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初探
——以湖州某高校人文学院为例

2012-04-13 11:24
关键词:党团组织人文学院团支部

成 吉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高等教育也面临着新形势,对高校学生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随着教育体制和高校招生、就业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高校扩招后,在校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学生原来的固定班级的学习、生活方式发生变化,逐步代之的是以上大课、住公寓等流动性极大的学习、生活方式。这就给学校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高等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更应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三进”的目标,即进网络、进社团、进公寓。公寓作为现代高校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学生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搞好公寓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围绕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这一课题,采取听取报告、收集资料、实地走访、亲自参与等多种形式,对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工作起步较早、效果较好的湖州某高校人文学院进行了调查了解,并作分析总结。

1 湖州某高校人文学院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探索实践

湖州某高校人文学院是该校中一个年轻而富有朝气的学院。学院自成立之日起,就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色,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形成了具有学院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特别是在学校规模扩张的过程中,更是对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1 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工作的历程

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文学院对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工作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5年前):起步萌芽阶段。这一阶段,该校在校生的规模还不是很大,公寓只是作为学生休息的场所,只有班主任偶尔会到寝室走访,询问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公寓的思想政治工作还没有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总体上处于自发的状态。

第二阶段(2005年—2008年5月):发展探索、逐步规范阶段。这一阶段,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张,寝室越来越成为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其思想政治工作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学院开始把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工作摆上议事日程,明确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目标,并加大对这一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第三阶段(2008年5月后):全面推进、整体提高阶段。2008年5月,该校人文学院隆重推出了“零距离——人文学院寝室文化节系列活动”。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受学生欢迎的活动。如:寝室文化评比、环保工艺展、“绿色之友”环保系列、寝室英语短剧大赛、寝室手抄报比赛等。特别是校党委副书记、学工部长等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亲自参与,使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学院思想政治进公寓奠定了良好基础。

1.2 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工作的基本情况

据统计,目前,该校人文学院共有班级45个、寝室326个。已经建立了6个公寓党小组、30个公寓团支部。原则上每个党小组设组长一名、副组长两名,每个团支部设团支书、组织委员、宣传文体委员、维权劳卫委员、纪保委员各一名。值得一提的是,到目前为止,该院学生寝室的所有单元都建立了团支部,组建率达到了100%,做到了每个单元都有组织,每个单元都有联系党员。

1.3 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基本方法

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人文学院顺应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特点和要求,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新方法、新路子,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基本工作方法。

1.3.1 把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纳入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部署

高校扩招,不仅为广大学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深造的机会,也改变着高校的教育模式,同时,也使高校思想政治出现了新的变化。人文学院及时把握这一新特点,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作了战略性的调整,切实重视和加强思政进公寓这一工作。一是高度重视,及时研究。学院及时把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纳入全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部署,制定了思想政治进公寓的总体规划。二是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学院提出了“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先在一些新生寝室中进行试点,试点成功后,再在全院推广。三是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学院及时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领导小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担任组长,其成员由学工办教师、各系有关教师和各班班主任等组成。在学生公寓成立了学生社区自治管理委员会,对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从而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有关部门齐心抓,职能部门具体抓的良好格局。

1.3.2 加大党团组织组建力度,扩大其在公寓中的覆盖面

在学院成立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小组、学生社区自我管理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后,努力探索党团组织进公寓的方式、方法。根据学院自身特点,以党建带动团建,把党团组织进公寓分为两步走,即公寓党小组的建立和楼层团支部的建立。一是根据全院现有326个寝室的分布情况,设立6个党小组,即每幢公寓设1个党小组。每个党小组设组长一名,副组长两名。党小组成员由党支部派往各楼层的联系党员组成。一般每个楼层有1~2名学生党员担任联系党员。二是在全院326个寝室中建立30个团支部,即在有该学院学生住宿的公寓都建立团支部。一般每个楼层建立一个团支部,个别楼层因人数较少的并到相邻楼层的团支部。这样,在全院所有的寝室都成立了党团组织,为思想政治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扎实的组织基础。

1.3.3 拓展党团组织活动空间,不断提高其在公寓中的影响力

学生公寓党团组织建立后,学院根据学生公寓的特点,积极引导公寓党团组织围绕寝室学习、生活,拓展党团组织活动空间,提高党团组织的影响力。一是围绕学生发展目标,引导学生积极进取。通过组织各类学习,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给自己的人生进行合理的定位,确定发展目标,如:升学助考,并为之努力奋斗。二是发挥党团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团干部要积极努力,不断前进,要认真做到立足岗位作表率,重要任务带头干,关键时刻冲在前,起好各项工作的带头作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三是发挥政治优势,加强思想工作。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重点,通过深入学生生活,与学生谈心交流等途径,积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增强党团组织的影响力。

