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双多普勒同时检测肝硬化肝动脉及门静脉血流供应研究

2012-04-16 08:01孙博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2年7期
关键词:门静脉多普勒肝功能

孙博

(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医院超声科,山东 淄博 255200)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具体表现为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改变反复交错进行,结果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逐渐被改建,使肝变形、变硬而导致肝硬化。反复有创的肝功能血液检测为患者带来诸多不便,本研究通过超声双多普勒无创地对肝动脉、门静脉血流检测来反应肝功能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1—11月我院感染科就诊60例不同时期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53.73±9.95)岁,同时选择60例肝功能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50.12±11.43)岁。

1.2 仪器与方法

本研究使用日立二郎神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扇形探头,频率2~5 MHz。肝脏常规扫查基础上,让患者左侧卧位直到能同时清晰显示肝动脉、门静脉血流为止(图1),用仪器脉冲超声双多普勒同时测量肝动脉、门静脉血流速度(图2),用仪器中的软件计算肝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图3)。本研究所有检查对象血流的检测均由专人完成。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输入电脑,应用SPSS 13.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x±SD)表示,两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统计学显著性界限定为P<0.05。

2 结果

肝硬化患者肝动脉、门静脉血流速度及肝动脉阻力指数较正常人比较。肝硬化患者肝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高,阻力指数增加,但同时门静脉血流速度较正常人略有减低(表1)。

表1 两组肝动脉血流速度、门静脉血流速度及肝动脉阻力指数比较

60例肝硬化患者肝动脉阻力指数与肝功能血液检测ALT,AST及GGT三个酶分析,结果肝动脉阻力指数与ALT, AST及GGT均呈正相关(见表2)。

表2 肝动脉阻力指数与ALT,AST及GGT的相关性

60例肝硬化患者和60例正常人进行肝功能血液检测。ALT、AST、GGT至少有一项升高超出正常范围者为肝功能异常,同时对肝动脉阻力指数0.7为临界点进行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肝动脉阻力指数与肝功能异常呈正相关性(见表3)。

表3 不同肝动脉阻力指数肝功能情况[例数(%)]

3 讨论

超声双多普勒测量血流的方法是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的基础上,将多普勒探头中的两组换能器分别发射超声波束,选择合适的超声束与血流速度的夹角,从而给出血流速度v和血管与皮肤的偏角θ的计算式。它避免了生命体征干扰,而且操作简便,精确度高,并可获知实际血流走向和速度。而目前国内多普勒只是单一方式测量血流速度,不能同时检测门静脉及肝动脉血流情况,由于受心率、血压、脉搏、呼吸等影响,降低了多普勒测量的精确度。因此我们使用双多普勒同时检测的方式可以在同一个心动周期内检测肝动脉及门静脉血流情况,避免干扰,更精确反应肝脏供血情况。

超声双多普勒同时检测技术在肝硬化患者方面具有重要优势,首先肝脏具有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健康人肝脏循环血量非常丰富,每分钟血流可达1 500~2 000 mL。肝动脉为肝脏营养血管,含丰富的氧和营养物质,供肝脏进行物质代谢,其血流量占肝总血供的1/4。门静脉是肝的功能血管,其血流量占肝脏血供的3/4。门静脉和肝动脉小分支的血流汇合于肝小叶内的肝窦,两种压力不同的血流在肝小叶间汇管区借着无数动静脉间的小交通支相互沟通后得到平衡,肝动脉和门静脉间血流量存在彼消此长的关系。肝脏不同病理改变直接影响肝动脉和门静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二者血流动力学情况又能较好地反应肝脏的功能状态。因此,通过研究入肝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可帮助评估肝功能异常的存在及严重程度。其次,肝硬化是一种以肝实质破坏、纤维化和结节性再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在病理组织学上,其有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化等表现。这些改变反复进行,导致肝小叶结构和循环体系改建,形成假小叶,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成肝硬化。临床上最常见的是门脉性肝硬化,其次为坏死后性肝硬化,以及胆汁、淤血性肝硬化。门脉性肝硬化时,再生肝细胞小结常压迫其周围门静脉或肝静脉的小支,引起血管闭塞,纤维组织的收缩,也使血管扭曲、闭塞,造成肝内循环障碍。肝的血供依靠肝功能来代偿,因此,肝动脉、门静脉血流速度改变直接反应了肝硬化的供血情况。肝硬化常见并发症是上消化道出血,门静脉阻力增高和高血流动力循环是门脉高压发生、发展的两个决定性因素,以门静脉系统为主的全身血流动力学紊乱不但是门静脉高压症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也是影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重要因素。加强肝硬化门静脉、肝动脉检测,估测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对预测肝硬化出血、选择手术方式、评价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是肝功能最基本、最重要的检查项目。它们是直接反映肝脏是否受到实质性损害的指标。其中ALT是最常用的敏感指标,1%的肝细胞发生坏死时,血清ALT水平即可升高1倍。AST持续升高,数值超过ALT往往提示肝实质损害严重,是慢性化程度加重的标志。在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变失代偿时GGT仅轻中度升高。此次研究是探寻肝硬化肝动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主要是肝动脉阻力指数与这三个转氨酶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较正常人肝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高,阻力指数增加,但同时门静脉血流速度较正常人略有减低。当肝动脉阻力指数大于或等于0.7时,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血液检测指标ALT、AST、GGT),至少有一项超出正常范围,肝实质有不同程度受损,故肝动脉阻力指数大于或等于0.7时,提示肝功能有异常。肝硬化患者肝动脉阻力指数与肝功能异常呈正相关性。

肝硬化患者肝动脉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肝功能血液检测指标密切相关,有规律可寻,超声可以无创检测肝动脉与门静脉血流变化,测量肝动脉阻力指数,反应肝功能情况,为临床采取治疗方式及用药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超声双多普勒同时检测在肝硬化病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不受生命体征影响,更精确,更方便,测量肝动脉及门静脉血流速度,反应肝脏的供血情况。此检测无创伤,价格低,灵敏度高,实时地提供有关血流的信息,利于随访,这是X线、核医学、CT、MRI以及PET等所做不到的,同时避免了肝硬化患者反反复复有创血液检测,所以具有广阔前景和重要临床意义。

[1]张莉,段云友,李金茂,等.超声检测门脉高压患者肝脾动脉阻抗指数与门脉压力相关性研究 [J].中华超声医学杂志:电子版,2008,5(1):20-22.

[2]卢金生,张闻平,赵雪梅,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动脉栓塞术前后脾脏及脾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J].中国医学超生杂志,1999,15(11):832-833.

[3]张梅,钱蕴秋,王全华.脉冲多普勒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及门静脉血流的定量测定[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2,8(5):329-331.

[4]姜慧卿,张晓岚,秦玉彩.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 [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1,(4):343-345.

[5]董继亮,孙洁,丁秀和.部分脾栓塞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血流动力学影响[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2,18(6):361-362.

[6]刘明涛,韩国宏,王建宏,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意义 [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5):141-142.

[7]顾新宇,白明辉,陈公英,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监测的价值[J].浙江临床医学,2003,5(3):230-231.

[8]金修才,王俊学,陈小松,等.肝固有动脉、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比(A/P)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作用[J].肝脏,2004,9(1):47-48.

猜你喜欢
门静脉多普勒肝功能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21例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基于W-Net的肝静脉和肝门静脉全自动分割
超声引导下经皮门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
《多普勒效应》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