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分型治疗中风后遗症69例

2012-04-13 14:05詹时军陕西省商洛市中医医院商洛726000
陕西中医 2012年10期
关键词:合谷后遗症中风

石 军 詹时军 陕西省商洛市中医医院(商洛726000)

笔者用自拟系列方剂与针灸治疗相结合,对138例患有中风后遗症的患者进行治疗,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文共取2008年9月至2011年5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38例,进行CT及MRI检测后可发现所有患者均患有脑梗死或脑出血的病状。分为治疗组69例与对照组69例。治疗组中男30例,女39例;年龄最大者为69岁,年龄最小者年龄为49岁,平均发病年龄为(56±6.8)岁。对照组中男35例,女34例;年龄最大者为70岁,年龄最小者为50岁,平均发病年龄为(58±2.5)岁。其中有嘴歪眼斜病状的患者25例,肢体麻木的患者25例,患有中枢性瘫痪者40例,周围性瘫痪者48例。两组患者的患病年龄、性别以及患病症状的数据对比后可发现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方法 根据2005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给予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以及给予扩张脑血管,营养脑细胞类药物及其他对症治疗等措施。疗程15~30d。

治疗组按照总结的中风后遗症三型分类标准分别给予口服中汤药并配合针灸治疗。

气虚血瘀型 治疗的处方以黄芩30g,太子参、丹参各15g,赤芍9g,归尾12g,地龙6g、川芎、红花、桃仁各8g,甘草6g熬成汤剂后服用。进行针灸治疗时须使用透穴接力刺法对患者的足三里、手三里、太冲、合谷等相关的穴位与患者的头针顶的前斜线相结合进行针刺。

肝风内动而致痰瘀互结型 使用镇肝熄风汤治疗,龙骨8g,生甘草6g,大黄、牛膝、胆南星、天冬、牡蛎、葛根、龟版、半夏各10g。采用针灸治疗时需使用泻法对曲池、内关、太冲、阳陵泉以及丰隆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

肝肾亏虚型 补益肝肾为主,然后联合针灸达到活血化瘀、疏通筋脉的作用。处方为:黄芪30g,枸杞子、生熟地、丹参、白术、怀牛膝、地龙、桃仁、白芍、仙灵脾、杜仲各10g,桑寄生15g,太子参、何首乌、当归各12g,白附片、桂枝各6g,甘草3g。进行针灸治疗时须使用体针或者是头针更替性的对足三里、太溪、阳陵泉、合谷、肾俞、复溜、合谷、内关等其他相关穴位进行针刺治疗。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消除、说话清晰、肢体可自如的进行活动、患者活动时动作自然有力以及患者可以在无人搀扶的状况下行走。好转:瘫痪的肢体开始有运动的力气,并且体征和神经症状均有所好转,但是却难以下地 行走活动。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所有中风后遗症的症状均未得到明显改善。

治疗结果 138例患者中经治疗两个疗程(30d),其中治疗组痊愈36例,好转2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7.36%,对照组痊愈22例,好转24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64.10%。

讨 论 引起中风后遗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的气血淤行阻滞已经静脉的闭塞造成[1,2]。多数中年患者由于多年来的忧思恼怒的情绪、烟酒过甚以及操劳过度等情况引起了中风后遗症的发生,中医认为治疗此疾病需要针灸、药剂相结合,才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利用自拟系列方剂对患有中风后遗症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相对与单纯的针灸治疗而言,疗效较显著。近年来,随着老龄化人群的加剧,患有中风症状的患者日益增多,对患者的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和经济负担[3,4]。因此对于突发的中风症状,应进行及时的治疗与抢救,在患者病情稍许稳定之时,立刻对患者进行中药针灸相结合的积极疗法,同时在患者自身积极治疗与锻炼的情况下,增加患者治愈率以及降低患者的病残率。

[1]陈红霞,郭友华.中风后疲劳的中医症候分布及影响因素初探[J].陕西中医,2009,30(2):132-133.

[2]唐学敏,焦河玲.通络汤治疗气血於阻经络不通型脑梗塞后遗偏瘫53例[J].陕西中医,2009,30(2):157.

[3]张俊平,武荣芳.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53例[J].陕西中医,2007,28(10):1371.

[4]张玲端,李伟峰,马兴荣,等.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期中医证型特点及与血浆HCY关系的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9,41(8):689.

猜你喜欢
合谷后遗症中风
春天的“后遗症”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掐合谷穴能缓解视疲劳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