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在铁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作用的探讨

2012-04-14 18:16上海铁路局多元经营投资中心
上海铁道增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铁路经营制度

卫 蕾 上海铁路局多元经营投资中心

2008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门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了内部控制的目的、原则和基本要素等,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建设年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基本规范也对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参与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直接或间接的提出了要求:明确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利;指明了审计监督的方式;指出了反舞弊工作的重点等等,旨在促进企业达到内部控制目标,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基础规范》的颁布,将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再一次得到体现和认可。

1 内部审计逐步介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是发展的必然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企业对各项法规、制度的遵守,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程序和措施的过程。其目的是企业管理者为了维护财产物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内部审计介入内部控制建设是一个渐进过程,是发展的必然。

内部控制最初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从事会计工作的职责分工、钱账物分管、审批手续、复核制度等方面进行控制。差错防弊,以保证财产的安全和会计资料的正确是早期内部控制的主要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种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的应用,内部控制的范围也逐渐从会计领域扩展到经济管理的各个领域。如今的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任何经济组织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职能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内部控制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充分、有效和具有可操作性成为内部审计的重要工作。

2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企业内部审计应履行职责,促使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监督工作作为经济管理的一种手段,应贯穿于组织经济活动的始终。

通过审计,检查和监督被审计人的经济活动在规定的范围内是否沿着正常的轨道健康运行;通过对被审计人的经济资料及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并依据相应的标准对所查明的事实做出分析和判断,肯定成绩,揭露矛盾,总结经验,从而改善经营管理,寻求提高效率和效益的途径。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其他经济资料进行检查和验证,确定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公允性、合法性。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决策、计划、方案是否切实可行、是否科学先进、是否贯彻执行,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健全、有效,各项经济资料是否真实、可靠,以及各项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等诸多方面所进行的评价,作为提出改善经营管理建议的依据等等。

3 全面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形成内部责权分明、相互制约的机制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性的监督者,审计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性、有效性的测试,揭露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对促进企业,增强经营者的科学管理意识,提高整体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都将产生重要的作用。同时,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不断完善也为实现制度基础审计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此,形成内部责权分明、相互制约的机制,是全面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手段。

从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入手,确立内部审计重点。审计人员在确定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充分关注内部控制在实践中所固有的局限性:一是成本效益性。如果执行某些控制程序所需的费用超过了该程序所能防止的错误本身所造成的损失,则这些控制程序将会被经营者所放弃。二是内部控制可能因有关人员相互勾结或滥用职权而失效。三是内部控制一般仅针对常规业务活动而设计。如果发生未预料事项或不常发生的事项,则可能会使现有的内部控制不适用。四是内部控制可能会因经营环境或业务性质的改变而发生消弱或失效。

因而,从管理者方面来说,需要有部门或单位将这些信息不断反馈给他们,以便后者采取措施,完善内部控制。虽然内部审计机构以外的部门或单位结合日常经营不断反馈有关信息,但因日常经营管理事务繁杂,更受自身利益的限制,难以有效发现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所有需要置身于经营、管理之外的内部审计在此方面开展工作。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由于自身的独立性和对本部门、本单位情况的了解,以及在长期审计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在履行内部审计职责的过程中,可以敏锐地发现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找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和方法,提出建设性意见,帮助本部门、本单位的管理者完善内部控制。

4 抓住当前铁路企业转机建制的时机,发挥内部审计在铁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的作用

围绕部党组提出的推进多元化经营的高度融合和实现一体化、网络化、规范化的工作总体要求,建立多元化经营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势在必行。一体化管理,就是明确界定铁道部、运输企业和运输生产站段、运输生产辅助单位、非运输企业管理权责和业务分工,铁路局作为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要统筹抓好铁路的多元化经营工作。一体化考核,就是探索对运输主业和非运输业各类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行一体化考核的新路子,同时完善相应的机构、人员和收入分配管理办法。内部审计应该抓住当前转机建制的时机,认真总结经验,研究和探讨内部审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拓展视野,尽快消除旧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跳出对铁路多经企业常规的财务收支审计的局限,逐渐向经济效益审计、管理审计,尤其是内部控制审计领域进一步延伸。

内部审计在当前铁路企业转机建制的时期,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制度的现代化等方面,应着重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维持和强化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和执行。铁路内部审计部门必须根据内部控制规范要求,结合经营管理一体化特点,对各个运输企业和非运输企业建立起来的内部控制度的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价,确保内部控制机制有效运行。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内部控制的效果,帮助企业实现目标,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审计监督。通过合理安排年度审计计划,将日常的专项审计、审计调查、经济责任审计同年度业绩考核审计紧密结合,加强局属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审计监督。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坚决查处违纪违规问题,充分发挥在路局经营管理一体化工作中的监督和服务作用。形成路局、经营开发处(多经投资中心)、站段财务监察在内的监管合力,根据多元化经营的特点,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重点环节的财务监察工作。

(3)从审计发现的问题中,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按照铁道部《关于推进铁路多元化经营的意见》要求,铁路内部审计部门应定期开展全局非运输企业规范经营的审计检查,及时掌握和帮助被审计单位解决经营过程中的问题,确保经营管理一体化工作有序进行,对审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促进各项措施的整改和落实。监督和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经营,防范法律风险,帮组被审计单位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4)将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纳入年度经营考核。结合目前铁路企业实行的年薪考核制度,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建立和执行情况纳入经营考核标准,对未建立内控制度、内控制度无效,或者有内控制度但得不到有效执行的部门采取扣分、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等办法,促使该企业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

总之,内部控制不仅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铁路内部审计应履行职责,促使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抓住当前铁路多经企业转机建制的时机,在多元化经营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建立过程中,发挥铁路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铁路经营制度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