya and U.K.Sahoo

(印度米佐拉姆大学 地球科学与自然资源管理学院 )

摘 要:2005~2006年间, 对印度米佐拉姆天然梨竹林的地上生物量及养分分配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成分对该竹种的立木生物量有很重要,可排序如下:竹秆>竹节>花序> 叶>。在NPK养分中, N 的含量最高,然后是K, 最后是P。每公顷总地上生物量随秆龄的增长而增加。在研究期间,发现与其他部位相比,叶的养分积累较少。这表明由于从生竹到开花,消耗了过多的养分,导致主要竹笋的死亡。

关键词:地上生物量;养分分配;梨竹

猜你喜欢
竹类竹种竹子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和竹子在一起
河南淅川竹博园竹种引种试验初报
牡竹属3个竹种地上部分生物量及特性研究
竹子长得有多快呢?
竹类植物分类研究进展
中国竹类研究成果分析
缅甸竹种的物理机械性能
福建省永安市大湖竹种园竹子种质资源收集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