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途径分析

2012-04-13 16:38
衡水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闲置仪器设备效益

刘 涛

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途径分析

刘 涛

(山西大学 商务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针对高校仪器设备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抓好立项论证,科学选型,正确把握投资方向;在规章制度、日常维护以及资源整合方面加强管理力度;加强培训学习提高管理维护人员整体素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管理手段现代化.

仪器;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管理;高校

仪器设备是高校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保障,是高校办学的基本条件,也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实验教学比重的增加,高校对教学、科研设备的技术含量和现代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高校加大了设备购置的资金投入力度,教学、科研环境和设施得到显著改善,但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绝于技术装备水平的高低[1].因此,如何提高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使仪器设备处于最佳技术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是高校设备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 仪器设备管理现状

高校仪器设备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应首先以提高效益为目标.建立健全管理体制,采取有效的办法、手段和措施,实现科学、规范、制度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用好设备、管好设备,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投资收益才能保证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的完成.建院10年来,我院已从最初手工记帐发展为现在使用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系统进行电子数据的录入;从最初不按规定办理领用手续说领就领、说用就用、对设备配置情况和技术参数从不问津的管理方式变为现在所有设备都粘贴标签、附带卡片(标明设备名称、规格型号、配置情况、购置日期、领用日期及与该设备相关的各种信息都有标识),且严格领用手续的规范化管理.从最初的单一部门管理发展为成立专门资产管理部门及二级单位进行管理.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变革,虽然在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薄弱环节[2].仪器设备使用率不高,未能达到正常使用期限就被提前淘汰而闲置,造成了学院资源的浪费和积压.

2 存在的问题

2.1 立项论证把关不严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体制的深入和招生规模的扩大,为满足专业建设需要,需配置的仪器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加.一些院(系)对大型仪器设备的申购计划,缺乏可行性论证报告,对所购仪器适用范围、先进性、合理性、科学性未做详细说明.有的因开设课程少而被闲置,有的因实现功能单一而被闲置,有的为体现面子工程使用甚少成为摆设附属品,这些重购置轻使用的现象加剧了闲置设备的增加,使得设备利用率大大减少.

2.2 设备购置把关不严

对于教学、科研需要购置的设备不怕买不到,就怕买不准,买不好.现在市场上功能相似的同类设备鱼龙混杂,价格和质量大相径庭.采购人员必须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而且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丰富的采购经验才能胜任此项工作.一些部门购置设备不详细进行市场调研,不货比三家,忽视设备的性价比关系.有时因时间仓促,盲目采购,结果购置的设备因质量不过关或不能满足教学科研需要而形成低效率使用.

2.3 设备管理不规范

一些部门和个人思想观念意识差,只注重前期购置而忽视后期管理.在购买设备时,为了本部门的利益片面追求数量和资金,一味贪多.而购置了设备投入使用后,对设备的运行情况不闻不问,质量、性能好坏全然不知,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约束机制,致使设备提前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前面买,后面坏,使用期限缩短,使用率大大降低,从而造成仪器设备的增加购买与闲置浪费同步[3].

2.4 维修力量薄弱,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设备维护较差

由于缺乏专业技术维修人员和专用高精密维修工具,当设备出现问题时无奈只能依赖厂家,设备损坏情况、严重与否、维修费用只能由厂家说了算,能用则用,不能用则退.设备平时缺乏必要的保养,设备老化速度加快.管理人员维护不及时,使用人员操作不规范,使得设备性能更容易老化,零部件甚至整机发生损坏,很多设备只能提早报废.

2.5 管理意识薄弱,对闲置设备重视不够,造成浪费

在教学、科研、实验方面使用多年的设备,随着新购仪器和先进设备的入主而被丢入库房.一些部门在更换设备时,把刚损坏但维修后还能继续使用的设备任意堆放,闲置一旁,而不考虑挖掘剩余价值,二次使用.即使还能使用,却因功能、配置相对落后,外形陈旧,而抛之弃之.有些长时间置于库房角落,有些搬抬不动就随意放之室外,风吹雨打,日久生锈,加快了设备的损毁,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浪费和损失.

2.6 缺乏反馈管理

一般设备管理部门只负责购买,设备购买回来后分发给各使用部门,很少与部门资产管理人员沟通,更无暇顾及设备性能和运行情况.有些部门个别设备使用一次后就不再使用,管理部门因获取信息不畅而不能及时对设备作合理调拨,迫使这种设备因闲置而不能正常发挥使用价值的现象屡有发生.当设备出现问题使用部门才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由于信息沟通不畅,两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使整个学校设备使用率偏低,有需求使用设备的部门得不到设备,而有此设备的部门却将设备闲置一旁造成设备闲置积压与设备短缺现象并存[4].