1.3.4 明确有关规定,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规范化管理

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是一项探索性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明确的理论指导。为更好地推进这一工作的全面深入,学院对其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调查研究,并不断总结归纳,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思路。学院从2005年开始,先后制定并下发了《人文学院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办法》、《人文学院寝室检查标准》、《人文学院文明寝室评比细则》等文件,对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原则、方式、步骤等问题作了规定和要求。2008年4月,针对新情况,又制定并下发了《党员责任制》、《星级寝室管理制度》,再次强调了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重要性,对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作了原则性的规定。5月,学院又制定了《人文学院党团组织进公寓实施方案(试行)》,对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指导思想、目标措施和组织领导进一步作了明确规定,提供了操作性强、更为规范的指导意见,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逐步走上了正常化、规范化的轨道。

2 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学院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仍然不少。通过调查分析,当前影响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思想认识落后,观念有待更新

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已引起各级党委、工作组的高度重视,但对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深层次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理解不够。一是个别教师认识不到位,对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重大意义还没有深刻的认识,仍较大程度上停留在班级思想政治上。二是个别学生认识不到位,认为寝室属于私人空间,党团组织不该进公寓,对党团组织进公寓心存疑虑,担心组织会过多地干涉其私人活动。

2.2 组织设置滞后,工作有待跟进

一是由于学院寝室在全校公寓中总体分散、相对集中分布,因此在低年级中学生党员的数目较少,大部分联系党员是从高年级过来的,在联系上十分不方便,往往会出现联系党员找不到所联系的同学,同学有思想问题时不能及时找到联系党员,这无疑大大降低了联系党员的作用。二是团支部组织设置不够健全。有些团支部虽然各个委员设置齐全,但分工不明,所有事务都是团支书一人挑;有些团支部虽然机构设置健全,分工明确,但在为同学服务上却不够到位,没有真正起到作用。

2.3 党员数量少,发展有待加强

联系党员制度的建立需要党员,而在部分的学生寝室、楼层中,党员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很低。在某幢学生公寓里,369人中仅有2名预备党员。这就给党组织工作的有效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工作有待加强,以使更多的优秀学生走到党组织里来,增强党的群众基础。

3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工作水平的措施

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人文学院结合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和研究搞好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途径和措施,努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工作跨上新台阶。

3.1 加强宣传引导,不断优化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工作环境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学校、学院各级领导、教师对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工作的认识。切实加强这一新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二是要明确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四有新人”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有序推进,以增强党团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三是要加强对广大学生的宣传教育。要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体,通过座谈会、民主生活会等方式,强化宣传教育,使学生明白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2 大力抓好党团员的发展工作,确保党团员的质量

党团员是思想政治的主体,是思想政治的先头兵。没有了党团员的存在,思想政治工作将无法进行,而党团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好坏。因此,在发展党团员时,要确保发展对象的质量。一是全面考察,选出最优。要把那些思想觉悟高、工作突出、成绩优秀的先进分子首先吸收到党团组织中来,以确保党团组织的先进性。二是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在党小组、团支部内要建立党团干部联系工作制度、建立健全群众组织的“推优制度”,理顺各种渠道,物色发展对象,抓好学习培训,使优秀学生争取早日加入党团组织。三是要处理好发展党团员途径之间的关系。要充分考虑班级党代表制与寝室联系党员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班级推优制度与楼层团支部推优制度的关系,理顺这些关系,明确各自的任务与职责。

3.3 开展组织活动,不断改进活动方式,增强党团组织的活力

党团组织的生命在于活动。公寓党团组织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展经常性的活动,在活动的具体要求、内容、方式以及时间安排等方面,努力改进、不断创新。在指导思想上,向“围绕思想政治工作抓学习,抓好思想政治工作促发展”转变,把思想政治渗透和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工作中去;在活动内容上,从“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既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加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人文修养的培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活动方式上,从固定集中为主向灵活分散为主转变,使党团组织的活动能与学校、学院组织的诸如征文比赛、朗诵比赛、英语口语学习等各项活动联系起来;在活动时间上,以脱产活动为主向业余活动为主转变,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

参考文献:

[1]龚子秋.大学生党建工作进公寓的新探索——以南京师范大学党员工作站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5).

[2]曾惠燕,张南生.高校学生宿舍思想政治教育的社区模式研究——以怀化学院为例[J].科技信息,2009,(22).

[3]唐亚阳,马春波,李恩军.大学生园区党建工作模式创新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9,(4).

[4]陈红.党建进公寓——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新视角[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9,(1).

[5]郑志平.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的困境与探索[J].科教文汇,2009,(1).

[6]杨敏.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校党建,2008,(1).

[7]潘从义,梁建华.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公寓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

猜你喜欢
党团组织人文学院团支部
“革命三谭”:推动广东党团组织发展壮大
再论郑振铎对泰戈尔的译介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名单(共四百三十一个)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简介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浅谈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The study on corporate manag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haring economy
新形势下高校宿舍党团组织思政教育工作模式初探
新形势下党团组织进学生公寓的思考
创建“雷锋团支部”立足岗位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