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石汤预防微创保胆取石后结石复发的临床研究

2012-05-07 02:27林伟杜志诚王绍明罗波魏东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保胆石术B超

林伟 杜志诚 王绍明 罗波 魏东

(1.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5)

微创保胆取石术存在一定的复发率,有资料显示其5年复发率约7%[1]。现代医学尚无较好方法预防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只能通过口服熊去氧胆酸或改变患者饮食及生活习惯来预防结石复发。近年来我科自拟中药方剂消石汤预防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 消石汤处方

柴胡15g、金钱草30g、姜黄15g、枳实15g,鸡内金30g、白术15g、党参30g、茯苓25g、白芍15g。

1.1.2 研究对象

1.1.2.1 一般资料

共选择手术病人40例,年龄18~65岁,通过PEMS3.1软件“完全随机(两组及多组)设计”程序产生随机数字,根据手术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病人治疗前在年龄、性别、胆囊功能资料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组间均衡性较好,具有可比性。

1.1.2.2 病例选择标准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获得成功,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正常,无结石残留、胆漏、胆囊管梗阻、出血、腹腔感染及粘连等术后并发症。胆囊收缩功能正常。术前胆囊壁厚度<5mm,胆囊长径50~80mm,横径20~50mm,术后半年B超复查未发现结石复发。无合并急性胆囊炎、胰腺炎、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梗阻等情况。

纳入标准:非胃肠道的腹部手术;年龄18~65岁。

排除标准:有腹膜刺激征;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其它内分泌疾病;有严重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者。

1.2 方法

1.2.1 给药方法

对照组除术后指导饮食及其生活习惯改变外,不做其他处理;治疗组:除术后指导饮食及其生活习惯改变外,给予口服中药消石汤,术后第4d开始服用,第1~6m每2日1次,第6~12m开始每3日1次,每次125ml,晚饭后服,疗程为1y。

1.2.2 观测项目

术后1年进行下列检查:

(1)用B超测定空腹时胆囊壁厚度;

(2)胆囊收缩功能[5]:上午8:30时许B超测定各组空腹时胆囊的最大长径、横径及前后径,计算出餐前胆囊容积 ,接着进食脂肪餐(两个油煎鸡蛋),1h后再次测定并计算出各组餐后胆囊容积,得出餐后胆囊相对收缩率= [(餐前容积一餐后容积)÷餐前容积]×100%,也即为胆囊收缩功能;

(3)术后一年B超检查有无胆囊结石形成。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术后1年两组胆囊壁厚度比较:

术后1年用B超测定空腹时胆囊壁厚度,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小,见表1。

2.2 术后1年两组胆囊收缩功能比较:

术后1年测定胆囊收缩功能,治疗组明显强于对照组,见表2。

表1 术后1年两组胆囊壁厚度比较()

表1 术后1年两组胆囊壁厚度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 别 治疗前胆囊壁厚度(mm) 治疗后胆囊壁厚度(mm)治疗组 3.57±0.53 2.60±0.34*对照组3.62±0.49 3.39±0.48

表2 术后1年两组胆囊收缩功能比较()

表2 术后1年两组胆囊收缩功能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 别 治疗前胆囊功能(%) 治疗后胆囊功能(%)治疗组 38.07±5.03 57.53±4.32*对照组37.82±4.89 44.37±5.28

2.3 术后1年两组间胆囊结石复发的比较

术后一年经B超检查结果表明,治疗组无胆囊结石复发,对照组有1例复发。

3 讨论

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6-8],既达到了微创治疗的目的,又保留了有功能的胆囊[9],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有很好的临床价值,近年来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但它和其它的保胆取石手术一样存在一定的复发率[10]。胆囊结石的复发主要与胆囊的收缩功能、胆囊壁的炎症(表现为胆囊壁的厚度)及胆汁的成分构成有关[11]。因此取石术后针对胆囊壁的炎症治疗及尽快恢复胆囊的收缩功能十分重要,是预防胆囊结石复发的关键措施[12]。

