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抗反流引流袋对神经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预防效果观察

2012-05-08 07:55桑琳霞魏忠梅王秀丽高增敏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尿袋尿管尿路感染

桑琳霞,魏忠梅,王秀丽,高增敏,刘 莉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河北石家庄 050000)

应用抗反流引流袋对神经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预防效果观察

桑琳霞,魏忠梅*,王秀丽,高增敏,刘 莉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河北石家庄 050000)

目的观察抗反流引流袋对神经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09年3月住院的患者120例,导尿前无尿路感染,并随机分为A、B、C、D共4组。A组应用抗反流引流袋每7d更换1次,B组应用抗反流引流袋每10d更换1次,C组则应用普通引流袋每3d更换1次,D组应用普通引流袋每1d更换1次,比较各组菌尿的发生率。结果神经外科患者应用普通引流袋3d更换菌尿发生率低于每天更换者。应用抗反流引流袋菌尿发生率低于普通引流袋,而抗反流引流袋7d更换菌尿发生率低于10d更换者。结论神经外科患者应用抗反流引流袋尿路逆行感染的风险低于普通引流袋,以抗反流引流袋每7d更换1次为宜。

导尿管插入术;神经外科;护理

神经外科大多数患者常常因病情危重,复杂多变,恢复慢,需术后留置尿管,而且时间较长,但置尿管为侵袭性操作,易造成尿路感染,不但增加患者痛苦,而且住院费用增高。有资料[1]显示,医院获得性感染40%为尿路感染,70%以上与尿管使用有关。在美国,有资料[2]显示,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infection,CAUTI)与留置尿管的相关性达95%。因此,在做好对患者导尿管及会阴基础护理的同时,减少由尿管及尿袋内尿液逆流引起的尿路感染尤为重要。本文对120例神经外科需长期留置尿管患者尿袋的更换时间及使用不同引流袋进行了临床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年10月—2009年3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留置尿管患者120例,男性62例,女性58例,年龄28~67岁,平均42岁。均为尿常规正常者。其中颅脑外伤患者5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2例,脊髓病变术后患者6例,脑肿瘤术后患者11例。120例随机分为A、B、C、D组。A组为应用抗反流引流袋1次/7d更换,B组为应用抗反流引流袋1次/10d更换,C组为应用普通引流袋1次/3d更换,D组为应用普通引流袋1次/1d更换。A、C、D组均3d和7d各尿培养1次。B组为7d和10d各尿培养1次。共计进行尿培养300次。对患者的年龄、疾病种类、病情程度进行组间均衡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材料:尿管,均为浙江事达实业有限公司生产14~16F的硅胶尿管。抗反流尿袋选用康乐保公司生产的康维引流袋,规格为 1 500mL,管长120cm。普通尿袋选用扬州双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引流袋,容量为1 000mL、管长100cm。1.2.2 标本采集:各组均于置尿管后取尿培养及尿常规,均正常且无细菌生长。于置尿管后第2天开始,由负责基础护理的护士每天上午9:00~9:30采集。采集护士均戴无菌手套,应用2%碘酒消毒,75%酒精脱碘,硅胶双气囊导尿管引流尿液侧,避免穿刺意外而刺破水囊端导致液体外流尿管脱出。用10mL注射器针刺采集中段尿液(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h以上)[3]约3~5mL注入无菌尿杯送检。尿培养细菌定量菌落计数>105 cfu/mL为阳性。

1.3 基础护理:由专门做基础护理的护士负责,戴无菌手套每日2次用0.02%高锰酸钾清洗会阴及尿道口,再用0.5%碘伏擦洗尿道口及尿管,每次大便后及时清洗会阴并消毒,碘伏纱布包裹导尿管与尿道口衔接处。

1.4 饮食护理:指导患者每日摄取水分1 500~2 000mL,每小时尿量>50mL,注意观察尿液的酸碱度,保持pH值在6.5~7.0之间。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C组第7天尿培养阳性率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尿培养阳性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第7天尿培养阳性率低于 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3。

表1 C、D组第7天尿培养阳性率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positive rate of urine culture on the 7th day between C and D groups(n=30,n,%)

