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学对语言工具论的批判

2012-04-13 16:55张玉美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伽达默尔解释学海德格尔

张玉美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哈尔滨 150025)

解释学对语言工具论的批判

张玉美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哈尔滨 150025)

传统语言观认为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或是表征事物的工具。因此,从索绪尔开始,人们一直关注对语言的内部结构的描写。当人们逐渐将视线从语言内部转向语言外部研究时,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为代表的解释学语言观则提出语言是存在的家的语言本体论思想,即人不可能在语言之外从本质上把握语言。通过解释学对语言工具论的批判,揭示了语言的本质,即语言并非工具,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语言是人的存在。

语言工具论;解释学;语言本体论;存在

一、传统语言观——语言工具论

传统语言观认为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或是表征事物的工具。中国传统语言观认为“文以载道”,语言只是“载道”的工具,因为语言仅仅是工具,所以语言成为“道”之附属物。同样,西方传统语言观认为语言是意义的载体,它静态地、直观地反映了人类生活的世界,是人和世界的媒介。“按照亚里士多德的传统语言观,文字与口语、口语与内心经验、内心经验与外在事物之间几乎是直接一致的,人们可以从语言追溯到它所表达的内心经验,进而又从内心经验追溯到引发它的外在事物。”[1]这种先有物质,后有语言的传统语言观的形成过程体现了语言的工具性,并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了表达思想的工具,客体的附属物和表现符号。

值得注意的是,“语言工具论”中“工具”曾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被人们所理解。18世纪以前的“工具”大多被定义为工作时所需用的器具,符号系统或引申为达到、完成或促进某一事物的手段,而这个词在18世纪的德国思想界的新兴意义中则是有机的“工具”和器官、官能,也就是说这时的“工具”已被人们理解为有机体的组成部分[2]。第一种被理解的“工具”是外在于人的,是被人所支配的,是被动的。而第二种“工具”则是人类内在的属性,它不是像物那样被动地听人所支配,而是具有自主能动性的。从“工具”概念的变化来看,语言工具论在得到人们广泛认可的同时也受到了其他语言观的批判。钱冠连曾从三方面论证了语言非工具论的原因:(1)语言工具论把工具的职能等同于语言,这对于认识语言毫无实质性意义;(2)语言工具论把工具的职能等同于语言,抹杀了语言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贬损了语言的重要性。(3)语言工具论把工具的职能等同于语言,就承认了这一前提,即人支配语言[3]。以下,我们将以钱冠连的研究为基础,从以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为代表的解释学语言观的角度对包含第一种“工具”含义的语言工具论进行批判。

二、解释学对语言工具论的批判

(一)语言本体论

语言在解释学中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它的工具性。语言是赫尔墨斯传达上帝意旨以及人们理解上帝意旨的工具。因此,语言成为了上帝与人以及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的工具和媒介。而开创存在论解释学的海德格尔却旗帜鲜明地淡化了语言的工具色彩。他认为,“语言不只是一种宣示真理或认知真理的工具,它有着一层更重要的意义:实际地开启着对话双方的生存论空间。”[4]海德格尔认为语言是存在的家,人不可能在语言之外从本质整体上把握语言。人的本质以语言为基础,语言是人的存在状态。

“本体”,在哲学上,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本凭借和内在依据,是多样性的世界赖以存在的共同的基础,具有超越性、无限性和终极性的特点。本体论一般指的是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语言本体论学说认为,存在其实就在语言表述里,语言凝聚了存在,语言就是存在的根本。如果把语言看成是人的工具就剥夺了语言本身的言说权力。海德格尔认为:“我们所说的语言始终已经在我们之先了。我们只是一味地跟随语言而说。从而,我们不断地滞后于那个必定先行超过和占领我们的东西,才能对它有所说。”[5]因此,语言不再仅仅是人类的交际工具、文化的载体,而是人类的世界本源,语言就是人的存在。在此,海德格尔强调了语言的先在性特征。

受到海德格尔的影响,开创哲学解释学的伽达默尔也认为人只有借助语言才能理解存在,我们只能在语言中进行思维,而我们的思维也只能寓于语言之中。他曾这样指出语言的非工具性特征:“语言并不是意识借以和世界打交道的一种工具。它并不是与符号和工具——这两者当然属于人的本质标志——并列的第三种器械。语言根本不是器械工具。因为工具的本性就在于我们能掌握对它的使用,这就是说,当我们要用它时可以把它拿起来,一旦这件工具完成它的使命又可以把它放在一边。但这和我们使用语言的词汇时大不一样,虽说我们也是把已到了嘴边的词讲出来,一旦用过这些词后又把他们放回到我们掌握的词汇库中。”[6]177-178伽达默尔认为把语言类比为工具是错误的。因为在我们出生时,就已被我们的语言所包围。我们是通过学着说话成长的,并且通过说话认识世界、认识人类并最终认识我们自己。因此,人不是使用语言去描述世界,而是世界体现在语言中,并不是因为我们在世界中存在而具有语言性,而是语言使我们获得了在世界中存在的共同性。对于人类来说,世界就是存在于那里的世界,但世界的这种存在却是通过语言把握的。语言是一切理解的基础,理解只是意味着对语言的理解,语言是理解本身得以实现的普遍媒介。因此,语言并非工具,语言是能被理解的存在。

