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孕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影响

2012-05-08 23:48董建凤金华芬姚益冰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初产妇孕产妇医护人员

董建凤,金华芬,姚益冰

(浙江省海盐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浙江海盐 314300)

心理干预在孕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影响

董建凤,金华芬,姚益冰

(浙江省海盐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浙江海盐 31430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分娩过程中对产程、分娩方式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随机筛选孕产妇57例为观察组,在围生期实施全方位心理干预措施;另随机筛选孕产妇52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2组的分娩方式,总产程、产后出血量、产后病率、新生儿窒息和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孕产妇明显消除恐惧、焦虑情绪,其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对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作用,确保母婴安全。

心理干预;孕产妇;分娩

分娩对于广大女性来说虽然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生理过程,但是仍然有许多孕妇,特别是首次生产的女性存在一定的恐惧焦虑感[1]。主要原因是由于初产妇缺乏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和生产的体验,因此对分娩过程充满恐惧感,容易出现一些复杂的心理变化,以焦虑、抑郁最为常见,这不仅影响了分娩的顺利进行,更会对产妇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当今,医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生物学模式要求医护人员以整体的观念来对孕产妇进行治疗和护理,不但要重视生理因素,更要关注孕产妇心理状态的改变[2]。因此,我们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方位的心理干预措施,针对每一位孕产妇制定了详实个体化的心理干预方案,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10年5月—2011年5月,随机筛选我院于产科门诊预约的妊娠28周以上头位初产妇57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筛选同期在我院未作心理干预的头位初产妇52例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初产妇,年龄21~37岁,平均(25.6±2.1)岁;对照组初产妇,年龄23~38岁,平均(26.6±1.6)岁。2组孕产妇在年龄、文化程度、生产条件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57例患者给予围生期心理干预措施,以孕产妇为中心,通过当今现代化的个体化的心理学干预方式,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并积极观察其在分娩中的临床指标变化;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1.2 方法

1.2.1 实施心理干预的目标:观察组57例孕产妇给予生理、心理及社会的全方位整体护理方案,对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使其了解妊娠、分娩的基本健康卫生知识,从而使孕产妇和家属也能够与医护人员相互配合,达到顺利分娩的目的[3]。责任护士鼓励产妇以愉悦的心情进行分娩,及时发现和解决孕产妇在围生期出现的各种问题,消除孕产妇的紧张、焦虑情绪,让孕产妇以良好的心态顺利度过孕晚期、分娩期和产褥期等,以确保母婴安全。

1.2.2 具体心理干预措施:医护人员应当牢牢树立以孕产妇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由医师、助产师及护师组成心理干预小组。①孕晚期心理干预措施。对孕产妇进行家庭背景、教育程度、心理需求的资料收集工作,并针对每一位孕产妇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评估,制定心理干预计划。对孕28周及以上的孕妇建孕卡,定期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孕产妇及其家属介绍病区的环境设施及相关规章制度,使她们尽快适应病区环境,医护人员与孕产妇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孕产妇对医护人员产生信

任感,消除其顾虑。②分娩期心理干预措施。按制定的心理干预计划进行实施,及时发现产妇潜在的心理问题,并根据不断发生的变化及时作出心理干预调整。由助产人员向孕产妇讲解分娩的基本知识,严密观察产妇的产程,并采取严密的监护措施,产妇一旦出现异常,助产人员要及时处理,调整心理干预的方法。通过语言、行为、态度等消除产妇对分娩疼痛的恐惧心理,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避免因为过度紧张而消耗体力,使其顺利分娩。对于须剖宫产的孕产妇,医护人员要耐心地向其讲解剖宫产的相关知识,消除其对手术的恐惧感,使其顺利分娩。③产褥期心理干预方案。医护人员严密观察产妇产后的出血情况,并积极告知产妇产褥期相关的基本知识,及时解除产妇产后各种不良情绪。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基本知识及新生儿的基本护理方法。及时对产妇进行护理评价,并对其进行回访,了解产妇的心理需求和一般情况,向产妇讲解产后注意事项,根据获得的资料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评价,使其顺利度过产褥期。

