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县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de 调查与思考

2012-04-13 02:12□海
四川农业科技 2012年8期
关键词:产业化全县基地

□海 健

隆昌县地处四川盆地川东边缘丘陵腹部,全县幅员面积794km2,属典型的浅丘农业生产县。近年来,我县立足区位优势,紧紧抓住隆昌县作为“内江川渝经济合作试验示范区”的良好机遇,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渠道,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格局。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2011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4 亿元,增加值19 亿元,增长3.9%;粮食总产量26 万t,出栏生猪72.5 万头、小家禽1381.6 万只,水产品2.6 万t;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值45.7亿元, 增长17.8%;转移农村劳动力24.1 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3.1 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657元,增加1145元,增长20.8%。

1.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以新增“5 万t 粮食产量”为目标,全面推进粮油高产高效创建活动、标准良田建设及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全县粮食面积73.01 万亩,其中高产创建10 万亩,粮食产量26 万t,增产2000t。与南京农大、内江市农科院合作,在龙市镇普照村、胡家镇联合村开展水稻高产试验示范,2011年8月份,经省、市、县专家组验收,高产攻关中稻田块最高亩产达831.8kg, 连续4年突破800kg,再创川东南地区水稻单产最高纪录。

2.产业基地建设扎实推进

(1)在胡家镇以“新农村示范片、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新农村建设综合体”——“四位一体”建设为重点,投资5397.9 万元,塑造新农村风貌 完成水泥公路、便民路、排水沟渠修建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形成现代畜禽养殖基地、水产标准化基地、特色经果林基地、大棚蔬菜示范基地和生态观光基地。建成2 处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和1个解放村鸭养殖基地,建成盘石村、黄金村设施蔬菜示范基地1000 亩和蒲芦村果蔬基地300 亩。

(2)以“生猪、水禽、水产、蚕桑”为重点,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基地 基本形成了普润万亩水产基地、龙市镇崇佛泥鳅养殖基地、响石镇群乐鱼蟹虾养殖基地,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6 万t。以四海公司等生猪加工企业为龙头,在周兴、金鹅等镇建立了畜牧科技示范园区,全县建有生猪扩繁场5 家,有规模养猪场(户)1997 户,出栏生猪72.5 万头。以南京福润肉鸭加工企业为龙头,全县建有种鸭场312个,存栏种鸭60余万只,肉鸭出栏总量达到997 万只,增长8.1%。以大千丝绸加工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蚕桑产业,重点建设双凤、胡家“万亩蚕桑”基地,全年发蚕种25350 张,销售蚕茧75 万kg,销售收入2800 万元。我县的林业产业基地也得到迅速发展,初步建成巨桉速生林2300亩,核桃干果基地1500 亩。

3.禽苗及禽类加工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大力扶持壮大禽苗市场,对禽苗市场实施全面改造和扩建,市场面积由28 亩扩大到60 亩,年交易量达3.7亿羽。禽苗销往全国28个省市区的500多个县,实现了集孵、育、养、运一条龙经营,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健全、辐射面最广的禽苗交易集散中心。培育壮大产业链条,做大做强隆昌福润禽类食品加工公司,满足其年加工3000 万只肉鸭的生产能力,形成对隆昌及周边泸县、富顺县等县区肉鸭的强大吞吐能力,有效解决肉鸭销售难问题。辐射带动了全县禽苗业和禽类养殖业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1.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我县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无法满足加工企业的需求,未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同时,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

2.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不强 全县共有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9 户,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 户,省级龙头企业2 户。这些龙头企业均存在规模小、加工手段单一、市场占有率低、缺乏订单等问题,辐射带动作用不强。

3.实施农产品“商标品牌”战略工作滞后 隆昌禽苗、隆昌夏布、金鹅生猪、周兴大米、山古坊等农产品独具特色,部分农产品成功申报成为了省内外驰名商标。但蔬菜、水产、经济林果等农产品至今没有商标品牌,也没有创建农产品品牌的意识和打算,品牌创建工作滞后。

4.资金投入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近年来,我县农业切块资金每年投入2000 万元以上,用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结合实施国家小农水工程、土地整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等农业项目,县级财政配套投入了大量资金,使项目实施乡镇的水利、农电网、道路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但相对全县而言,资金投入偏少,大部分农业产业基地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与现代农业的发展极不适应,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5.农村劳动力缺乏,农业科技推广难度大 全县农业人口60.3 万人,农村劳动力39.42 万人。其中,转移农村劳动力24.1 万人,在家务农劳动力仅有15 万余人,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务农者多数为年满60 岁以上的长者和妇女,文化程度较低,接受能力差,故农业科技培训效果不理想,农业科技推广难度大。

三、发展对策

1.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扶持政策一是制定和落实土地流转、土地征用补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二是制定和落实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农机具购置等方面的优惠扶持政策;三是制定引进企业、业主、科技人才等人力资源和税收优惠政策以及招商引资激励政策;四是制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2.整合项目,加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投入 整合农业、水利、国土、科技、交通等相关部门的项目建设资金,按照资金渠道、性质、用途不变的原则,将各部门的涉农资金和项目,优先安排,集中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加大政府财政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尽快形成农业产业化发展稳定的资金来源。调整和优化财政资金支出结构,重点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

政府建立政策性担保公司,为龙头企业、业主融资进行担保。积极争取将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纳入农业保险范围,对参保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保费给予补贴。

3.积极申报优质农产品认证,实施品牌战略 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产品认证为基础,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认证、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大力培育具有市场前景的名牌农产品,并实施品牌战略,全面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积极发展分等分级、包装等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作包装,统一标识、统一规格。鼓励企业和主业合作社积极参与省内外大型展示、展销、博览活动,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4.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 制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科技行动计划,利用阳光工程培训、扶贫培训等,因人、因产业以现场会、院坝会、集中学习等形式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加快实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新装备的引进、示范、推广应用。鼓励和引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积极接受和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和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和科技含量,不断应用现代科技技术、现代物质装备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的现代化水平。

5.加强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真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严格按照《四川省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的要求,制定和完善农产品品种、生产栽培技术、投入品、产地环境、产品质量、检测方法等地方农业标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制定和完善基地投入品管理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对基地进行投入品检查、农产品质量检测,建立生产档案,确保农产品全程可追溯。

猜你喜欢
产业化全县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我的基地我的连
系统产业化之路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