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又一批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

2012-04-13 02:12四川省种子站
四川农业科技 2012年8期
关键词:农科院播种期亩产

□四川省种子站

编者语: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召开了第七届四次会议,对各育(引)种单位申报审定的9 项农作物新品种进行了认真审核,审定通过新品种31个。从本期起,本刊将连续刊登这批通过审定的新品种,供各地因地制宜选用。欲购种的读者,请直接与育种单位或当地种子公司联系。

小麦新品种

一、绵麦228

1.选育单位 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品种来源 1275- 1/内2938//99-1522。

3.特征特性 春性,全生育期186天左右。幼苗半直立,分蘖力较强。苗叶绿色,叶宽中等,叶耳无色。植株整齐,平均株高81cm左右。穗方长型,长芒,白壳,红粒,粉质,籽粒卵形、饱满。小穗密度中等,平均有效穗25.1 万/亩,穗粒数38.7粒/穗,千粒重45.4g。2011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哈尔滨)品质测定:平均容重730g/L,粗蛋白(干基)含量13.9%,湿面筋含量30.3%,Zeleny 沉降值27.2ml,稳定时间2.7分钟。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中抗条锈病,高抗白粉病,中感赤霉病。

4.产量表现 2009~2010年度参加四川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403.9kg,比对照绵麦37 增产8.1%,8点中7点增产;2010 ~2011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90.9kg,比对照绵麦37 增产10.1%,7个点全部增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97.4kg,比对照绵麦37 增产9.1%。2010~2011年度在双流、射洪、绵阳、邻水、资阳、内江、巴州7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38.2kg,比对照绵麦37增产3.2%,7点中6点增产。

5.栽培要点 ①播种期:四川盆地以10月25日至11月8日播种为宜。②基本苗:每亩14~16 万。③施肥:亩施纯氮10~12kg,配合施磷、钾肥。④田间管理:注意排湿、除草,加强对蚜虫和赤霉病的防治。条锈病重发区要注意及早防控条锈病。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平坝、丘陵地区。

二、国豪麦15

1.选育单位 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 绵阳96- 5/贵19-4 //NE。

3.特征特性 春性,全生育期185天左右。幼苗直立,分蘖力较强。苗叶绿色,叶宽中等,叶耳绿色。植株较整齐,平均株高90cm左右,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籽粒卵圆形、饱满、腹沟浅。小穗密度中等,平均有效穗21.0 万/亩,穗粒数41.0粒/穗,千粒重50.5g。2011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哈尔滨)品质测定:平均容重780g/L,粗蛋白(干基)含量13.37%,湿面筋含量25.3%,Zeleny 沉降值28.2ml,面团稳定时间4.7分钟。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中抗条锈病,高抗白粉病,高感赤霉病。

4.产量表现 2009~2010年度参加四川省区试,平均亩产406.3kg,比对照绵麦37 增产7.8%,8点中5点增产;2010~2011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84.3kg,比对照绵麦37 增产10.8%,7点中6点增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95.3kg,比对照绵麦37 增产9.3%。2010~2011年度在双流、射洪、绵阳、邻水、资阳、内江、巴州7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49.4kg,比对照绵麦37 增产6.6%,7点全部增产。

5.栽培要点 ①播种期:四川盆地以10月26日至11月8日为宜。②基本苗:每亩12~16 万。③施肥:亩施纯氮12~15kg,配合磷、钾肥施用。④田间管理:注意排湿,化学除草,加强对蚜虫和赤霉病的防治。条锈病重发区要注意及早防控条锈病。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平坝、丘陵地区。

三、昌麦29

1.选育单位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农科所。

2.品种来源 3531/1169。

3.特征特性 春性中熟,全生育期182天左右,与对照川麦107 相当。幼苗半匍匐,叶色绿色,茎秆及叶片有少量腊质。株型中等,平均株高75.0cm左右,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籽粒卵形、白色、无茸毛、腹沟浅,平均千粒重50g 左右。2011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哈尔滨)品质测定:平均容重756g/L,粗蛋白(干基)含量11.52%,湿面筋含量21.8%,Zeleny 沉降值15.5ml,稳定时间1.3分钟,达到优质弱筋小麦品质标准。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中感赤霉病。

4.产量表现 2006~2007年度参加凉山州小麦区试,平均亩产423.4kg,比对照川麦107 增产7.6%,增产点率60%;2007~2008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76.3kg,比对照川麦107 增产20.1%,6个点全部增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99.9kg,比对照川麦107 增产13.2%。2008~2009年参加凉山州小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02.8kg,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4.2%,6个点全部增产。

