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县村级动物防疫员现状分析及建议

2012-04-18 12:48余来孙福建省顺昌县双溪街道畜牧兽医站353200
福建畜牧兽医 2012年6期
关键词:顺昌县待遇村级

余来孙 福建省顺昌县双溪街道畜牧兽医站 353200

高信钦 福建省顺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353200

动物防疫是公共卫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动物防疫措施的主体力量,在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稳定和强化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非常重要。近来,笔者对这支队伍的工作和建设情况进行调研,现分析汇报如下。

1 现状分析

1.1 基本现状

1.1.1 动物防疫员年龄结构状况 全县130个行政村、15个居委会,配备140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其中:70岁以上2人,占1.43%;56~70岁14人,占10%;46~55岁 44人,占 31.43%;36~45岁 55人,占39.29%;35岁以下25人,仅占17.88%。

1.1.2 动物防疫员文化结构状况全县140名村级动物防疫员中具有大专学历的2人,占1.43%;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45人,占32.14%;初中文化程度的88人,占62.86%;小学文化程度的5人,占3.57%。

1.1.3 动物防疫人员的待遇现状 顺昌县村级动物防疫员津贴由财政每人按150元/月的标准发放,其中省财政承担100元,市财政承担30元,县财政承担20元。

1.2 动物防疫员工作要求 随着国家对动物防疫工作越来越重视,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也就越来越繁重。免疫的病种由原来的猪瘟、牲畜口蹄疫、禽流感等3种增加到牲畜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禽流感、鸡新城疫等5种,对禽流感、口蹄疫等病种要进行2次加强免疫。除每年春秋2次集中免疫外,还要全面实施“免疫日”制度,每月对补栏的畜禽进行补免,对免疫抗体不合格的畜禽进行加强免疫;免疫注射的同时需建立畜禽免疫档案、填写发放动物免疫证,家畜还需配戴免疫标识;免疫工作结束后要进行免疫抗体监测采样工作,接受省、市、县的多次检查。平时,动物防疫员需承担辖区内动物疫情的巡查、监测和报告工作,参加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防控工作。根据测算一般村的动物防疫员每年所需工时约为60 d,较大的村需工时 90~100 d。

1.3 动物防疫员工作性质

1.3.1 具有技术性 动物疫病防控是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要求村级动物防疫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动物疫病发生、发展、防控等专业知识和免疫接种、佩挂标识、疫情监测采样等熟练的操作技能。

1.3.2 具有艰巨性和危险性 动物在进行免疫接种时是“被动”接受,需要进行必要的保定才能完成,有些较大型的动物(如种公母猪、大牛羊)具有攻击性,免疫接种操作人员有致伤致残的危险。动物防疫员在夜间给家禽免疫时被犬咬伤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1.3.3 具有不被理解性 动物免疫后发生免疫反应,引起畜禽不吃、产蛋减少甚至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养殖户对此不理解,对动物强制免疫工作采取不支持、不配合的态度,阻挠动物防疫工作开展。

2 存在的问题

2.1 待遇偏低,无人愿从事动物防疫工作 从动物防疫员的工作量和待遇分析看,村级动物防疫人员待遇确实偏低,对社会劳动力没有吸引力,特别是对青壮年更是没有吸引力,他们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从事既费力又脏臭且不被人理解、报酬十分低的动物防疫工作,这是造成农村动物防疫后继乏人、动物防疫员队伍不稳定的根本原因。

2.2 年龄偏大,不利于动物防疫工作开展 从年龄结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村级动物防疫人员年龄明显偏大,老龄化严重,50岁以上的人约占45%,六七十岁的人仍然战斗在动物防疫工作第一线,明显不利于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

3 建议

1)逐步提高动物防疫员的待遇,建议省级相关部门给村级动物防疫员每年2000~3000元的春秋两季动物集中免疫工作补贴,使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津贴待遇能与其他“八大员”有所区别。

2)每年在春秋季集中免疫期间,根据村(居)的大小,由村(居)给防疫员40~80 d的误工补助。

3)给全县村级动物防疫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用由县、乡、村共同分担。

4)动物防疫工作点多面广,工作量大,特别是2500人口以上的行政村,工作量尤其大,一名防疫员无法完成,应增配一名动物防疫员。

5)畜禽养殖不仅在农村,而且居委会、林场和厂矿业也存在,为确保防疫工作不出现空白点,这些涉农居委会、林场和厂矿也要相应配备动物防疫员。

猜你喜欢
顺昌县待遇村级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不讲待遇 不计得失
HAVAL F5 “帝王”般的待遇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顺昌县:深入开展2017年水产品快速检测工作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水稻收获季农民秋收忙
顺昌县局深入基层检查指导渔船防汛抗洪工作保障渔船安全度汛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优先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