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经营民有林是致富的关键

2012-04-13 11:24李兴安李学文李康会
关键词:用材林次生林伊春

李兴安 李学文 李康会

(伊春林科院,黑龙江 伊春 153000)

伊春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已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8万公顷国有林地、商品林成功地流转为民有林。这一重大的改革无疑是关系到国有林区广大林业职工群众根本利益的头等大事,给伊春林区富民、兴林、强市带来了希望。

这一重大改革首先考虑的目标是让林业职工得到利益,让职工富起来,这也是衡量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有了林地,有了一定面积的森林,只是致富的基础,真正致富的关键在于能否科学经营民有林。科学经营首先要因地制宜选好经营项目,也就是确定在林地上栽什么、种什么。森林是大自然的产物,树木上生长快慢,产量的高低与气候、地形、土壤关系十分密切,因此要讲天时,懂地利,懂树木习性,才能选准、选好项目。其次,要科学设计巧安排,既充分发挥地利又能使树木尽其所能地速生丰产;搞好乔、灌、草合理配置,用材林与经济林相结合,既有长期打算又有近期收益,充分利用林地空间,增加林地收获,才能实现林地可持续经营,林户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富民、兴林、强市大目标。

本文将民有林经营户最常见、常用的伊春林区的植被、气候、土壤等特点作以介绍,为选项目提供方便,同时介绍用材林、经济林的规划设计原理,供经营者参考。

1 因林、因地制宜选好经营项目

1.1 植被特点与适宜项目

土地上生长的植物统称“植被”,细分为森林、灌丛、草甸、沼泽等。承包经营户最常遇到的是这三类。植被是气候、土壤、水分等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产物,因此,看植被种类和特征就能大致了解林地的特点与肥力,可用来指导经营者怎样利用该林地安排经营项目。

(1)森林植被。

参与林权制度改革的对象是商品林,目前几乎全是各类次生林和无林地。伊春中、南部常见的天然次生林有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混交林两大类,其中针、阔叶混交林有红松、云冷杉阔叶混交林,白桦落叶松林;阔叶混交林有柞木黑桦混交林、杨桦林、阔叶杂木林以及硬阔叶混交林等。

①红松、云冷杉阔叶混交林。这是伊春林区面积最大、出现频率最高的次生林,是由阔叶红松原始林被多次强度择伐后形成的,近山区和交通方便地方的林分,受人为干扰严重。这类森林立地条件好,多为山坡地,坡度不大,土壤肥沃,为典型暗棕壤,林地生产潜力大,可用来培育商品用材林,如现存树木多,郁闭度在0.4以上,采取补植云杉、红松、或水曲柳、大青杨等苗木,增加林分的经营密度。林下可种植人参(充山参)。如郁闭度在0.4以下,可作为人工造林地,营造红松果材兼用林、云杉人工林、黄菠萝云杉混交经济林,也可划出一定面积用作栽培五味子或山葡萄经济林。

②白桦落叶松混交林。这类次生林地势较平坦,阳性树种占优势,而且土壤水分较大,酸性较适中,适宜继续培育商品用材林。如果立木株树少,郁闭度在0.3左右的疏林,可补植白桦和落叶松。郁闭度在0.5以上的林分,林下补植红皮云杉,逐渐改变林相,20年后间伐上层落叶松、白桦加以中间利用。

③柞木黑桦混交林。这类混交林多分布于阳坡,阳光充足,土壤较干旱,陡坡地多划分为生态保护区。坡度较平缓、郁闭度小于0.4的柞桦次生林可培育为榛子经济林,培育平(火)榛;土壤较厚的林分,如郁闭度在0.4左右,可作为山葡萄、五味子栽培地,保留柞桦作为山葡萄或五味子的天然攀援树。

④杨桦次生林。杨桦次生林是面积较大、出现机会较多的次生林,它多是森林釆伐或火灾后形成的,以山杨、白桦为主。分布于阳坡、半阳坡,林下土层较厚、肥沃、湿润。这类林地适应广泛,生产力较高,是商品用材林的首选,用来营造红松果材兼用林,大青杨、小黑杨丰产林,落叶松丰产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现存杨桦木株数很少,郁闭度在0.3以下的疏林地,如阳坡、半阳坡也可栽五味子、山葡萄、刺龙芽经济林、红松松籽林与平榛混交林。