5.栽培要点 ①播种期:10月24日至11月1日为宜。②用种量:小窝点播每亩用种12~13kg,条播14~15kg,开厢匀播20kg,每亩基本苗16~19 万苗。③施肥:重施底肥,施肥量占总用肥量60%~70%,早施分蘖肥,看苗长势补施拔节肥。④田间管理:视土壤干湿情况,灌水2~4次,加强中耕除草,特别注意对蚜虫和白粉病的防治。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凉山州。

四、康麦9号

1.选育单位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2.品种来源 (78 长穗大粒/1124)F1//(肥麦/阿富汗小麦)F2。

3.特征特性 春性中熟,全生育期春播130~150天,冬播215~225天。幼苗直立,分蘖力中等。苗叶绿色,叶片较宽,叶耳无色。植株较整齐,株高72.8~107.5cm,穗长方形,无芒,白壳,白粒,半角质,籽粒卵圆形、饱满。小穗密度中等,平均有效穗25.72 万/亩,穗粒数43.4粒/穗,千粒重43.3g。2010年经国家粮食局成都粮油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品质测定:平均容重795g/L,粗蛋白(干基)含量13.9%,赖氨酸含量0.41%,湿面筋含量28.0%,沉降值34.0ml。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中抗条锈病,高抗白粉病,中抗赤霉病。

4.产量表现 2009~2010年参加甘孜州小麦区试,2009年平均亩产249.0kg,比对照康麦7号增产19.9%;2010年平均亩产235.1kg,比对照康麦7号增产31.0%。两年平均亩产242.0kg,比对照康麦7号增产17.6%。2010年参加甘孜州3个生态区(新龙县、道孚八美农试场、炉霍县)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15.9kg,比对照康麦7号增产22.5%,3个试点中2点增产。

5.栽培要点 ①播种期:海拔2000~3000m 热量条件较好的区域,3月中、下旬播种为宜;海拔3100~3500m 凉温区域在4月上、中旬播种;冬播春性小麦区10月中旬至下旬播种。②基本苗:每亩15~18 万。冬播基本苗10~12 万。③施肥:亩施纯氮8~10kg,配合施磷、钾肥。④田间管理:5 叶期喷施除草剂。

6.适宜种植地区 甘孜州海拔2000~3500m 区域春播,也可在冬播春性小麦区冬播。

油菜新品种

一、宜油21

1.选育单位 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2.品种来源 宜8A/宜恢1号(三系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229.3cm,单株有效角果574.7个,每果15.6粒,千粒重3.73g。芥酸含量0.08%,商品菜籽硫苷平均含量21.73μmol/g 饼,含油率40.39%。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与对照相比,表现抗菌核病。主序不实果率8.5%。花期倒伏面积1.25%。全生育日数221天,比川油21 晚熟1天,比德油6号晚熟2天。

4.产量表现 2009~2010年参加四川省区试,16点次试验,点点增产,平均亩产189.92kg,比对照川油21 增产22.82%,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12.52%。在2010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5点试验点点增产,平均亩产187.87kg,比德油6号增产18.88%。

5.栽培要点 ①播种期:育苗移栽以9月中下旬播种为宜。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二、德兴油558

1.选育单位成都市双流发兴农作物研究所、四川田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 ZS103AB/FX04(两系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218.6cm,单株有效角果544.5个,每果17.4粒,千粒重3.42g。种子芥酸含量0.4%,商品菜籽硫苷含量28.95μmol/g 饼、含油率41.27%。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抗(耐)菌核病能力与对照相当。主序不实果率8.7%。全生育日数227天,比德油6号晚熟1天。

4.产量表现 2010~2011年参加四川省区试17点次试验,增产点14个,平均亩产189.44kg,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8.36%。在2011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6点试验点点增产,平均亩产176.88kg,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6.88%。

5.栽培要点 ①播种期:育苗移栽宜在9月中旬播种,直播10月上旬。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000~8000株,直播10000~12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三、新德杂油9号

1.选育单位 绵阳市地神农作物研究所、绵阳市特研种业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 6017A/2006C(三系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211.3cm,单株有效角果557.9个,每果15.5粒,千粒重3.7g。种子芥酸含量0.15%,商品菜籽硫苷含量23.82μmol/g、含油率43.17%。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抗(耐)菌核病能力与对照相当。主序不实果率6.35%。花期未发生倒伏。全生育日数227天,比德油6号晚熟1天。

4.产量表现 2010~2011年参加四川省区试17点次试验,增产点15个,平均亩产186.33kg,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7.17%。在2011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6点试验5点增产,平均亩产173.11kg,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6.49%。

