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工程制图教学反馈的研究与实践

2012-04-13 11:24林春江
关键词:三视图制图投影

丁 雨 林春江

(大连海洋大学,辽宁 大连 116300)

工程制图是工程界的“技术语言”,重点培养学生绘图和识图的基本能力及空间想象和空间分析能力。由于近几年来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相对扩大,生源素质参差不齐以及开课学时大为减少,工程制图课程教学难度不断增加。这种形势下,更应重视教师教学过程实施效果和教学质量,而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检测可以用教学反馈来实施。因此,高职教师做好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反馈工作尤为重要。

1 教学反馈[1]的内涵和意义

1.1 教学反馈的内涵

在控制系统中,反馈是指把信息传输出去,并把作用结果返送回来,这样控制了再次输出信息的内容,确保达到预定的目标。因此,反馈决定了复杂系统的行为。我们可以把教学看成是一个复杂而完整的且具有明确目的和方向的信息传递系统。在此,教师如同该系统的控制器,既是信息的传输者,同时又是学生反馈信息的接受者。学生是信息的接受者,接受信息之后会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而且处理和加工后的这些信息会被输出,这个被输出的信息对教师来讲便是反馈信息。教师收到学生的反馈信息之后会对自己的整个教学状态进行分析和判断,并做好相应的处理。学生与教师一样,也有自己的控制系统,也会从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获得反馈信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相应的修正。

1.2 教学反馈的特征

教学反馈可调节教学整个过程,并能一定程度上确保教学活动正常有效地展开,取得显著的成效。在实施教学反馈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其特征,保证教学双方的协调互动,以体现教学反馈的实践意义。

1.2.1 准确性特征

教学反馈应具有准确性特征,必须客观真实地表达相关信息。教学中,无论是教师从学生那里获得有关自己教的反馈信息,还是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自己学的反馈信息,在其意义的认知理解上应该是一致的。以机械、机电类专业为例,工程制图是该类专业的主干核心课之一。可是近些年招生不断扩大,生源素质也逐年下降,部分学生对学习工程制图课程感到困难。而其学习效果好坏与后续课程的学习有着紧密的联系,影响着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由此看来,对工科专业而言,工程制图教学反馈更为重要,只有积极做好教学反馈工作,才能很好地实施教学目标。

例如,工程制图课程中,投影基础这部分内容是学习制图的入门篇,该部分要求教师对学生讲解清楚其研究对象及学习方法,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掌握投影法的原理。只有这样,才能对之后的三视图形成原理及点线面的投影理解透彻,为立体三视图、零件图等的绘制、识读打下坚实基础。所以这部分的教学反馈必须准确,以便教师及时掌控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该部分知识。

1.2.2 针对性特征

教学反馈应具有针对性特征。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习环节与进程,为学生提出不同的反馈信息,没有针对性的教学反馈是低效的。教师只有针对不同的对象、内容、情境和教学的不同过程形成不同的教学反馈,才能保证教学过程的畅通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工程制图大多是先向学生介绍制图标准,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当进入到三视图章节之后的学习环节,要求学生更多的便是他们的空间想象思维能力。这时教学反馈的内容必须发生变化,不是要求学生把各种立体模型、零件的三视图全都记背下来,而是要求学生通过不断地对投影原理的理解及投影作图实践结果的日积月累形成概念加以记忆,并在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中得以运用。所以,此时教师应把学生在投影作图和投影图识读能力方面的反馈信息作为重点,从而体现出针对性。

针对性与准确性是教学反馈的重要特征,至少具备这两种特征的教学反馈才能体现出其重要意义,才能体现教师实施教学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协调性,并有利于对后面的教学的调节和修正,避免给学生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埋设障碍,发挥教学反馈的真正效用。

1.3 教学反馈的实践意义

教学反馈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和交流的过程。实施积极互动的教学反馈,意义在于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突显现代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方面,通过教学反馈,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现状,帮助教师发现问题,减少学生后继学习的障碍。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有效组织教学反馈环节,提高教学效果。例如,讲到三视图形成时,经反馈发现有些学生理解片面,单纯地认为三个视图只是物体或零件的影子,故他们很难想象出三视图详尽且正确的图形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或是他们还没有深刻地理解投影视图中每条线、每一线框与物体上相应几何元素的一一对应关系。这个时候教师要迅速采取对策,或者进行补充讲解,或者组织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更高的层次,直至学生真正弄清楚三视图的由来。