⑤阔叶杂木林。这种类型的次生林是森林反复多次强度择伐后形成的,以南部地区多见,树种以多种阔叶树为主,有榆、椴、水曲柳、大青杨、枫桦、色木等,有的地块也有少量云杉、冷杉、红松。林下有毛榛子、刺龙芽、刺五加、五味子、山葡萄等。灌木密度大、种类多、土壤肥沃、湿润、生产力高。而且这类次生林多处于山坡的中部,小气候较好,霜害轻。可用来发展商品用材林,如红松果材兼用林、大青杨速生丰产林。南部林业局可营造水曲柳、黄菠萝、核桃楸三大硬阔杂木林,或核桃楸果材兼用林。郁闭度低于0.3的林地可发展经济林,用来培育五味子、山葡萄、刺龙芽、刺五加等。

⑥硬阔叶混交林。这类次生林多出现在双丰、桃山、铁力等南部林业局,是原有的三大硬阔叶林采伐后形成的天然次生林。立地条件优越,小气候比较温暖,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是很难得的上等林地,应用于培育珍贵树种,如水曲柳与黄菠萝工业原料林、核桃楸果材兼用林、大青杨工业原料林,经济林树种可发展五味子林、山葡萄林、红松果材兼用林或红松坚果林。

(2)灌丛植被。

榛子(平榛、火榛)植被是最常遇到的灌丛植被类型,多在阳坡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疏松、肥沃,但土层往往较薄,可做为榛子林,加以更新复壮后继续经营,第一年平茬,第二年即结果,收效快、效益好。如榛子已衰败无更新复壮希望,可用作五味子园、山葡萄园或栽培药用植物,如北豆根、穿地龙等。

(3)草甸植被。

此类植被多位于山脚下、河岸附近,俗称五花草塘,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是生产力很高的林地。可以做蓝莓、蓝靛果栽培或用于草本药用植物栽培,如穿山龙、北豆根、平贝、龙胆草等。

1.2 气候特点与适宜项目

由于伊春地区地域广阔,南北气候相差很大,森林类型与优势树种也有明显的不同。林业上将北纬48°即上甘岭局址和友好青杨林场以北的地域划分为北方红松林区,这一区域内由南向北,阔叶红松林逐渐减少,而白桦落叶松林、云冷杉林逐渐占据优势。说明气候与植被更为接近西伯利亚地区,用来衡量气候特征的无霜期只有100~105d,大于、等于10℃的活动积温只有1 900~2 100℃,属于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但嘉荫县的沿江平原地区却属于特殊情况,这里属于第四积温带,与上面意义相同的积温达2 100~2 300℃,无霜期长达125d。不过1月极限温度很低,曾达到-45~-47℃。

上甘岭局址以南直到双丰林业局则属于中部阔叶红松林区,以椴树、枫桦以及水曲柳、黄菠萝、核桃楸为伴生树种的阔叶红松混交林占优势地位。尤其是双丰、桃山、铁力等林业局气候温和,热量较充足,属于黑龙江第三积温带,大于、等于10℃的活动积温为2 300~2 500℃,无霜期114d。森林中黄菠萝、核桃楸、水曲柳三大硬阔叶树种比例增多,五味子、山葡萄、软枣猕猴桃等林间藤本植物数量多,生长好,结果多是其明显特征。

其次,同在一个林业局内,南北部小气候相差明显,沟里的深山区与沟外的浅山区、山上与山下、高山与平川小气候常常存在明显的不同,这是林区职工较为熟悉的常识。在选项时应充分注意。不仅看能否越冬,还要看能否长好,能否丰产。

1.3 土壤特征与适宜项目

土壤是林木、经济林、药用植物栽培的基础,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地形有不同类型的土壤。伊春林区的土壤有8大类25个亚类,但以暗棕壤为最多,占全林区土地面积的78%,凡是山坡地几乎都是暗棕壤。它的特点是表面有明显的腐殖质层和暗棕色的富含有机质的表土层(黑土层),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生产力高,是营造用材林和经济林的优良土壤。它分为五个亚类,山脊、河滩多为原始暗棕壤,这种土壤只有表面暗棕色土层而缺乏营养丰富的棕黄色的淀积层,因而土层薄,无后劲。适宜生长灌木而缺少大乔木。山坡地为发育良好的典型暗棕壤,肥力高最适合林木生长。山脚下为草甸暗棕壤,肥力最高,是发展经济林和药用植物的好土壤。低洼地常有底土粘重、过于潮湿的潜育化暗棕壤,漫岗地常有下层不透水、不透气的白浆化暗棕壤,可用于栽培浅根系的树种如蓝莓、蓝靛果与药用植物。林业职工承包经营的林地,除湿地外,多为上述土壤。

2 科学设计巧安排,力求低耗高效

森林经营是一门生物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学科,它不仅仅是造林,而且包括森林抚育与中间利用、森林健康与林地的永续经营。因此不仅关系到当代林业的收益,而且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科学设立,巧安排才能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高的效益。