5.栽培要点 ①播种期:育苗移栽宜在9月上、中旬播种,直播10月上旬播种。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7000~8000株,直播亩植10000~12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四、川油44

1.选育单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2.品种来源 JA2/JR45(三系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216.6cm,单株有效角果608.4个,每果12.8粒,千粒重4.13g。种子芥酸含量0.25%,商品菜籽硫苷含量26.84μmol/g、含油率42.5%。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抗(耐)菌核病能力与对照相当。主序不实果率6.5%。全生育日数227天,比德油6号晚熟1天。

4.产量表现 2010~2011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共17点次试验,增产点16个,平均亩产182.82kg,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6.96%。在2011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6点试验5点增产,平均亩产170.88kg,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5.11%。

5.栽培要点 ①播种期:育苗移栽宜在9月15~20日播种。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000~8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丘陵区。

五、科乐油1号

1.选育单位 四川长江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科乐油菜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 0268A/0575R(两系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225.3cm,单株有效角果544.3个,每角粒数16.7粒,千粒重3.37g。种子芥酸平均含量0.1%,商品菜籽硫苷平均含量19.83μmol/g,含油率40.9%。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抗(耐)菌核病能力与对照相当。主序不实果率12.65%。花期未发生倒伏。全生育日数222天,比德油6号晚熟1天。

4.产量表现 2009~2010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共17点次试验,增产点13个,平均亩产179.62kg,比对照川油21增产7.28%,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6.19%。在2011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6点试验点点增产,平均亩产176.07kg,比德油6号增产8.30%。

5.栽培要点 ①播种期:育苗移栽宜在9月10日~15日播种,直播9月下旬至10月旬播种。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4500~8000株,直播12000~15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六、川油43

1.选育单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2.品种来源 JA2/JR41(三系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221.7cm,单株有效角果501.25个,每果18.9粒,千粒重3.4g。种子芥酸含量低于0.05%,商品菜籽硫苷含量21.38μmol/g、含油率41.81%。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抗(耐)菌核病能力与对照相当。主序不实果率8.75%。全生育日数220天,比德油6号早熟1天。

4.产量表现 2009~2010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共17点次试验,点点增产,平均亩产184.99kg,比对照川油21 增产18.43%,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6.17%。在2010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6点试验点点增产,平均亩产180.77kg,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9.43%。

5.栽培要点 ①播种期:育苗移栽宜在9月15~20日播种。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000~8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七、嘉油占

1.选育单位 四川油研种业有限公司、贵州省油菜研究所。

2.品种来源 8187A/8274R(两系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207.1cm,单株有效角果519.2个,每果14.0粒,千粒重4.16g。种子芥酸含量0.45%,商品菜籽硫苷含量31.62μmol/g、含油率40.75%。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抗(耐)菌核病能力与对照相当。主序不实果率10.4%。花期未发生倒伏。全生育日数227天,比德油6号晚熟1天。

4.产量表现 2010~2011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共17点次试验,增产点13个,平均亩产181.43kg,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4.85%。在2011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6点试验4点增产,平均亩产171.00kg,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3.32%。

5.栽培要点 ①播种期:育苗移栽宜在9月上中旬播种,直播9月下旬。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000~9000株,直播亩植10000~12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八、蓉油18

1.选育单位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

2.品种来源 蓉A0068/蓉C2970(三系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218.9cm,单株有效角果612.3个,每果14.3粒,千粒重3.56g。种子芥酸含量0.08%,商品菜籽硫苷含量20.38μmol/g,含油率44.14%。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抗(耐)菌核病能力与对照相当。主序不实果率6.6%。花期未发生倒伏。全生育日数221天,比对照德油6号晚熟1天。

4.产量表现 2009~2010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共16点次试验,增产点11个,平均亩产174.74kg,比对照川油21 增产10.85%,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4.79%。在2011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6点试验5点增产,平均亩产170.35kg,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4.79%。

5.栽培要点 ①播种期:育苗移栽宜在9月15日前后播种,直播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为宜。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500株左右。直播密度10000~12000株/亩。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九、南油杂800

1.选育单位 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品种来源 南A6/21R(三系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206.4cm,单株有效角果515.5个,每果16.5粒,千粒重3.48g。种子芥酸含量低于0.05%,商品菜籽硫苷含量15.14μmol/g,含油率43.94%。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抗(耐)菌核病能力与对照相当。主序不实果率6.9%。花期倒伏面积3.3%。全生育日数226天,同对照德油6号。

4.产量表现 2010~2011年参加四川省区试17点次试验,增产点14个,平均亩产185.16kg,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4.68%。在2011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6点试验5点增产,平均亩产177.02kg,比德油6号增产8.89%。