1.3 效果评价:对2组患者阴道分娩率(顺产、胎吸、产钳)和剖宫产率进行比较,并对2组总产程、产后出血量、产后病率、新生儿窒息及母乳喂养率情况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分娩方式的比较:观察组阴道分娩率(89.5%)及顺产率(84.2%)较对照组阴道分娩率(71.2%)及顺产率(59.6%)明显升高;观察组剖宫产率(10.5%)及难产率(5.2%)较对照组剖宫产率(28.8%)及难产率(11.4%)明显降低。2组在阴道分娩率、顺产率、剖宫产率、难产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娩方式比较情况

2.2 2组多项指标比较:观察组总产程明显比对照组缩短,产后出血量、产后病率、新生儿窒息率均少于或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均好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2组多项指标的比较

3 讨 论

初产妇普遍缺乏孕期及分娩时的生理卫生知识,因此常常对自然的分娩认识不足,大多心理反应剧烈,因此心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长期的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常伴有躯体上的行为变化,会导致孕产妇不能顺利分娩,从而影响母婴的健康。因此,医护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孕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负面情绪。对孕产妇进行家庭背景、教育程度、心理需求的资料收集工作,并针对每位孕产妇进行心理评估,制定心理干预计划。及时准确地了解临产妇的心理活动以及动态变化,做好临产妇的心理护理干预工作,对于减轻产妇的焦虑情绪、分娩压力,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痛苦有着重大的意义。在良好的情绪和温馨的环境中进行分娩,可以有效地缩短临产妇的产程,对于胎儿的顺利娩出,保障母婴健康意义重大。

孕产妇特别是初产妇在临产前常常表现出精神压力过大,以及紧张、恐惧的心理,孕产妇常常担心在分娩过程中无法承受生产时的疼痛,对即将到来的分娩过程不知所措,担心是否可以顺利进行生产,是否会出现难产等情况[4]。此外,部分孕产妇由于在怀孕期间,早孕反应多、反应大,曾出现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导致孕产妇自身身体状况较差,因此她们会更加担心胎宝宝是否发育健康。

医护人员要给予孕产妇及家属正确的健康分娩知识,告知孕产妇虽然分娩过程会产生疼痛,但每个人对疼痛的感受程度是不一样的,并且应当特别注意生理因素以外,心理因素对疼痛感受的影响。此外,由于产妇在临产期间,精神状态不佳也会导致失眠、食欲不振等,对分娩过程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时,要求医护人员要以孕产妇为中心,注重其心理、生理、社会全方位的护理需求,从多角度进行护理,促进其顺利度过围生期。心理护理干预过程,对于孕产妇的护理应当更加有计划性和预见性[5]。此外,通过医护人员的健康宣教,使孕产妇和家属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与医护人员相互配合,增强了自我护理意识,主动性明显提高,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了母婴安全。

本组研究表明,观察组阴道分娩率及顺产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观察组剖宫产率及难产率较对照组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总产程比对照组缩短,产后出血量、产后病率、新生儿窒息率少于或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均好于对照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孕产妇的焦虑情绪,其效果优于一般的常规护理,在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与孕产妇建立了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为孕产妇的围生期提供了安全保障。由此可见,通过心理干预为主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孕产妇的心理、情绪、意志、信念、心理控制、治疗态度上的不利状态,使其从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最终孕妇安全地度过心理矛盾冲突期。医护人员为孕产妇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干预服务,改善了孕产妇的情绪和意志,使孕产妇的心理始终维持在良好的、可以控制范围内,这为孕产妇最终安全度过心理矛盾冲突期、顺利分娩提供了有力保障。

[1] 袁晓明,苏晓霞.有效干预对孕产妇心理状况的影响[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1,8(1):56-57.

[2] 刘瑞安.初产妇产前情绪障碍与分娩方式选择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8):431-432.

[3] 陈淑娟,颜丽霞,张小英.临产妇心理健康状态与产程异常行为反应的相关性[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4(6):32-33.

[4] 谭小红,张莉.影响自然分娩的原因分析与干预对策[J].全科护理,2011,6(3):102-103.

[5] 王琴.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3A):35-36.

(本文编辑:赵丽洁)

R714.3

B

1007-3205(2012)06-0708-03

2012-01-07;

2012-03-06

董建凤(1974-),女,浙江海盐人,浙江省海盐县妇幼保健院主治医师,从事妇产科疾病诊治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2.06.037

猜你喜欢
初产妇孕产妇医护人员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