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钼靶X线表现局限性结构扭曲阴影43例分析

2012-05-08 07:55张俊梅孟庆波刘晓鹏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局限性腺体浸润性

张俊梅,孟庆波,赵 林,刘晓鹏

(1.河北省遵化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河北遵化 064200;2.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医学影像科,河北石家庄 050000)

乳腺钼靶X线表现局限性结构扭曲阴影43例分析

张俊梅1,孟庆波1,赵 林2*,刘晓鹏1

(1.河北省遵化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河北遵化 064200;2.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医学影像科,河北石家庄 050000)

目的探讨乳腺内局限性结构扭曲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X线特点,以提高其在乳腺疾病中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43例钼靶X线表现为乳腺内局限性结构紊乱的患者,总结其影像学特征,于术后分别与病理对照,对病灶的形态结构、密度及细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良性病变12例,恶性病变31例。结论对局限性结构紊乱进行仔细分析,加深认识,提高乳腺钼靶X线诊断符合率。

乳腺肿瘤;X线;诊断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并趋向于年轻化,现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所以早发现、早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乳腺局限性结构紊乱(architectural distortion,AD)是诊断乳腺癌的一个重要间接征象,有时是惟一的征象,但没有特异性。以AD为主要征象的乳腺癌漏诊、误诊率较高,本文通过对43例乳腺X线片表现为AD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乳腺X线诊断符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行双乳钼靶摄影中具有AD征象的患者共43例,均为女性,单侧单发,年龄35~69岁,平均48岁。其中24例临床触诊可扪及局部增厚,19例因乳房不适或疼痛就诊未触及异常。

1.2 仪器及方法:仪器应用韩国MX-600型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机。常规采用头尾位和内外侧斜位摄片,必要时加照其他位(侧位、局部加压位、切线位等)。所有病例经2位高年资影像医师共同阅片后决定。

2 结 果

2.1 病理诊断:术后病理诊断乳腺癌 31例(72.1%),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8例,微小早期浸润癌6例,微小乳头状癌1例,导管内原位癌4例,小叶癌2例;良性病例12例(27.9%),其中慢性炎症5例,间质纤维组织增生2例,硬化性腺病1例,手术后瘢痕2例,脂肪坏死1例,大致正常腺体组织1例。

2.2 AD影像学研究

2.2.1 单纯AD征象7例:5例良性病变分别为手术瘢痕1例,间质纤维组织增生2例,硬化性腺病1例,大致正常腺体组织1例。2例恶性病变分别为导管内原位癌1例,小叶癌1例。病变范围较小,在不同投照体位上,病变形态类似,表现为星芒状、小灶性密度增高(图1)。

2.2.2 AD伴钙化3例:这里所指的钙化为美国放射学会提出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e system,BI-RADS)[1]3级定义中的钙化。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例,小叶癌1例,手术后瘢痕1例。

2.2.3 AD伴结节1例:为微小乳头状癌。

2.2.4 AD伴中心密度增高20例:本组恶性病变15例(75.0%),慢性炎症5例,其中有6例临床未触及明显肿块,3例导管原位癌,3例浸润性导管癌,X线片上无明显肿块影,仅为局限性密度增高,其中央部位较正常腺体致密,向外逐渐变淡,淹没于正常腺体的阴影中,与正常组织间的分界不易确定,可行局部加压确认(图2)。其中心致密增高,腺体结构消失反映了恶性肿瘤破坏、侵蚀的生长特点,在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2.5 AD伴病变中心低密度1例:为乳腺脂肪坏死,往往与外伤或医源性损伤有关。

2.2.6 AD同时伴有中心致密、结节或钙化11例:均为恶性。

图1 乳腺后方局部腺体纠集、星芒状改变(病理:小叶癌)

图2 乳腺上方局限性结构紊乱、致密(病理:浸润性导管癌)

3 讨 论

BI-RADS中对乳腺AD定义为局部正常结构的变形失常,但无明确肿块影显示。这包括从一点发出的放射状线条或毛刺影,或是乳腺实质边缘的收缩或变形。确认该征象的前提是无肿块阴影。乳腺AD可见于增生、炎症、外伤或手术后改变、乳腺癌等。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组病例中恶性率达72.1%,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其病理组织学可见恶性增生细胞穿破导管壁,从上皮基底向外穿破管壁及基底膜,最后在间质浸润,引起导管上皮、导管周围网状纤维组织和胶原纤维组织增生、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阻塞,引起导管变形[2];典型病变X线片表现为病变密度高于周围正常腺体,腺体小梁消失、中断,结构扭曲,周围呈放射状浸润,一旦发现此征象,可触及,则需要针芯活检,恶性率高达98%。对仅表现为非对称小灶性AD或纠集者亦可能为恶性肿瘤早期,多见于导管原位癌,对此种患者需要综合分析,详细询问病史,在排除炎症和手术史后,应考虑乳腺癌可能,决定做进一步检查或随访的必要[3]。

本组病例中良性病变占27.9%,如果发现局灶结构紊乱组织内间杂有脂肪组织,这是良性的特点;良性病变的形态和受累及腺体的体积可随摄片位置而改变,而恶性病变的实质性肿块形态相对固定;手术后瘢痕表现为密度与周围腺体密度一致的手术区域的腺体收缩、聚拢,但无病变实体存在,收缩腺体走行方向杂乱,无向心性纠集。与以往乳腺X线片比较,如果该区域是新出现的或病变位置与以前不同或组织向外扩散,就值得关注,需要加做其他影像检查包括局部点压、超声、MRI增强检查代替穿刺活检;如果局限AD区域显示比较稳定,就不必进一步检查,建议定期随诊,观察病灶变化。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与对待乳腺AD,既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活检,又能够大大提高以AD为主要征象的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减少漏诊和误诊,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1]李洁.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乳腺影像图谱[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55-124.

[2]侯媛媛,靳永峰,张亚.乳腺结构扭曲三维立体定位穿刺局部切除活检影像与病理对照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2,9(9):54-56.

[3]刘黎明,静国庆,李立军.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西南军医,2010,12(4):722-723.

(本文编辑:刘斯静)

R737.9

B

1007-3205(2012)11-1338-03

2012-05-18;

2012-07-18

张俊梅(1978-),女,河北遵化人,河北省遵化市人民医院主治医师,医学学士,从事超声影像诊断研究。

*通讯作者

10.3969/j.issn.1007-3205.2012.11.042

猜你喜欢
局限性腺体浸润性
基于nnU-Net的乳腺DCE-MR图像中乳房和腺体自动分割
汉德公式的局限性——《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视角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治疗少腺体型乳腺癌的效果观察
宫颈上皮内瘤变累及腺体的研究进展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自动化事实核查的前景及局限性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β-catenin、cyclinD1、CDK4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胸腹部局限性Castleman病的CT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