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不同方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比较

2012-05-08 23:48龙申美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罗米芬吡格睾酮

龙申美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人民医院产科,广西桂林 541002)

2种不同方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比较

龙申美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人民医院产科,广西桂林 541002)

目的探讨克罗米芬和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8年4月—2011年3月诊治高胰岛素血症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共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1例,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治疗,治疗组采用吡格列酮治疗,2组均治疗4个月,比较2组空腹血胰岛素水平、睾酮、促卵泡激素、排卵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接受治疗后2组的空腹血胰岛素水平、睾酮、促卵泡激素及排卵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空腹血胰岛素水平、睾酮、促卵泡激素、排卵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克罗米芬、吡格列酮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伴高胰岛素血症患者均有恢复排卵、促进月经正常的作用,但吡格列酮较克罗米芬更能有效地降低胰岛素水平且不良反应更小,更为安全有效。

多囊卵巢综合征;氯米芬;吡格列酮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生育期女性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1]。尽管其确切病因不详,但家族遗传、肥胖和生存环境的改变却使其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不孕症的第二大病因[2]。其临床表现因人而异,总的可以概括为月经紊乱甚至闭经、停止排卵、多雄性毛发、体质量增加、不孕和双侧卵巢增大呈囊性改变[3]。而病理因素是高胰岛素血症和雄激素抵抗。本文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采用吡格列酮治疗高胰岛素血症的PCOS患者71例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选用克罗米芬治疗的71例患者进行比较,探讨2种药物治疗PCOS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4月—2011年3月门诊治疗的高胰岛素血症的PCOS患者142例,均为首次药物治疗并排除其他疾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71例,年龄22~31岁,平均28.1岁;治疗组71例,年龄20~34岁,平均26.8岁;均治疗4个月。2组患者在年龄、婚育史、工作环境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根据以下标准诊断为PCOS。①患者有月经稀少、多体毛、痤疮、不孕及超体质量等病史。②妇科B超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双侧卵巢均有体积增大并呈囊性改变,且卵巢周围有12个以上未成熟卵泡,直径1.5~9.0mm,同时间质有强性回声[4]。③B超检查未见优势卵泡闭经期或早期卵泡期血生化示睾酮指标在2.5nmol/L以上,或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与促卵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的比值>2。④患者的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显示有一侧或双侧输卵管通畅。且男方精液常规检查显示正常。⑤排除有甲状腺疾病、库兴综合征、各型糖尿病、先天性肾上腺增生高泌乳素血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雄激素分泌性肿瘤等疾病。⑥近3个月内未用激素类药物治疗,肝、肾功能正常者。

1.3 方法

1.3.1 观察指标: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晨起基础体温(basal body temperature,BBT)、月经状况、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以及不良反应;生化指标,月经第2~5天,晨起空腹,静脉采血,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FSH、睾酮(testosterone,T)。

1.3.2 服药方法:对照组71例患者于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克罗米芬,50mg/次,每天定时口服1次,连用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月后停药。治疗组71例患者于月经第1天开始口服吡格列酮,15~45mg/次,早餐前服用,1次/d,连续治疗4个月后停药。

1.3.3 过程评估:每半月随诊1次,观察患者的月经状况、BMI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服药3个月后重新分析各项指标。

