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α1b联合氨溴索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2012-05-08 07:55杨丽萍刘彦霞杨艳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鸣音毛细干扰素

杨丽萍,刘彦霞,杨艳辉

(河北省石家庄市妇幼保健医院儿科,河北石家庄 050051)

干扰素α1b联合氨溴索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杨丽萍,刘彦霞,杨艳辉

(河北省石家庄市妇幼保健医院儿科,河北石家庄 050051)

目的观察干扰素α1b联合氨溴索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2月临床确诊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干扰素α1b及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2组咳嗽消失、喘憋消失、喘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1b联合氨溴索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细支气管炎;干扰素α1b;氨溴索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病毒所致的特殊类型的肺部感染,2岁以下小儿易患本病,6个月之内发病者病情较重,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我院儿科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雾化吸入干扰素α1b及氨溴索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2月我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2例,男性36例,女性26例,年龄2~24个月,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第7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入选病例入院前病程均≤3d,均有咳嗽、喘憋、气促,肺部听诊闻哮鸣音及中细湿性啰音,胸部X线片显示肺纹理增多,少数有轻微肺气肿改变。末梢血白细胞均在正常范围。所有病例无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并剔除有早产史、严重佝偻病、中度以上贫血、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异物、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结核感染或免疫缺陷性疾病者。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4~23个月;对照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24个月。2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2组均采用抗感染、袪痰止咳、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平喘及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应用干扰素α1b[重组人干扰素α1b(运德素),10mg/L,北京三元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及氨溴索雾化治疗,年龄≤6个月6μg/次,>6个月10μg/次,加生理盐水2mL,利用空气压缩雾化器(德国百瑞压缩雾化器)雾化吸入,1次/d,5~10min/次,疗程5d;氨溴索15mg(15mg/2mL,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加入生理盐水2mL雾化吸入,1次/d,雾化后常规叩背3~5min以助痰液排出,连续治疗5~7d。

1.3 临床效果判断[2-5]:根据治疗7d后的临床症状、肺部体征及胸部X线变化判定疗效。显效,咳喘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一般情况良好,肺部听诊喘鸣音消失或明显减少,胸部X线复查恢复正常;有效,咳喘症状减轻,肺部听诊喘鸣音减少,胸部X线复查示炎症明显吸收好转;无效,7d后症状、体征仍无明显好转,胸部X线片检查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显效+有效合计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喘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见表1。

表1 2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t/d,±s)

表1 2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t/d,±s)

组别 例数 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喘鸣音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治疗组32 5.21±1.16 3.67±1.32 5.30±1.08 8.12±2.01对照组 30 6.25±1.16 4.53±1.33 6.73±0.97 9.37±1.92 t 3.507 2.553 5.480 2.550 P <0.01 <0.05 <0.01 <0.01

2.2 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治疗7d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5,P< 0.05),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例数,%)

3 讨 论

毛细支气管炎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居多,临床表现为喘憋为主的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导致多种器官功能损害,目前在临床上尚无特效治疗,多采用综合治疗方法为主。干扰素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其最重要的功能主要有两方面:①广谱抗病毒功能;②调节免疫功能。干扰素是目前所知发挥抗病毒作用最快的病毒防御体系,它并不能直接灭活病毒,而是通过细胞表面的干扰素受体作用于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干扰病毒进行复制繁殖,并能增强机体的自然杀伤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作用,从而起到广谱的抗病毒作用。干扰素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是调节免疫,通过启动免疫、调节免疫应答和活化巨噬细胞、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等作用机制,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作用。干扰素具有细胞种属特征,近年来对于干扰素雾化及肌内注射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研究均有报道,干扰素α1b作为干扰素的一个亚型,基因源自中国,是一种活性很强的生物制剂,经压缩雾化吸入后直接深入沉降分布在肺及气管的各个组织,使呼吸道分泌物中干扰素浓度增高,抗病毒作用增强,从而发挥药物速效和高效作用[2]。

毛细支气管炎病理改变主要为多种原因所致的毛细支气管阻塞、气道狭窄,黏痰积于小气道内不易排出,从而引起咳嗽,喘憋。氨溴索是溴已新的有效代谢物,作用比溴已新强大,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祛痰剂。它通过刺激呼吸道表面活性剂的形成及促进呼吸道内部浆液性与黏液性分泌物的溶解,改善呼吸道纤毛区与无纤毛区的病理状态,降低痰液与纤毛之间的黏着力,使痰液容易咳出,减轻咳喘症状。研究表明,药物经吸入给药后,药物的70%可直接分布于呼吸道表面,直接作用于病原侵袭部位,到达靶细胞而获得疗效[3]。压缩雾化与传统超声雾化相比,产生的雾粒直径更小( <5μm),药雾可吸入16~17级细支气管,吸入肺泡内的雾量达17%左右,增加药物的肺泡沉降率[4]。

本研究在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常规抗感染平喘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α1b及氨溴索雾化吸入,结果表明咳嗽、喘憋、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是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99-1201.

[2]谢明红,范一斌.α-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3):348-349.

[3]吴希如,李万镇.临床儿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239-1240.

[4]王艳,黄谦.雾化吸入药物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3(4):95-98.

[5]雷月娥,王育新.干扰素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11):989.

[6]唐莉莉,王兰英,秦海萍.干扰素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6,20(2):130-131.

[7]李江,梁松.α-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3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10.

[8]曲莉.小剂量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59-60.

[9]孜维地古丽.沐舒坦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杂志,2010,10(22):5334.

[10]仇付丽.α1b干扰素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3):2932-2933.

[11]张义,靳蓉,卢根,等.干扰素雾化吸入和易坦静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30例疗效观察[J].贵州医药,2011,35(9):808-810.

(本文编辑:刘斯静)

R725.6

B

1007-3205(2012)11-1322-03

2012-03-06;

2012-06-16

杨丽萍(1967-),女,河北辛集人,河北省石家庄市妇幼保健医院主治医师,医学学士,从事儿科疾病诊治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2.11.034

猜你喜欢
鸣音毛细干扰素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出现憋喘 可能是毛细支气管炎!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孟鲁司特治疗不同病原感染后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雾化吸入γ干扰素对免疫低下肺炎的疗效观察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