表2 A、B组尿培养阳性率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positive rate of urine culture between A,B groups(n=30,n,%)

表3 A、B组与C、D组第7天尿培养阳性率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positive rate of urine culture on the 7th day between two kinds of drainagebags(n=30,n,%)

3 讨 论

导致CAUTI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尿道侵入性操作。70.0%~80.0%尿路感染与导尿有关,而且随着尿管留置时间的延长,感染发生的几率越高[4]。引起尿路感染的途径可分为管腔内感染和管腔外感染。当插入导尿管时,聚集在尿道口或尿道前段的微生物可直接进入膀胱而感染,而且当患者长期放置存留导尿管,微生物就更容易经由尿管外移行潜入膀胱或由工作人员引起交叉感染,由此可见导尿管的放置破坏了尿道的正常生理环境,削弱了泌尿系中性白细胞的抗菌能力,破坏膀胱对细菌的机械性防御造成炎症反应[5],在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中,腔内途径的逆行感染是主要因素之一[6],其逆行感染的病原菌多来自于集尿袋系统、引流袋及引流袋放尿口污染引起的感染。

3.1 一次性普通引流袋更换时间:一次性普通引流袋在我国普遍使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普通引流袋3d更换与每天更换第7天尿培养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临床上在留置导尿管时,使用一次性普通引流袋的更换时间以1次/3d较适宜。

3.2 抗反流引流袋的更换时间:抗反流引流袋的特点是在引流袋与导尿管的连接处装有抗反流阀。本研究抗反流引流袋的更换时间7d与10d尿培养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抗反流引流使用>1周时可增加尿路感染的发生,即在神经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使用抗反流引流袋的更换时间以1次/周较适宜。

3.3 不同引流方式其预防感染的效果不同:本研究分别采取2种不同的引流方式,普通引流袋与抗反流引流袋比较,应用抗反流引流袋组尿路累计感染率明显低于普通引流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反流引流袋的特点是在引流袋与导尿管的连接处装有抗反流阀。此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尿液反流入膀胱。本研究支持病原菌经尿道进入膀胱,其中尿液引流方式是引起逆行尿路感染的原因之一。

3.4 2 种不同引流袋对尿路感染的相关性:本研究显示抗反流引流袋内置的抗反流阀对预防留置尿管引起的尿路逆行感染有明显的作用。留置尿管后,引流袋中的尿液作为一种培养基为细菌提供了生长繁殖的良好环境,引流管腔内的液体又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移行途径。因此,保持集尿系统的密闭及逆行感染是预防腔内途径感染的关键。有资料表明开放式留置尿管>5d,感染率100.0%[7]。改开放式集尿袋为一次性普通集尿袋后,可以减少感染的机会,但感染的发生率仍较高,在26.5%~60.0%之间。本研究普通尿袋组同样显示高感染发生,但通过采用抗反流引流袋的应用后,能有效地降低留置尿管腔内途径所致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3.5 2 种不同引流方式比较:①一次性普通引流袋频繁更换破坏了密闭引流系统而造成导尿管末端引流袋连接处的感染。因此,频繁更换尿袋的方法并不能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无菌状态,反而增加了感染机会。②抗反流引流袋因其特殊的抗反流装置对尿液的逆流起了很重要的作用。③抗反流引流袋容量1 500mL,可以减少倾倒尿液次数,减轻护士工作量。

3.6 实际应用:①神经外科患者病情危重,病情时刻变化,需要离床进行检查和治疗,患者在搬运过程中,引流袋水平常高于尿道口,从而尿液反流引起尿路感染。孙冰梅等[8]研究显示,引流袋从第4天开始有细菌生长,6d以后细菌生长比例为83.3%。说明引流袋很容易受细菌污染。留置导尿管引起的导管相关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增加了住院费用。而抗反流引流袋内置的抗反流装置有效地避免了逆行感染的几率。②神经外科患者常因颅内压增高意识不清而烦躁不安,患者烦躁时易导致引流袋与尿管衔接处被拉开,引起尿路感染,或管道扭结、受压打折而引流不畅,而抗反流引流袋因为管腔大,管路长120cm。可以避免患者因烦躁而导致的尿路感染以及尿路不畅。③神经外科患者因全麻手术及应激性消化道溃疡等需禁食水,为减轻脑水肿控制颅内压,常采用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等脱水治疗,引起尿量增多[9],垂体瘤患者术后并发的尿崩症等,需准确记录尿出量而应用大容量引流袋,而抗反流引流袋的刻度精确至5mL,且容量为1 500mL,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准确的数据,而且减少了尿液的倾倒次数,减少了感染的机会,同时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随着医学模式向以人为中心理念的转变,对患者生命质量的保护成为医疗过程中的重要议题。作为当前医院感染中占有较大比率的CAUTI,其预防及控制对患者的康复及生命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除了从医生的角度科学地进行诊治外,护理人员主动进行护理干预的重要性也日渐显现出来[10-12]。