教学反馈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点拨、引导学生,使其学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并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利用素线法求取圆锥表面一般位置点投影时,通常是给定其一面投影,求另两面投影。教师应先提示学生该点可以定位于圆锥表面某一般位置素线上,之后要求学生回答“一般位置素线另两面投影如何求得”,引导学生作出一般位置素线另两面投影。接下来教师再问“点在直线上,已知直线三面投影,又知点的一面投影,怎样求该点的另两面投影”,这个时候学生通过思考,把属于直线点的求作方法运用到圆锥表面一般位置点的求解上,问题顺利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了教学反馈预设和启发性,是实施互动教学的成功案例。

其次,在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方面,教师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反馈出错误信息很正常。这时教师不能对学生反馈出的错误不闻不问或加大指责,要充分理解学生的感受,真诚给予鼓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对于机电类学生来说,工程制图学习效果的好与坏关系到他们的将来。教师应尽其职责,有效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引导学生思辨,提升其思维深度,力求所有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通过教学反馈可使教师有效掌控教学,了解学生所存在问题的共性与个性,在教学中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从而也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情感,继而对学习增强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从而取得教与学的双赢。

2 教学反馈的途径

工程制图常规教学过程分为备课、教学、批改、辅导、考试、评价,因此,教学反馈信息亦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得到:

2.1 备课时预先设计

教学反馈的目的、时机、内容,在教学设计时应精心准备,事先策划。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备课时能预测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方法的运用等所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设计教法。如,制图第一次大作业,训练学生通过绘图来实践并掌握有关线型、字体及尺寸注法等国家标准。学生第一次接触图纸与绘图仪器,他们大多不知如何下手,甚至连简单的幅面布置也做不好。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将事先自己做好的大作业或用前届学生的优秀作业作范例,把其中正确的作图信息反馈给学生,使其在参阅的过程中领会作业的要求,并在绘图中逐步实践并掌握。

2.2 课堂中勤于捕捉

课堂教学过程是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教师只凭借以往经验或主观愿望去估计是行不通的,必须在课堂上认真观察学生,及时调整教法。教师讲授新课新知识时应多注意观察学生的神态,多听取学生的反映,这样某种程度上可降低学生作业和试卷的错误率,不但利于真正教会学生,而且利于及时反馈与矫正,以防使其学习误入歧途。

2.3 问答中随机提炼

学生在回答教师提问时,很容易暴露思维过程中的错误或概念理解错误等。教师既要善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敢于提问,又要善于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回答问题的不同情况,随机提炼出反映问题本质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重点,使校正有的放矢。例如,在读零件图时,让学生找出一个零件某方向的尺寸基准。有学生指出某尺寸为尺寸基准,这个回答显然是错误的。教师应立刻反应出该学生对尺寸基准概念理解上的错误,该学生观点很有可能代表了一大部分学生。这时教师应立刻再次讲解尺寸基准概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今后进行尺寸标注的时候因概念模糊而发生错误。

2.4 批改作业中挖掘

批改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另一重要渠道,教师对不同的学生作业进行认真的分析。学生的作业一般来说有四种类型:独立完成;讨论后完成;独立完成一部分,抄袭一部分;全部抄袭。制图作业可以反映出学生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的状况,教师应重视批改大作业及习题集,并尽量做到多批改,对大作业的批改要详尽。少量错误可以给其改正;多则指出并写出详细的评语;对全部抄袭者应给予批评教育。作业的批改关键是批改要及时,反馈给学生要及时,总结辅导也要及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学反馈的作用。

2.5 阅卷后总结归纳

在考风端正的前提下,每次测验都会暴露大量问题。测验后要及时进行试卷分析,抽出时间为学生讲解有代表性的问题。问题越多,则归类分析愈有价值。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学生每次测验之后渴望知晓每题的正确答案,同时也很渴望弄明白自己出错的根源。教师要满足学生的要求,顺应学生的求知渴望。为其学习道路清除障碍,做到因材施教,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2.6 问卷调查

为加强教学反馈的深度和广度,采用问卷调查[2]、召开师生座谈会等形式,调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深入了解师生在工程制图教与学的过程中所发生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可进一步分析原因,探索解决方案。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是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结语

教学质量的好坏不单纯是教师和学生的问题,其中教学管理手段、教学设施、课程设置、教材等方面的因素影响也很大。但重视教学反馈功能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无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只有经过多方不懈的努力,大胆探索和实践,这样才能使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刘林,朱理劲.基于问卷调查的“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实践创新[J].工程图学学报,2010,31(5):128~131.

猜你喜欢
三视图制图投影
解变分不等式的一种二次投影算法
无声手枪如何消音?
基于最大相关熵的簇稀疏仿射投影算法
找投影
找投影
借助长方体巧解棱锥的三视图问题
一种解决三视图问题的方法——镶嵌法
二向反射模型在土地覆被制图中的应用
三视图题型例析
三视图解法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