1.3.4 效果分析:记录并比较4个月经周期后FINS、FSH、T、排卵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142例患者接受治疗后症状均得到了显著改善。月经按时来潮且量色质满意;面部痤疮明显改善;BMI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治疗后2组的FINS、T、FSH及排卵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FINS、T、FSH、排卵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Tab le 1 The index com parison between the tw 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2.2 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身体肿胀、胃部不适、盆腔或下腹疼痛(多因卵巢增大、囊肿形成、卵巢纤维瘤增大引起,多发生在停药后1周左右),上述不良症状在服药初多见,坚持服药7~14d症状自行消除,其发生率为17.9%。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双下肢水肿,低血糖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8.3%。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PCOS因其导致女性内分泌环境紊乱而备受重视,尽管目前病因不详,但不能因此忽视这种疾病对女性健康的危害性[5]。现在临床上认为胰岛素及雄性激素水平升高是导致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6]。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因受到高胰岛素的影响,抑制LH水平升高;同时胰岛素还促进雄性激素的合成,使LH的分泌状态居高不下,从而影响卵泡发育,使数个卵泡不能发育成熟及排卵,最终萎缩成为囊状闭锁[7]。睾酮增多导致女性患者出现痤疮、多毛、肥胖甚或不孕。因此PCOS治疗的重点为抑制睾酮等雄性激素的分泌,促使胰岛素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克罗米芬是一种非甾体类药物衍生的雌激素激动拮抗剂,此药物可干扰雌激素。因克罗米芬能在子宫中抵抗雌激素,同时可降低雌激素所引发的宫颈分泌物的量和质量及抑制子宫内膜的耐受性,促进卵细胞的排出,临床用于治疗PCOS。吡格列酮是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它可减少体内组织和肝脏的胰岛素抵抗,使得部分葡萄糖无需依赖胰岛素就能够得以分解,抑制肝糖的输出。该药物无法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但提高了胰岛素的循环作用及细胞的应答力,促进体内葡萄糖内环境的协调,同时吡格列酮可通过影响雄性激素,降低卵巢周围的高雄性激素水平,从而诱使卵巢排卵,达到治疗PCOS的目的。

本研究治疗后2组的FINS、T、FSH及排卵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FINS、T、FSH、排卵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充分说明克罗米芬、吡格列酮均能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吡格列酮较克罗米芬更为有效且不良反应率低,2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多数随着服用时间的增加自行消失。故我们认为高胰岛素血症的PCOS患者,按时定量口服吡格列酮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1] 李曌,华苓.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新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38(4):358-363.

[2] 徐秀燕,杨建辉.来曲唑对14例克罗米芬反应不良PCOS患者促排卵作用观察[J].山东医药,2008,48(26):83-83.

[3] 宿仕萍,章汉旺.46例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综合治疗[J].中国妇幼保健,2008,46(27):47-48.

[4] 陈彦果,赵静.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不孕60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10,50(50):110-111.

[5] 肖劲松,陈冬丽,田晓华.来曲唑与氯米芬联合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比较[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1,22(2):222-224.

[6] 张慧英,韩玉崑,宋学茹.胰岛素受体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19(11):650-654.

[7] 闫文杰,杨菁,杨洁,等.评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新方法[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3):441-444.

(本文编辑:赵丽洁)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WO DIFFERENT METHODS FOR TREATING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LONG Shenmei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Guilin City,Guangxi Province,Guilin 541002,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lomiphene and pioglitazone for treating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MethodsA total of 142 patients with hyperinsulinemia PCOS admitted from April 2008 to March 2011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and treatment group with 71 cases of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lomiphene 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pioglitazone,and both of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4 months,the fasting blood insulin(FINS),testosterone(T),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ovulation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FINS,T,FSH and ovulatio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pre-treatment(P<0.05).The FINS,T,FSH,ovulation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Clomiphene and pioglitazone for patientswith hyperinsulinemia PCOShave the role of restoring ovulation and promoting normalmenstruation,however,pioglitazone ismore effective than clomiphene in reducing insulin levels and it has fewer side effects.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clomiphene;pioglitazone

R711.75

A

1007-3205(2012)06-0652-03

2012-01-15;

2012-03-07

龙申美(1969-),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人民医院主治医师,医学学士,从事妇产科疾病诊治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2.06.012

猜你喜欢
罗米芬吡格睾酮
浅谈睾酮逃逸
克罗米芬、来曲唑和二甲双胍对PCOS患者促排卵效果和妊娠结局的网状Meta分析
雌,孕激素联合克罗米芬,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的临床疗效分析
运动员低血睾酮与营养补充
血睾酮、皮质醇与运动负荷评定
正说睾酮
克罗米芬抵抗的PCOS患者经二甲双胍治疗后基础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对促排卵的影响
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血清抵抗素的影响及其对肾脏的作用
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肾脏中TNF-α表达的影响
克罗米芬联合尿促性素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促排卵效果及其对妊娠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