(二)语言本体的特征

语言本体是指,“语言是多样性的人类世界的存在基础,人类在种群层次和个体层次上都存在着先天的行为倾向差异,丰富多彩的人类世界的区别与差异就是语言的区别与差异,语言的区别与差异从而也就构成了人类世界差异的基础与本源。”[7]语言生成于区别,区别推动语言的生成,区别标志着语言。因此,语言的本体特征就是语言的区别性与差异性。在解释学中,这种语言差异性本质上是由存在于效果历史中的人的历史性决定的。就理解而言,人的历史性主要指解释者所处的不同于理解对象的特定历史环境、历史条件和历史地位,这些因素影响和制约了人对语言的理解。然而,我们知道,一切理解和解释的目的,一切对话的目的都是要取得对事情的一致性和同一性,这和上述所表达的语言的区别性和差异性似乎是矛盾的。对此,如果我们更深入地探寻解释学的语言观就能体会到,这种语言的区别性与差异性是包含同一的差异,而我们所要取得的对事情的同一也是包含差异的同一。因此,伽达默尔解释道:“理解不是心灵之间的神秘交流,而是一种对共同意义的分有。”[6]397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一般有所理解,那么我们总是以不同方式在理解。

正是语言的本体特征,即语言的区别性与差异性,形成了世界的多样性和人类个体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区别与差异,是人作为个体存在的前提,也是人类个体能够成立的标志,没有区别与差异,人类将成为一个只有共相的存在,从而将彻底拒绝对话、交流与沟通。

三、结论

从索绪尔开始,人们一直关注对语言的内部结构的描写,因为语言被认为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这种语言观使得对语言本身的研究成为探寻语言奥秘的重点。当人们逐渐将视线从语言内部转向语言外部研究时,海德格尔提出语言是存在的家,人不可能在语言之外从本质整体上把握语言。人的本质以语言为基础,语言是人的存在状态。伽达默尔指出人只能借助语言来理解存在,人的本质是语言性的。语言不只是工具或符号系统,而且是人类遭际世界的方式,它揭示着人类的世界。然而我们可以看到,从描写语言的内部结构和对语言内部结构的分析,到解释语言内部结构以外的东西,即语言的思想性,并通过语言性的理解和解释赢得对世界的熟悉和了解,无疑是一种进步。况且在解释学语言观看来,语言是不能被描写的,语言只能被解释。也正因为对语言解释存在的共性和差异性,才有了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对语言的解释更有利于揭示语言的本质。正如伽达默尔所言:“如果我们仅仅在唯有语言填充的领域,在人的共在领域,在总是新生出一致性的相互理解的领域——这是一个对于人类生活如同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不可须臾离开的领域——中看语言,那么语言就是人的存在的真正媒介。”[6]184

[1]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81.

[2]姚小平.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134.

[3]钱冠连.不当交际工具使用的语言——西方语言哲学研究(之二)[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2):2-6.

[4]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卷——语言[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982.

[5]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卷——语言的本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1082.

[6][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著.诠释学II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7]魏建培,张秀梅,刘兴顺.当代哲学下的语言分析观[J].理论学习,2003,(4):40.

Critique of Linguistic Organon from the Viewpoint of Hermeneutics

ZHANG Yu-m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Harbi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Harbin 150025,China)

It is traditionally thought that language is a communication tool of human's thoughts or representing objects.So the research on description of the inner structure of language is so popular.While Heidegger and Gadamer propose the linguistic organon that language is the homeland of being,which means human can not grasp the language in nature outside language.Through criticizing the linguistic organon form the viewpoint of hermeneutics,they propose that language is a way of human existence and human experience of the world.

linguistic organon;hermeneutics;linguistic ontology;existence

H08

A

1001-7836(2012)11-0137-02

10.3969/j.issn.1001 -7836.2012.11.054

2012-05-02

张玉美(198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硕士,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伽达默尔解释学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的荷尔德林阐释进路
实践哲学视域下海德格尔的“存在”
死亡是一种事件吗?——海德格尔与马里翁的死亡观比较
李永刚著《历史主义与解释学》推介
“生活转向”的解释学意图
从海德格尔的“形式指引”看《诗》《书》中的“帝”与“天”
伽达默尔解释学中的内在话语
论伽达默尔的经典观
“友谊”作为哲学问题的深刻意蕴与当代意义*——伽达默尔实践哲学中的一种理解和诠释
朱熹《孟子》学的解释学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