5.栽培要点 ①播种期:育苗移栽宜在9月上、中旬播种,直播宜在10月上旬。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000~8000株,直播10000~12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十、绵新油88

1.选育单位 四川省绵阳新宇种业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 037A/18C(两系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216.0cm,单株有效角果563.2个,每果15粒,千粒重3.49g。种子芥酸含量0.2%,商品菜籽硫苷含量21.96μmol/g,含油率44.89%。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抗(耐)菌核病能力与对照相当。主序不实果率6.5%。花期未发生倒伏。全生育日数228天,比对照德油6号晚熟2天。

4.产量表现 在2010~2011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共18点次试验中,增产点16个,平均亩产181.81kg,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4.57%。在2011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6点试验一致增产,平均亩产171.24kg,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3.47%。

5.栽培要点 ①播种期:育苗移栽9月1~20日播种为宜。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7000~8000株,直播10000~12000株/亩。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十一、绿星油99

1.选育单位 四川省绿丹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陕西三北华龙种业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 9008A/9452R(两系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212.5cm,单株有效角果603.3个,每角13.2粒,千粒重3.83g。芥酸含量低于0.45%,商品菜籽硫苷平均含量26.53μmol/g, 含油率44.16%。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抗(耐)菌核病能力与对照相当。主序不实果率7.8%,花期未发生倒伏。全生育日数221天,同川油21,比德油6号长1天。

4.产量表现 2009~2010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共17点次试验,增产点14个,平均亩产175.67kg,比对照川油21增产7.54%,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4.26%。在2011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6点试验5点增产,平均亩产173.32kg,比德油6号增产4.72%。

5.栽培要点 ①播种期:与当地品种同期。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4000~7000株,直播8000~12000株/亩。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十二、福油505

1.选育单位 四川先油种业有限公司、四川正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 9751AB/9391R(两系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210.9cm,单株有效角果568.4个,每果13.8粒,千粒重4.0g。种子芥酸含量0.4%,商品菜籽硫苷含量23.68μmol/g、含油率41.26%。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抗(耐)菌核病能力与对照相当。主序不实果率6.4%。花期倒伏面积0.2%。全生育日数227天,比德油6号晚熟1天。

4.产量表现 2010~2011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共17点次试验,增产点14个,平均亩产181.64kg,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3.9%。在2011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6点试验5点增产,平均亩产175.53 kg,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6.06%。

5.栽培要点 ①播种期:育苗移栽宜在9月10~15日播种,直播10月上旬播种。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000~8000株,直播12000~20000株/亩。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十三、绵油322

1.选育单位 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 品种来源 绵9AB- 3/绵恢05- 372(高芥两系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213.1cm,单株有效角果659.1个,每果13.6粒,千粒重3.43g。种子芥酸含量50.8%,商品菜籽硫苷含量33.93μmol/g、含油率43.25%。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抗(耐)菌核病能力与对照相当。主序不实果率8.35%。花期倒伏面积3.1%。全生育日数220天,比德油6号早熟1天。

4.产量表现 2009~2010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共17点次试验,增产点13个,平均亩产176.62kg,比对照川油21增产8.65%,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3.72%。在2011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6点试验5点增产,平均亩产179.70kg,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8.58%。

5.栽培要点 ①播种期:育苗移栽宜在9月13~23日播种,直播10月5~10日播种为宜。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7000~9000株,直播亩植9500~12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十四、创杂油5号

1.选育单位 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什邡市皂角农科园。

2.品种来源 78ab/Rl828(两系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200.6cm,单株有效角果486.4个,每果16.3粒,千粒重3.87g。种子芥酸含量0.25%,商品菜籽硫苷含量20.87μmol/g,含油率40.83%。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抗(耐)菌核病能力与对照相当。主序不实果率7.2%。花期倒伏面积3.6%。全生育日数226天,同对照。

4.产量表现 在2010~2011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共18点次试验,增产点13个,平均亩产186.43kg,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3.25%。在2011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6点试验点点增产,平均亩产177.8kg,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9.37%。

5.栽培要点 ①播种期:育苗移栽9月15~25日播种为宜,直播9月下旬。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500~8000株,直播12000~15000株/亩。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猜你喜欢
农科院播种期亩产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不简单!一口普通的淡水虾塘,他们竟能做到亩产2000多斤,获利3万多/亩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山西夏粮喜获丰收 亩产首次突破300公斤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贵州省农科院辣椒研究所
不同播种期对黄心乌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豫南地区适当推迟播种期有利于提升稻米品质
冬小麦“亩产状元”诞生啦
冬小麦“亩产状元“诞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