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引导和职业技能竞赛的教学模式研究
——以《DCS技术应用》课程为例

2012-04-13 12:02朱建伟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技能

盛 强 , 朱建伟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分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突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内容的项目化课程、能力本位型课程等教学模式的改革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而对高职院校教学具有成效检验的职业技能竞赛越来越受到重视,其直接与社会人才需求挂钩,赛项的设置也是对相关用人单位调研后的,所以职业技能竞赛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风向标”。基于此,本文采用基于“项目引导 + 职业技能竞赛”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借助五星教学法的教学理论,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专项技能 + 岗位综合实践技能”,并以专业核心课程《DCS技术应用》为依托,对课堂和实训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改革。

一、《DCS技术应用》课程教学现状

2009年,湖职院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成为浙江省示范建设专业以来,作为本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DCS技术应用》,虽然课程建设取得了较极大突破,但仍存在以下两个主要问题:

首先,开展系统、完整的项目引导式教学尚有欠缺,且没有真正把职业技能竞赛的推动作用落实在教学过程中。职业技能竞赛的目标是推动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全国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学生化工仪表维修工技能比赛实施方案.中石化协办发[2008]80号。,这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一致,所以可以在项目引导教学的基础上,借鉴职业技能竞赛的模式组织和开展基于“项目引导”的课堂教学工作。

其次,教师缺乏相应DCS技术的项目开发经验。在DCS控制方面,教师缺少参与DCS项目开发的机会,造成在教学项目的选取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可以借助参加或带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来积累经验,以竞赛项目为蓝本或以其应用技能为标准开发教学项目,进而积累项目开发经验和提升项目教学能力。

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任何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都离不开教学理论的指导,本课程采用的“项目引导+职业技能竞赛”教学模式借助了五星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使其更加合理,更适合高职教学的实际情况。

五星教学法特别强调学生的学习要以解决“完整任务”为宗旨。围绕如何解决“完整任务”开展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遵循“激活原有知识”、“展示论证新知”、“尝试应用练习”和“融会贯通掌握”等四个循环圈,实现帮助学生掌握相应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学目的。

在解决“完整任务”的宗旨下,把课程和/或课堂学习目标以项目情景化的方式呈现,使学生更好地介入到如何解决实际控制问题的环境中,对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总体认识,应该做到:①在对课程项目有总体认识的情况下,教师在“激活原有知识”阶段要充分激活学生原有的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技能,才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②课堂教学中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展示论证新知”阶段进行提前集中学习,为学生在尝试应用练习阶段打下学习基础;③要求学生在“尝试应用练习”阶段尝试应用刚刚理解的知识或操作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④最后在“融会贯通掌握”阶段,鼓励学生利用新知识或技能融会贯通或迁移到新的控制项目中,达到创造性的应用[1](P115-116)。

在五星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立足现有教学实训条件和生源状况,加快《DCS技术应用》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本着在“项目引导和职业技能竞赛”教学模式的引领下,使学生能独立完成工作任务。

在学校全面推进能力本位课程教学的背景下,具体以“项目引导”的课程组织形式开展培养学生个体职业能力和以“职业技能竞赛”的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并推行全过程个人+团队双层考核模式有如下优点:

首先,把能力本位课程宗旨融入到《DCS技术应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学生的个体职业能力培养方面,以“项目引导”的形式组织教学使每个学生能够掌握DCS技术的基本技能和专项技能[2](P43-44);在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方面,以“职业技能竞赛”的形式开展项目小组教学,进行综合项目的专项技能和初步岗位综合实践能力训练。其次,能促使学生全过程参与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既有学生间的个体竞争,又有项目小组间团队竞争和项目小组内团队合作,可以促使个别学生放弃参与、得过且过的想法,同时由于考核是全过程个人+团队双层考核,能促使学生间相互督促,全过程认真参与、学习[3](P20-22)。

三、具体教学过程设计

在五星教学法的理论指导下,以基于“项目引导+职业技能竞赛”模式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确定课程的依托项目,即确定“面向的完整任务”

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与总结,得出DCS应用型技术人才主要工作岗位有:①DCS控制系统卡件的日常维护/保养;②DCS控制系统的网络维护;③DCS的上位机监控系统维护3个方面的工作内容,且DCS技术主要用于解决大中型以上规模设备的控制问题(简单控制系统已由常规仪表控制得到解决),如果选取的项目规模过小,则无法体现出DCS技术在流程自动化行业中的优势,为此,选择余热锅炉控制系统为依托项目进行教学的开发。

(二)具体教学过程设计

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设计方案分为两部分,具体如下:

1. “余热锅炉控制”项目的教学过程设计 以“余热锅炉控制”为项目载体组织教学,按项目开发的作业流程实施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即以“项目引导”来进行课程教学实践改革,完成学生个体职业技能的培养,包括:基本技能和专项技能。

(1)课程整体教学实施方案。课程教学按照DCS项目的作业流程进行:前期设计----硬件选型----组态设计----设备安装----下载调试----投运,共6部分。

(2)课程子项目教学实践方案。教学实施流程如下:效果演示----任务介绍----理论知识讲解----示范操作----学生动手操作(其间穿插教师辅导)----项目总结与考核。其中,组态设计部分是DCS技术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位置,是DCS技术学习的重点。

2. “恒压供水控制”和“流水线炉温控制”项目教学设计 以“恒压供水控制”和“流水线炉温控制”项目,按“职业技能竞赛”的竞赛模式,通过组建项目小组的形式参与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完成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包括:专项技能和初步岗位综合实践技能。此部分主要锻炼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即“融会贯通”环节。

利用“职业技能竞赛”的模式,通过学生自由组合和教师推荐两种方式相结合组建项目小组。在教师给定的项目控制要求的基础上,项目小组自行完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基础工艺设计,并确定系统规模、测点数目及特性、工艺流程画面、报表样式等工程上的准备,并分工完成项目的具体实施。

通过“恒压供水控制”和“流水线炉温控制”两个项目的综合实践锻炼,有利于“因材施教”的具体实施,在团队协作中分配或确定不同的角色,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其在团队中的作用,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结 语

以“项目引导+职业技能竞赛”模式相结合的教学形式组织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个体职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和初步的岗位实践团队协作能力。其教学特色与创新点如下:

首先,合理的个体教学和团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以“项目引导”的模式培养学生个体职业技能,而以“职业技能竞赛”的模式组建项目小组,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其次,“因材施教”。通过全过程的“项目引导”式课程培养来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专项技能,从中发现学生的学习与技能特长,并在项目小组的团队协作中分配和确定不同的角色,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其在团队中的作用。

第三,全过程个人+团队的双层考核模式。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施效果表明,“项目引导+职业技能竞赛”教学模式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郭稳涛,庹朝永.五星教学模式对高职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1(3).

[2] 贺 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3] 史文生.论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功能及其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0(33).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竞赛技能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拼技能,享丰收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