3 加强管理,提高设备使用效益的途径和对策

3.1 充分论证、严格审批

买好仪器设备是管好、用好仪器设备的前提条件.而要买好仪器设备,必须做到正确选型和科学论证.论证工作是减少盲目采购、充分发挥设备效益和性能的重要环节.抓了立项论证,可把握正确投资方向,并防止资金浪费.在购买设备前,要对设备进行可行性分析即科学论证.为保证论证的客观、公正性和决策的科学、民主化,设备主管部门要对各部门所报的设备购置计划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确定其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中所起的作用.并统计学校现有同类设备的配置数量和使用情况,根据以往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汲取经验,正确选型.对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要从可行性、必要性、经济性、技术性和共享性等方面进行充分论证.其次,还要对相关使用人员的操作水平、配套设施、环境要求、正常运行所需经费等外部条件是否具备等进行可行性论证.论证要实行部门内部自行论证和学校邀请校外知名专家进行双重论证.仪器设备的审批权限,要严格按照分级审批、分级负责的办法,层层把关.这样才能使资金投向准确,从全局的角度来统筹考虑,避免片面性和盲目性[5].

3.2 严格购置

正确选择仪器设备,做好设备选型,既能满足教学、科研需要,又能节省仪器设备经费开支,降低日常运行费用,减少设备损耗,获得明显的投资效益.选择仪器设备首先要考虑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即仪器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维修性和耐用性、互换性和成套性.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仪器设备的节能性,以及对环境的要求和影响,实现低碳环保.另外,还要考虑数量的适度和性能的超前.购置设备时要坚持质优、价优、服务优的“三优”原则,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设备的配置、用途、性能、质量、先进性和厂家的技术实力、售后服务等相关资料.正确选型,争取设备的性价比达到最优.对于大型设备的购置要进行招标,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前提下,选择最佳购置渠道.对于常规设备的采购,采购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对于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和专用设备的采购,必须有各教学单位的专家领导、相关负责人或实验教学教师参与购买,这样才能确保所购设备的科学性、技术性、合理性、实用性和适用性.

3.3 加强日常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使用管理是保证用好设备,使设备尽可能地发挥最大效益的重要保证.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和完好率是使用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日常管理,就是将操作、维护、修理有机结合起来.首先必须有配置的规章制度,约束管理.与此同时还要建立一套科学的使用效益评价体系,这对于全面反映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促进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提高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其次,在管理过程中加强使用维护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正在使用的仪器设备,要及时保养,定期维护,降低损耗,防患于未然,把故障维修率减小到最低限度,确保完好无损和正常运行.要认真填写工作日志和维修记录,这是考核和评价仪器设备完好程度的重要依据.同时要加强对库存闲置设备的资源整合,根据设备运行情况科学安排使用,充分挖掘设备的使用潜能和剩余价值.仪器设备主管部门要定期到设备使用部门进行抽查、了解,出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从而使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和完好率达到最佳.

3.4 提高设备相关使用、维修、管理人员素质

现在高校仪器设备管理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设备购置回来管理不善是造成设备使用率低的一个关键原因,因此还必须提高与设备相关的使用、管理和维修人员的素质.仪器设备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大量的、具体的、认真的、艰苦细致的工作,还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专业性.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为适应科技发展的步伐,维修、管理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业务素质.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采取各种措施,多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他们到各个院校学习、培训和进修,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以便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术,从而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同时还要加强对仪器设备使用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其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性能和基本操作方法,以保障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延长使用寿命,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3.5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管理手段现代化

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关键是管理部门要努力做好协调工作.根据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部分专业发生变动、实验结构内容调整、教学比重增加,实验人数变动和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会造成一部分仪器设备在一些实验室闲置或利用率低,而另一些实验室因没有而急需这些设备;由于各实验室之间尤其是跨系、教研室的实验室之间沟通不畅,消息不灵,阻碍了仪器设备在不同实验室之间的合理调配.对此,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应该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对仪器设备及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实行计算机管理,并接入校园网,实现数据共享,方便各部门或实验室闲置设备的查询.通过校园网,设备管理部门随时随地能方便查询全校仪器设备的配置数量及使用情况.把闲置和利用率低的设备通过科学、合理的调配确定使用流向,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仪器使用率,减少积压浪费.

仪器设备管理是一门科学,要实现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就要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效益.实践证明,要提高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不仅需要一支善于思考、精明强干的管理队伍和一套科学严谨、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还要加强仪器设备使用各环节的有效控制.树立现代化信息服务理念,加强管理,提高认识,创新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仪器设备更好地发挥作用.

[1]田福珍,陈雷.高等院校仪器设备管理与维修探析[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1(4):320-321.

[2]郭锦平,刘鹏,徐军.与时俱进 不断探索 提高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3(4):15-17.

[3]陆永明.高校闲置设备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6):47-48.

[4]杨世春.高校设备管理现状及制度建设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9(5):54-55.

[5]钱向荣,葛磊.浅谈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对策与措施[J].管理观察,2008(17):96-97.

Analysis on Ways of Improving Equipment Efficiency

LIU Tao
(College of Business,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031,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ow use efficiency of college equipmen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project demonstration, scientific selection, and correctly grasp the direction of investment;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in regulations, daily maintenance, and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the staff to improve their overall quality; to make full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network technology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management.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use efficiency; administration; high institution

G642.421

A

1673-2065(2012)04-0114-03

2012-02-15

刘 涛(1978-),女,山西平遥人,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实验师.

(责任编校:李建明 英文校对:李玉玲)

猜你喜欢
闲置仪器设备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数字化赋能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改革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不做闲置主妇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
扶贫资金闲置浪费谁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