2.1 用材林设计

(1)造林密度。许多民有林经营户认为,商品用材林造林密度越大越好,每公顷栽的数越多,将来产木材越多,就越值钱。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幼林郁闭成林后,树木之间就相互竞争日光、水分和养分,强者生存,弱者淘汰,这就是自然稀疏。造林密度越大自然稀疏来得越早,死亡的数目越多。其次,树木越密集单株胸径越小;反之,林木较稀,径级大材积也大。二者相比,每公顷的蓄积几乎是相同的,过度密植并不能增产木材,因此要按规程,科学设计造林密度。第三,造林过密,第一次间伐时间必须提早,间伐木径级过小,不受市场欢迎,费苗费工,提高了造林成本,造成不必要浪费。民有林造林应以良种壮苗为基础,合理密度,以精栽细抚保成活、保成林,以较少投入取得好的效果。

(2)间伐抚育。用材林间伐是很重要的经营措施,也是森林抚育的主要手段,目的是留优去劣、留大伐小,提高林分质量,促进林木速生丰产。从幼林郁闭成林到主伐利用要经过多次间伐。因此,首先确定第一次间伐时间。通常速生树种早于慢生树种,造林越密,第一次间伐越早。间伐越早,间伐材径级小,价值低,最佳间伐起始年限应考虑间伐木的市场价值、销售与间伐成本。其次是间伐次数以及每次间伐强度。这些在营林规程中都有科学规定,经营者最好能学习有关专业知识,做到科学经营。

(3)混交林设计。合理混交不仅能提早收益,提高林地总效益,而且能保持土壤肥力,保持生态环境有利于林木健康和可持续经营。例如,落叶松与白桦带状混交,不仅有利于落叶松生长,防止地力衰退,而且伐出的小径白桦可作菌料发展食用菌生产。又如红松果材兼用林初植密度小,行间距离大,可用来培育平(火)榛子林,既能提早收获,年年得益,也能增加林地肥力。大青杨、小黑杨用材林可在行间栽种刺龙芽或种苕条作饲料增加早期收益。

(4)长短结合巧安排。北方珍贵树种多为慢生树,如造纯林,最早也得20年以后才能产生收益,不利于经营者致富,可采取长、短结合的方法。例如核桃楸果材兼用林要十余年后才结果,可采取结果树与绿化树相结合以结果树为主,以培育核桃楸绿化大苗为辅。核桃楸结果树株行距为2.5m×4m,可在行间栽植一行核桃楸绿化苗,每公顷可栽2000~2500株,8~10年可出售大苗,取得可观的中间收益。如销路不畅,还可以继续培育中径级用材林,具有灵活的选择空间。

2.2 经济林设计

红松松果专营林、五味子人工林、山葡萄人工林、刺龙芽林、蓝莓、蓝靛果、榛子林均属于经济林。它们的特点是结果早,见效快。但有的项目初期投入大,经济实力欠佳的经营户往往是望而止步。例如五味子人工林,近来追求类似葡萄园的单臂篱架法,即立柱、拉铁线、插架条引蔓上架,此法能高产,便于管理,但初期投入每亩地需要2 000~3 000余元。比较节省的方法是利用山槐、暴马子等小乔木作自然攀援物,行间栽五味子、山葡萄。山槐不但能肥沃土壤,而且是良好的蜜源树和珍贵工艺用材。暴马子是药用植物,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这种模仿自然,利用自然的设计方法也可以发展经济林栽培,虽然管理上不大方便,但生态良好,可以少用化肥、农药,生产绿色食品和药材。

发展五味子、山葡萄、刺龙芽、蓝莓等经济林栽培不必追求大规模,可利用林间空地、林缘等条件小规模种植,但一定要严格地选好立地,保证有良好的生长环境,这是十分重要的。

科学经营民有林,是一门较为复杂的综合性技术,包括方方面面,短短的一篇文章也难以全面地论述。以上浅见,供经营者选项与经营时参考。望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与丰富经验,推动民有林事业不断发展,真正实现富民兴林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闫立海.伊春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评价分析[J].林业勘查设计,2011,(1):1~5.

[2]方国华.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对森林资源保护影响分析[J].北京农业,2011,(5):148~149.

猜你喜欢
用材林次生林伊春
伊春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新林林业局不同郁闭度下用材林资源分析
伊春地区近60年气温与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不同比例尺航磁测量数据的对比分析——以伊春森林覆盖区为例
汤原县林业局用材林面积特点的思考
黑龙江伊春:守着绿水青山 收获金山银山
浅论北方次生林培育技术要点
罗山县淮河流域速生杨用材林林分蓄积动态研究
如何搞好用材林采伐设计外业调查工作
次生林冠下红松更新对光环境适应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