因此,我们建议神经外科患者应用抗反流引流袋每周更换1次,可减少频繁更换尿袋而引起的逆行感染,减少患者住院费用,减轻护士工作量,并且减少因废弃材料而引起的环境污染。

[1]刘兵,王嘉,李利华.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预防对策及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9,9(3):191.

[2]TRAUTNER BW,DAROUICHE RO.Catheterassociated infections:patho-genesis affects prevention[J].Arch Intern Med,2004,164(8):842-850.

[3]欧晓静,倪郑跃,黄晓洁.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2,10(1):117-118.

[4]马振芝.留置尿管导致尿路感染的预防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9):2668-2669.

[5]张俊芝.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的护理与预防策略[J].中国医学创新,2012,9(8):70-71.

[6]贺彩芳,杨碎丽,周琦,等.脑血管病患者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相关因素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4):14-15.

[7]吴俊霞,潘淑琴,王健斌,等.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 11):1252-1253.

[8]孙冰梅,李春香.集尿袋与导尿管中尿液细菌学及药敏检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1,16(1):13-14.

[9]续继军,李永涛,赵守华,等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4,9(5)389.

[10]佘娟,虞琼菊,陈洁,等.尿路感染的诊治及护理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5):44-45.

[11]熊凤鸣,韩爱华.留置导尿患者并发尿路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1):98-99.

[12]王芬,徐永兰.护理干预对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0):3883-3884.

(本文编辑:刘斯静)

EFFECT OF ANTI-REFLUX DRAINAGE BAG ON PREVENTING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NEUROSURGICAL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CATHETER

SANG Linxia,WEI zhongmei*,WANG Xiuli,GAO zengmin,LIU Li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the Secon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00,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nti-reflux drainage bag on preventing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neurosurgical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catheter.MethodsA total of 120 neurosurgical in-patients withou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from Oct.2008 to Mar.2009 were selected,who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B,C,D groups.The patients in group A were applied anti-reflux drainage bags replaced every 7 days,those in group B were applied anti-reflux drainage bags replaced every 10 days.The patients in group C were applied ordinary drainage bags replaced every 3 days,those in group D were applied ordinary drainage bags replaced every day.The incidence of urinary bacteria in four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The incidence of urinary bacteria in the patients with ordinary drainage bag replaced every 3 days was lower than those with ordinary drainage bag replaced every day.The incidence of urinary bacteria in the patients with anti-reflux drainage bags was lower than those with ordinary drainage bags.The incidence of urinary bacteria in the patients with anti-reflux drainage bags replaced every 7 days was lower than those with anti-reflux drainage bags replaced every 10 days. Conclusion Risk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neurosurgical in-patients with anti-reflux drainage bags is lower than those with ordinary drainage bags,which is recommended to replace every 7 days.

urinary catheterization;neurosurgery;nursing care

R473.6

A

1007-3205(2012)11-1264-04

2012-05-01;

2012-08-23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00317)

桑琳霞(1971-),女,河北藁城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主管护师,医学学士,从事神经外科疾病护理研究。

*通讯作者

10.3969/j.issn.1007-3205.2012.11.010

猜你喜欢
尿袋尿管尿路感染
耐磨树脂材料尿袋在门诊护理领域应用评价及展望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诱因之一
密闭集尿措施在短期留置导尿中的效果及观察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简易尿袋固定器的制作与应用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患者留置尿管期间两种护理措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