祖国医学认为胆石症当属中医“胁痛”范畴[13]。胆石症主因饮食不节,或过食肥甘,湿热蕴结于肝胆 ,湿热煎熬 ,结为砂石,阻滞胆道,致肝络失和,胆不疏泄,故“胆郁”是主要病机。而同时结石为有形之邪,长期盘踞中焦,势必妨碍中焦气机,影响脾胃气机出入,日久则脾虚之证形成;手术属侵入性,亦会损伤中焦气机,造成脾胃虚弱,所以术后病人常形成胆郁、脾虚、虚实互见的胆郁脾虚证型。脾胃与肝胆同居于中焦,彼此关系紧密,互相影响,由于饮食、劳倦内伤等原因,脾胃虚弱,脾虚不能升清,胃虚无力下降,水谷停滞中焦,蕴湿生热,阻滞气机,可引起肝胆疏泄失常,湿热蕴结,气滞血瘀,瘀久化热,薰灼胆汁,胆汁排泌失常,再次化生结石。所以,术后结石的形成,脾胃虚弱是“始动因素”,肝失舒泄,瘀浊湿热是结石形成的“直接原因”。故手术后尽管仍需疏肝利胆,祛除邪气,但健脾益气、扶正祛邪仍占有重要地位[14]。

本研究中采用的中药消石汤处方由柴胡、金钱草、姜黄、枳实、鸡内金、党参、白术、茯苓、白芍组成。方中党参、白术健脾益气,脾旺则肝达,肝主舒泄正常,则胆汁排泌通畅,故为君;柴胡、白芍、枳实疏肝利胆,辅助君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肝木条达,则脾土健旺,故为臣;鸡内金、甘草健脾益气和胃;金钱草、姜黄清热利湿,是谓佐。[15]诸药和用,共奏健脾舒肝,清热利胆之功,主治肝郁脾虚,湿热蕴结所致的胆石症。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中药组胆囊壁厚度小于对照组,胆囊收缩功能强于对照组,表明消石汤能能减轻胆囊壁的炎症,增强胆囊的收缩功能,有利于促进胆囊内淤积的胆汁及有形微粒排出,减少胆囊结石的形成机会,有助于防止结石复发。在结石复发的比较上无统计学意义,与病例较少及观察时间偏短等因素有关。这也正是今后研究继续努力的方向。

1 张宝善.关于胆囊结石治疗的争论一与Langenbuch理论商榷[J].中国医刊,2007,42(5):2-5.

2 王惠群,傅贤波.我国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10(6):481-485.

3 刘京山,李晋忠,赵期康,等.纤维胆道镜下胆囊切开取石保胆治疗胆囊结石612例随访结果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09,47(4):279-281.

4 叶临湘,李健.中医药对微创保胆取石后预防胆囊结石复发的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9(4):19-21.

5 刘禹翔,李健,郭绍举.中医药对微创保胆取石后结石复发的预防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18(4):389-390.

6 卿伯华.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62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2):173-174.

7 李智勇,徐旭,丁虹.应用纤维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的体会[J].中国内镜杂志,2005,11(8):891-891.

8 刘振惠,李金明.内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临床进展[J].临床医学,2008,28(11):107-109.

9 徐明,周新宇,卢明柱,等.新式微创保胆取石术的应用体会[J].常州实用医学,2010,26(3):157-159.

10 王旭,王翔翔,唐彤,等.内镜保胆取石术临床研究现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16(9):773-775.

11 范思行,庞国明.结石病诊疗常用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93-94.

12 黄彬,李健,黄明河,等.防石胶囊预防保胆取石后结石复发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11(23):986-987.

13 黄文玉.胆结石症中医药治疗近况[J].中国医学杂志,2008,6(10):30-32.

14 郭绍举,李健,冯春霞,等.利胆健脾法预防胆囊结石复发的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J].2008,26(6):1265-1266.

15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500-500.

猜你喜欢
保胆石术B超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什么情况下才能做保胆取石手术?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保胆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比较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合并胆囊壁间结石保胆取石术后近期疗效评价
后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