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例阑尾炎的超声检查诊断分析

2012-04-16 08:00赵建英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2年7期
关键词:坏疽单纯性阑尾

赵建英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医院超声科,江苏 苏州 215021)

急性阑尾炎是消化系统及外科急腹症中比较常见的疾患之一,既往常仅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资料作出诊断。随着超声检查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高频超声的运用,对病变的阑尾可以比较直观显示,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更为客观的依据。现回顾总结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有超声记录可查的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阑尾炎105例。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0年1月—2011年10月,临床疑诊阑尾炎105例,其中男54例,女51例,年龄12~82岁,平均34岁,临床症状:转移性右下腹痛;持续性或阵发性右下腹痛或脐周疼痛;恶心,呕吐。体征: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有时不明显。以转移性右下腹痛来院就诊的85例,发病时间3 h~2年,右下腹均有压痛伴或不伴明显反跳痛。

1.2 方法

仪器与检查方法:采用Philips EnVisor C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2.0~5.0 MHz;线阵探头频率3.0~12.0 MHz;GE Voluson 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2.0~7.0 MHz,线阵探头频率5.0~17.0 MHz。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先用凸阵探头对右下腹及全腹作多切面扫查,在病变处改用线阵探头重点仔细扫查,详细观察阑尾的声像图表现,拍片或存储记录。

2 结果

2.1 超声诊断结果

105例临床疑诊阑尾炎病例中,超声诊断91例,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71例(阑尾腔内伴有粪石9例);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10例;阑尾周围脓肿1例。漏诊9例,误诊5例。

2.2 手术病理诊断结果

105例临床疑诊阑尾炎全部经手术治疗,其手术及病理诊断情况如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77例(见阑尾腔内伴有粪石9例,其内还包含1例被超声检查误诊为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病例);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8例;阑尾周围脓肿1例;回肠末端恶性淋巴瘤伴急性单纯阑尾炎1例。

2.3 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诊断符合率

105例临床疑诊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6%,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超声诊断符合率为61.1%;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2%;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0%;阑尾周围脓肿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相符。

3 讨论

3.1 阑尾的解剖结构

急性阑尾炎为最常见的急腹症。由于解剖学的特点,阑尾管腔细窄,开口狭小,壁内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系膜较短,使阑尾卷曲成弧形,容易被食物残渣、粪石、蛔虫、肿瘤等造成阻塞而发炎。正常阑尾长5.0~7.0 cm,直径为0.5 cm,属于腹膜内位器官。常见的位置有6种:盆位、回肠前位,回肠后位、盲肠后位、盲肠侧位、盲肠下位[1]。正常阑尾超声检查都不易显示[2],而阑尾发炎,其直径>6 mm,阑尾壁增厚>2 mm时超声易于显示[3],并将其作为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标准。无论阑尾管壁边缘如何,在一定长度的范围内,横向滑动扫查,其横断面呈现小的“靶环征”则是诊断阑尾炎的声像图依据。

3.2 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特征

急性阑尾炎不同的发展阶段与不同的病理类型其声像图表现也不同,根据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过程和病理解剖学变化,分为以下4种类型,即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

3.2.1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阑尾轻度肿胀,阑尾各层均有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临床症状与体征均较轻。超声显示:阑尾形态稍增大,直径6.0~10.0 mm,外径≥7 mm,长轴切面似蚯蚓状或微曲的盲管状弱回声,管壁的浆膜层呈高回声或小明亮回声光带,管腔中央显示狭长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内有密集强光点漂浮,黏膜面连续性好,略增厚。高频探头能清楚显示这3层回声。短轴切面呈“同心圆”或“靶环征”样结构,压之一般不发生形态改变。CDFI可见到点状或条状血流信号(图1)。

3.2.2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常由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发展而来,阑尾显著肿胀,浆膜高度充血,表面覆以纤维素性(脓性)渗出物,管壁各层有小脓肿形成,腔内亦有积脓。阑尾周围的腹腔内有稀薄脓液,形成局限性腹膜炎。临床症状和体征较重。超声显示:阑尾肿胀粗大,纵切面呈腊肠形、管状,外径≥10 mm,横切面呈圆形,壁不对称性增厚,管腔内呈无回声或低回声区,内充满散在分布的强弱不等的细小点状漂浮回声,黏膜层连续性欠佳,典型者可呈“三层征”,即阑尾壁由内向外呈高(黏膜)、低(肌层)、高(浆膜)三层结构回声,壁周边的液性暗区为炎性渗出物。本组中有9例阑尾内有粪石强回声团,后方伴淡声影。CDFI可见到点状血流信号(图2)。

3.2.3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由于阑尾壁全层发生坏死、黏膜糜烂、层次结构消失,阑尾腔内充满血性或脓性物质。超声显示:阑尾形态尚可见或呈不完整管状结构,粗细不均,壁明显增厚,边界欠清,周围可见炎性渗出导致的不规则液性暗区,内有光斑或强回声光团。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由于阑尾壁的坏死与管腔内压力的显著增高,常可发生阑尾穿孔。穿孔后的声像图可显示穿孔处阑尾管壁回声的连续性中断,穿孔处周围见不规则杂乱的混合回声或片状无回声。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是一种重症阑尾。阑尾管壁坏死或部分坏死,阑尾腔内积脓,压力升高,阑尾壁血液循环障碍。穿孔部位多在阑尾根部和尖端,穿孔如未被包裹,感染继续扩散,则可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此时声像图可显示肠间隙及腹腔其它部位出现液性暗区(图3)。

3.2.4 阑尾周围脓肿

急性阑尾炎化脓坏疽或穿孔,大网膜移至右下腹,将阑尾包裹并形成粘连,形成炎性肿块或阑尾周围脓肿。超声显示右下腹阑尾区异常包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以低回声为主、回声分布不均匀的混合性包块,包块内有时可见粗大,结构不清或形态失常的病变阑尾。阑尾周围伴有明显积液征象,可提示阑尾周围脓肿形成。阑尾穿孔后,当出现广泛性腹膜炎时,腹腔积脓,下腹部可见大量无回声暗区(图4)。

3.2.5 漏诊、误诊原因

本组超声检查漏诊9例、误诊5例。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漏诊7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漏诊2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是超声与手术或病理诊断符合率中最低的,行超声检查后超声提示均为右下腹见大片肠气回声,未探及明显异常回声。分析原因:一方面可能与行超声检查时阑尾病变较轻,声像图改变不明显有关,另一方面对急性阑尾炎的超声间接征象观察不够。据有关资料显示超声诊断阑尾炎与检查时距发病的时间有关,发病时间越长,阳性率越高,在起病10 h以内进行超声检查的阳性率较发病10 h以上的低[4]。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误诊3例,均为盆位阑尾,分别误诊为右侧卵巢囊肿伴感染1例,急性盆腔炎2例。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误诊2例,病理诊断分别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例;回肠末端恶性淋巴瘤伴急性单纯阑尾炎1例。

综上所述,超声是急性阑尾炎首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扫查中注意高频探头与低频探头的灵活应用,特别是应用高频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病变阑尾的位置、大小、程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显示腔内是否有粪石、积液、气体等,可以对急性阑尾炎做出比较正确的诊断,但也应结合临床,注意与肠道肿瘤,右附件包块等疾病进行鉴别,对于不易作出鉴别时,应密切随访,动态观察阑尾的改变,以便作出较为正确的诊断,提高诊断符合率,降低误诊漏诊率。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66.

[2]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1099.

[3]丁杰,夏宇.B超及CT在非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21(12):891-893.

[4]李小松.178例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分析 [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13):143-144.

猜你喜欢
坏疽单纯性阑尾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单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阑尾真的无用吗?
路艺主任医师糖尿病足治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合并下肢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改良大隐静脉剥脱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48例临床对比观察
肋骨带外固定加外敷万伤接骨膏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手术治疗5例阑尾类癌临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